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运行模式研究

2022-06-23杜俊鹏冯志军余仿春苗春林

航天标准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型号事项航天

杜俊鹏 冯志军 余仿春 苗春林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北京, 100076)

技术状态管理是20 世纪50 年代随着大型复杂武器系统的研制、 采购和管理过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项专门的管理技术。 在我国国防工业领域, 技术状态管理问题的提出始于1987 年国务院、 中央军委联合颁布的 《军工产品质量管理条例》, 条例明确要求 “承制军工产品的单位,应建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技术状态的更改”, 提出了 “承制方要建立技术状态管理制度”。 实施技术状态管理主要包括4 方面任务:技术状态标识、 技术状态控制、 技术状态记实和技术状态审核。 其中, 技术状态控制对于确保航天型号研制质量和任务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技术状态管理的有效实施, GJB 3206 《技术状态管理》 和QJ 3118 《航天产品技术状态管理》 等标准中均提出了成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的要求, 并将其定位为对技术状态及其管理进行决策的机构。 以往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主要是依托各型号队伍组建, 负责本型号产品技术状态控制。 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规范了对设计更改等技术状态变化的影响评估和审查控制, 但是从组织层面对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的统筹和把关作用不够。 本文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实践经验为基础, 从航天型号总体院角度, 对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运行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总体院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运行模式。

1 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多年型号产品研制过程中, 航天企业已经建立了一套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运行机制。型号队伍会在型号研制之初成立本型号的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履行对本型号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职责。 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主任一般由型号总指挥担任, 副主任由型号总师担任, 成员通常包括型号副总指挥、 副总师、 型号办公室主任以及相关的技术专家。 主要负责本型号技术状态管理计划、 技术状态项、 技术状态基线的审批,重大技术状态更改的审查和更改影响的评估, 重大设计更改申请的审批, 以及更改落实情况的跟踪闭环。

近些年来, 航天厂所单位也逐步成立了本单位的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履行对本单位承研承制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职责。 厂所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由各厂所单位发文成立, 主任一般由本单位行政正职担任, 成员包括相关行政领导和技术专家。 主要负责本单位产品发展型谱审查, 本单位设计或抓总产品重大技术状态确认和更改审查, 以及通用产品更改的审查。

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在本型号范围内构建了更改控制的决策机制, 有力支撑了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开展和成功实施。 厂所单位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强化了本单位设计或抓总产品的技术状态管理。 总体院层面以往主要依托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 同时院层面领导和专家通过听取型号汇报和参加型号审查等方式发挥对型号技术状态控制的指导和把关作用。 然而, 在航天型号研制数量日益增长、 型号队伍人员持续更替、 产品化科研生产模式加速发展, 以及组织机构深化改革等情况下, 总体院层面亟需加强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建设以解决以下问题。

航天总体院作为航天领域的科研生产经营主体, 要对直接交付用户使用的装备质量负责。 为了提升型号专业化管理水平, 加强一体化经营和领域统筹管理, 总体院持续推进组织机构改革,成立了宇航业务部等若干领域主管部门, 负责实施面向型号的全要素闭合管理。 按照新的组织模式, 技术状态控制的管理责任界面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和明确。

对于承担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型号, 责任重大, 不容有失, 需要从总体院层面加强对其技术状态的管控, 为其提供组织内最优的技术保证。目前的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主要是本型号相关人员组成, 虽然也可以吸纳个别型号队伍外的技术专家, 但是未能从组织层面形成最优的专家合力,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组织层面对重大型号技术状态管控不够的问题。

在航天传统定制化研制模式下, 往往导致一个型号一个状态, 不同型号同类产品存在诸多不必要的差异。 在型号研制数量显著增长, 尤其是存在较多改进型号的背景下, 跨型号之间技术要求和同类产品的统标统型问题更为突出, 迫切需要从组织层面加强型号之间的横向牵引与管控, 以利于型号产品控制质量、 降低成本和组批生产。

2 委员会工作原则与组织架构

2.1 工作原则

以加强对型号技术状态的指导和监督为目标, 结合总体院型号研制特点和组织管理特点, 可以将院级技术状态控制委员分为多个层级, 共同负责型号技术状态的院级管控。

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重大影响的型号, 聚焦影响成败的问题, 实施型号技术状态重大事项管控, 确保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和用户重点型号任务的圆满成功。

聚焦跨系统、 跨型号、跨单位的共性技术和通用产品, 从设计源头和研制过程强化对型号技术状态的横向统筹, 确保同类方案、 同类产品技术状态 “横向一致”。

深刻认识技术状态控制的技术管理特征, 科学把握航天型号复杂产品系统技术管理规律, 系统解决型号研制过程中技术管理问题, 在组织把关过程中, 强化技术专家的专业决策作用。

