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2022-06-23苏亮亮杨亚龙张睿谢陈磊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研机构计算机科学工科

苏亮亮 杨亚龙 张睿 谢陈磊

摘 要: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与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就如何培养新型工程科技人才面临着新的挑战。基于此,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从新工科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关于该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探究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为参与方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和激励措施制订等方面内容,以此为地方高校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协同育人 新工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地方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in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Tak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SU Liangliang*  YANG Yalong  ZHANG Rui  XIE Chenlei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Jianzhu University, Hefei, Anhui Province, 230601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reform, local applied universities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on how to cultivate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Based on this, tak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engineer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s of talent training in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 with universities as the main body and enterprises, government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s participants, 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alent training goals and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building of teachers’ group and the formulation of incentive 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local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new engineering talents.

Key Words:Collaborative education; New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cal applied university

2017年2月,教育部聯合国内高校于复旦大学举办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共同就新工科人才培养、内涵特征、建设与发展等问题达成了“复旦共识”,紧接着关于如何进一步建设新工科,形成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以此为开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陆续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文件,从此国内高校掀起了一场旨在适应新经济新产业的专业升级和新建的热潮。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应始终考虑多方协同育人的核心社会责任[1]。随着新工科战略的提出,对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同时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以及研究与实践能力的加强。另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和“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通过分析当前地方应用性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大多数高校虽然或多或少实施了协同育人培养模式[3-6],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其培养的人才与新工科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对标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探究以高校为主体,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高新交叉学科和技术正在推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目前对于该专业学生在知识、能力及素质等培养方面暴露出与当前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通过调研了解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大多数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了产学研育人、校企合作等协同育人培养,但在发展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

1.1 传统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足

传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下,学校主体仍然以多媒体课堂授课为主,辅之以实验室实验\课程设计来巩固教学内容,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对应的课程体系中,未能充分考虑社会发展需求,其他协同方,即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低,导致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不清晰、理解不深入,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不高[7],从而造成培养方案错位,培养的人才针对性和工程适应性不强。

1.2 传统课程体系建设与协同育人理念不一致

传统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对封闭,院系根据学校政策文件,组织相应教师讨论和修改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参考来源基于部分兄弟院校调研或者网络收集与分析,最后依靠本单位教师独立完成。虽然已有部分高校协同社会力量共同开展专业人才课程体系建设,但是仍然存在合作不深入、动力不足、方式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导致课程体系相对陈旧,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对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考虑较少,结合地方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相对缺乏。

1.3 教师队伍工程背景缺乏

培养具有“新工科”属性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计算机相关产业具有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迭代更新非常快的特点,因此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理念是适应新产业的需求,然而在实际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师资队伍大多维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新的知识库更新缓慢,教师与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协同方缺乏有效互动与交流,尤其缺乏工程项目背景[8],导致知识体系、教育理念滞后于实际社会需求。

1.4 协同育人配套的激励措施缺乏

国家及地方教育部门近年来不断要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高校也都积极响应政策,探索和推进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多方协同育人效果参差不齐,大部分地方高校普遍浮于表面形式,缺乏深度,在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实施的协同育人过程中,各参与方通常就协同培养专业人才签订短期的合作协议,虽然明确了合作方式、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但是相应的激励措施仍然不足,不能有效调动各参与方的合作积极性[9],导致多方协同育人的长效合作机制不能有效运行,从而影响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最后流于形式。

2 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整体思路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之符合新工科发展理念,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创新工程,需要高校与社会各相关方协同建设,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高校作为学生入口和人才出口,对培养人才负有主体责任,同时,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和反馈方,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本文将以笔者所在学校安徽建筑大学(后面简称“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以高校为主体,以企业、政府、科研机构为参与方的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建设,主要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构建、教师队伍建设和激励措施制订等4个方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结构

3 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建设

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之符合新工科发展理念,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创新工程,需要高校与社会各相关方协同建设,形成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高校作为学生入口和人才出口,对培养人才负有主体责任,同时,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和反馈方,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

3.1 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设计

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决定着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培养计划,其设计的合理性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先决条件。因此在设计时需要多方参与,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单位,具有明显的理论知识、教学和体系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专业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养成;此外,高校输出的人才需要契合社会需求,因此需要与外界社会互动;对于企业,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高校主动对接雇佣本专业毕业生较多的企业和新型产业企业,通过调研、项目合作、人员培训、相互兼职等形式,与用人企业建立沟通渠道,适时建立合作关系和签订合作协议;对于政府,作为资源的调控者和政策的制定者,高校应积极了解和熟悉政府制订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经济产业、教育等政策及支持措施,可以聘请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到校对相关文件、政策和趋势进行解读与分析,及时掌握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宏观环境;对于科研机构,既是高阶人才培养单位也是高阶人才用人单位,相对一般企业,其对创新性要求较高,天然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路径。

