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作品中人文主义特征研究

2022-06-24高楠

艺术评鉴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艺复兴中世纪人文主义

高楠

摘要:美术作品中的人文主义艺术创作源自中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乔托,正是他突破传统宗教对绘画刻板的形式设定,将表情、环境的人文形态带入创作中,让作品有了现实意义和感染力,使得艺术价值得到升华。乔托作为艺术文化创新的开拓者,他对绘画的理解和应用,为后世绘画和艺术家创作带来了启迪和影响,使得人文主义开始在不同文化创作中应用,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缔造者,与达芬奇、列宾等著名画家齐名,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

关键词:人文主义  中世纪  乔托  文艺复兴  后世影响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10-0029-04

乔托是13世纪的伟大画家,是绘画艺术的革新开创者,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缔造者之一,被后世尊为“欧洲绘画之父”,与达芬奇、列宾等著名画家齐名。14世纪的欧洲正直基督教掌控社会,任何文化团体和艺术家都要严格遵从基督教的教义与教规,人的思想行为被严格固化,只能做遵从教义的社会活动,意识形态与现实社会产生严重隔离。此时的西方绘画题材存在单一性,只能体现基督教义内容,要按照基督教要求突出宗教的神秘和神圣。乔托在成为绘画名师期间,用人文精神重新审视当时社会和宗教绘画题材,他摒弃了传统宗教仰视思想采用平视绘画主题,使原有固化僵化的宗教绘画产生一种现实感和纵深性。乔托的创作理念是革命性的,并由此带动其他西方艺术家思想观念和创作风格,在他们作品中开始关注自然与社会现实,文化作品有了人文主义特征。乔托创新的构图原则和绘画理念引领了一个时代,促进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展,对后世西方绘画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西方美术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特征

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美术作品都能找到人文主义特征。西方美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拥有大量的美术作品,并构建出了人类精神宝库。时至今日,西方美术作品的相关理念及艺术体现,仍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一)以性为体现的人文主义特征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性是人文主义特征中的一种体现。早期的西方美术作品都具备较强的特异性和特点性,表达了一系列的爱情故事以及人类的本质属性,突出了性,对爱情和性的赞美成了美术作品中最为固定和最为典型的主题。并且,以性为体现的人文主义特征在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这类主题通过一定的艺术表达,充分体现了对性的尊重和欣赏,这些美术作品将女性描绘成一种具备较强艺术感的事物,女性成了一个认可和尊重与赞扬的态度,并给予了更多的感情色彩和美感。例如,性意识体现明显的代表作——维纳斯裸体雕像,维纳斯象征着爱情,他是一个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是美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性。因此,在艺术表达和创作过程中,这一美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特征——性。创作者将其自身进行了一定的实体化,通一些外观细节的创作雕刻和稍微夸张的手法,让它裸体形象象征着美丽和性,代表着一种纯洁和爱,并给人一种强烈和深刻的视觉体验和视觉刺激,突出了作品的主题。在艺术表现和美术史发展过程中,这一特征和特点是最为主要的一种体现形式,不但使整体艺术作品具备了美感,还充分印证了人文精神最为主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性。其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夸张的手法,不但让作品具备了一种想象与夸张的色彩,还让人感觉很真实。而在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过程中,性是人文精神中最为核心的体现。通过相关作品的观察以及人文主义特征的体现,可以看到早期西方美术作品中,艺术主题中心大多围绕着人类的繁衍,将人类的繁衍作为头等大事,性就成了人文精神最为核心的体现。

(二)以人性为闪光点的人文主义特征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物质生活等方面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美术史发展迅速,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和时代的变迁,人文思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此环境中,人类文明进一步出现了最为主要的艺术体现——人文精神闪光点的改变。由于人类发展离不开人口的支持,因此早期的西方美术作品美感大多围绕着性,将生育与繁殖当作重点。而随着物质生活的发展,人文思想产生了较大差异,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在突出性和情欲的基础上,发生了典型的改变,人文主义也开始以人性为主要闪光点。例如,维纳斯开始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形象,变成了普通女性的造型,椭圆脸,高鼻梁,早期利用她歌颂性爱去赞扬情欲的主题,现在成了一种更加具备平凡而不普通的特征,开始更加具备人性特征。艺术的发展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具有紧密联系,艺术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生活也有了较大的改变,而人文精神会最先发生体现以及追求的改变。例如,通过维纳斯形象的改变,我们可以发现,这个时期的人文精神,开始有了一定的普遍性,具备了较强的亲民性。综合来看,人文主义特征的最大体现是以人性为闪光点的相关改变和变化。

