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2022-06-26姜亚梅

民族文汇 2022年34期
关键词:列式分组情境

姜亚梅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一年级学生我们要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学知识方法---在生活中学知识;到生活中用知识。从而提高一年级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实例引入、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课堂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引入的成功能给学生一个持久的学习动力,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决定知识应用的能力较差,精力集中的时间短。因此,要加强导入情境的设计,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多数来源于课堂,但要能得到服务于生活的知识。还得来源于生活,因而我们在设计情境导入时,除课本的举例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的实际,灵活选择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情境导入,内容应该是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让学生上课开始就有我们要探究解决的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种感觉。我在教学《可爱的企鹅》(8、9的加、减法)时设计捉迷藏的游戏,9个人一组,一组藏,一组找,其他同学根据过程说怎么列式、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结果多少。学生不但能说出活动的过程,还能较好地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并能很快得到结果,能让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二.自主合作,灵活讲解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高效堂课的主体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内容的接受,而教师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则至关重要。

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它是理论化、程式化、固定化的。与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故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把这种距离缩到最小,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也能对感性的认识进行深刻认识达到规律化。在教学一年级《认识图形》时我设计了搭积木游戏,第一步让学生观察准备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积木,第二步让学生摸,第三步分组合作讨论各种积木有什么不同,第四步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进行灵活讲解各种形体的特点,第五步学生分组合作搭积木,第六步分组合作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今天学习的这些形体,通过上述六个部分的训练一年级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这些形体的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并能把这些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分析常见的物品哪些是今天学习的这些形体,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三.课堂展示,利用成果激励学生去应用知识

适当课堂展示,利用成果激励学生是激发一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当学生对知识有点理解时,就能顺利完成一些实践作业,有所成就感,使学习兴趣得到强化。

实践作业是人为设计的来源于生活,排除了干扰因素,是生活最直接、最客观的反应。因此,有必要给学生安排一些实际操作,面对客观的世界,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会遇到一些课本上没有遇到的问题,如场地、器材,如何操作等,故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在布置任务时不能太难或太易,太难会使学生丧失信心,太易则不具有挑战性。设計难度适中、数量适当的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有足够的信心在合作中积极探究,就能达到应用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

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从中获得一些方法和技巧,会产生成就感。此时,让学生展示成果分别赞扬他们的优点。这样,学生会体会出学习的乐趣,从而消除对数学的畏难心情,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乘车》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公汽站乘车游戏,再让学生分组集中展示各组的成果并说明怎样列式、结果多少,学生既明白了连加、加减混合的运算,又理解了为什么要加、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更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是学习的动力,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学习的兴趣还较浓,家长也较重视,因此教师要很好地抓这一时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思考问题,达到学与用的有机结合。这样学生才能得到活的知识,得到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列式分组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分组
每筐多装多少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