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落实

2022-06-24陈慧玉

文理导航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陈慧玉

【摘  要】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才能掌握学习的能力,从而能够迁移知识,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核心素養的提升依赖于课堂,有效的教学目标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本文以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概述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小学语文课堂设立教学目标的现状,并为教学目标的确立效用发挥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语文课堂

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能推动高效课堂的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教学目标的核心理论和学科教学过程的有效融合,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而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核心素养教学的视野下,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对教学有重大意义。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依据

(一)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形势下,制订语文教学目标的核心依据。具体来说,要以语文素养为核心理念,三维目标为原则,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能力,并以此突出语文课程总目标的实践特点,与当前注重学生终身发展的核心教育理念相呼应。

(二)依据课程标准制订

语文的教学目标不是仅仅根据课程内容或者教师个人意愿就能完成制订的,要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制订依据。课程标准是综合考虑了小学生各学段的学习情况及身心发展特点之后制订的大方向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理解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去制订,制订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编者的编排意图等,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过程才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这样才能发挥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确立效用,才能推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立现状

(一)语文教学目标设立不真实

语文教学目标要达到的效果应该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实”的状态,完全掌握知识技能。但在实际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存在很多“虚假现象”,这包括教学目标操作性不强或者只是为了存在而存在。比如,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增强热爱生活的情趣,懂得在生活中帮助他人,借助例文的学习,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知识面,积累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等目标。这些目标范围太过宽泛,可以将其看作学段目标或学期、学年总目标,也可以视为教育目的,都毫无违和感。这些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很难操作甚至无法操作的,这违背了核心素养视野下的核心教育理念。

(二)教学目标设计形式化

教学目标首次出现就是在教案中。教案应是教师的提前备课,是对课堂过程的预设,这应该是在精心备课的情况下完成的。但是,很多教师在书写教案时,并没有过多参考课程标准,只以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结合语文的三维目标制订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范围极广,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到了实际授课中,又会根据课件的改动,重新制订符合本课内容的教学目标,在制订时只考虑本课的内容,忽视了三维目标的全面性。当教学目标设计过于形式化,只是为了有这一过程而存在时,这样的教学目标是无法在课堂中发挥作用的。

(三)语文教学目标表述方向错误

教学目标是针对一节课制订的完整的目标,所以在教学目标中要体现出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以及学生能够达到的学习情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去思索问题,以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参考进行设计。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表述方向上存在误区,经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制订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变成教师个人的教学行为方向。

(四)语文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出入

上文已经提到,很多教师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往往流于形式化与表面化,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实际的授课内容与备课时制订的教学目标存在出入。因为教学过程、实际授课内容都应是紧紧围绕备课时制订的目标展开的,但是很多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是一回事,上课却又是另一回事,上课时会将注意力放在本课内容上,以本节课文的重难点为主,视野范围比较狭窄。核心素养视野下制订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不仅能完成本节课的重难点,还能做到对知识的有效拓展,升华语文教学内涵。

三、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落实

(一)教学目标制订要符合基本概念

从特点上来说,教学目标有极强的预期性,预期性特点有助于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规范语文教学内容的方向性,明确教学目的,避免无效教学与无意义的生成教学。根据预期性特点设立教学目标要遵循层层递进、计划明确且有组织等原则,这样才可保证教学目标有效落实,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教学目标在设立时要依据学制的不同、学段的不同、具体的课程标准内容、不同年级的学习计划、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以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计划等,让这些方面均有所体现,这就是教学目标的预期性特点。不仅如此,还要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反馈与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真正为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服务。

(二)教学目标制订要符合其价值

根据学科的不同,教学目标所体现出的价值也就不同,因此,教学目标在学生的发展方面体现出了多维度价值。但总体来说,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其自身的价值。对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为了应对各种考试,传统的语文课堂更侧重于传授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以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在授课形式上更注重语文的工具性特点,往往会忽略语文的人文性,因此,传统的语文教学目标较为单一,无法在课堂上达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程标准以三维目标为基础,重新界定了教学目标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使核心素养教学视野下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价值体现得更为明显,更有助于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确立效用发挥。

(三)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

教学目标在设立时要符合其预期性的特点,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预先制订好的教学目标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有效的教学目标才能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才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但是,目前来说,国内对于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文献较少。目前所研究出来的就是将教学目标以普适性为基准进行分类,以促进语文教学目标的及时生成。具体来说,要使语文教学目标在核心素养教学视野下发挥效用,应建立在语文学科特性的基础上,才能使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

(四)语文教学目标要契合学习者需要

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是主体。语文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建立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等方面,要明白,不只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也好,教学用具也好,起到的都是辅助手段的作用。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通过这节课要学会什么,学到哪个层次,用哪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等,完全从学生的出发点考虑制订的教学目标才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五)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

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则要完成教学目标甚至高于教学目标,这一点对教师的个人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学内容要完全正确才能确保教学目标的效用发挥,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正确这方面的问题。当然并不是说教材出现了错误,而是教材所呈现出来的内容一般都较为浅显,便于学生理解,然而语文的广度、深度远远不止表面所呈现出来的那样,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深挖课文内容背后的情感态度等,因此,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深挖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态度保持一致。但是,也不能忽略基本的课文内容,这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這一点,国内的教育学者从教材的文本功能角度详细分析了基础课文内容能够与教学目标共同发挥的功能,从学者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文到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这需要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研究,这就要求备课时制订的教学目标与实际教学内容保持一致,才能确保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生成,才能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升华语文知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能力。

(六)强化教师的组织引领功能

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众多,但是应该时刻记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角,教师在课堂中起到的作用,都是为了组织、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尤其是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讨论学习、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整个过程,教师都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时刻留心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指导或评价。

具体来说,教师组织、引领学生进行学习,主要表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提前预设授课内容,有序组织、开展课堂活动等方面,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心急,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组织好学生有序开展学习过程。引导方面主要是指教师在学习方法上的引领,引领学生通过学习体会文章的情感态度等,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的是,不管是组织还是引领,其目的都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内容的理解上、方法策略的掌握上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上能够自主完成。

(七)及时评价反馈,保障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反馈,这是保障语文教学目标有效生成的条件之一。整个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的表现能直接反映出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并根据学生的言行及时引导或指正,唤醒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关注过程、淡化结果,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及时改进。

四、结束语

语文是一门涵盖范围极广的学科,教学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要想使学生通过语文课堂学习来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能力,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真正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才能使整个语文课堂高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参考文献】

[1]王云峰.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9-12.

[2]徐光华.紧紧抓住教学关键着力培养核心素养——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初步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43-47.

[3]袁国超.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5):48-50.

[4]赵永攀.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J].教学与管理,2017(6):26-28.

[5]王彤彦,任洪婉,郑国民.语文核心素养关键能力诊断及学习资源框架研究——以“优秀诗文”测试框架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7(6):68-72.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核心素养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