(三)以个性为追求的人文主义特征

人类物质生活不断发展和变迁将美术创作推向了巅峰,而在西方美术史发展过程中,个性发展是人文主义精神最为主要的追求之一,也是极为关键的内容,无数美术作品都明确了个性的需求,体现了个性化特点。例如,在乔托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出了前卫性的艺术特点,也具备了较强的个性特征。在《哀悼基督》一画中,乔托为圣母、使徒们、圣女们布置了狭小得如舞台的空间范围,在圣母、使徒们、圣女们为基督遗体的即将下葬时他们悲痛的形象。虽然石头山坡使得画面显得狭窄,但山坡斜线等则显然将观众的实现引向整个场景的戏剧性高潮,并将前景中的众多形象连接起来。同时,左下角圣母抱住耶稣遗体这一细节中,人物形象不仅处于各种各样符合他们身份的不同姿势和动态中,还正面对着观众以及构图的趣味中心,多半在画面的中央被突破,众多形象脸部的细腻表情以及恰如其分的身體动态和手势,流露出共同悲痛的心情。在乔托所处的那个时代中,人们会对作品产生一定的曲解,无法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会违背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特点和历史性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人文主义特征的关键性体现。

二、乔托人文主义绘画风格及人文主义特征

从14世纪到16世纪,在经历了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的艺术又一次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在这一时代中,绘画作品占有巨大的篇幅,从中世纪的宗教装饰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解放。而作为文艺复兴的开创者和先驱者之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被尊为“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笔下的人物开始具有了人文特征,艺术创作观念和风格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乔托通过刻画眼睛、鼻子、嘴巴、眉毛等部位的细节表情,突出体现了人文主义特征,摆脱了中世纪模板化、格式化的人物塑造困境,例如,圣母抚摸婴儿时嘴角的上扬、天使忧伤惋惜时眼神的暗淡……人物形象更加接近创作者与观画者心中的人,生动而富有人情味。

(一)乔托人文主义绘画风格的形成

首先,思想境界的转变。乔托所处的年代正值新文化在传统宗教势力内逐渐萌芽的时期,传统僵化的意识形态已禁锢了社会发展,艺术家的思想与才华无法施展,导致诸如建筑、绘画、文学创作思想内容千篇一律,作品缺乏创新生命力,内容主题大多以赞美宗教神权统治为主,脱离社会现实、毫无创新。乔托的绘画受到导师马布埃圣佛朗西斯教派绘画影响,圣佛朗西斯教派绘画风格在保留传统宗教绘画结构基础上,增加了神权与社会的联系,画面内容增加了自然场景和社会大众肖像,使以神权为代表的圣母、耶稣等人与凡人有了生命联系,为宗教画面注入了人文主义色彩。乔托在奇马布埃教育指导下,对绘画有了更多领悟,创作理念也摆脱传统思想束缚,更多地体现了人物形象的丰满和生命力。为此,乔托开始关注自然,他游走于意大利、欧洲各国,体察风土人情,从自然、社会各阶层中获取灵感和仁爱表达。乔托创作思维的改变,使他的画作构思在当时备受瞩目,新的绘画创意也促进了文艺复兴的进程。

其次,社会大环境使然。欧洲中世纪文化是以宗教为中心题材,因此,乔托的创作题材依然离不开宗教主题,这是当时社会大环境决定的。13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航海冒险的兴起,给传统宗教思想统治下的欧洲大陆带来了影响和冲击,随着人们对欧洲大陆之外世界认知不断加强,新的世界观和认知观念给教廷统治下的欧洲社会带来了冲击,欧洲教廷为应对资本主义萌芽,亟需在思想上掌控人们意志,大量宗教宣传教义为当时绘画艺术家带来了创作机遇。此时,几乎所有的画家都有大量的教廷宣传画作需要完成,人文主义特征的画作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悄然诞生,成为突破宗教创作束缚的个性代表。此时的宗教绘画不断出现精神风格上的创新与超越,以乔托为代表的革新派对宗教绘画内容从新设定,他们没有完全遵循宗教机构设定的诸神绘画模式,而是将现实中民间大众容貌特点为基础,创造宗教神灵,并将这些宗教人物塑造得更加生动形象。

