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2022-06-28杨波魏晨斌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内镜住院神经

杨波 魏晨斌

颅咽管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颅内良性肿瘤,其主要是指由外胚叶形成的颅咽管残余的上皮细胞发展起来的一种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临床表现为内分泌功能障碍、视力减退、意识障碍等[1]。目前,对于颅咽管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而传统开颅手术是最常使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可有效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法,其可通过内镜辅助,对肿瘤进行充分切除,降低术后复发率[3]。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进行颅咽管瘤治疗时应用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10月-2021年4月160例颅咽管瘤患者。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且精神状况正常,可以配合治疗;(2)18岁<年龄<60岁;(3)符合文献[4]《颅咽管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诊断标准,且已经确诊;(4)符合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手术指征。排除标准:(1)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2)合并麻醉禁忌证;(3)中途中断治疗;(4)合并其他严重的恶性肿瘤或出血倾向。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和观察组(n=80)。对照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26 ~58岁,平均(41.42±4.14)岁。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24 ~59岁,平均(41.47±4.09)岁。两组上述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进行病史询问,视力情况及症状等常规检查,并进行心电图、血常规、激素水平等检查。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颅切除术治疗: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进行,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入路选择,将患者的大脑逐层打开,进入脑实质,直接切除颅咽管瘤。术后监测患者水、电解质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及时复查垂体激素,据复查激素情况予以相应激素补充。

观察组进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使患者以仰卧位平躺,之后将患者头部调整为15°仰起并采用头架进行固定,注册神经导航,对口额面部及鼻腔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患者鼻孔处填塞浸满肾上腺素溶液的棉片。助手的展位为患者头端,持内镜进入鼻孔,医生的站位选择在患者右侧,于鼻孔正下方进行手术。具体操作:将右侧中鼻甲切除,备带蒂鼻中隔黏膜瓣,将蝶窦开口后下方1 cm处设置为蒂,并建立鼻中隔黏膜瓣,将下缘设置在鼻中隔至上颚转折线,将上缘设置在鼻中隔至颅底转折线下0.5 cm处。然后将黏膜瓣进行剥离并藏在后鼻道中。磨除骨性鼻中隔,并将其后的左侧黏膜切除。磨除蝶窦前壁,将蝶骨平台、鞍结节等暴露出来,两侧至蝶窦外侧壁。将鞍底磨开,之后将骨窗扩大至鞍结节和蝶骨平台,两侧扩大至视神经管内侧缘。以“工”形切口将硬膜切开,使视交叉及垂体区域完全暴露出来,在视交叉与垂体之间的间隙进入。之后将蛛网膜进行挑开,并进行肿瘤减压处理,进行显微操作,于包膜外将肿瘤分离,之后分离视丘下粘连、肿瘤等。在将肿瘤进行完全切除后,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部位进行冲洗,之后进行颅底重建操作,以充水球囊的方式将患者鼻内术区支撑起来,使用膨胀海绵进行止血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并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记录两组肿瘤切除情况[肿瘤减负率(%)=1-(术后肿瘤的体积/术前肿瘤的体积)×100%,肿瘤减负率=1为全切除,0.96≤肿瘤减负率<1为近全切除,0.9≤肿瘤减负率<0.96为次全切除,<0.9为部分切除]与临床缓解率(术后3个月复查症状等明显好转,且影像学等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减少>20%)。(3)记录并分析两组偏瘫、癫痫、颅内感染、颅神经损伤、腺垂体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肿瘤全切率、临床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n=80) 17.12±3.42 323.75±68.93 235.82±52.49观察组(n=80) 13.24±2.50 305.46±62.24 224.93±51.41 t值 8.192 1.761 1.326 P值 <0.001 0.080 0.187

2.2 两组肿瘤全切率和临床缓解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肿瘤全切率和临床缓解率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缓解率及肿瘤全切率比较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75%,低于对照组的 28.75%(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颅咽管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具有一定侵袭性,如果不进行有效切除,其会对周围视神经、垂体柄、视交叉等结构进行侵袭,进而引起头痛、视力损伤、认知功能下降等,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不利影响,所以探寻出一种有效的手术切除方案具有显著现实意义[5-6]。开颅切除术是治疗颅咽管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可有效地缓解患者视力损伤、头晕等症状,但是由于大多数颅咽管瘤均位于视交叉后下方,所以手术过程需要抬起脑组织,在血管和神经间隙进行操作,会对患者血管、神经等造成损伤,并且该手术存在一定的视野死角,不能在直视下做到肿瘤全切除,造成肿瘤切除不彻底[7-8]。

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显微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中立体感强、患者术后不适少的优点,并且随着内镜技术的逐渐成熟,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类颅咽管瘤患者的治疗当中[9-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提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可有效缩短颅咽管瘤患者住院时间,究其原因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对患者的手术创伤较小,可以有效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从而使得患者住院时间缩短[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28.75%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13.75%)明显较低(P<0.05),这是因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可通过扩大患者的蝶骨平台,直接到达嗅神经、视神经及额下区域,使得手术可以在颅底直视下进行操作,从而有效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神经血管组织和脑组织的损伤,进而减少了患者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的安全性[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肿瘤全切率和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6.25%和8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0%和56.25%(P<0.05),这表明对颅咽管瘤患者进行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可有效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及临床缓解率,分析其原因为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可以通过内镜直达肿瘤处,清晰地显露出肿瘤周围区域环境,从而使得肿瘤的全切除更加容易[13]。

综上,神经内镜扩大经鼻蝶切除术治疗可有效降低颅咽管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可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内镜住院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神经”病友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