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还田方式对潮土剖面土壤氮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2022-06-24李晓宇张丛志赵占辉张佳宝徐占军

江苏农业科学 2022年11期

李晓宇 张丛志 赵占辉 张佳宝 徐占军

摘要:为探究长期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黄淮海平原潮土区土壤氮素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试验地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秸秆移除、秸秆覆盖、秸秆深还3个处理,于试验开展第10年(2020年)秋玉米收獲后,统计分析近5年产量数据,并采集各处理0~10、10~20、20~30、3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全氮及氮组分。结果表明:(1)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小麦增产4.76%、5.36%;玉米增产6.33%、5.84%)。(2)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高0~10 cm NH-N含量,0~20 cm TN、NO-N、AN含量,0~40 cm PON和MON含量;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0~40 cm TN、MON、NO-N、AN含量,10~40 cm PON、NH-N含量。(3)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高0~40 cm MON/TN,10~20 cm NO-N/TN,10~40 cm PON/TN,30~40 cm NO-N/TN、NH-N/TN 比值,对AN/TN无显著影响;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了10~40 cm PON/TN、MON/TN,10~20 cm NH-N/TN,10~30 cm AN/TN,0~10、20~40 cm NO-N/TN比值。综上所述,秸秆深还提升了土壤氮素含量,提高了作物产量,可为黄淮海潮土区秸秆还田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秸秆深还;土壤氮组分;作物产量;土壤深度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2)11-0219-08

收稿日期:2022-03-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877020);江苏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编号:BE2019378);中国科学院野外站联盟项目(编号:KFJ-SW-YW035)。

作者简介:李晓宇(1996—),女,山西交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土地复垦、土地生态、土地利用与规划研究。E-mail:2465927637@qq.com。

通信作者:徐占军,教授,从事土地生态、资源环境评价研究。E-mail:zjxu163@126.com。

黄淮海潮土平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之一,其土壤肥力状况对我国粮食安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同农田管理措施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途径,其中添加秸秆等物料是调控土壤肥力的重要农业生产措施。我国是世界农业生产大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我国每年秸秆产量7亿~9亿t。秸秆中含有许多营养元素,其中氮作为农田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之一,其含量的高低直接成为作物产量的限制性因素。外源有机物料的添加直接影响土壤中氮素的有效性,其中添加低C/N的作物秸秆会激发土壤氮矿化,添加高C/N的作物秸秆可以在分解过程中暂时固定土壤氮素。秸秆还田对土壤中氮及其氮组分含量的影响受还田年限、还田数量和还田深度等因素的控制。研究表明,免耕秸秆覆盖还田土壤全氮含量提高了12.01%~23.03%,翻埋秸秆还田10、20 cm处理次之。李波等设置4种稻秆掩埋深度研究稻秆还田深度对盆栽冬小麦结构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产量秸秆深还(0~20 cm)>秸秆浅还(0~10 cm)>覆盖式还田(0~5 cm)。吴其聪等研究发现秸秆深埋还田方式能够提升土壤活性养分。刘世平等研究发现,将秸秆深埋入土壤中的腐解速度较秸秆覆盖还田的腐解率快,这可能是因为秸秆深埋于土壤中,与土壤接触面积增大,在温度湿度均适宜的的情况下,加速微生物的分解,进而加快了土壤中秸秆腐解,提升了土壤的肥力,该研究还发现水稻秸秆覆盖还田秸秆腐解率在40%左右,而秸秆深还腐解率在60%左右;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的腐解率在75%左右,而秸秆深还处理腐解率在80%左右。于寒等研究表明,相比秸秆覆盖,秸秆深埋处理玉米秸秆的腐解率更高,同时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此外,有机肥与化肥的使用也是影响土壤肥力的农业生产措施,已有研究表明,土壤施用有机肥可以直接有效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碳源,加速了微生物生长,促进有机物质形成。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侧重于添加不同有机物料与单施化肥或单秸秆覆盖还田之间的比较,缺少对秸秆还田方式系统下对土壤氮组分影响的深入研究。鉴于前人将外源物料与秸秆覆盖还田混合措施能够促进秸秆氮快速释放,这种结合方式对秸秆养分高效利用具有一定作用,但对秸秆深还产生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试验地为研究平台,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以期为黄淮海潮土农田秸秆还田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中国科学院封丘农业生态实验站(35°01′N,114°32′E),该地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3.9℃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15 mm,土壤发育主要为黄河冲积物潮土,试验初耕层土壤的基本肥力指标为:有机质含量 8.00 g/kg,全氮含量 0.54 g/kg,全磷含量 0.86 g/kg,全钾含量19.17 g/kg,碱解氮含量 40.92 mg/kg,有效磷含量16.71 mg/kg,速效钾含量 63.67 mg/kg,pH值为 8.57。

