APP下载

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2-06-29徐薇薇易宗艳彭登发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通气重症炎症

徐薇薇, 易宗艳, 彭登发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 1.小儿内科,2.普外科,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5000)

儿童肺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好发于冬春季,由于儿童群体免疫功能、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均未发育完善,且肺炎会导致患儿免疫能力受损,常引发肺炎反复发作,逐步进展为重症肺炎,发病时会出现缺氧、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重症肺炎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为主。乌司他丁属于蛋白酶抑制剂,能够减少炎症对机体产生的损伤,抑制炎性细胞因子释放[2],临床中多用于治疗脓毒症,在儿科重症肺炎治疗中应用较少。因此,本文研究了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重症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0月收治的CAP重症患儿100例,均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3],排除合并慢性肾炎、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肾病综合征、短时间内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或者依从性差的患者。将10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个月~12岁,平均(6.28±2.21)岁;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6.54±2.3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给予祛痰、退热、雾化、抗感染、纠正体液酸碱平衡等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呼吸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通气模式设定为压力控制模式,参数设置潮气量10~12 mL/kg,吸气压力20~25 cmH2O,呼吸频率30次/min,呼气末正压2~10 cmH2O,吸入气氧浓度≤60%,其他参数选择默认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20 万U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76)治疗,乌司他丁加入50 mL生理盐水中稀释后静脉滴注,2天1次,疗程1周。

1.3 治疗效果的观察

临床有效率依照《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判定,痊愈:X胸片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X胸片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无效:X胸片显示无变化甚至加重,临床症状无改善;痊愈加有效为总有效。采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3]对CAP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和CAP严重程度,比较两组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 expiratory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和并发症情况。

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抽取患儿外周静脉血4 mL,EDTA抗凝管内静置30 min,1 0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清液放置于-20 ℃冰箱待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闪谱生物公司提供,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表1)。对照组患者呕吐2例、皮疹1例、腹泻2例,观察组患者呕吐、皮疹、腹泻各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6.00%比10.00%,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50)

2.2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指标的比较(n=50)

2.3 两组CAP严重程度的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CAP严重程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CAP严重程度的比较(n=50) 单位:例(%)

3 讨 论

目前中国儿童重症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由于小儿气道结构的特殊性,极易引发感染,外加引流不畅,常导致病情迅速进展,对患儿生命健康、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该病临床状态主要包括:①肺部反复感染;②从肺部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肺损伤等全身性疾病;③短时间内因气道梗阻或呼吸衰竭引发心跳、呼吸衰竭,最终导致死亡[5]。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有研究显示,儿童重症肺炎患者多表现高细胞因子血症,包括白细胞介素、CRP及铁蛋白等水平升高,提示该病可能与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等因素有关[6]。因此,本研究重点围绕治疗后患儿炎症因子水平等多个指标的变化进行比较。

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常用辅助呼吸方法,但治疗中患儿易出现应激状态,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生命[7]。因此,机械通气治疗时需减少应激反应,促进患儿顺利通气。乌司他丁属于蛋白酶抑制剂,能够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抑制蛋白及白细胞酶过度激活造成细胞损伤,具有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作用,该药早期在急性胰腺炎、脓毒症等疾病治疗中取得较好效果,对患者预后有明显改善作用[8]。有研究表明将乌司他丁用于治疗重症肺炎患儿能有效抑制患儿炎症反应,促进免疫功能恢复正常,保护肺组织[9]。

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重症肺炎患儿病情发生发展中有促进作用,TNF-α是重要的细胞释放炎症因子,CRP是在机体受到严重损伤或者急性感染时所产生的一种保护因子,是监测机体炎症状态的相关指标[10]。本研究将其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CRP及TNF-α炎症因子水平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表达,减少细胞炎性反应,改善患儿机体炎症状态[11]。呼吸功能是反映患儿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可有效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这说明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快速缓解患儿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通常以儿童重病例评分法、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等进行评估,本研究主要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2019年版)》对患儿CAP严重程度进行诊断,结果显示,观察组CA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疗效,有利于患儿更早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儿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容量小、缺乏远期预后观察等,后期会通过增加样本数量和远期预后观察等,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数据。

猜你喜欢

通气重症炎症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研究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研究概况
重症肝炎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