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

2022-06-26李石良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音乐教学舞蹈小学

【摘要】音乐教学是小学阶段的课程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现阶段,小学的知识教育中,却并未普及舞蹈的课程,而是将舞蹈相关知识作为学生课余生活中的一项兴趣发展的内容。但是舞蹈教学和音乐教学本身并非完全割裂开来的教学种类,在开展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时,通过融入舞蹈教学的相关知识,可以填充音乐课堂拓展教育种类,也可以凸显出音乐课程的审美情趣。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舞蹈的元素,也能够使学生拥有更多的体验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基于舞蹈的层面,提升对音乐的整体感知能力。而且同为艺术的种类,舞蹈和音乐本身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在许多艺术作品当中,舞蹈和音乐本身也是相生相伴的存在。所以本文通过探讨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融入形式,希望可以帮助小学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的课堂。

【关键词】舞蹈;小学;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7-082-03

【本文著录格式】 李石良.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22,04(07):82-84.

自古以来,舞蹈和音乐就是有机的结合体,它们通过形体美和音乐美的交融,激发出了许多艺术的可能性。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当中,通过融入舞蹈的元素,也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尤其是在民族舞当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所以,将舞蹈的元素融入小学音乐教育中,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探讨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舞蹈元素的重要性以及作用,希望能够以思考小学音乐教学有效策略、改善课堂的质量为目标,从而唤起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对于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彻底的改善教师教育的模式。最终,得以提高教育的质量,突破教育的局限性。

一、舞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节奏是音乐当中的旋律基础,学习音乐的节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许多的音乐常识。通过结合舞蹈当中的节奏、旋律、动作等基本要素,可以将音乐和舞蹈二者相互串联,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要知道,节奏不仅仅是舞蹈的构成要素,有时甚至是一支舞蹈的灵魂所在。从古至今,无数广为流传的舞种以及舞蹈作品,通过特有的节奏韵律,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特色和风俗文化。再者,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对课堂探究的兴趣。学生也可以在自由发挥的过程中,结合音乐的具体知识,达到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音乐的节奏感[1]。

(二)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

舞蹈的本质是一种形体语言的,体现在音乐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融入舞蹈的元素,可以帮助学生综合发展,培养身体的协调性,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在身体和思维的初级发育阶段,具备着较强的可塑性。通过在音乐教育中融入舞蹈的元素,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育,帮助学生的骨骼和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促进健康发展的过程,使得学生整体的灵活性得以提升。尤其是在民族舞当中,有许多富有特色的动作,如东北秧歌的步伐、蒙古舞的揉臂等等,再配上一些搭配舞蹈的音乐,能够尽可能的培养学生肢体的协调性。

(三)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而言至关重要,自信心可以帮助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具体的知识探究活动当中,并将自信心铸成一种源源不断的动力,获得学业上更加丰硕的成果。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当中,学生仅仅是坐在课堂中被动的接受知识,使得这种教育模式缺乏足够的活力来引导学生爱上音乐学科,主动的投入到音乐知识海洋的探究中去。这样的教学形式也使得学生不仅难以学习到专业的知识,构建出完整的音乐审美体系,还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以及对学科产生抵触等心理情绪的情况。通过融入舞蹈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融入到音乐课堂当中,还可以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坐姿,拥有完美的体态。在身体形态得到优化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得到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满足,培养专属于自己的魅力。这样一来,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让学在音乐知识的探究过程当中,拥有更加完美的审美情趣。

(四)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舞蹈主要通過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审美的感知力和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也是舞蹈艺术独特的体现,它通过调动肢体的各个部位,达到相互配合、融会贯通的目的,从而结合形成一支具有着独特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在音乐教学当中融入舞蹈的元素,展开具体的知识探究过程,这并不是让学生在现阶段就拥有创造一支艺术作品的能力,而只是希望通过将音乐作品中的一些抽象艺术形态化,以肢体动作的方式得到具体的表达,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音乐作品,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想象力得到拓宽,让学生更加愿意投入到音乐教学的知识探究过程中。

(五)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

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当中,通过融入舞蹈以及舞蹈当中的基本元素,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进入到音乐的世界当中。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在舞蹈训练中的节拍元素,辅助音乐中的节奏韵律学习,从而使得音乐的基础性理论在舞蹈锻炼的过程中得到升华以及深入的学习。优美的舞姿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感,也能够帮助学生逐渐产生对于舞蹈的学习兴趣。利用舞蹈,也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联想,通过在音乐当中发挥个人舞蹈的特长,避免了传统音乐教学按部就班的模式而带来的弊端,也使得音乐课堂更加生趣,充满了想象力。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首先疏通一些舞蹈的基本理论,再配合一些基础的动作,结合音乐,展开节奏和韵律的学习,从而真正的将舞蹈和音乐二者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舞蹈中体会音乐的美感,也在音乐中得到肢体语言的调度,产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真正的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