1.2 试验设计

试验田采用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度(2010—2020年),玉米季还田秸秆为小麦秸秆,小麦季还田秸秆为玉米秸秆,共9个处理:(1)秸秆移除+常规施肥处理(NSFR);(2)秸秆覆盖还田+常规施肥处理(SFR),播种前将上一季作物秸秆切成20~50 mm长条后直接均匀覆盖于土壤表面;(3)秸秆深还+常规施肥处理(ISFR),在作物播种前于种植行间开挖深20 cm、宽25 cm的条沟,并埋入粉碎的秸秆,然后进行常规施肥。所有处理施肥量相同,作物生育期内施氮(纯氮)总量为210 kg/hm,磷、鉀肥分别为PO 157 kg/hm、KO 105 kg/hm。

常规施肥按基肥和追肥分别施入土壤,玉米季磷钾肥作为基肥全部施入,氮肥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施入40%、60%,小麦季磷钾肥和40%的氮肥作为基肥施入,剩余60%的氮肥在小麦拔节期施入。基肥在播种前均匀撒在土壤表层,并立即进行人工翻耕,翻耕深度为10~15 cm,然后进行播种。本试验所采用的有机肥为腐熟鸡粪,试验开始种植第一季作物为夏玉米,各处理(NSFR处理除外)秸秆还田量相同,之后进行秸秆全量还田,当季秸秆深埋位置与上一季水平错开。每个处理设置4个重复,每个小区面积为40 m,周围被1 m深水泥挡板隔离,该挡板深入地下80 cm并高出地面20 cm。供试玉米品种为郑单958,2010—2015年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之后采用换代小麦品种百农207。

1.3 样品采集与测试分析

1.3.1 样品采集

2020年10月秋玉米成熟收获后,分别采集植株样品和土壤样品,采集20个小区0~10、10~20、20~30、30~40 cm共4层土壤剖面样品,每个小区沿对角线采取4个点土样混合成1个样品。将部分土样放置室内风干,剔除土壤中植物根系、砾石等杂物制备土壤样品,用于测定全氮(TN)、颗粒有机氮(PON)和矿物结合态有机氮(MON)含量,剩余新鲜土壤保存于4℃冰箱中,用于测定NO-N、NH-N和碱解氮(AN)含量。

1.3.2 分析方法

土壤TN含量采用半微量凯氏定氮法,NO-N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NH-N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方法参考《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PON和MON含量采用Cambardella等的方法:向盛有20 g过2 mm筛风干土的离心管中加入60 mL浓度为5 000 mg/L的六偏磷酸钠[(NaPO)]溶液,放置于振荡机(150 r/min)上振荡16 h后,将全部溶液置于53 μm 筛上,用蒸馏水轻轻冲洗至滤液澄清,将筛上的土壤转移至烧杯,将筛下的溶液转移至铝盒,于55℃下烘干至恒质量,用测定全氮的方法测定其含量,筛上的数值为PON含量,筛下的数值为MON含量。碱解氮AN采用碱解扩散法进行测定。

1.4 作物产量测定

将2016—2018年成熟季玉米和小麦人工收获并脱粒称质量,同时取一部分样品烘干至恒质量,计算其含水率后折算,并记录产量值。

1.5 统计分析

各测定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前需进行齐性检验,若通过齐性检验则进行后续分析,否则,需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转换。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检验秸秆还田方式与土壤深度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如果两因素交互效应显著,则分别对其中一因素在另一因素梯度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结果数据进行相关关系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使用Origin 2021软件绘制图形。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土层全氮的影响

