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2022-06-24田华

大观 2022年5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数字化

田华

摘 要:近年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极大助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平阳木版年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及表现形式,是我国历史文化及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推进平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必要。根据平阳木版年画的特征,阐述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分析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并进一步探讨平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措施,以期促进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传承

注: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新媒体背景下平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研究”(GH-21064)、2021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及保护研究”(2021YY218)研究成果。

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我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广泛在新春时张贴,以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之意。木版年画的产生与雕版印刷、人文风俗、文学戏剧等的发展演变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木版年画充分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是我国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版年画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若干个相对集中的木版年画产地。不同产地的木版年画不仅保持着技术上的沟通交流,还保持着自身艺术特色的独立性。在众多木版年画中,起源于古代山西河东路的平阳府(今临汾市)的平阳木版年画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其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展现了三晋大地上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1]。2008年,平阳木版年画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此人们对平阳木版年画的关注度得到了一定提升。新时代,传统的方式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对平阳木版年画进行保护与传承,对提升平阳木版年画在当前时代的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民间美术形式,平阳木版年画始于宋、金,盛于元代,在明清时期迈进黄金发展阶段。平阳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门画、中堂画、门头画、窗画等门类,其文化内涵根植于地方民俗文化,以吉祥图案、驱凶辟邪图案的形式进行呈现,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祈福辟邪的美好愿望。平阳木版年画起源于晋南地区,当地充分吸收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比如,蒙汉文化和胡汉文化粗犷、豪迈的地域文化对平阳木版年画的表现题材及风格特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平阳木版年画的特征

(一)构图特征

平阳木版年画构图侧重于从年画主题表达、风格形式呈现等方面入手,构图形式包括中心构图、三角形构图以及排列式构图等。其中,中心构图是将年画主题或主要描绘对象安排在画面中心位置,并使其在整个画面中占据较大比重,其他一些次要描绘对象则安排在年画主题或主要对象的周围,以此给人一种主次分明、和谐完整的感觉[2]。比如,《门神》《老鼠娶亲》等平阳木版年画采用的均是中心构图。三角形构图则是将主要描绘对象安排在画面上半部的中间位置,而画面下半部则安排与主要描绘对象相关的随从人物等图案,所以整体画面呈三角形布局。排列式构图是将画面内容以叠加的方式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排列,让整体画面给人以连贯或者上升的感觉。

(二)造型手法

平阳木版年画在造型方面大胆运用线条,通过线条来描绘人物的外观形态。版画艺人基于独特的地域文化,以简练概括的线条塑造了各式各样质朴、生动的艺术形象。

(三)色彩特征

色彩是平阳木版年画的一种重要表现元素。在平阳木版年画中广泛运用各种明亮艳丽的色彩以及线条,能够使画面效果更加突出。色彩的运用直接取决于木版年画的实际功能。因而,平阳木版年画中主要以红色、黄色为基础色,以此表达我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另外,色彩的运用还与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密切相关。平阳木版年画发源于今天的山西临汾,在那一时期人们对黄色十分推崇,而黃色也是农耕文明的代表色,这些因素都对平阳木版年画色彩的选择运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事实上,平阳木版年画技艺曾一度失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晋南地区的美术工作者致力于收集原存的旧版年画,并建厂恢复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当前已经成立的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大力进行保护、恢复平阳木版年画的工作,且取得了一定成效。而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保护成了不可或缺的平阳木版年画保护手段之一。

二、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一)国家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视度。比如,我国于2017年颁布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推进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建设,运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科学成果,催生新型文化业态。推进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应用,主要是为了推进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进一步推进数字技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实践的有机融合[3]。由此表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已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同时我国也为相关项目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政策保障。

(二)先进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撑

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在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可应用数字化采集、数字化存储、数字化展示以及数字化传播等技术。同时,近年来5G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为平阳木版年画的有形物质形态及无形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其凭借着自身高清、高效的传播优势,为平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传播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三)进行数字化保护的迫切性

当前,进行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的迫切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阳木版年画作品及相关纸质资料具有实体易腐蚀、颜色易退化的特征,使得传统保护手段已难以满足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需求;二是平阳木版年画专业人才日趋匮乏,后继无人,使得其面临着技艺失传的尴尬境地;三是近年来在推进平阳木版年画产业发展过程中,采用大量可取代人工作业的机械操作方式,使得平阳木版年画技艺逐渐流失。因此,为应对以上种种问题,推进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

三、平阳木版年画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

新时代,与平阳木版年画相关的纸质图书、影像资料已难以满足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实际需求。同时,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类音视频资料在实际应用时也存在理论导向不清晰、制作技艺参差不齐等问题。部分图文书刊及互联网资料等虽然在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平阳木版年画的物质基础及精神内涵[4]。

(一)动态展示方式不够多样化

平阳木版年画在动态展示上显得较为单一,其不管是文化形式还是制作工艺都表现出一定的动态性特征。传统的数字化展示方式难以全面系统地对平阳木版年画的相关内容予以描述、记录,仅局限于开展某些流于表面的整理、存储工作,而无法从不同方位、不同层次展示平阳木版年画的传统制作工艺流程。如今的数字技术尽管可以展示平阳木版年画的一些工艺流程,但缺乏对其文化内涵、个体传承人、创新情况等内容的有效呈现。

