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

2022-06-23郭婷婷杨经梓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海南

郭婷婷 杨经梓

摘 要: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而且还可以促进农村农产品就地消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环境整治,深入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形成旅游村庄的特色品牌,从而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农村的建设,以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SWOT分析,根据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案例分析,从政府层面、乡村层面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南;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5.011

0 引言

2021年4月21日,海南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要求全省要将“三农”工作摆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和自贸港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举全省之力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只有乡村振兴,才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中央12号文件,指出“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打造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性经济”。海南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而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而乡村旅游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可有效促进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1 海南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2020年,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55323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59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4115亿元,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7%,对全省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超95%。第三产业中旅游产业实现旅游总收入87286亿元。第三产业已成为海南的支柱产业,而旅游正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截至2019年,海南乡镇政府共有195个,2613个村民委员会,自然村共有18633个,其中民族自然村有3596个。乡村人口共62329万人,占海南常住人口数量的62%,可见海南是有一个农业人口为主的省份,海南乡村从业人员为32413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52%。海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1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12418元。2020年全省新建文明生态村664个,累计达到19926个。

2016年,海南提出“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工程”,到2020年要建成1000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打造100个特色产业小镇。截至2019年,海南省共验收评定816个美丽乡村,通过验收评定的星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84个,2020年海南美丽乡村建设名单中涵盖185个乡村名单。

2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2020年,海南旅游受疫情影响,全省接待游客达645509万人次,同比下降223%。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61279万人次,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占全省旅游接待游客量的95%。乡村旅游营业收入超过1651亿元。截至2018年乡村民宿迅速发展,供给量达到5万间。

3 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一体化建设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从2016-2020年,海南先后有8个项目列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项目,5个旅游扶贫村纳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海南因区位和资源丰富具有诸多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一体化建设的优势,如气候、资源、交通和政策都具有优势。

(2)劣势分析。

海南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和乡村农民开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乡村旅游产品特色不突出,同质化严重。

(3)机会分析。

海南自贸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2014年琼海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一些景点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这些示范点的建设将为海南其他市县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示范作用。

(4)威胁分析。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后,海南旅游市场就受到很大影响,国内外游客接待量明显下降,尤其境外游客接待量受到严重打击。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不稳定,以及國际经济萧条也将制约海南乡村旅游发展。

4 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的案例分析

4.1 中廖模式

中廖模式是指“政府+乡村旅游企业+景区+居民+社会组织”的开发模式,各方通过沟通和交流,对利益分配、矛盾冲突解决、项目运营等内容达成共识。中廖村作为黎族村庄,华侨城入驻后,打造了黎乡田园、研学活动、中廖黎物、餐饮、民宿、文化演艺等多元化业态,结合黎族特色文化打造了大力神文化品牌,中廖村曾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中廖村在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从2016-2020年,村民年人均收入从6800元增长到2万元,游客接待量累计突破110万人次。华侨城在建设中廖村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带动200余户村民参与建设,带动206人就业,促进村民累计创收约17462万元,村民享受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

4.2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模式

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模式是“政府+景区”的开发模式,通过利用当地区域特色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后打造成为5A景区的乡村旅游的新发展格局。槟榔谷位于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境内,具有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并建造非遗村文化体验区、百年古黎村文化体验区、兰花客栈民宿、田野黎家民宿等体验区,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4.3 什寒模式

什寒模式是“政府+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品牌+基地”的“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通过“产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环境政治+休闲旅游+高效农业+品牌农业”融合发展,改造经营驿站、客栈、民宿、露营地、茶吧,经营收入60%归农户,35%归投资公司,5%归村集体的利益分配模式,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什寒村利用乡村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益智、养蜂等特色产业,益智的种植,使2018年产值增加到148万元,养蜂1000箱,产值112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多元。经过什寒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旅游脱贫,2018年什寒村接待游客量达1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197万元,发展农家乐38家。农民收入从2009年不足1000元增加到人均15000元。

4.4 罗帅模式

罗帅模式是指“政府+企业+农户”开发模式,在乡村建设中遵循发展与保护并重,企业与农户共赢,尊重自然生态和老百姓意愿的建设原则,依托于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和企业对罗帅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将民房改成独具黎族风情的别墅来发展乡村旅游。白沙罗帅村是海南首个集生态观光、民俗风情、休闲度假、自驾车驿站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项目,也是海南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建成的第一个美丽乡村。2010年罗帅村村民年人均收入仅有3996元,而如今,农户旺季每月增收3000元左右。

4.5 山尾头模式

山尾头模式是指海口市山尾头村通过成立乡村民宿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农户+合作社”的连理枝开发模式,依托于红色文化、自然资源和特色美食,以特色民宿为载体,将原来的脏乱差“空壳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的模式。山尾头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是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了革命的胜利,村民积极参与革命斗争,为琼崖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村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乡村的建设和发展,已为50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8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而且每年可以从连理枝民宿拿到分红。

5 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的对策研究

5.1 政府统筹规划,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政府强化乡村规划引领,统一布局,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政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进而指导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工作。

5.2 资源开发要注重保护原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乡村资源开发要与保护相结合;对于乡村的人文资源,如古建筑、民宿、文物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制定保护措施,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破坏的情况。

5.3 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设施建设需协同建设,不仅满足村民日常需要,还需考虑游客切实需要。乡村村际道路、乡村内部道路、电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宽带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时,需注意旅游厕所、旅游交通设施的连续性、旅游集散设施和旅游标识、智慧旅游的建设,要实现公共基础设施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建共享。政府需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经费投入,全面提升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效提升农民幸福感,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为乡村旅游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5.4 创新乡村旅游模式,打造特色品牌

海南乡村旅游应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和特色旅游资源,将乡村旅游向特色化、产业化和集聚化方向发展。开发模式上,可采取“政府+企业+村民”、外来企业经营、“外来企业+村委+村民”“村委+村民”等多种方式开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可采取“旅游+文化”“互联网+”“旅游+農业”“旅游+体育娱乐”等多种方式,通过产业融合,积聚力量,发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

5.5 加快乡村旅游服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海南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乡村旅游发展缺乏专业经营管理服务高素质人才。对于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联合培养的方式来提高专业人才素质。通过外送乡村旅游管理、服务人员到专业学校和机构单位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发挥海南乡村旅游联盟、行业组织的效用,到农村办培训班,对村民经营管理进行专业指导,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联系高校、专业院校联合办学,开设专业定向培训班培养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民俗文化传承人以及当地居民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经营水平和服务理念,从而推动全域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孟伦.创新发展模式、壮大乡村旅游 [N ].海南日报,2019,(07):12.

[2 ]王晖.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体化模式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陈敬芝.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耦合性协调发展 [J ].农业经济,2018,(12).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海南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为海南停留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