由图1可知,秸秆还田方式与土壤深度的交互效应对土壤TN含量影响显著。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0~10、10~20、20~30 cm NSFR与SFR处理T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在 30~40 cm深度TN含量降低并不显著,0~10、10~20 cm ISFR处理T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而在20~30、30~40 cm深度TN含量降低并不显著,总体比较得出,0~10 cm TN含量最高,为0.77~0.99 g/kg;对比NSFR处理,SFR显著提高土壤0~10、10~20 cm TN含量,增幅为28.57%、20.00%,2个处理在20~30、30~40 cm土壤深度差异不显著(P>0.05);对比NSFR处理,I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20~30、30~40 cm TN含量,增幅为14.29%、16.92%、42.86%、35.56%。

2.2 秸秆还田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由图2-a至图2-e可知,秸秆还田方式和土壤深度的交互效应对不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均显著。由图2-a可知,0~30 cm土层NSFR、SFR处理PO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ISFR处理下对不同土层PON含量影响不显著,其中0~10 cm土层含量最高,为0.25~0.33 g/kg;对比NSFR,处理SFR显著提高了0~10、10~20、20~30、30~40 cm土壤PON含量,增幅为32.00%、86.67%、44.44%、37.50%;对比NSFR,处理ISFR显著提高了10~20、20~30、30~40 cm土层PON含量,增幅为73.33%、133.33%、150.00%。

由图2-b可知,NSFR、SFR以及ISFR处理MO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中0~10 cm含量最高,为0.32~0.39 g/kg;对比NSFR,处理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20~30、30~40 cm MON含量,增幅为21.88%、26.92%、41.18%、72.73%;对比NSFR,处理I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20~30、30~40 cm MON含量,增幅为12.50%、23.08%、70.59%、109.09%。

由图2-c可知,NSFR处理NO-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0~30 cm ISFR处理NO-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SFR处理随土壤深度的增加NO-N含量降低不显著,其中0~10 cm含量最高,为4.90~6.80 mg/kg;對比NSFR,处理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 cm NO-N含量,增幅分别为24.08%、39.47%;对比NSFR,I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20~30、30~40 cm NO-N含量,增幅分别为38.57%、15.25%、71.11%、141.29%。

由图2-d可知,0~30 cm NSFR、SFR处理NH-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10~40 cm ISFR处理NH-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中0~10 cm含量最高,为11.05~12.57 mg/kg;对比NSFR,处理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 cm NH-N含量,增幅分别为10.55%、14.53%,2个处理在20~30、30~40 cm土壤深度NH-N含量差异不显著;对比NSFR,处理I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20~30、30~40 cm NH-N含量,增幅分别为-2.81%、53.34%、32.48%、16.04%。

由图2-e可知,0~30 cm NSFR、SFR处理A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10~40 cm ISFR处理AN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其中 0~10 cm含量最高,为105.15~134.36 mg/kg;对比NSFR,处理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 cm AN含量,增幅分别为27.78%、15.62%,2个处理在20~30、30~40 cm土壤深度差异不显著;对比NSFR,处理ISFR显著提高了土壤0~10、10~20、20~30、30~40 cm AN含量,增幅分别为17.50%、24.55%、65.75%、38.25%。