(二)数字化信息的利用率有待提升

如今,互联网平台上拥有大量与平阳木版年画相关的信息资料,然而这些信息资料却表现出引用无序、转述混乱等问题,倘若不对其中的一些信息进行甄别,极易造成误导或者使用偏差,不仅会影响平台的公信力,还会降低数字化信息的利用率。现阶段,在平阳木版年画专业数据信息采集、分析、存储等方面,缺乏可靠的人才、技术支持,加之相应数字博物馆缺乏、资源共享难以真正实现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效果。

(三)实现信息共享难度较大

数字技术在越来越多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打造数字信息共享平台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平阳木版年画可依托信息共享平台,让更多受众加深对自身的认识,并且可与国内其他地区的年画进行信息交流共享。而现阶段,我国不同年画产地之间信息存在偏差,各自为战,未能构建起一个全面统一的信息共享体系。实现信息共享较为困难的原因首先是管理主体和管理理念的不明確和不科学,其次是缺少先进数字技术的有效支撑。只有将管理和技术完美结合,才能拓展平阳木版年画的信息共享空间,才能更好地促进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

四、平阳木版年画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措施

(一)打造平阳木版年画资源数据库

可依托数字收集、处理、存储、传播等功能,推进平阳木版年画资源数据库的有效打造。平阳木版年画资源数据库主要可分为图文记录、音频记录、视频记载等形式。

首先,相关部门可借助数字化摄影摄像及三维立体扫描技术,对既有的纸质资料、实体产品等进行全面采集,并借助前期的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数字化影像编辑技术以及数字化修复处理技术等,有效提升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的实效性。

其次,对所收集的数字化信息资料开展参数记录工作,并设计对应的信息资料目录,使平阳木版年画资源数据库的索引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5]。

最后,借助数字存储技术对信息资料予以存储。借助数字技术打造线上资源数据库,这也是提升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效果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对平阳木版年画开展创造性设计

为切实推进平阳木版年画的活态保护与传承,可依托创造性设计思维,对平阳木版年画进行再创作,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多元需求。可设计平阳木版年画创意衍生品,在数字化平台的支持下,借助智能手机、计算机等数字终端,展示平阳木版年画的独特魅力,使平阳木版年画相关的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某些海报、抱枕等单一产品。比如,在新春佳节之际,可综合考虑中国消费者买年画、拜年送礼等风俗习惯,将平阳木版年画中的“福禄寿喜财”元素作为一大设计重点,开展年货包装、窗花、装饰品等设计工作。又如,在元宵节、中秋节期间,可同样将平阳木版年画中的“福禄寿喜财”元素融入元宵、月饼等礼盒包装。再者,还可将平阳木版年画创造性设计成动态化图形,使其具备动态化、多维化特征,如可设计出各式各样的表情包,并让年轻人广泛传播分享,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同时,在传统节日里,运用及传播“福禄寿喜财”主题的表情包,能够实现移情效果,在引发人们之间内心共鸣的同时,推动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6]。

(三)依托新媒体推广平阳木版年画

随着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然迈入数字化时代。有别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显著提升了信息传播效率,并让信息传播方式趋于多元化。新媒体侧重于通过手机、计算机等终端向人们传播多样丰富的信息,该种新型信息传播方式也已成为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近年来发展如火如荼的短视频,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一个短小精悍的视频获取丰富的信息,这也是短视频受年轻一代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鉴于此,平阳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制作过程富有趣味性,对于广大年轻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因此,相关人员可借助诸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向年轻一代展示平阳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以及各式各样的平阳木版年画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现代价值,提升平阳木版年画的影响力。通过短视频传播平阳木版年画不仅能够更好地迎合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还可将平阳木版年画以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进而收获更加理想的保护与传承效果。

(四)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应用

专业人才是保障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促进平阳木版年画得到有效保护的重要保障。新时代,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使平阳木版年画能够紧随时代发展脚步。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起平阳木版年画与数字技术间的紧密联系,推进平阳木版年画的信息共享,让更多人看到平阳木版年画,了解平阳木版年画。

五、结语

总之,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驱动力。因此,相关人员应牢牢把握这一发展机遇,打造平阳木版年画资源数据库,对平阳木版年画开展创造性设计,依托新媒体推广平阳木版年画,切实提升平阳木版年画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忠严,任芳.文化消费视角下平阳木版年画的保护与发展[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6):103-106.

[2]姬灿.山西平阳木版年画传承与创新[J].中国民族博览,2021(21):190-192.

[3]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EB/OL].[2022-02-19].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95

95/40355/xgzc40361/Document/1653915/1653915.htm.

[4]姬灿,李轶南.基于场景理论的平阳木版年画数字文创设计[J].包装工程,2021(18):388-395.

[5]徐德记.“互联网+”时代平阳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J].文化学刊,2018(8):19-21.

[6]袁其玲.基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的研究[J].文化产业,2021(35):88-90.

作者单位:

山西工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