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异质性的调查方案设计

2022-06-28赵燕玲赵明涛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10期
关键词:社员安徽省异质性

赵燕玲 赵明涛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一、绪论

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要想在农业发展绩效方面有所突破,就不得不提生产组织化程度这一重大要素。生产组织化使得安徽省内的合作社的数量迅速增加,但异质性问题也不可避免的随之而来。大量的合作社有着一定的优势,但从长远来看,在未来发展前景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合作社社员的异质性调查研究及其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方法上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外部因素的刺激,致使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2007年《农业合作社法》的有效实施,为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条件,也标志着国家发展农民合作社政策的重大转变。农民合作社在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村振兴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农民合作社发展潜力大,具有研究价值

单瑞(2021)[1]认为,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高峰(2021)[2]提出,农业合作社是我国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是农业大省,要实现全面振兴,必须抓好农业基本盘。

(二)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问题突出

岳爱娴[3](2019)指出合作社需要依靠社员带来的源要素发挥有效作用,才能达到预期的经营效率和效果。李明贤、周蓉[4](2019)认为现有的研究中关于成员异质性的成果很多,但具体定义成员异质性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提出了安徽省社员异质性的定量测量方法,定量测度隶属度异质性的平均水平、组合水平和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分析社员异质性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提出规范化对策建议

祝浩轩[5](2018)提出,随着合作社数量上的陡增,成员异质性问题也浮出水面。因此本文从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角度出发,研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异质性对收入的影响,对此提出对策意见,提高农户生产效率。

目前,通过研究社员异质性来探究农民合作社发展趋势的文献较少,安徽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安徽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进行研究,提出社员异质性的定量测量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然后,针对社员异质性问题频出的农民合作社,如何提高农户生产效率成为本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故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地区的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问题,与以往研究有所不同。

二、安徽省农民合作社的社员异质性的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策划与实施

1.调查目的

此次调研主要是在安徽省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希望通过对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具有代表性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相关数据收集,对合作社成员的基本信息、成员对农民合作社的认知现状分析、农民合作社粮食生产行为分析、成员产生社员异质性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以及农民合作社成本生产收益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以此为基础研究对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的影响因素以及其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形成较为完善合理的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异质性的定量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安徽省农业合作社的未来良好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建议。

2.方案策划

本次的调研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1 调研框架图

3.调查方式

(1)文献调查法

本次调研中,我们主要需要先对安徽省农民合作社和社员异质性以及目前的农户生产效率进行了解。我们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进行了解。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农民合作社:①农民组织性增强,农业的经济发展得到提升;②农民收入增加;③农民素质提高;④合作社相对来说规模较小;⑤专业人才匮乏,机制不完善。

对于社员异质性:①社员能力与农业合作社标准化总体上存在正向影响,且显著;②合作社内成员的能力水平对合作社标准的作用,其强度存在一定差异;③社员间的合作能力对农业合作社各维度上的规范化操作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④新型合作社模式中重点发展股份合作社;⑤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2)网络调查法

本次,我们团队主要是通过网络调查法进行调查,一方面是寻找相关资料,另一方面是发放网上调查问卷,受访者通过微信、QQ等填写问卷。

4.问卷设计

(1)受访者的基本信息部分;(基础部分)

(2)受访成员对农民合作社的认知现状调查;(主体部分)

(3)受访农民合作社的粮食生产行为分析;(主体部分)

(4)受访成员产生社员异质性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主体部分)

(5)受访农民合作社成本生产收益调查;(主体部分)

(6)受访对象对农民合作社自身、合作社环境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总结部分)

5.抽样设计

(1)调查对象与范围

本次调查对象是安徽省农民合作社。选择其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有以下原因:① 团队成员均生活在安徽,对安徽省有一定的了解,获取资源比较容易;② 安徽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关系到我省乡村产业振兴和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抽样方法

此次调查我们使用简单随机抽样与事后分层相结合的方式从安徽省皖南、皖中、皖北三个代表性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收集803份数据作为样本。对样本根据受访者产生异质性的原因进行事后分层。

(3)正式调查样本容量的确定

在本次调查中确定样本容量按照如下顺序进行确定。①指明可接受的公差 r水平;② 确定可靠性系数zα/2;③ 得到目标总体中测量的特征的变异系数的估计Cr;④ 应用公式计算求解所需的样本量。

本次调研中希望测验在95%的置信水平,可靠性系数zα/2取1.96,下达到±3.5%的精确度,假设变异系数为50%,根据公式可得:

