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2-06-27

中国文化遗产 2022年3期
关键词:遗产地负面遗产

外刊选粹

遗产地参观中负面情绪的正面效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例

众所周知,情绪在参观体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用。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游客在遗产地参观前、中、后的情绪与参观体验具象化有着紧密的关联。

文章采用实证调查方法,依托与来自以色列、波兰和德国的观众进行的43份半结构化访谈,收集游客在参观奥斯维辛博物馆——一处记录死亡和暴行的遗产地前后的情绪体验。一方面揭露了遗产地所显现出负面情绪的中心性,另一方面揭示了诸如自豪、满足、沮丧、悲伤和愤怒在内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共存关系。此外,还展示了遗产地现场参观、情绪体验强度和记忆对象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强调在遗产旅游的概念化和凸显遗产旅游的特点方面,负面情绪具有显著的效用。

一、研究发现

1.混合情绪——期望与在场体验

受访者纷纷表示其在参观前和参观中都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其中被提及最频繁的情绪有失落、仇恨、愤怒和恐惧。但受访者在参观中也产生了诸如快乐、自豪、怜悯和爱国主义之感的正面情绪。对此现象的分析揭露了受访者在参观前期望的情绪和参观者在现场的情绪之间显著的不同。

在参观前,受访者提及期望的参观情绪大多为两类——悲伤和恐惧。他们不敢了解“在这个地方历史上发生的种种”,害怕置身于展览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观前的阶段,观众并不会期望自己能够产生正面情绪。更确切地说,他们强调自己更易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此外,受访者普遍认为参观体验会产生负面情绪。

在预设中,观众产生正面和负面的情绪是十分清晰的。但令人惊讶的是,受访者关于正面情绪的反馈有:感到幸福,参观中产生自豪感,对于参观博物馆的决定表示赞许。受訪者还表示参观博物馆后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因为他们已经克服了对于参观对象和内容的潜在恐惧。同时,受访者坦言他们可以在不抵达现场的情况下了解遗产地,但他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想要获得真实且沉浸的情绪体验,现场参观至关重要。

2.观众类别

受访者对自身与奥斯威辛集中营所呈现历史的关联有着不同的认知,这种认知反过来也会影响他们在现场的情绪体验。而且受访者与遗产地展示内容及受害者的关系越密切,他们的情绪波动也更强烈。

因为以色列犹太人和波兰人与奥斯维辛集中营遗产地的关联,他们期望感受到诸如悲伤、轻视、共情和痛苦的情绪。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在参观后获得了自豪感。来自德国的观众是唯一将这段历史视为是悲痛的,在这段历史中他们的人民对其他人造成了伤害。因此,他们多数会产生高度复杂的情绪,包括羞耻、内疚、愤怒和尴尬。

该研究发现表明,情绪在参观体验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效用。确切地说,观众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这个遗产地之前,预设自己会产生负面情绪。然而,这段期望中的负面体验却引出消极情绪和诸如欢乐、自豪的正面情绪。因此,参观的观众实质上处于一种双重情绪体验之中,负面情绪会引导观众从参观的过程中收获满足感。

观众参观遗产地的行动可被视为其有兴趣了解过去的严酷记忆,了解这段从属于自己遗产的一部分。事实上,如果某一方坚持将黑色旅游概念化,那么可以说黑暗旅游不一定都是黑暗的。不愉快的感受在遗产旅游体验中的重要效用促成旅游业中一个独特的、可分辨的分支,在该分支内,自豪感和满足感并不均衡。另一方面,负面情绪的积极效用和强调负面情绪对于人类发展来说重要效用的研究一致。

二、对遗产地管理和运营的启发

本研究的发现或许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遗产地,但是对于参观体验的管理和运营十分重要。研究论证接受访谈的观众期望拥有强烈的、值得纪念的情绪体验。从遗产地的管理角度来审视,观众此类需求的存在意味着策展人、导览人应该着重去唤起观众多样化的情绪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去传递展览中所包含的知识。

研究发现应该对导览的管理、遗产地现场的阐释编排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览人员不应将自己的角色局限于教育者,应该将参观的过程塑造成一段复杂且多元的经历。遗产地现场的阐释内容设计也应以能唤起观众确切的情感为导向。

诸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遗产地开始提供网络虚拟参观的服务。根据前期针对遗产地网站的研究,其建议此类参观应根据不同的观众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本次调查亦发现波兰人、犹太裔以色列人和德国人应该体验不同类别的虚拟参观路径。正如前期研究所示,观众可以根据其电脑中遗留的缓存文件信息和他们的语言偏好来划分虚拟参观路径。

