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土地整治工程设计融合生态理念探究

2022-06-25廖磊田鲲

南北桥 2022年4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整治土地

廖磊 田鲲

[ 作者简介 ]

廖磊,男,湖南涟源人,长沙市天吉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土地规划设计。

田鲲,男,河南武陟人,长沙市天吉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规划设计。

[ 摘要 ]

土地整治可以有效地推动城乡土地的配置统筹发展、保护耕地以及保障发展,其目标之一就是生态保护,土地整治的活动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是有两面性的。在正式开展的过程中,假如不遵循自然规律,或者选择不恰当的治理手段,就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以及使环境恶化,进而影响生活与生产。土地整治的根本目标是利用土地承载能力,使生态建设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进而实现人类和生态资源之间的共同发展。但是在对土地进行整治的时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资源、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发展。所以要对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与土地治理之间的重要环节进行牢牢把控,从而促进土地整治的相关工作,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发展。

[ 关键词 ]

生态土地整治;设计;生态理念;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X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4.062

土地是人類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土地资源变得稀缺,而土地整治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提高耕地质量,并确保我国所有耕地面积保持动态稳定。但是,土地整治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关系到对土地结构的系统规划和管理。对此,我们需要重视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挥其对协调人地关系、优化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

1 土地整治的概念

土地整治通常是指对低效、不合理或未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理,及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迫害的土地进行恢复利用,从而全面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的活动。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新型土地整治模式,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及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传承乡村文化景观特色。

土地整治工作就是对土地进行利用规划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土地规划和土壤改良基于对特定区域土地的总体规划,深入研究整治土地的结构以及性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治。在进行土地使用计划之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土地进行调整,以使整体收益最大化。土地整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能有效地管理和整合土地资源。随着我国人口密度的增加,人均居住面积变得越来越少,而人居居住面积还分配不均,为了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就必须重视土地整治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另外,在开始土地整治行动时,有必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引起环保负责人的注意,防止破坏环境,建立理想的生态环境。

2 生态理念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原则

在城乡建设中,由于建设布局结构不是十分合理,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地方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关键。如果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将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1 系统化原则

土地整治工作应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注重各个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尽可能地使土地整治工作的内容发挥出理想的效果,进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系统化原则)。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调控和规划,要按照生活便捷、有利生产、改善环境的基本要求,积极落实耕地保护机制,在不断提高耕地比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改善当前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进行综合设计,实现水、林、路、田、村整治的总体规划,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

2.2 目标多样性原则

基于生态理念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应适度开发保留地,禁止滥伐、开垦耕地,陡坡耕地不得开垦。在其工作的过程中将多个目标内容综合考虑,利用相应的政策,创造多重效益,进而实现乡村的经济、生态发展。

2.3 差异化原则

基于各乡村的自然资源、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不同,因地制宜地进行各个乡村文化的特色发展。当前,土地整治规划设计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追求和期望,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科学调整耕地,保护用地布局、工业发展和村镇建设,实现公益性用地、服务设施和生产生活设施的整体设计,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影响

3.1 对水资源的影响

土地整治通过生物、工程等方式健全水利配套,提升了土地的生态系统蓄水功能,加强了土地的抗旱防洪等能力,进而对水资源的质量与结构产生了影响。农田的灌溉工程一般会使地表水系的结构发生变化,致使原有水系与自然生态类型所构成的生态过程产生变化。例如在河上游去补充耕地就会对下游的用水量产生影响。

3.2 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农村建设、荒地开发等土地整治措施都会对地表的植被和与其有关联的生态过程产生影响。主要原因是土地整治时人们只遵循提高土地使用率的原则,以便提供更多的土地收益,从而会忽略附近的生态环境,不采取保护措施。比如,受土地整治影响,人们改变了渠道的修建方法,在修建时添加了混凝土,增加了沟渠的耐用性和稳定性,但是,却对其中的生物栖息地造成了破坏,影响了物种之间的平衡。此外,还造成了绿地的减少和景观的恶化,这也是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并对当地产生重大影响。

3.3 对土壤的影响

当前,土地整治对土壤资源的影响主要是水土流失和土壤资源的肥力下降等,土壤是土地整治的主要元素,在山区或斜坡的土地整治过程中,表面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交通和建筑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的改善方面,过量使用混凝土会硬化土壤,增加水土流失的情况,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土壤沙化。不科学的土壤整治项目,例如使用受污染的土壤,会导致当地耕地的二次污染,另外,在某些地区,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土壤面蚀和风蚀,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这不仅影响农民的农作物生长,还降低了农作物产量,而且还可能破坏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土地资源的使用率。

3.4 对大气的影响

水土保持林建设和农田保护林建设有着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旱涝危害以及防风固沙等作用,可以进一步提升该地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过量开垦土地会影响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度,使其浓度增加,进而对大气环境造成危害。