假设实际发放问卷的回收率是90%,则本次调研应该实际发放问卷是872份。

(二)调查展开

1.调查工作进度

图2 调查工作进度

2.质量控制

调研所获得的数据直接决定调研的结果,数据质量的高低决定调研结论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1)问卷设计阶段

首先我们通过讨论,确定调查目的与调查方向;然后,在身边的朋友中进行问卷检验,使问卷更加严谨。为了防止受访者不诚实作答,我们设计了反向题目和同质题目,通过网上发放问卷进行预调查,最终确定了调查问卷。

(2)调查实施阶段

我们团队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以电子问卷为主进行调查。采用电子问卷可以获取更高的数据回收质量。

(3)数据处理阶段

在正式调查结束后,团队成员导出问卷结果,对数据进行处理,剔除存在明显错误的问卷,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问卷的质量控制结果

不仅对正式问卷进行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对预调查问卷也需要进行,以此确保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问卷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可靠性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可靠性越高,测量结果越可靠。本团队调查的信度主要是指一组测量项目是否在同一变量中,采用Cronbach's a系数进行分析。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0.7被认为是可接受的标准,0.8为较好的标准。Hair等人认为,当一个变量的测量项小于6时,系数大于0.6也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采用 SPSS 软件对各潜变量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信度检验表

(2)效度检验

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的精度,即磁通结果能反映被测特性的程度。效度越高,问卷的准确性越好。在测量理论中,效度是指在与测量目的相关的一系列测量中,真方差与真得分方差的比值。

其中rxv表示表示测量的有效性系数,σv2代表真实方差,σx2代表实际得分方差。本次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模型,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有效性分析进行检验,最终结果如表2:

表2 效度检验表

问卷整体数据的KMO 值为0.682,大于0.5,并且显著性水平小于0.05。以上结果表明,问卷数据通过效度检验,可以得到预期的结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立足当前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到全面推进农村振兴的大背景,聚焦安徽省农民合作社,深度挖掘社员异质性产生的原因,综合考虑其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影响。经调查研究发现:

1.社员异质性体现在合作社成员的资源禀赋差异、在合作社中扮演角色差异、在合作社中参与度差异、对合作社的认同情况差异以及所在合作社环境差异等,这些因素都对农户生产效率有着显著性影响。

2.社员异质性主要受以下四个方面的制约:成员自身资源禀赋、参与动机、成员参与行为差异以及合作社分化为核心成员和小农户两大社员结构。

3.用户生产效率主要受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综合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根据对农民合作社社员异质性对农户生产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户种植规模、农户受教育程度、农户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清查情况,是否是监控理事会成员以及是否参加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社经营决策的期望值对农户的生产决策均有显著影响,从而对农户生产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

(二)建议

安徽乃至中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逐步渐入成熟期,合作社成员以及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需求已得到基本满足,未来农民合作社将在对社员异质性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与多样化的全方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户生产效率。各个合作社应该及时关注生产效率变化趋势,并提前做好产品的技术储备。

1.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引导和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目前安徽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还不完善,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是对合作社的部分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农村生产和农村社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合作社作为农民规避风险的优质载体,应该以农民能够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2.建立和规范农民合作社的监督制度,加大宣传力度。从安徽省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有效的合作社监督制度对农民合作社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目前安徽省政府出台了一些认为有利于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相关监管法规,但监管效果不明显。针对这一突出问题,安徽省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应更多地、有针对性地加强依靠多重市场监管机制联动,逐步建立起以合作发展机制为主要基础的多重监管体系,从根本上明确监督农民合作社建立专业经营生产销售的全方位经营规范。

3.适度吸纳异质性成员,逐步缩小差距,增强合作社服务体系。研究表明,我们必须承认合作成员社会资源禀赋明显差异的现实存在。中国社会正逐步处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转型期,纯农业收入的持续下降使得农民群体的分层现象更加明显。因此,基于企业合作社存在的基本合理性,它规定可以同时吸收持有不同类型要素资源的任何个人或其他组织。

我们同时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并不完善,社会发展目标的变化多样性仍然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鼓励吸纳成员时也应始终坚持“愿意改变”的基本原则。通过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吸纳异质性成员,逐步缩小差距,增强合作社的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社员安徽省异质性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Meta分析中的异质性检验
成长相册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融合感知差异的货代和货主选择行为异质性揭示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