2.2 组织架构

总体院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是院层面型号技术状态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架构要根据总体院的具体承担业务以及实际组织架构进行设定。可以分为3 个层级: 第一层级为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第二层级为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第三层级为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各层级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按照决策权限分级负责, 共同代表总体院对抓总型号实施技术状态管控。 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架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架构关系图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重大工程任务型号的重大技术状态管理事项决策, 委员会主任由院长担任, 办事机构设置在综合质量管理部门; 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本领域型号重要技术状态管理事项决策, 委员会主任由主管副院长担任, 办事机构设置在领域主管部门; 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本型号相关技术状态管理事项决策, 委员会主任由型号总指挥担任,办事机构设置在型号办。 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具体划分为预研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 宇航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 武器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等。

3 委员会决策事项

3.1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的决策事项包括: ①负责审定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研制总方案; ②负责审定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飞行产品Ⅰ类更改; ③负责审定跨领域型号重大共性技术状态更改。

3.2 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的决策事项包括: ①负责审议本领域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研制总方案, 审定本领域其他型号研制总方案; ②负责审定本领域型号通用产品选用; ③负责审议本领域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飞行产品Ⅰ类更改;审定本领域其他型号飞行产品Ⅰ类更改; 审定本领域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飞行产品和鉴定定型(应用发射) 型号飞行产品Ⅱ类更改; ④负责审议跨领域型号重大共性技术状态更改, 审定本领域跨型号共性技术状态更改。

3.3 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

型号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负责的决策事项包括: ①负责审批本型号技术状态管理计划、技术状态项、 技术状态基线; ②负责审查本型号飞行产品Ⅰ类更改和鉴定定型 (应用发射) 后飞行产品Ⅱ类更改; 审定本型号其他更改; ③负责审定本型号偏离许可和超差让步; ④负责监督检查本型号技术状态更改、 偏离许可、 超差让步落实情况, 并实施闭环管理。

各级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在型号飞行产品更改控制方面的责任界面见表1。

表1 更改控制责任界面

4 委员会决策规则与审议要点

4.1 决策规则

总体院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包括多个层级,按照分级负责的方式履行决策职责, 其决策规则既要有利于严格控制技术状态, 又要避免对型号研制计划的过多影响。 因此, 要在确保型号产品技术状态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 优化审议流程,简化决策程序, 提高决策效率。 下面以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为例, 对决策规则进行说明。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工作流程包括会议申报、 事项决策和执行督办3 个阶段。 会议申报阶段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申报决策事项、 汇总决策事项、 审批上会事项, 事项决策阶段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事项汇报、 事项审议、 会议决策以及签发会议纪要, 执行督办阶段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决策执行、 跟踪督查和情况通报。

由于是分级负责, 决策事项在提交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之前, 应完成相应前置审查工作。 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型号研制总方案确立以及飞行产品Ⅰ类更改, 应由相关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提前组织审查, 出具审查意见。 跨领域重大共性技术状态更改, 应由通用产品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提前组织审查, 出具审查意见。 在确保有效履职的前提下,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可与领域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合并召开会议。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的事项决策通过现场会议讨论形成, 会议应由委员会主任或常务副主任主持召开, 视议题内容从委员会成员中确定参会人员。 其中, 技术专家原则上不少于参会人员50%。 必要时, 可以邀请非委员的专家人员列席会议并发表意见。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决策应慎重决定, 因此会议表决采取一人一票制, 原则上全票通过视为议题通过。 当存在分歧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 应中止决策, 并在解决分歧后再次启动决策程序。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以正式签署的会议纪要作为决策意见文件。 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提出的工作要求, 应由相关型号和单位进行分析和落实。 委员会办事机构负责跟踪决策事项落实情况, 并适时向委员会进行报告。

4.2 审议要点

针对决策事项, 各层级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应明确审议要点。 以重大工程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为例, 审议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研制总方案,重点从基线确立角度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设计方案是否满足合同或任务要求、 设计方案是否正确合理可行、 对外接口是否协调匹配、 关键技术攻关是否完成、 资源统筹是否到位、 风险辨识是否全面以及管控措施是否有效等进行审议和决策。

b) 针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飞行产品Ⅰ类更改, 依据技术状态更改 “论证充分、 各方认可、 试验验证、 审批完备、 落实到位” 5 项原则, 重点从更改控制角度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型号技术状态更改的必要性、 更改方案的正确性和协调性、 试验验证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更改影响分析的全面性等进行审议和决策。

c) 针对跨领域型号重大共性技术状态更改,重点从重大统筹角度对统型产品的技术先进性、经济性、 市场适应性、 成熟度、 用户需求, 以及涉及技术状态更改的质量风险分析及成本、 进度影响分析的全面性等进行审议和决策。

技术状态管理是航天产品研制管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确保航天型号任务成功的重要方法。 航天产品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是实施技术状态管理决策的责任主体。 只有合理设置并压准压实责任,才能有效控制型号产品技术状态基线和更改, 进而保证型号产品技术状态的正确、 协调、 有效。本文总结了航天总体院在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经验, 探讨了总体院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的工作原则、 组织架构、 决策事项、 决策规则、 审议要点等主要内容, 提供了加强航天总体院层面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思路。

猜你喜欢

型号事项航天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我的航天梦
新型抗凝药利伐沙班 这些事项要关注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逐梦航天日
一周重大重组事项一览
型号政工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让重大事项清单“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