4 生态理念下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思路

4.1 落实前期调查

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关系整个方案和整治要求,所以需要充分落实前期调查,并基于调查结果开展规划设计。在前期调查中,应加大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尽可能保证调查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后续规划设计奠定基础。针对调查收集到的各项信息,应依照规划设计的实际目标进行审核分析,及时处理,全面发挥出数据信息的基本作用。

4.2 明确规划设计要求

通过全方位征集意见,对具体的规划设计要求进行整理和修订,确保后续工作的开展能始终有章可循。

4.3 注重规划设计针对性

地区不同,土地整治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为此,需在前期调研工作的基础上落实规划设计,减少设计问题的同时提升针对性,保证方案的基本作用。

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规范,各项环节的开展都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技术章程。

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对整治区域地形、水文、气候等因素的权衡,并以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条件为基础,结合发展要求,合理确定整体的规划布局。

相关人员应完全掌握土地整治过程中的各项限制性因素,并要求管理者对规划设计工作的展开提供有效指导,及时处理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尽可能满足整治项目综合建设的相关要求,保证整治效果。

全面重视生态保护,注重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从理论认知与技术促进方面加强土壤污染及水土流失控制,强化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减少灾害影响,尽可能强化生态系统本身的反馈作用,提升土地生产力。

5 加强生态土地整治工程建设有效措施

5.1 加强生态土地整治重视程度

在农业改革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关注环境保护问题,树立尊重观念,必须牢固地建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生态系统资源。其中,水土保持工程的合理科学的规划对于土地整治的生态保护十分重要。按照整治区域的水土资源调研成果,对水土保持工程的类别以及每个防治分区的水土保持手段进行明确,规定工程设计的标准。在对土地进行整治设计时,以土地利用的有关要求与自然条件为根据,和有关标准进行结合,合理地对种植草本、造林密度以及林带宽度的方法与种类进行设计。

5.2 加强土地整治监督

在对土地进行整治的时候,其整治的类型不一样,生态防护手段的关键点也不一样。在对农用地进行整治的时候,要重视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在对农村的建设用地进行整治的时候,要重视建设生态友好型的村庄;在对未利用地进行开发的时候,要重视生态保护第一的原则;在对各种废弃与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的时候,要在恢复生态功能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展。在工作开展的时候,监理或管理要监督施工部门充分根据设计图纸、施工要求、承包合同以及设计文件等开展施工工作,系统达成承包合同商定的生态方向,严格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程的相关工序进行把控。在施工的时候,一旦出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冲击的物质缺陷,就要尽快地进行调整,且对整改的结果进行检查,进一步保证施工工程的质量。

5.3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为了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避免土地整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3.1 管理有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法规。当前,在我国的农业改革过程中,缺少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在现行法规中,与不同部门之间存在阻碍,使相关法规无法有效地实施,为了保护土壤,改善该地区树木和景观的多样性,避免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局面,加强执法力度,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

5.3.2 建立系统、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正在进行的土地整治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环境影响评估标准。由于这个问题,一些地区严重忽视了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为了在土壤耕作过程中有效保护环境,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估机制来评估土地整治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管制。

5.3.3 土地整治需要进行合理的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进行土地整治规划时,相关负责人应非常重视环境规划,并提出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增加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环境的规划水平。

5.4 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利用

土地整治如果想要达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要进一步提高土地整治的意义,将经济、文化、美学、生态价值等和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重视在民俗风情与乡土景观中汲取养分,将原生地貌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选择乡土植被,生态系统可以相对地保持完整,展现乡村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景观的吸引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环境环保和土地整治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态化道路与田块的改良实施、种植适宜的农作物、充分与地貌相结合以及排水和灌溉施工等情况,配备必需的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等活动,使治理区域的生态、人文、自然环境之间互相协调,展现现代化的农业特征,进一步实现乡村生态、生活、生产之间的可持续发展。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整治是进一步完成耕地总量的平衡与补充耕地的一项必要措施,必须坚守耕地红线,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科学的论证,全面系统地对各种因素进行考量,充分发挥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尽可能地减少或杜绝其消极影响,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前提下发掘土地资源的潜力。在加强发展生产和利用土地资源的时候也要重视对环境的改善,进而使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达成和谐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周振学,甘礼洪,李宇,等. 新形势下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存在问题与对策[J]. 南方农业,2015,9(21):158-159.

[2]艾志敏. 探究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与措施[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32-33.

[3]賴松坡. 探析土地整治中生态环境保护存在主要问题及策略[J]. 现代农业,2020(11):87.

[4]王军,钟莉娜. 土地整治工作中生态建设问题及发展建议[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5):308-314.

[5]宋平.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学技术创新,2019(21):115-116.

[6]王映月,米安娜. 对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J].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172.

[7]杨飞燕. 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及土地工程生态重建设计分析[J]. 智能城市,2020,6(21):43-45.

[8]李文波. 生态土地整治工程设计融合生态理念的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67-168,211.

[9]刘作化. 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模式[J]. 中国高新科技,2021(4):142-143.

[10]肖继承. 浅析以生态国土理念推进新时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方法[J]. 山西农经. 2019(10):63-64.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整治土地
规划设计作品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我爱这土地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