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科技教育实践研究

2022-06-28李梦文 戴世琪 陈莉

中国教师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

李梦文 戴世琪 陈莉

【摘 要】本文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重点剖析了学校科技教育存在的不足,基于智慧课堂探索符合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需求的科技教育途径,结合实践分析学校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以期为其他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教育 智慧课堂 校本课程 教学评价

中小学开展科技教育,不仅要在课外活动中进行,还需要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1]。新华小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构建高效的智慧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科技教育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科技教育面临瓶颈,难以突破

我校以“科技”为办学特色,多方面探寻创客教育实施途径和教学模式。建校5年来,从最初的师生300余人发展至2000余人,从单一课程发展出多样化实施途径,学校的创客教育有了较大的提升与改变,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下困境。

1. 教学环境的局限性

学校配备了两间计算机教室和4间创客教室。两间计算机教室可以满足整班教学,但4间创客教室受环境和设备等因素影响,均不能用于整班教学。随着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两间计算机教室也已不能实现科技教育课程规划(3~6年级每班每周至少两课时的上机操作课);课程实施所需要的编程电脑等设备亟待解决。此外,传统的计算机用于创客课程教学时,由于缺少“蓝牙”装置,只能用数据线连接,时间长了,设备和计算机的接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且易出现连接不稳定、传输信息受干扰等情况。

2. 小组合作不便捷

创客教育非常注重同伴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信息的分享和思维的碰撞。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常常采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教学。然而,传统的计算机教室由于设备摆放的原因,每个学生的座位无法移动,设备与计算机用数据线连接,错综复杂,学生很难与同组同学充分交流,活动开展非常不便。

3. 教学评价不全面、不及时

以往用计算机进行创客教育时,常用的教学评价方式有课堂实时评价和课后作业评价。课堂实时评价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但对象往往是个别学生,教师很难做到全面评价。课后作业评价需要学生在课后将作业提交至公共文件夹,教师对作业进行批阅,下一节课时进行评价和反馈。科技类课程每周只有一次,所以学生接收到的评价反馈针对的是一周前的作业。这种评价方式虽然全面,但不够及时。

4. 造物空间受限制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水平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科技教育应当给学生足够的创造空间,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自由的创造环境。科技教育如果仅局限于计算机教室,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是不利的。造物不仅仅是编程,编程只是造物的一个环节。完整的造物应当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设想—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传统的计算机教室将造物局限在了简单的电脑编程和电子元件上,学生的想法很难物化,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不敢想、不能做”的局面。

二、智慧课堂走进校园,实践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教育引入智慧课堂,它不仅能提升课堂趣味性,而且能够拓展知识广度,极大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学习能力[2]。为破解科技教育的难题,我校借助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科大讯飞智慧课堂”项目,推动科技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变革创新,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下浅谈几点智慧课堂在科技教育教学中的高效便利之处。

1. 乐享个性化学习空间

学生由过去的“一人一书”转变为如今的“一人一平板”,寥寥几页的有限知识升级为“64G的高储存知识空间”。学生可以在科大讯飞学习平板中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个性化补充自身知识短板。比如,我校五年级综合实践课堂上,学生在设计一款“智能护眼台灯”时,可以在科大讯飞学习平板中自行选择教师提前上傳的微课资源进行自学。每个小组基于不同的设计方案,外加个性化自学的知识,创作出来的作品各有千秋。

除了个性化自学外,学生还可以把综合实践课程上设计的图形化程序实时保存在云存储空间内,以便于后续的修改升级。个性化学习空间能减少学生能力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以学生为主体,使其掌握自身的学习节奏。

2. 优化校本课程实施途径

科技校本课程是我校的特色,也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回顾智慧课堂运用之前的校本课程,4个学生用一台电脑,小组合作难以推进,科技造物水平停留在设计阶段,提升存在瓶颈。如今3~6年级实现了班班智慧课堂,生生智慧平板,彻底解决了机房不足、设备老化的问题。教师讲授新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在学生平板上进行呈现,再开展小组讨论,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打破了以往“小组长掌权”的常规,大大优化了校本课程实施途径。

3. 改变传统课堂互动模式

传统课堂互动模式局限于“一问一答”“一问多答”“学生逐一分享”“教师总结点评”等模式;智慧课堂则打破了常规,实现了“智慧抢答”“PK作答”“班级圈分享”“学生讲”“全班作答”等新型课堂互动模式。比如,“班级圈分享”像朋友圈分享生活动态一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学习感悟等分享在班级圈内,同班同学可以任意查看、点评。又如,“全班作答”则是每位学生都可以答题,并把作答结果上传到云端,教师可以实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回答进行展示。这些新型的互动模式让课堂变得灵活多样,学生学得直观轻松,教师教得高效便捷。

4. 及时多元化评价学生

智慧课堂实现了教师真正的“管理者”身份,教师通过“屏幕巡视”“屏幕推送”等功能实时掌握课堂动态。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巡视”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屏幕,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在讲授时,教师也可以把课件等资源投屏在学生平板。教师在“管理”中更加了解学生的动态,对学生的评价有“普通表扬”“能力突出”“进步明显”“态度端正”“思维活跃”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课堂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避免雷同的评价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科技教育实现突破,改革腾飞

信息技术与科技教育相融合,打造现代化智慧课堂,学校有效改善了科技教学水平,实现了突破式发展。

1. 科技打磨课程,种类丰富多样

我校科技课程体系建设分为3级:第1级为普及类课程,1~6年级分别开设创意搭建、机器动力、Scratch编程、WU-link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课程。第2级为校本课程,开设科学实验站、我是小创客、乐高搭建、专注力训练、木工坊、体验魔盒、“豆”蔻童趣、无人机、Python程序设计、编程机器人、Scratch趣味编程、趣味科创与思维训练等课程,供感兴趣和有特长的学生选择。第3级为科技特色课程,开设现代制作、童程童趣、编程造物、编程无人机等课程,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

2. 科技创新教育,成果遍地开花

我校每年都开展科技节活动,目前已开展了6届,包括“学生创意作品”“师生创新发明”“创意金点子”等活动。我校师生制作了3000余件科技作品,近300份金点子计划书,精品作品100余件,基本实现了生生有作品、人人有创意。其中学生“创意金点子”项目已有100多人脱颖而出,获得专利申请资格。学生的“多功能水杯”“折叠式楼梯专用拖把”等创意新颖且实用性强,11人成功取得个人专利。

我校师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湖北省电脑制作活动、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通过不断积累与磨炼,师生近3年荣获省级比赛奖励25次、市级比赛奖励45次、区级比赛奖励70次,获奖达140人次。

智慧课堂的应用是改革与创新的明智之举,它让课堂变得轻松,让学生变得专注灵动。未来全体新华老师将继续竭力探索智慧课堂与学校科技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策略,在智慧与科技的浪潮下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 姜丛雯,傅树京.我国智慧课堂研究现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20(6):1-4.

[2] 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等.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4):85-91.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华小学)

责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
探究如何利用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科技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初中科技教育中优化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