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诊治方法分析

2022-06-24冯进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冯进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的临床特点和规范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搜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尿激酶的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内径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无较大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的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的规范化治疗中可采用尿激酶治疗方法来改善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2--01

中老年患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发患者的血管粘膜破裂,导致血小板在斑块表面积聚,进而形成血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患者多有持续的胸骨剧烈后疼痛甚至伴有休克和心力衰竭,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对我院心内科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開回顾分析,现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在2021年7月—2022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经ECG和相应的临床试验和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59.35±3.57)岁;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2.25±4.7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相关资料经对比后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可以进行实验观察。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措施主要是进行扩血管,抗血栓治疗。如有必要可注射低分子肝素;可采用维拉帕米进行对症治疗,若有休克征兆可使用ACE1治疗[1]。观察组患者采用尿激酶疗法,注射尿激酶用法用量具体如下:10ml生理盐水+100ml葡萄糖溶液+100万单位尿激酶,控制在30min内滴注完毕[2]。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为两周,两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径和收缩末期的内径,临床效果进行分级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是患者胸骨后疼痛,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ST段>0.15mv;有效是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得到好转,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降低;无效是指患者心绞痛,胸骨后压痛的症状逐渐加重无好转现象,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远超出正常范围。

1.4统计学分析

将以上所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t检验。认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无较大差异,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内径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大量饮酒、吸烟、暴饮暴食、情绪过度激动都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的出现。其病理表现为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不足,继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出现坏死的情况。持续时间>30min,且伴有恶心、呕吐、烦躁、大汗淋漓、低血压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会出现心力衰竭,休克等症状。因此规范化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工作中的重中之重[3]。

尿激酶可促使纤溶酶的生成,进而可以起到降解纤维蛋白凝块的作用,从而有抗血栓的疗效[4]。同时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的进一步增大。在基础的治疗上加用尿激酶可极大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极大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当然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治疗不止是需要用药正确,同时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烧心,呕吐现象,临床容易误诊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等。这就需要临床医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对各种疾病的典型现象有全面的掌握。对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后再确定最后的疾病类型。之后再采取治疗前要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常规吸氧、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5]。当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趋于平稳时,开展对症治疗会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医师要确保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每一步的治疗目的,为患者做好急性心肌梗死的科普宣教,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在治疗过程中要采取及时高效的治疗方案,才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其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新庆,杨海霞,程春晓,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4):128.

[2] 张军.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临床体会[J]. 健康大视野,2020(24):82.

[3] 张学军. 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92.

[4] 罗宝金. 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J]. 养生保健指南,2019(17):39.

[5]张念娟,徐敏.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方法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8):43-45.

猜你喜欢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