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为一堵温柔的“墙”

2022-06-26宋建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伊伊冰激凌辅助

宋建

案例:一天下午,爸爸带着1 岁5 个月的小谷在广场玩。小谷被滑梯一侧的楼梯吸引,只见他一级一级地往上爬,爬到最上面后,又一级一级地往下爬,如此循环往复,乐此不疲。到了该回家的时间,为了快点回家,爸爸迅速把小谷抱了下来。小谷先是急得面红耳赤,继而大哭,最后一骨碌躺在地上打起滚来。

小谷正进行艰苦而紧张的活动,兴味盎然,爸爸想加快速度,忍不住冲上去迅速解决了“问题”。表面看,爸爸是在帮孩子的忙,实际上,他打断了孩子的活动周期。因此,小谷特别懊恼、愤怒,索性躺在地上打起滚来。

孩子撒泼打滚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1岁多的孩子处于直线式的、一维式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阶段。他们不顾对方意向而直线式地将自己的要求、愿望坚持到底。对于孩子直线式的行为,如果成人采取直线式的禁止方式,对孩子说“不行”,或者打断孩子的行动路线,孩子就会以哭闹或者打滚的方式强烈反抗。

这时候,对孩子一味地顺从,或者直线式地禁止和反对,无疑都是不合适的。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和闹情绪的孩子互动呢?

回应——认同情绪背后的愿望

案例:5岁的沐沐给妈妈写了一封信,表达了一个愿望:鹅黄色的信纸中央画着大大的冰激凌,右下角有个“冰”字。然而,忙了一天的妈妈还是给忘了。晚上,沐沐问起冰激凌,妈妈恍然醒悟,这才想起这件事。沐沐眼眶泛红,闹着要去买冰激凌。妈妈抱歉地说:“没有吃到冰激凌,你看起来很失望,很沮丧,我也好想和你一起吃冰激凌啊。能告诉我,你想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吗?”沐沐似乎得到了一丝安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西瓜味的。”“今天已经很晚了,而且有点冷,你是愿意今天出去买,还是等明天呢?”妈妈为他提供了选择。沐沐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明天再吃冰激凌。

“我要坐旋转木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我想妈妈!”几乎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生气勃勃,任性而动。他的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在宣告“我”的愿望,“我”的主张;他的每一个小小的情绪,都在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表达他想什么,他经历了什么,他需要什么。这些情绪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因为,体验真实情绪的过程,也是孩子感知自己真实存在的过程。

看见、接纳和肯定孩子的情绪,并贴近他的心作出回应,就是在帮他作为一个独特的人来自我建构,作为一个个体来感知自我真实的存在。沐沐坚持要吃冰激凌,妈妈没有直线式地否定他的愿望,而是作出积极的回应。首先,妈妈对他的情绪命名,并表达自己也和他一样有吃冰激凌的愿望,最后还问了一句“你想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呢”。这样的回应类似于心理学家比昂提出的α功能(将β元素转变成α元素的功能)。也就是说,妈妈作为一个外挂的“容器”,通过命名、象征化等方式帮孩子承接原始的、难以清晰感受和表达的情绪(β元素),将其转化为孩子可以承受、理解和表达的情绪(α元素),然后反哺给孩子。

当情绪被看见、被回应,沐沐和妈妈一起分享愿望的需求被满足,他就不再执着于当下就吃冰激凌了。当然,第二天晚上,沐沐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冰激凌。

辅助——创造恢复情绪的踏板

案例:晚上,妈妈把2 岁的乐乐喊醒吃饭,可他太困、不想吃饭,又不能很快入睡,乐乐一直哭啊哭。唱摇篮曲,哭;轻拍,继续哭。无计可施的妈妈轻声讲起宫西达也的绘本故事《永远永远爱你》,不料几分钟后,乐乐竟安静下来。讲到“永远永远爱你”这一句时,空气中传来了他有规律的轻鼾声。

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应激反应,放到这个案例的情境中,可以说,熟睡中被唤醒是原始刺激,哭闹是对这个刺激的本能反应。如果在原始刺激和本能反应之间插入一个辅助,比如一次深呼吸,一个小故事,一场即兴的嬉戏,或者一次专注的手工等,就能让个体更加有余地地调节情绪,而不是作出应激反应。案例中的妈妈引入了乐乐最喜爱的故事作为辅助手段,为乐乐创造了恢复情绪的踏板。故事体现了“一种古老的——或许也是自然的——心灵秩序”,一个好故事不仅可以滋养孩子的想象力,还能使孩子的情绪状态归于秩序和平静。

再如,晚饭前,孩子想吃冰激凌,爸爸却直线式地禁止。

受到这个原始刺激,孩子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大哭。如果我们在中间引入一个辅助手段,不是直线式地拒绝,而是给孩子讲一个好玩的故事,和孩子幻想一顿冰激凌大餐,那么孩子的反应就不会那么激烈,而会因为故事的引入进入新的情境。这让孩子的本能情绪反应得以延迟,最终改变路线。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喜好,选择适宜的辅助手段,支持孩子过渡到一个比较好的情绪状态。

不逃跑——成为一堵温柔的“墙”

案例:绘画课结束后,4岁的伊伊想留在教室玩,哭着不愿意离开。老师建议伊伊平静一下就可以离开,因为后面还有其他孩子要进教室上课。妈妈觉得不能在伊伊哭闹的时候带走她,担心会对伊伊造成伤害。过了一會儿,妈妈要上去抱,伊伊却躺在地上大哭,不让妈妈靠近,还对妈妈大声喊叫,甚至打妈妈。这样的情景,在伊伊的生活中多次发生。

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放到养育孩子的情境中,‘不逃跑’就是父母要成为一堵墙。所谓‘墙’,其实就是‘绝对不能再往前走了’的意思,即到此为止,不能再继续了。只有撞到墙上,孩子才能明白界限,然后在这种经验中逐渐长大成人。墙需要有就算被孩子撞到也毫不动摇的强度,否则对于撞上来的孩子来说就太可怕了,因为摇摇晃晃的墙会让孩子感到很不安。”6个月之前,孩子处于和妈妈共生的阶段,孩子的需要应全部满足;而  6个月之后,妈妈就要开始给孩子设立边界,让孩子知“进”,也要知“止”。案例中,伊伊妈妈就是那堵“摇摇晃晃”的墙,凭着和妈妈相处的经验,伊伊表现出激烈的情绪,她推开妈妈,甚至打妈妈,她要推翻这堵墙。所以,给孩子的行为设立边界,让孩子的世界清明起来,不再混沌,这很重要。

成为一堵“墙”,是在宣告,我们的边界在这里,不可以再逾越了。而成为一堵温柔的“墙”,是指我们可以越过直线式地、一维式地否定和禁止,通过回应、辅助等方式来承接住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进入可以承受、理解和言说情绪的状态,为孩子自己恢复情绪创造一个踏板。

猜你喜欢

伊伊冰激凌辅助
老年人行动辅助车
哇!甜甜的冰激凌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伊伊讲故事
伊伊讲故事
冰激凌
夏日冰激凌大作战
伊伊 中秋节快乐!
跑得快你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