在土壤氮组分占全氮比重方面(图2-f至图2-j),秸秆还田方式与土壤深度的交互效应对AN/TN比值无显著影响,对PON/TN、MON/TN、NO-N/TN、NH-N/TN比值影响显著。具体表现为:(1)NSFR处理PON/TN比值在0~3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在30~40 cm比值有所增加,但增加不显著;SFR处理PON/TN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0~20 cm土壤深度最大(35.88%),在30~40 cm土壤深度最小(24.10%);ISFR处理PON/TN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0~20 cm土壤深度最大(33.83%),在20~30 cm土壤深度最小(29.65%);相较于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升10~40 cm PON/TN比值,秸秆深埋还田显著降低0~10 cm PON/TN比值,显著提升10~40 cm PON/TN比值。(2)NSFR处理MON/TN比值在 10~4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对0~10 cm MON/TN比值影响不显著;SFR处理MON/TN比值在 0~3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但并不显著,在 30~40 cm土壤深度MON/TN比值显著降低;ISFR处理MON/TN比值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0~20 cm土壤深度最大(41.79%),在 30~40 cm土壤深度最小(37.41%);相较于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显著降低0~10 cm MON/TN比值,显著提升10~40 cm MON/TN比值,秸秆深埋还田显著提升10~40 cm MON/TN比值,对0~10 cm MON/TN比值影响不显著。(3)NSFR处理NO-N/TN比值在10~4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对0~10 cm NO-N/TN比值影响不显著;SFR处理 NO-N/TN比值在0~10 cm显著增加,在10~40 cm 土壤深度NO-N/TN比值显著降低,在 10~20 cm最大(0.74%),在30~40 cm最小(0.40%);ISFR处理NO-N/TN比值在0~3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在30~40 cm显著增加;相较于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升10~20、30~40 cm NO-N/TN比值,秸秆深埋还田显著提升0~10、10~20、30~40 cm NO-N/TN比值,对20~30 cm NO-N/TN比值提升不显著。(4)NSFR处理NH-N/TN比值在随土壤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10~20 cm最小(1.05%),在30~40 cm最大(0.21%);SFR处理NH-N/TN比值在0~20 cm显著降低,在20~40 cm土壤深度NH-N/TN比值降低,但不显著;ISFR处理 NH-N/TN比值在0~2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提升,在 20~4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相较于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显著降低0~10、10~20 cm NH-N/TN比值,显著提升30~40 cm NH-N/TN 比值,对20~30 cm NH-N/TN比值影响不显著;秸秆深埋还田降低0~10、20~30 cm以及30~40 cm NH-N/TN比值,显著提升10~20 cm NH-N/TN比值。(5)NSFR处理AN/TN比值在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10~20 cm 最大(14.50%),在30~40 cm最小(12.22%);SFR处理AN/TN比值先增后减再增,在10~20 cm最大(13.96%),在20~30 cm土壤深度AN/TN最低(11.80%);ISFR处理AN/TN比值在0~2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提升,在20~40 cm随土壤深度增加显著降低;相较于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对AN/TN比值影响不显著;秸秆深埋还田显著提升10~20、20~30 cm AN/TN 比值。

2.3 土壤不同氮组分之间的相关性

对3个处理4层土壤氮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1)0~10 cm土壤PON、MON、AN含量均与TN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PON、MON、AN组分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壤全氮含量,其中碱解氮AN与TN相关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依次为MON、PON,TN含量与NO-N、NH-N 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此外,土壤有机氮组分之间均表现不同的相关关系,具体为PON与MON、NH-N、AN,MON与AN,NO-N与AN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MON与NO-N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ON与NO-N,NH-N与MON、AN、NO-N相关关系并不显著。(2)10~20 cm土壤PON、MON、NO-N均与TN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N与TN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H-N 与TN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说明土壤PON、MON、NO-N组分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壤全氮含量,其中MON与TN相关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依次为PON、NO-N。此外,土壤有机氮组分之间均表现不同的相关关系,具体为PON与MON、NO-N、AN,MON与NO-N、AN,NH-N与AN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H-N与PON、MON、NO-N,NO-N与AN相关关系并不显著。(3)20~30 cm土壤PON、NO-N、NH-N、AN均与TN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N与TN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MON与TN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土壤PON、NO-N、NH-N、AN组分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壤全氮含量,其中PON与TN相关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依次为NH-N、AN、NO-N。此外,除PON与AN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以外,其余有机氮组分之间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4)30~40 cm土壤PON、MON、NO-N、AN均与TN含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NH-N与TN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土壤PON、MON、NO-N、AN组分很大程度上依赖土壤全氮含量,其中PON与TN相关系数最高,其次分别依次为AN、NO-N、MON。此外,土壤有机氮组分之间均表现不同的相关关系,具体为PON与MON、NO-N、AN,MON与 NO-N,NO-N与NH-N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NH-N与PON、MON,AN与MON、NO-N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N与 NH-N 相关关系并不显著。

