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实践性研究

2022-06-26管凯旋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7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性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艺术中最能体现我国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的舞种之一,其独特的动作蕴意和舞姿动律无不传达着其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这就使得对其的传承和发展有着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它的普及教育带来了较大的空间。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下,“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艺术教育被重新予以重视,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支撑,在中小学教育中实行全面的艺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实行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育,既能美化学生心灵、锻炼其身心,又能让学生从中感化到民族民间舞蹈所传承的民族文化,同时助于促进教改的全面发展,这就使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舞的学习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本文就以中小学课外活动中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为研究对象展开理论性的思考,从民族民间舞所蕴含的本质和特点等方面来分析其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实践的可行性,进而以理论的品评来深化其内涵哲理,从而促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中系统化、科学化地发展,同时通过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来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笔者力求通过浅显的研究,来质化中小学舞蹈的教学实施,在实践的发展中构建新的理论框架,从而丰富该层面的理论建树。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中小学课外活动;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7-070-03

【本文著录格式】管凯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4(07):70-72.

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人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格外看重,而隶属于精神层面能提高人们思维意识的教育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提高人们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已然成为新时代社会文化发展中首要考虑的问题。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向着全新的思维和领域前进,素质教育也在各个阶段进行着阶段化的改革和发展。在中小学的教育中,“双减政策”的发布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艺术教育的发展被重新重视,这也在一定程度中加深了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可和支持,为艺术教育进校园带来了新的可能,同时更加注重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全面开展。在中小学教育中实行对艺术教育的全面学习,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发展中重要的议题,且开展符合中小学教育的艺术学习,也成为但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大重要举措,有着巨大作用。

在艺术教育中最能突出美育的便是舞蹈艺术的教育,其进入中小学课外活动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更是中小学教育全面化发展的必然,舞蹈艺术的教育也必然成为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环,为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发展加推助力。在舞蹈艺术中有蕴涵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典舞,也有传承着中国各民族文化气息和内涵的民族民间舞蹈,在两种不同风格的舞种中,带有不同民族风格和舞姿动律的民族民间舞以其丰富性、动作性、表现性、文化性和民族性等特点成为人们广泛传播和学习的舞种。这也促使带有丰富民族性和文化性的民族民间舞蹈在既能弘扬其民族文化,又能在其自身艺术表现力中提高人们身体素质和美感认知,成为中小学教育首选的舞种进入课外活动。诚然,民族民间舞蹈引入中小学教育是以一种课外活动的形式呈现的,这样的教育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表现性特点。这些特点也让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和影响。

综上所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进入中小学课外活动有着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教育的改革要求中小学实行“双减”政策,注重对学生艺术教育的培养,以提高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而这一政策的提出加快了民族民间舞蹈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行,从而带着社会价值进入了中小学的课外活动。二是自身内在因素的助推,其内在深层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丰富多样的民族动作表现促使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一颗闪亮的新星。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和练习,在艺术表现力的基础上能直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的发展,也能增强对学生审美认知的教育,增加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了民族民间舞蹈对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介于此,笔者从民族民间舞蹈的几个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来论证其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实践性特征,从而夯实该论点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内涵。

一、民族民间舞蹈中民族文化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的体征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产物,是各个民族内在文化的外在表现,蕴含着各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气息,体现着各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民族习俗和民族信仰,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对各个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和表现,映射着各个民族文化的独有特征。在民族民间舞蹈对民族文化的表现中,其民族文化的内涵让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民族文化以一种“美”的形式呈现,为人们更好地认识各个民族文化提供了媒介,同时也为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深深地刻印上特有的民族性、文化性。民族文化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表演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指引着民族民间舞蹈在深厚文化积累中完成自身风格化、个性化的创作和表现,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带来了延展性的空间,这也使得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一个民族奇葩在社会文化的发展中广为流传。

民族文化推动着民族民间舞蹈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传播,使民族民间舞蹈成为男女老少皆喜闻悦见的舞蹈表现形式,促使着人们对其热衷地学习。其丰富而又特有的民族之态也推动着民族民间舞蹈在各教育阶段的广泛普及,以致各阶段院校对民族民间舞蹈展开了不同层次和不同标准的教学。民族文化底蕴丰厚也使民族民间舞蹈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一株独特的艺术之花培养着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情感想象,带动着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对民族文化、民族内涵、民族灵魂的切身感受,引领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去认识美、感受美和表现美。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校教师创新性地带领着学生在课间操时间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学习、锻炼和表现,其简单易学的民族化动作让学生的课间操充满活力,丰富多样的民族表现也让课间操拥有了多样的文化意蕴。在极具风格性和民族性的舞蹈表现中让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能使其感受中国民族文化之美,能在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中合理地锻炼身体,从而让学生在旋律中強身健体、协调肢体,表现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之美,传递对民族文化深深的感悟之情。

