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2-06-24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室主任沈阳

党课参考 2022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现代化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室主任 沈阳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宇超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深刻背景和重大意义,进而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让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真正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全体党员干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工作需要,是党中央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作出的战略规划,是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

2022年5月16日,施工车辆行驶在贵南高铁土桥双线特大桥上(无人机照片)。贵南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头至海口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图:刘续/新华社

一、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深刻背景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构成、运行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极其重要的安全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是着眼于破解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客观存在。

(一)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73年的艰辛探索和持续发展,使我国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之一,基础设施规模持续扩大、科技成果不断显现、综合开发效益较为明显,缓和了长期存在的供需矛盾,逐步破解了各领域中的瓶颈制约。近年来,受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困境重重,全球治理难度持续增大,一系列不确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党中央立足当下、远观未来,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稳增长、促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建立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指标中。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国家百年发展大计、事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事关党百年铸就的光辉伟业。国家基础设施不健全,支撑经济社会的根基就会动摇,百姓福祉就得不到保障,党的威信在群众心中就会大打折扣,这是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要切实发挥好现代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带动并刺激交通、水利、农业、能源、建筑、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添能蓄势。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今年一季度增长8.5%,增速比1-2月提高0.4个百分点,呈现逐月上升态势。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让更多依赖生产、建设的制造业、服务业吃到大工程、大项目带来的红利,让其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来科学规划,助力经济航船行稳致远。

(二)着眼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了我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建议》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水利工程、交通枢纽、基础信息设施等方面建设成果显著,基础设施总体水平实现飞跃,但经济动能仍受多重考验。向外看,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下行风险依然存在。向内看,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但基础尚不牢固,集中表现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大方面。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不断壮大新的生产动能,逐步形成全领域、全方位、全要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布局。从循环结构来看,发挥好基础设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连接效应和速度效应,对完善贸易流程、加快贸易流通影响深远。高效的流通设施、完备的服务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既能在生产、消费、交换、分配各环节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又能进一步打造新型城乡和区域关系。同时,必须认识到,“大循环”的畅通是为“双循环”打下坚实基础,谋划“双循环”能更好地为“大循环”打开新局面。“大循环”受阻,制造业则不稳,就会激增社会矛盾,就会背离发展和安全相统一的初衷。牢牢坚持把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根本举措,把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以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为前提来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有效衔接、绿色和发展的互促互进、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动态平衡。

(三)着眼于破解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的客观存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根本性转变。一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头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逻辑关系来看,不平衡是不充分的先决条件,不充分是不平衡的必然结果;不平衡直接导致不充分,不充分时刻影响不平衡。找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我们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破解发展痛点难点的重要举措和根本思路。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史、地缘、人文、政策等“先天性”因素综合作用下,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生产要素和基础设施布局向沿海发达地区持续聚集。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没有变,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仍然突出。因此,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缩小东西部现有差距、促进欠发达地区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关键所在。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努力,我们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较大改善,共同富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扭转了长期以来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加剧扩大的势头。我们要认识到,缩小发展差距、增强经济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民生福祉的核心还是基础设施,全面深化现代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齐头并进,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在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力度,让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与供给侧更好地匹配,弥补东西部地区、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内在动能。

二、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现代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谋篇布局,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明确了“施工蓝图”。党中央关于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过程中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决守住安全发展底线,立足全局、与时俱进,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一)衡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

现代基础设施水平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体现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代表着社会的进步。纵观经济社会发展,每一轮的产业改革都会孕育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并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对新型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虽然我国基础设施存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基础设施存量、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家建设每前进一步,基础设施就得跟进一步。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化基础设施对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支撑作用与战略意义,中国仍然是基础设施大国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从基础设施大国向基础设施强国转变的趋势和决心没有变。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要从内涵、规模、功能、特征发散外延,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两大主题,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实践证明,一个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基础设施转型极为关键的五年,要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畅通经济发展大动脉,在夯实民族复兴的经济基础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新纪元。

江苏省港口集团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港口(2022年5月6日摄,无人机照片)。图:李博/新华社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民族在复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不能没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我们要进一步突出基础设施布局结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支撑作用,为加快装备制造、商品集散、信息流通的速度打下坚实基础,让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真正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