2.4 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种植年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具有显著影响;与NSFR相比,SFR能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增幅分别为4.74%、6.33%;ISFR能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产量,增幅分别为5.36%、5.84%。

3 讨论

3.1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全氮及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秸秆覆盖还田的秸秆主要停留于土壤表层,使秸秆腐解释放出的氮元素在0~20 cm耕作层慢慢积累,提供给20~40 cm的氮元素很少甚至没有,所以相比于秸秆移除,秸秆覆盖还田的全氮含量增加主要发生在0~20 cm(图1),这与周子军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而秸秆深还处理直接将秸秆掩埋入土壤(20 cm)深,处于耕作层与犁底层交汇处,不但提高了耕作层氮含量,同时对犁底层全氮含量也有促进作用,这与张叶叶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全氮含量对土壤氮组分含量的影响均不相同(表1),且各土壤氮组分占全氮比例略有差异:颗粒有机物是一种介于新鲜秸秆和腐殖质的有机物质,它较易分解,生物活性较高,秸秆覆盖于地表及土壤表层分布的大量根系促进PON含量和PON/TN比值在土壤0~20 cm 的积累,且由于其流动性较强,所以覆盖还田对犁底层20~40 cm的影响也显著,秸秆深还处理秸秆集中在土壤20~30 cm,不仅促进了耕作层PON含量的增加,也更大程度地促进了深层土壤PON含量与PON/TN比值的增加;覆盖式秸秆还田与秸秆深还能够显著影响0~40 cm MON含量,其中覆盖式秸秆还田MON主要集中于0~20 cm,秸秆深还主要集中于20~40 cm,这可能是因为矿物结合态氮的周转速率较慢,移动性较慢,同时处理SFR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对TN含量影响不显著,所以在SFR对MON/TN在0~40 cm均显著;NO-N、NH-N、AN的流动性较强,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较明显,秸秆覆盖和深还会作用与部分土壤微生物进而影响氮素转化过程,所以NO-N、NH-N、AN含量的變化会随着秸秆还田方式的不同而产生显著的变化,秸秆覆盖还田主要促进了耕作层0~20 cm NO-N、NH-N、AN含量以及 10~20 cm NO-N/TN比值的提升,秸秆深还主要增加20~40 cm土壤NO-N、NH-N、AN含量以及NO-N/TN和10~30 cm AN/TN比值,同时可能是因为全氮以及不同氮组分含量在不同土层含量的变化和相互转化,秸秆覆盖处理促进30~40 cm NH-N/TN、秸秆深还处理促进10~20 cm NH-N/TN比值的提升。

3.2 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秸秆覆盖还田与秸秆深还能够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的产量(表2)。这与周子军等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但也有不少研究发现,秸秆还田方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受土壤母质、气候、温度和降水量等多种因素影响。如Cook等研究发现,由于土壤本身肥力状况良好,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贡献率可能较低,甚至会降低作物产量,这可能是因为秸秆覆盖还田阻碍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影响幼苗的出芽率,或者秸秆会促进杂草的生长,与作物抢夺营养,从而降低作物产量。本试验地位于河南封丘,属于典型的潮土区,但由于该地土壤呼吸强度大,土壤有机碳含量普遍较低且难于累计,所以秸秆覆盖与深还将秸秆中的C、N、P、K等元素归还到土壤中,增加土壤速效养分的增加,同时由于该地降水较少,秸秆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4 结论

相较于秸秆移除,长期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深埋还田对不同土壤深度氮组分的影响略有差异:首先,长期秸秆覆盖还田显著提高了0~10 cm NH-N含量,0~20 cm TN含量(28.57%)以及NO-N、AN含量,0~40 cm PON和MON含量;长期秸秆深还显著提高了0~40 cm TN、MON、NO-N、AN含量,10~40 cm PON、NH-N含量;此外,秸秆覆盖还田处理提高了0~40 cm MON/TN,10~20 cm NO-N/TN,10~40 cm PON/TN,30~40 cm NO-N/TN、NH-N/TN比值,对AN/TN无显著影响;秸秆深还处理显著提高了10~40 cm PON/TN、MON/TN,10~20 cm NH-N/TN,10~30 cm AN/TN,0~10、20~40 cm NO-N/TN比值。对于作物产量,秸秆覆盖还田和秸秆深还显著提高了小麦和玉米的产量。基于此,秸秆深还适宜于黄淮海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区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大利,侯胜鹏,王秀斌,等. 中国秸秆养分资源数量及替代化肥潜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24(1):1-21.