通过上述不同参与方优势的讨论,高校应联合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协同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在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设计过程中,有安徽省内多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地方政府高等教育部门人员和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所等多方参与研讨和协商,使之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更匹配,根据近几年本专业就业统计,其就业率在省内高校中名列前茅,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3.2 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重要支撑,高校经过与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多方充分交流,掌握了与人才培养相关的区域经济、产业、教育政策等宏观环境,了解了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专业类型、知识结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构,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采用多方协同方式构建课程體系,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划分为5大类,分别为通识教育类、素质拓展与创新类、大类学科专业基础类、专业与专业方向类和实践教学类。通识教育类注重思政类、外语等普适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素质拓展与创新类主要介绍专业人才职业与创业及相关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等基本知识;大类学科专业基础类主要传授工科专业的基础自然科学课程;专业与专业方向类包含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在强化基本专业知识传授的同时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开设了“嵌入式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两个方向的课程,同时每个方向有若干门选修课,增加了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课的灵活性;实践教学类旨在锻炼学生实践与项目开发能力,包含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课程,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采用贴近实际的项目形式,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同时结合我校为地方建筑类高校特色,设置了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徽派建筑概述等课程,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工程项目综合实训等课程设计环节中有相当比例的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课题;使之培养出既能满足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又具有一定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我校本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平均融入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速度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提升。

3.3 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有效实施的执行者,需要充分发挥各方具有的资源和优势。高校教师天然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优势,工程项目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相对缺乏,而企业在实际工程、项目、创业能力方面,以及科研机构在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优势比较突出,因此各方可以优势互补,实现“1加1大于2”的效应。具体到教师队伍建设,高校可以聘请企业和科研机构骨干人员,与高校教师联合完成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对高校教师开展业务培训,也可有计划地派遣高校教师进入企业和科研机构兼职锻炼,另外,以项目合作研发或者联合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创新实验室、产业学院等形式,密切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协同方的合作,努力提升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最終形成一支双师型高校教师为主体,企业、科研机构等多元化参与方人员为辅的教师队伍,使之培养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4 激励措施制订

为了多方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的长效运行,需要对参与方及其具体实施者和学生予以激励,以此激发相关方的积极性。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对内应制定相关文件认可职能部门或个人在协同育人工作上的成绩,如绩效奖励、评优评先进、职务晋升等,对外出台一些支持政策,对参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给予相应的可定与扶持,如项目资助倾斜、贷款优惠、税收部分减免、提供财政补贴和场地提供等,从而降低各方的参与成本,增加各方参与的意愿。此外,各方对于多方协同育人过程中涉及的具体个人应给予一定的激励,如计算工作量、绩效奖励、项目倾斜、优先职称评审或职务晋升等。作为协同育人对象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可以直接推荐到相应企业,薪资相应提高,或优先推荐到科研机构深造或工作,或推荐选调生机会等,以此让多方协同育人具体实施人员和学生的付出得到回报,提升他们的积极性。

4结语

本文探究了以高校、企业、政府与科研机构四方协同育人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研究了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体系、教师队伍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内容,并结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单给出了协同育人效果,以此表明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涉及的内容繁多且复杂度高,需要协同建设、充分协调,合理整合各自优势与资源,才能为当前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培养出所需要的新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王希普,郝丽.强化校企互动发展,创新协同育人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8(7):58-6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UR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3]季洁,王莉.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7):134-136.

[4]刘斌,江春冬,董砚,等.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4):105-108.

[5]刘大鹏,田林,宋超.黑龙江省滑雪产业人才产学研协同育人绩效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9):206-208.

[6]濮敏.协同育人视角下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D].镇江:江苏科技大学,2021.

[7]许馨尹,吴征天,付保川.多方协同的本科生培养机制探究—以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21,30(4):46-52.

[8]方洁.应用型高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9(29):68-70,78.

[9]孙雨婕.“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20.

猜你喜欢

科研机构计算机科学工科
浅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现代化运用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
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规模化转化模式研究
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
浅谈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创新精神
霍尼韦尔新型制冷剂获欧盟科研机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