(二)乔托作品中人文主义特征

现实主义就是艺术创作要有自然社会元素,通过刻画现实细节,充分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特征,乔托绘画的题材虽然是宗教议题,但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人文形态与宗教人物相结合,使绘画中的人物有了生活气息,宗教主题越发生动传神。西方中世纪绘画大多关联基督教内容,宗教主题为展现对神灵的敬畏,绘画中的人物大多表情形体僵硬、不苟言笑,通过俯视众生的姿态,展现神的威严,缺乏人物特有的生命感召力。乔托将古典主义和其他艺术与传统绘画技法相结合,增添了画作中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致刻画。这种将现实主义、人文主义等多元因素加入绘画中,可以让整个绘画的内容更趋丰富,人物形象和内在表现更趋合理、更有说服力。

《犹大之吻》是乔托的作品之一,这幅画依据圣经故事表现犹大叛变时的场景,画面中的犹大扑向耶稣以吻来给敌人指认耶稣。此时的犹大已背叛了耶稣和基督教,画面中的犹大已然不在对基督心存敬畏,从眼神刻画中能看出犹大心虚的内心和窃喜的神态,他身体前倾用手紧紧勾住耶稣的肩膀并急着献上亲吻,身体的前倾带动衣服不自然的褶皱,都将犹大急于热情表现来掩盖内心的慌乱场面做了描绘。而此时的耶稣早已知晓一切,其淡然的注视前方,无畏的形象与犹大有着强烈的对比。这种冷静与慌乱、虚伪与正直的画面对照,体现了作者乔托自身对耶稣的情感和对犹大的憎恶。乔托利用人物面部五官、神态等细部情节刻画,这样的画面描绘设定让画中人物有了各自的灵魂和内涵,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更加接近画家对画作主题的理解。

《逃亡埃及》是乔托众多作品中的经典,1305年为阿累那教堂绘制,画面内容讲述了基督教圣母玛利亚生完基督后被迫流亡埃及的事件。乔托没有按照旧的绘画模式,而更加注重以写实体现故事人物和主题,这幅图画的背景不再是传统的金黄色作为神圣衬托,而是将现实环境中的树木山林融入背景。现实社会中普通的驴子作为运输工具也被保留,使这幅画作更具生活写实性,这种将俗物保留在宗教绘画中,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对意大利绘画题材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壁画中的圣母、圣婴原有自带的圣者光环被褪去,只有一位衣着普通、面容憔悴的母亲,骑着毛驴、怀抱一个婴儿,目视远方在匆匆赶路。老约瑟夫和其随行者分列周围,有的表情凝重,有的回头张望,从这些人的表情上能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急迫,人物的不同表情更加体现出画面内容的实质化以及动态化。让观者能够了解画中人物处境和情感波动,自然而然地在内心生出祈祷祝福之心,人文主义在这幅画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了想象空间。乔托的这幅作品不再遵从中世纪绘画创作僵硬的人物形象规则,所有人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个性,人物表情变化和背景环境的映衬,将原本宗教为主体的壁画世俗化生活化,展现在观者面前的更像是普通人的迁徙,这种契合正是背景与人物描绘之间的合理搭配,第一次将上帝和圣母从神话世界降临世俗凡间,给人更多的亲近感和视觉冲击。

三、乔托人文主义绘画现实价值

文艺复兴早期,宗教绘画延续了中世纪哥特式美术的特征,美术采用写实技法和写实风格使得人文主义精神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文艺复兴早期,美术家追求一种视觉世界,这一时期的绘画逐渐摆脱了拜占庭艺术,13世纪以前,欧洲绘画往往强调情节和人物形体的平面装饰效果,不太强调这些情节和人物形体的内在联系。而由于艺术观念的变化,乔托的绘画没有遵循中世纪绘画标准,通过描绘人物形体动态和丰富的表情,让原本僵化没有生命力的人物肖像有了艺术灵魂,这样的细节体现了乔托的绘画理念,也就是立足现实,以活生生的生活环境表现主题,让其作品充满了人间气息。乔托有人性的主题刻画,使原本神秘高贵的人与神之间的距离被拉近,刻板呆滞的圣者造型被人性化取代,神的形象更丰满、更深入人心。例如,《哀悼基督》一画中,在整幅画中,基督之死引发的众人不同心理和生理的反响这一情节显得最为突出,人物几乎都是水平排開,通过控制金黄色光环的仪式性运用,乔托清晰地勾勒出了人物的面部结构,这种深度感是被暗示出来的,他将不为人注意的、具有细腻变化的亲切感引入悲怆或纯想象的画面中,以传奇人物的生活为主题,通过信徒的内心体验,充分体现了人性的人文特征。

