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传播的蝴蝶效应及其应对策略研究

2022-06-25张瑞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新闻工作者蝴蝶效应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新媒体已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新媒体传播存在门槛低、监管力度不足等特征,使得新媒体传播中倘若出现信息传播失误,则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在网络上形成网络群体性新闻事件,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基于此,文章阐述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内涵,分析新媒体传播中引发蝴蝶效应的原因,探讨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并提出新媒体传播中应对蝴蝶效应的策略,以期为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提供借鉴。

关键词:蝴蝶效应;新媒体传播;舆论;新闻工作者;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7-0109-03

一、引言

新媒体作为一种数字化的媒体形式,主要指的是借助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依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将图文、音视频等信息资源提供给人们的一种新型传播形态。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同时传播主体趋于多元化,并且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以传播媒介为交流中心的特性,新媒体时代人人均可作为传播者围绕新闻信息展开传播、评论。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可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展开交流、互动,海量繁杂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构建起信息网络。

另外,新媒体传播表现出资源共享、传播迅速、高度交互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可能让各种错误信息在短时间内放大及快速扩散,并引发蝴蝶效应。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还会破坏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所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范新媒体传播中引发的蝴蝶效应,至关重要。

二、蝴蝶效应及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概念

新媒体传播中发生的蝴蝶效应,原本是一个气象学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这一气象学概念主要指的是天气预报中初始值稳定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气象结果。气象学家在分析天气情况时,借助计算机对地球大气相关方程式予以计算,结果发现各个方程式中如果有一个数字产生偏差,则结果将与预期结果形成极大的偏差。洛伦兹将这一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通过蝴蝶效应可了解到,事物在发展期间,最终的结果与初始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即使是初始条件发生希望的转变,也可能让事物最终形成的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极大的差别。

基于此,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主要指的是原本鲜有人关注的小事件、小信息,在经由新媒体传播后,将会让这些事件、信息不断升级发酵,进而发展成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热点[1]。如若不对新媒体传播中的信息进行有效规制,则由这些信息引发的蝴蝶效应,将给社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形成的原因

(一)新媒体传播存在高度的联动性

新媒体传播表现出高度的联动性。在日常生活中,一件看似不大的事情经由新媒体传播后将迅速转变成全民关注的大事,更可能登上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传播期间会形成强烈的煽动性,可让闻信息在短时间内散播至各个领域、各个群体,同时新闻信息在传播中还表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导向性,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如果新闻信息在传播中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则可对社会产生正向影响;而如果新闻信息在传播中发挥的是负面的导向作用,则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利影响[2]。

(二)网民传播新闻信息的理性不足

新媒体传播中,每个网民都扮演着新闻信息传播者、接收者的角色,同时可构筑起以自我为中心的自媒体。然而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难以切实保障新闻信息的准确性,由此导致新闻传播丧失真实性,催生大量不良信息或谣言。

尤其是近年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个人表达提供了多元平台,网民仅需在各类新媒体平台开通一个账号即可拥有一个自媒体,而这些自媒体平台为广大网民提供了广泛交流互动的平台,让人们可在任意時间任意地点接收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信息。单纯从技术层面来说,每个网民都可自由发表言论,倘若网民发表言论未得到有效规制,将引发集体非理性现象,对社会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当网民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浏览到自身感兴趣的新闻信息时,会第一时间对该条新闻信息发表自身的看法,或表示赞同,或进行抨击,很多时候并未对新闻事件原委作深入了解,这显然是不客观、不严谨的,缺乏理性的新闻信息传播只会助长蝴蝶效应的形成。

四、新媒体传播中蝴蝶效应的负面影响

(一)降低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

新媒体传播中引发的蝴蝶效应,会给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带来极大冲击。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新闻信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人们缺乏信息甄别能力,因此无法辨别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在新闻信息还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时,人们可经新闻信息的首要传播者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获取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探寻新闻事件的真相。然而,倘若新媒体传播中引发了蝴蝶效应,则公众的视线中将充斥海量繁杂的新闻信息,这时人们单凭自身的能力将难以判定新闻信息的真伪,长此以往,新媒体传播的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并会对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造成不利影响。

(二)破坏网络环境的有序性

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自由性,让人人都可在其中自由发表言论。新媒体传播中引发的蝴蝶效应,让网络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例如,随着近年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通过各大新媒体平台了解热点新闻、时事政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网民在接收新闻信息时,往往难以保持足够的客观、理智,特别是在浏览一些让自己感到愤怒或不理解的新闻信息时,总是习惯将网络平台作为自己宣泄情绪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极易发生各种网络暴力事件。

网络暴力事件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网络辱骂、人肉搜索等。其中,网络辱骂常伴随着一些被称作“网络喷子”的网民,当这些网民浏览到一些有违自己观念的新闻信息时,往往会展开无端的谩骂。

而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更恶劣的网络暴力事件类型,主要是指一些网民在接收到相关新闻信息后,发现新闻信息中的人物性质较为恶劣,并且其没有受到来自社会或者法律层面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网民就会绞尽脑汁搜集新闻信息中的人物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公布于网络平台,以期让他们受到舆论的谴责。

综上,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会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必须有效制止各种网络暴力事件。

