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中心建设要素分析
——以重庆市为例

2022-06-25周雪芹胡文端王玉

重庆建筑 2022年6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建筑节能重庆市

周雪芹,胡文端,王玉

(重庆市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化协会,重庆 401147)

0 引言

在我国,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全年能耗远高于住宅建筑,因此成为我国民用建筑能效提升的首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公共建筑面积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同时由于建筑室内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各类终端用能设备不断增加,公共建筑能耗需求也在不断提高[1]。 我国公共建筑节能工作起始于2005年颁布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经过近20年的发展,新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和既有公共建筑节能运行与改造的政策法规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 产业支撑体系等已相对完善。 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计、运营、管理等相关人员节能意识不到位,实施能力较弱等,使得公共建筑节能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 因此,公共建筑能效的提升,不仅需要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支撑能力等作为保障,更需要对公共建筑节能相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市场从业人员及使用者在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方面的意识、能力、技术水平等进行持续不断地培训和提高。

1 公共建筑节能教育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等部门围绕公共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了系列培训,结合“全国节能周”等活动,开展了有关的宣传教育。 以重庆为例,近年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分别组织开展了不同范围、不同角度的相关技术培训工作,部分活动情况见表1。 除表中所示,其他还有南川区公共机构食堂油烟治理推进暨培训会[3]、节能经验交流座谈会及培训会[4]、《重庆市节约型机关评价标准》培训会[5]、“节能有我,绿色共享”主题节能宣传[6-12]、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培训会[13]等。

表1 相关培训活动

这些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标准法规、技术要求等的了解,但从其内容上也可以看出,当前以主管部门为主体组织的零星教育培训活动,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往往不能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宣贯,不能满足公共建筑节能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技术发展方面,自2020年1月1 日起,重庆全市范围内城镇新建居住建筑执行65%节能标准[24],重庆市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了重庆主城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和远郊区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全覆盖。 重庆市地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历经三个版本(2006 版[25]、2013 版[26]、2020 版[27]),由最初的单项建筑节能设计要求发展到绿色建筑一星级指标要求,并随着国家节能设计标准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编,逐步提高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设计指标,推动了公共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还先后承担了首批和第二批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建设任务,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000 万m2以上,主要对照明、空调、新风、热水、电梯、灶具、外窗、能耗监测与节能运行管理等实施了节能改造,并培育打造了重庆市公安指挥中心、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等一批典型改造项目示范案例。 据统计测算,这些项目改造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2%以上,每年可节电2.09 亿度,节约标煤6.27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98 万吨,节约能源费用1.72 亿元,室内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等功能品质得到显著改善,使用单位对改造效果表示非常满意的比例达98%以上[28]。

由此可见,无论从行业发展需求,还是从推动建筑节能发展来看,建设和运行专门的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中心,有效传播建筑领域的节能理念,切实增强相关人员绿色建筑意识,着力进行专项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监管能力,提高从业人员执行标准、履行责任的技术能力,都是具有现实性的急迫需求。

2 培训中心建设的要求分析

依据国家人社部、教育部门的规定,对于民办培训机构的设置,需建立完善的机构管理制度。 通过对国家和重庆市相关部门关于设置民办培训机构的相关管理要求的梳理,整理得到重庆市关于职业培训的相关规定和建设领域职业培训相关要求。

结合表2 整理的相关内容可知,对于一个培训中心的建设来说,需要具备健全的法律法规、稳定的经费来源且用途明确、完整的设施设备以及安全保障设施、系统规范化的人员培训细则及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表2 开展职业培训的相关要求

此外,为规范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发布了《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细则》,对如何培训实施单位、规范开展培训工作、加强继续教育、加强动态监管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范。

3 公共建筑节能培训的主要工作需求

公共建筑能效的提升,不仅需要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产业支撑能力等作为保障,更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化的培训。

在推动公共机构节能方面,可提高公共机构能源利用效率,发挥公共机构在全社会节能中的表率作用,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35]和《重庆市节约能源条例》[36]等规定,重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制定了《重庆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37]。办法要求市和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求公共机构节能规划应当包括指导思想和原则、用能现状和问题、节能目标和指标、节能重点环节、实施主体、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实行目标责任制度,根据公共机构节能规划确定的节能目标和指标,按年度分解落实到同级公共机构;结合本单位用能特点,制定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针对性地采取节能管理以及节能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的完成。

在城乡建设领域,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每年均会根据绿色建筑的发展发布年度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要点,对实施新建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确保建筑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双百”目标进行了明确;提出了总结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工作经验,完善建筑节能设计变更管理的要求;提出推广建筑能效预测评等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的服务和制度,进一步强化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深化建筑节能技术路线的要求;提高绿色建筑水平,推动各类建筑绿色全面发展,实施绿色建筑优化提升工程,大力推进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提出实施绿色能源特色发展工程,新建建筑绿色化与大力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工作要求相协调、相衔接的要求。

由此可见,无论从建设行业发展,还是从推动机构建设来看,不断提升发展水平,科学引导从业人员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强化能力建设,对全面执行相关管理要求、实现发展目标,均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机构培育了较为广阔的市场需求,将有效促进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4 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中心建设要素

根据前述培训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结合建设行业发展需求,可以整理得到针对行业培训机构建设的要求。 结合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特点,以下主要从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建设出发,提出开展建设应注意的各个因素。

4.1 培训中心的基本要求

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部门近年来在公共建筑节能培训方面的活动组织和相关标准文件的发布,整理得到培训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

(1)相关管理办法对相关从业人员接受培训、教育等能力提升进行原则性规定;

(2)相关文件对各级从业人员参加培训、开展学习明确要求,各级人员应具有丰富节能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节能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3)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培训、研讨促进学习与交流的要求。

4.2 培训中心的工作条件

为推动相关标准法规普及,促进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在建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教育培训中心时应具备如下工作条件:

(1)培训领域应涉及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行业节能培训等方面;

(2)培训主题紧密围绕行业节能减排发展前沿;

(3)各类培训应覆盖中心城区、部分或全部区县;

(4)应对全市城区和区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咨询专家、 行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

(5)应对建设、设计、审图、施工、监理、检测及运行维护等从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着力提升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监管能力,有效提高从业人员执行标准、履行职责的技术能力;

(6)培训中心应具有清晰的节能培训组织架构和技术路线;

(7)不断更新标准法规等要求,为建立节能培训中心提供充实依托来源。

4.3 培训中心的能力评估

为充分发挥公共建筑节能培训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可从如下三方面对公共建筑节能培训中心开展能力评估:

(1)满足市场准入设置的基本要求;

(2)建立完善的职业培训机构设置标准体系;

(3)具备完善的培训运行方案保障机制。

这是培训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 基于上述三个要素,可根据不同的要求在开展相应节能培训中心建设时,对其培训能力进行不同等级的评估,并根据不同等级确定其适用对象。 在重庆市的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教育培训中心建设中,设定了三个等级的建设评估要求,如表3 所示。

表3 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培训中心能力评估等级

5 结语

本文依据对公共建筑节能教育及培训的需求、培训中心建设的要素及要求分析,分别从市场需求、技术发展需求、国家和地区各部门的相关管理办法及各级各部门组织相关培训等方面分析了建设公建节能教育培训中心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文章整理得到了相关政策法规中关于建设专业培训中心的要求,并基于实际分析得到了培训中心建设的等级划分,可为更多类似的专业培训中心建设提供参考,保证在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前提下做好培训中心建设。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建筑节能重庆市
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
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外部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我的“闪电”猫
绿色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在建筑外墙中的应用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运用探讨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五行真经(9)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