中世纪西方宗教壁画大多不重视人文主义刻画,更多地驱使人们在思想意识里敬畏和屈从,这也让社会百姓被动地接受宗教思想,文化作品更谈不上艺术价值。当宗教绘画融入了人文主义,能够表达人生情感和社会生活,这样的绘画会触动观者思想并引起共鸣,其主题内涵更容易被人接受。前面谈到了乔托人性化的创新绘画构图,在《约亚契姆与牧羊人》画作中,乔托细腻刻画穷人的社会现实,画中的老人穷困潦倒瘦骨嶙峋的身材,已无法支撑自己的头颅,从他眼神中透露出的茫然和呆滞,让我们感受到老者对生活的绝望,由此引发观者的想象和怜悯同情。乔托有内涵的肖像刻画,让这幅作品有了不一样的效果,绘画更注重社会现实,宗教神权的仪式与庄严被刻意弱化,人文主义特征得到进一步呈现。这种画风改变的背后也体现了作者观念的变化,体现了乔托人文主义观念的确立,在他大量绘画作品中不断运用写实技巧,为后世描绘了真实的人物形象和社会场景,为写实风格的现实主义绘画做了很好的前瞻性铺垫。

四、乔托的人文主义写实画风对后世的影响

乔托画风突变给中世纪绘画带来变革,进一步促进文艺复兴发展,由此,注重人文主义写实刻画成为了绘画主流,乔托做到了当时大多数艺术家没能跨过的思想沟壑和技术创新,他的画法给当时画家带来创作灵感和启迪,例如,雕刻、建筑以及其他画家等,特别是对画家创作的影响巨大,例如,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文艺复兴艺术家都将大量写实的表情艺术运用到作品中,成为了闻名世界的艺术大师。

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将上帝的坚毅性格,和刚被创造出的亚当虚弱表情刻画的真实生动,很有说服力。他的另一部著名作品《被缚的奴隶》更是将行为艺术运用到极致,奴隶被束缚时的挣扎体态和痛苦的表情刻画,表达了反抗的意志和作者对弱者的同情。达芬奇受乔托技艺影响极大,他在名作《蒙娜丽莎》中将女人优雅的美呈现给世人,蒙娜丽莎秀丽端庄、温柔沉稳,其微笑刻画深入人心,被称为“永恒的微笑”。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借鉴了乔托的《犹大之吻》,特别是对耶稣与犹大两人的神态细节刻画,有着异曲同工的传承关系。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院》在布局中安排了众多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丰富的表情刻画个性鲜明,传统、沉闷、僵化的画面被热烈交流探讨、沉思求索的画面所感染,体现了文艺复兴带来的活力。

乔托带给文艺复兴最大的贡献是将表情化的人文主义带入创作中,由此为其他文化艺术家的创作带来创新灵感,从而带动整个西方中世纪艺术迈入新台阶。即使是后世西方绘画艺术细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不同流派种类,不同画风在创作中也都重视和运用了人文主义的表情刻画,并呈现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五、结语

乔托美术作品中的人文主义特征,是人文主义文化的起吊,也是古代宗教藝术的总结,其隐藏着信仰的危机,又充满现实的回归,其在继承中世纪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充分地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对世俗的影响,完成了通过造型表达情感的基本绘画手段。

参考文献:

[1]刘洪涛.风格语境下看乔托的艺术成就[D].开封:河南大学,2011年.

[2]焦博.乔托绘画艺术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3年.

[3]陆杨.乔托至马萨乔绘画观念之演变[J].安徽文学,2010(04):94.

[4]吴卫平.新世纪的曙光—乔托绘画艺术赏析田[J].西北美术,2015(04):92-93.

猜你喜欢

文艺复兴中世纪人文主义
火山奇迹
中国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浅谈古希腊艺术,基督教艺术与文艺复兴艺术间的关联
心沐光影次第绽放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中世纪的理性与信仰
中世纪英格兰劳工法令的颁布、执行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