文章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将关注的重点移至那些不展示死亡和暴行及没有显著象征意义的遗产地。此外,还应采取量化研究的方式来展示访谈者的访谈内容。目前,诸多遗产地通过展示冲突及人类暴行的方式期望对观众产生影响,因此,下一阶段的研究应探讨人们的情绪与情感体验的强度及参观影响(主要是观众的行为和态度)之间的关联。

国际资讯

ICCROM开启零碳:气候行动下的遗产提交建议书通道(2022-2023)

ICCROM的危机情形下文化遗产紧急援助及复原(FAR)项目宣布接收有关减少或减轻绿色气体的排放,强化预防意识,帮助社区应对灾害带来的损失,促进平稳公正过渡的、旨在利用依托文化的气候解决方案的意见和建议。

“零碳:气候行动下的遗产”为期18个月(2022年7月——2023年12月31日),是一个多层级能力发展项目,项目策划源于每个地方的文化遗产都伴随着“气候历程”。“零碳”项目的首要目标在于提升脆弱遗产社区的降低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唯有此,才能了解遗产保护、脱碳、文化权利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通过地方层面变革带来的影响,巩固全球层面的实践成果。

推动物质文化遗产3D数字化质量研究

ICOMOS和ICOMOS文献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CIPA)联合就推动关于物质文化遗产3D数字化质量的新研究发布了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塞浦路斯科技大学引领,梳理了文化遗产3D数字化的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并根据其复杂程度、目的和使用要求进行分类。此外,该研究还调查了决定3D数字化项目质量的关键要素,并根据工厂所使用的现行格式、标准、指导原则和方法论制作了清单。研究同时还汇总了一系列项目和成功经验,尝试建立物质文化遗产3D数字化的实施标准。

ICOMOS出版《加的斯文件:保护混凝土建筑遗产的创新混凝土指导方针》

近日,ICOMOS出版《加的斯文件:保护混凝土建筑遗产的创新混凝土指导方针》,为保护混凝土建筑遗产在文化、历史、美学、社会及建造技术等呈现其重要性的方面提供指导方针。

作为创新混凝土项目的一部分,由欧洲地平线2020计划赞助支持的调查计划旨在寻求有助于保护20世纪混凝土建筑遗产的方式方法,ICOMOS20世纪遗产国际科学委员会(ISC20C)委派团队调查编写保护混凝土建筑遗产结构的指导方针。《加的斯文件》秉承着ISC20C在2017年发布的《20世纪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的理念。

UNESCO将活态遗产引入亚太地区教室,推动教育模式转型

将活态遗产引入学校将会促进性别平等,为学生学习和教师开展工作带来生机,同时有助于遗产的代际传承。UNESCO与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ICHCAP)、亚太国际理解教育中心(APCEIU)合作,在韩国文化遗产部门的赞助支持下,立足2022可持续发展亚太论坛的框架,组织“把活态遗产引入亚太地区教室,推动教育模式转型”活动。

活动主要面向教育工作者、文化专家、学校管理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展示6个亚太地区的试点国家(柬埔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尼泊尔、韩国和泰国)在活态遗产融入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

保护中美洲和非洲的文献遗产免受灾害的侵害

为了对中美洲受灾害影响的图书馆和档案馆做出响应,UNESCO位于哥斯达黎加的多国办公室已创建中美洲紧急援助的志愿者网络。该网络建立后培训了国家级的志愿者团队,以保护受洪水等灾害影响的文献遗产。

2021年6月,巴拿马建立了新的志愿者网络。来自巴拿马的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文化部、消防员和国家公共保护体系、巴拿马童子军的代表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活动,并模拟了灾害风险的管理模式。此外,活动主题还包含在洪水发生后的风险评估,抢救书籍、手稿和其他类文件。

在遗产地实验室开展实证主义为引领的研究

作为ICCROM-IUCN世界遗产领导力项目下属的能力建构活动,该项目聚焦在《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的语境下强化研究和遗产地管理之间的关联。

在界定世界遗产地以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进程方面,项目旨在推动并支持实践研究团队。同时,世界领导力项目也在探索加强遗产地管理方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实践相关的研究计划,以期申请后续的研究资金。

“增强文化与自然遗产在振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作用”培训工作坊

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LAC),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社区身份修复,转化吸收传统知识,保护生物和地质多样性等其他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位于LAC的UNESCO遗产地及其他相关方希望推行一个绿色、包容、在地的经济模式,以此帮助社区恢复生机、对人类和自然产生效益。作为当代身份标识的核心代表,偏远地区的社區和原住民必须积极参与当地发展相关的决策,积极保护自身的传统知识。线上工作坊旨在分享并讨论依托遗产推动LAC偏远地区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同时梳理并探究地区层面的有效实践、所汲取的经验及地区接受革新措施的潜在路径。

猜你喜欢

遗产地负面遗产
遗产怎么分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千万遗产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研究进展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