[2]徐国伟,吴长付,刘 辉,等. 秸秆还田与氮肥管理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191-195.

[3]朱涵珍,梅四卫,王 术,等. 旱地秸秆还田对春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1,49(23):98-103.

[4]Aulakh M S,Walters D T,Doran J W,et al. Crop residue type and placement effectsOn denitrification and mineralization[J]. Soil Science SocietyOf America Journal,1991,55(4):1020-1025.

[5]Govaerts B,Sayre K D,Ceballos-Ramirez J M,et al. Conventionally tilled and permanent raised beds with different crop residue management:effectsOn soil C and N dynamics[J]. Plant and Soil,2006,280(1/2):143-155.

[6]王晓波,车 威,纪荣婷,等. 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对砂姜黑土有机质和氮素养分的影响[J]. 土壤,2015,47(3):483-489 .

[7]张 奇,陈 粲,陈效民,等. 不同深度秸秆还田对黄棕壤氮素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J]. 水土保持通报,2019,39(2):56-61.

[8]李 波,刘 建,熊 飞,等. 稻秆还田深度对盆栽冬小麦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4):722-727.

[9]吴其聪,张丛志,张佳宝,等. 不同施肥及秸秆还田对潮土有机质及其组分的影响[J]. 土壤,2015,47(6):1034-1039.

[10]刘世平,陈后庆,陈文林,等.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學报,2007,27(5):859-863.

[11]于 寒,谷 岩,梁烜赫,等. 玉米秸秆腐解规律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15,29(2):305-309.

[12]Gougoulias C,Clark J M,Shaw L J. The roleOf soil microbes in the global carbon cycle:tracking the below-ground microbial processingOf plant-derived carbon for manipulating carbon dynamics in agricultural systems[J]. JournalOf the Science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4,94(12):2362-2371.

[13]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46.

[14]Cambardella C A,Elliott E T. Particulate soilOrganic matter changes across a grassland cultivation sequence[J]. Soil Science SocietyOf America Journal,1992,56(3):777-783.

[15]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9-51.

[16]周子军,郭 松,陈 琨,等. 长期秸秆覆盖对免耕稻—麦产量、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22,32(4):170-176.

[17]董林林,王海侯,陆长婴,等. 秸秆还田量和类型对土壤氮及氮组分构成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4):1143-1150.

[18]Meidute S,Demoling F,Bååth E. Antagonistic and synergistic effectsOf fungal and bacterial growth in soil after adding different carbon and nitrogen sources[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08,40(9):2334-2343.

[19]张叶叶,莫 非,韩 娟,等. 秸秆还田下土壤有机质激发效应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2021,58(6):1381-1392.

[20]Haynes R J.Labile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s central componentsOf the qualityOf agricultural soils:anOverview[M]//Advances in agronomy.Amsterdam:Elsevier,2005:221-268.

[21]張忠学,李铁成,齐智娟,等. 控制灌溉下秸秆还田对稻田土壤氮素组成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2019,50(11):229-238.

[22]Sun L Y,Wu Z,Ma Y C,et al. Ammonia volatilization and atmospheric N deposition following straw and urea application from a rice-wheat rot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18,181:97-105.

[23]Wang X B,Wu H J,Dai K,et al. Tillage and crop residue effectsOn rainfed wheat and maize production in Northern China[J]. Field Crops Research,2012,132(19):106-116.

[24]王 峻,薛 永,潘剑君,等. 耕作和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其作物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5):121-127.

[25]Cook H F,Valdes G S B,Lee H C.Mulch effectsOn rainfall interception,soi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erature under Zea mays L.[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2006,91(1/2):227-235.

[26]赵金花,张丛志,张佳宝. 激发式秸秆深还对土壤养分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16,53(2):438-449.

[27]臧逸飞,郝明德,张丽琼,等. 26年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学报,2015,35(5):1445-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