(六)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生还处在身心发育的初级阶段,在他们的个性中,普遍存在着更加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通过利用一些舞蹈的基础元素,可以达到课前热身、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得到记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是通过记忆歌词,或者强制性的灌输一些音乐知识,来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根本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符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层特征,更不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导致音乐这一门具备着丰富想象力和藝术情操的课程内容变得枯燥乏味,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融入舞蹈的元素,利用感官的记忆形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加深对于歌词的记忆程度,也更有利于调动课堂的氛围,吸引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然后再展开具体的音乐知识探究过程。

(七)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当代社会,有许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长辈的宠溺,个性相对较强,也更容易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所以,通过舞蹈训练的形式,展开班级的集体探究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集体观念,获得集体中的荣誉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舞蹈,展开集体的舞蹈训练过程,让学生投入到集体的训练中,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获得集体活动的快乐。并学会在舞蹈与音乐中,与他人相互沟通,共同分享快乐。这对于新课标课改所要求的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也是一种良好的迎合方式和实践方法。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摆脱自私自利的个性和狭隘思维的局限性,从而能够达到与他人分享、加强交流沟通能力的目的。比如让全班的学生一起来学习傣族孔雀舞,在孔雀舞的相关音乐中模仿孔雀的动作,在具体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二、如何将舞蹈融入小学音乐教学中

(一)设计形象化的舞蹈动作

为了更好的将舞蹈的元素融入到音乐教学当中,教师首先需要明白二者的结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调的音乐教育或单一的舞蹈教育都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状态,而只有在学生不断提高认知能力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借助形象的事物来表达具体的知识内容,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容和学习的形式。比如,可以在每一个舞蹈动作训练的时候,给每个动作编排一个有趣的名字,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加深记忆,又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体会舞蹈训练的魅力与乐趣。也能够更加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在多种多样的学习元素共同促进之下,提高音乐教学的整体效率[3]。

(二)通过直接引入经典的舞蹈

正所谓经典永不过时,经典的舞蹈示范可以给学生基础的启蒙,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舞蹈的教学内容,将它们充分融入到音乐教育当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习经典的舞蹈《哇哈哈》等,让学生先通过观看学习视屏,或者教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完成模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再在逐渐提升教育难度的过程中,丰富舞蹈的动作,融合更多的背景音乐,展开深入的学习过程。

(三)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

正如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且具个性的人格。因此,在开展小学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进行音乐的理论知识探究,还是舞蹈的基本动作训练,都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注重学生的反馈,以帮助学生领会学习乐趣为先,从而使学生能够基于个人层面,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在舞蹈教育的初期,学生尚且拥有很强的探究欲望和很高的积极性,但是随着难度的增加以及课时的延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有所下降,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在学生面对困难时给予学生帮助,并且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这样学生才能够突破思维的局限以及学习的瓶颈,拥有更多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遇到难题时,也才能够迎难而上,而不是退缩不前。

(四)在舞蹈中融入音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

舞蹈和音乐都是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在教育时,应当将舞蹈技能以及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综合性的培养,它们的目的都是让学生体会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舞蹈既是一种音乐的表达形式,也能够借助丰富的音乐表现方法,体现出舞蹈活动时的情感内涵。而音乐又是一门单独的学科,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源远流长的历史,以舞蹈引出音乐,或在音乐中融入舞蹈,都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艺术的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融入一种艺术的殿堂和文化的氛围中,增强个人的体验感,得到审美情趣的充分培养。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当中,舞蹈不仅能够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还有助于提高对音乐技能的学习程度,提升集体的荣誉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对枯燥的歌曲用舞蹈渗透教学

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在学生聆听《大鹿》这首歌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聆听和学习,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学科教育的过程当中,融入舞蹈的元素,让学生扮演小兔和大鹿,随着音乐展开舞蹈表演。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在大陆和小兔的角色扮演当中,获得充分的参与感,也能够使得音乐课堂拥有更好的效果,排除枯燥乏味的可能性。

(六)运用舞蹈对音乐实践进行成功保证

舞蹈教学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学生们也能够通过讨论,从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融入舞蹈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鼓励学生即兴编排动作,从而感受音乐和舞蹈结合的魅力,同时也使得音乐的实践有了充分的保障。例如,在《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育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载歌载舞,完成实践的过程,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从而模拟出彝家民族的文化氛围感。也使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潜移默化中,也能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当中,单一的教学形式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而且随着课时的延长,学生也可能会出现排斥的心理反应。因此,在开展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当融入舞蹈的元素,利用舞蹈和音乐的相同点,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形象化的舞蹈动作,作为教育的切入点,更好的开展音乐的教学课堂。通过引入经典的舞蹈,也能够达到充分示范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锻炼的乐趣。在教育中,教师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通过融入舞蹈的元素,结合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力。在一些枯燥乏味的歌曲或理解难度较大的歌曲学习中,通过引入舞蹈的渗透式教学形式,更能够得到成功的保证,使学生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舞蹈动作,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向明卉.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培养探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0,36.

[2] 陈琰峰.浅议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对学生身心的影响[J].小学教学参考,2010,6.

[3] 刘音.让快乐的音符浇灌孩子们的心田——浅谈小学音乐课上的快乐教学[J].青春岁月,2011,14.

作者简介:李石良(1987-),男,湖南,学士,音乐教师,上海市松江区叶榭学校,初级,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音乐教学舞蹈小学
舞蹈课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