(二)更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需要经济稳健增长,需要改善民生,需要绿水青山,需要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生活水平。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要把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作为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的重要载体,把思想和行动落实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具体工作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了新趋势,即生活形式多元化、消费格局层次化、服务格局宽领域,这些现实诉求凸显出党中央对人民深厚的情怀,突出现代基础设施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紧密关联。因此,只有构建结构优化、布局精准、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才能让人民的生活更美好。基础设施的发展目的是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生活得到改善、权益得到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就是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插上一双翅膀,依靠财富积累来推动社会整体进步。如果不能回应好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殷切期盼,不能让群众在发展浪潮中得到实在利益,经济发展就会失去真正意义。党中央聚焦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深入展开能源领域、水利设施、生活性服务业方面的布局,补齐民生短板、筑牢安全屏障。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的,高效便利的基础设施、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均衡充分的发展格局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美好生活,要用高品质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生活的公平性和协调性,让群众看到社会变化,得到真正实惠,进而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打开新局面。

(三)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进入新时代,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大历史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之所以能办成一系列大事难事,从根本上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突破劣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离不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是在大量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回望过去,我们党统揽国家发展大局,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协调各方面积极因素,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从三峡工程到南水北调,从“西电东送”到“东数西算”,从“村村通电话”到“家家能上网”,从共建“一带一路”到推进乡村振兴。一桩桩、一件件造福全人类的世纪工程背后不仅是一个日趋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是艰难困苦,这个显著优势就越能发挥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党中央在应变局中开新局,在化危机中育先机,集中力量是为了更有能力、更有底气领导人民,是为了更好整合各类资源。如果人力财力物力不集中、不受约束,国家就易成一盘散沙。立足新阶段,我们要发挥好这个显著优势,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能力和毅力,坚持全国一盘棋,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三、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具体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讲话立足当下、着眼长远,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起到了战略引导作用。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有切实管用的应对预案及具体可操作的举措。我们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遵循,坚持系统观念、树立问题导向,明确权责划分,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和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随着《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在基层走深走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匮乏,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仍有较大发展空间,要加强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覆盖面广、跨领域多,要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全面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意义重大。

提高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要坚持系统观念,严格落实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治理、统一管理建设要求,逐步形成由城市到城镇再到乡村全区域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围绕城市重点工业、制造业领域要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分类分品种地做好物资调控和应急保障。针对农村和城镇,要重点完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成一批消耗低、排放低、产出高的循环设施,切实提升生活用水、垃圾回收和处置能力。当前,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短板主要集中在处理环境突出问题的能力不足、处理结构不合理、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方面。要把整治农业农村污染纳入乡村振兴中,明确目标精准发力,不断丰富和完善污染治理体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筑牢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安全底线

发展是一切事物由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的变化趋势。发展和安全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贯通统一,如若重其一,则两者均不能实现。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把发展作为前提条件,把安全作为重要原则。既要算好经济账、又得衡量综合账,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筑牢根基,守好底线。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战略思想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把发展和安全贯穿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各领域、全过程。以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不断深化对新阶段下发展和安全的全面认识,深刻领悟发展和安全的现实意义,保证建设安全、能源安全、供应链安全,确保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

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是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交通、能源、信息、物流的升级换代。我们不能只追求发展不追求效益,更不能只看发展不顾安全,这不符合发展规律,只会让自身掉进失败的深渊。解决突出问题、主要矛盾、各类隐患,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这关乎着全体人民的正常生活。只有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才能做大做强产业链、供给链,调动全社会力量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三)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现代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理念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五大发展理念中身居首位。想要巩固现有发展成果,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必须牵住创新驱动这个“牛鼻子”。任何理论创新活动都离不开丰富实践,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就不可能停止。在推进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要坚持用理论阐释实践,用理论创新发展实践,不断增强理论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要在反复总结经验教训中推陈出新、凝聚共识,用时代性和开放性的中国理论、以科学新颖的思想观点助推实践活动前进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的内在动力,科技创新对于发展生产力、提升综合国力至关重要。新时代下,虽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传统基础设施的短板依然存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稳步推进,补齐短板。要协同发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根基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必要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才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只有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珍惜人才,才能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要建立专业人才队伍。要严格把好人才选拔关,让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要德才兼备,对党忠诚,敢于担当,甘于奉献。要建立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环境差、风险大,要知人善任,用当其时。要完善激励机制,因材施教,多磨练年轻人才的意志,让其在抵御重大风险和解决实际困难中成长成才,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栋梁之才。要加强对人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着党的形象。在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要求,做到人才管理必须从严,对人才要科学、客观、公正评价考核,对在各环节腐败滋生、消极怠工、别有用心的行为进行严厉惩治,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1.如何充分认识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现代化体系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