在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提高对民族艺术的欣赏,如在对藏族舞蹈的观赏学习中,其一颤一动的律动无不呈现着藏族浓郁的文化气息,其一舞一踏的外在表现也无不折射着藏族深厚的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更为深层的思考和更为深刻的认知,为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是民族民间舞蹈的特征体现,也是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所在。

二、民族民间舞蹈中动作语汇在中小学课外活动中的体征

任何舞种都是用肢体的舞动完成对文化、主题、人物、情节、情感的表现和传达,而民族民间舞蹈更是在充斥着丰富民族情结和地域特色的表现,形成了与之相贴合的民族语言和动作语汇。在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中,动作语汇的形成是在民族生活习俗和地域特色中自然产生的,它与民族的生活和地域的特色息息相关,同时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在与本民族情结进行结合后,其动作语汇的表现还夹杂着主体民族特有的民族属性,这也使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极具生活化和民族化的艺术特点,而这一特点的体现也使民族民间舞蹈自身成为可以传播的艺术载体进入到了各个学段的课堂和教育,完成着自己的教育职能,发挥着自身动作表现所带来的价值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思维意识的超前,人们对旧事物的发展体现出了一种创新式的演变,在适宜的环境中创作出了新时代下的新事物。在中小学教育中,一些学校进行了教育改革,破旧迎新地将民族民间舞蹈引进了其课外活动的教学,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一门新的艺术课程被学生所接受、认知和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加入为中小学的教育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为中小学在教育教学的发展上带来了朝气和活力。将民族民间舞蹈作為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美育课程,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属于美育的民族民间舞蹈促使中小学教育在其专业的教育中走向更为全面的发展道路。

民族民间舞蹈进入中小学的课外活动,其因带有民族化、生活化和地域化的动作语言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着学生对其的学习和表现。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发达让我们经常能看到新一代教师对中小学教育创新的付出,他们将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组合式的编创,带进了中小学课间操的锻炼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民间舞蹈表现形式和动作语汇的广播操,以极具民族风格特色和动作美感的肢体语言来锻炼学生的身体、感化学生的情感、美化学生的肢体、教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怡情逸致地放松享受。还有些带有民族特色的学校甚至将本民族特有的民族舞蹈改编成简单易学的民族民间舞蹈形式的课间操,让学生在课间轻松愉快地感受其民族独特的舞蹈文化,学习其极具民族风格的舞蹈语言。如在内蒙古赤峰的一所中学,教师将蒙族舞蹈搬到了课间操的锻炼中,让学生在极赋民族之态的表现中进行学习,既放松了心情、锻炼了身体,也在其中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之气;再如毕节民中,在大课间操中教师带领学生跳起了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七月火把节》,其欢快的节奏、有节奏的律动和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语汇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新的体会,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带来美的享受,为学生对课间操的表现带来新的感受,也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拓宽了思路。这些学校用民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创编课间操,锻炼学生,既突破了之前课间操的单一性,又激发了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同时培养了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以说,民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在中小学的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以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根植于中小学的教育,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演变,也是一种大胆的挑战,更是一种对其内涵教育外化的直观体现。而这样的教育模式也必然会在持续创新发展的态势中继续被推广,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进入中小学的课外活动是教育发展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涵盖的深厚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民族文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小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和锻炼,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有力传承。其在中小学教育中引进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既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又促进了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舞蹈的广泛传承,也让民族民间舞蹈在其语境中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赵斌.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传承与创新[J].教学研究,2017(6).

[2]潘楠楠.中小学课外活动中加强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

[3]朱璐.中小学舞蹈教育与民族民间舞传承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

[4]李珂.中小学舞蹈教育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研究[J].尚舞,2021(7).

[5]朱璐.试论中小学舞蹈课程是传承民族民间舞蹈的有效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9).

作者简介:管凯旋(1995-),女,广东梅州人,汉族,本科,舞蹈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舞蹈。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蹈实践性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基于线上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研究
激发教师实践动力 实现专业自我成长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技巧训练在民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
当前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发展的研究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思路探究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