(三)阻碍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提升

新媒体传播中引发的蝴蝶效应,会降低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尤为看重新闻信息的点击量、浏览量、影响力等要素,这是因为这些新闻信息要素深刻地影响着其经济效益,所以为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一些新闻工作者盲目、不加考证地传播新闻信息,这虽然会让新闻信息赢得广泛关注,但也会引发蝴蝶效应,而这也是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不高的体现。一些新闻工作者为获得关注度会不择手段,进而会让网络环境变得十分恶劣,人们从新媒体上获取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也将变得更难。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对这些新闻工作者的行为予以管制、约束,让新闻工作者能够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五、新媒体传播中应对蝴蝶效应的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传播中的相关规定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其在社会舆论监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倘若缺乏对新媒体的合理应用,则会让舆论不断恶化,进而对社会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鉴于此,在新媒体传播中应配备完善的相关规定,在相关规定的约束下,让新媒体在新闻信息传播中发挥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

例如,相关部门对微博开展管制的过程中,倘若微博上发布的信息有违事实,当该则微博信息转发量达到500次以上时,信息发布者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3]。通过这一管制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新媒体传播中出现虚假信息的情况。然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当前依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虚假信息传播的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网络环境的整治力度,对网络环境中的各類新媒体平台予以全面监督,并取缔不遵守规范运行的平台,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二)开展好新媒体传播中的舆论导向工作

在新媒体传播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颇具影响力的用户群体,这部分群体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或兴趣偏好赢得广大网民用户的关注。倘若这些有影响力的群体在新媒体平台传播不实信息,则极可能在网络平台引发蝴蝶效应,造成不良影响。

鉴于此,应在前期工作中有效控制用户群体的不良行为,防范新媒体传播中引发蝴蝶效应,以此降低新媒体传播成本,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在网络监管中,还应当有效管制自媒体用户的行为,防止这部分用户凭借其具备的影响力传播不当言论,引发人们的从众心理,造成不良的舆论现象[4]。

因此,开展好新媒体传播中的舆论导向工作,可实现对新媒体传播中舆论导向的有效监控、管制,进而有效防止蝴蝶效应事件的发生。

(三)提升新媒体传播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与相关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紧密联系。倘若某区域发生突发事件后,媒体难以做到及时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而仅仅是对突发事件进行简单报道,而不深挖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本质,则极易让新媒体传播对突发事件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继而产生负面舆论,并给事件当事人及社会带来不良影响[5]。

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及时有效地处理好与公众紧密相关的突发事件,防止突然事件进一步发展引发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相关部门首先要有效遏制突发事件继续朝坏的方向发展。倘若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在社会中不断蔓延传播,则相关部门应当适当筛除负面信息,以此遏制负面舆论。

另外,相关部门还应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事件的进展,让公众有效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消除公众的疑惑,提升问题处理的透明度,进而有效避免引发蝴蝶效应。

(四)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

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反映了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为此,应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同时,提高新闻行业进入门槛,剔除职业素养、思想道德修养不高的人员,确保新闻工作者能够恪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切实肩负起社会监督、弘扬正能量的社会职责。

特别对于一些只关注新闻信息流量,而忽略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价值的新闻工作者,应对其行为作出惩戒,并采取必要的惩治手段。

(五)增强公众的维权意识

应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应注重增强公众的维权意识。普通公众在应对蝴蝶效应带来的不良影响上显得势单力薄。由于相关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以及维权流程的复杂性,因此一些权益遭到侵犯的公众通常不得不选择忍气吞声。

鉴于此,相关部门应就新媒体传播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增强公众的维权意识,让人们敢于质疑网络平台上一些虚假新闻信息,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应在新媒体传播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公众维权有相应的法规作支撑。公众如果质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可随时通过相关途径举报信息发布者,相关部门也应当做到及时介入调查,在了解排查真实情况后,一方面对相关媒体予以严厉惩罚,另一方面以法律手段向相关人员问责,以此有效弱化新媒体传播的随意性,应对新媒体传播引发的蝴蝶效应[6]。

六、结语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如今新媒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变得越来越密不可分。同时,随着近年来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海量的信息通过新媒体迅速传播,这一方面提升了人们的生活便利性,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但另一方面也极易引发蝴蝶效应。因此,相关人员应围绕如何有效应对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进行探索研究,从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传播的相关规定、开展好新媒体传播中的舆论导向工作、提升新媒体传播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买尔哈巴·买吐尔逊.社交媒体网络舆论传播中的“蝴蝶效应”:以翟天临事件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16):72-73.

[2] 吴超.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西部广播电视,2020(5):67-68.

[3] 郑晖.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浅析[J].新闻文化建设,2021(4):170-171.

[4] 孙昱.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J].声屏世界,2020(17):121-122.

[5] 孙巍东.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研究[J].新闻传播,2021(9):36-37.

[6] 莫非.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应对措施探讨[J].传播力研究,2020,4(22):48-49.

作者简介 张瑞,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新媒体传播新闻工作者蝴蝶效应
荷兰 阿姆斯特丹 蝴蝶效应
新媒体环境下概率统计教学改革探究 
扩大视野 更新知识
新闻控制、采编话语权与报道影响力分析
论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三个维度
基于微时代的公安院校网络舆情监察课程建设探索
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图片说明的创新趋势
新闻工作者要潜心践行“实事求是”
新媒体信息筛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有趣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