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特征、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2-06-22赵培钰

文教资料 2022年6期
关键词:高职生特征问题

赵培钰

摘 要:互联网时代高职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开放性、即时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基本特征。学校重视不足、网站建设滞后和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为此,高职院校应采取提升思想站位、构建教育体系,加强网站建设、丰富教育资源,丰富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形式等措施,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生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特征 问题 策略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型教育形式,是教育者基于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新工具和新手段,它打破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时空的局限性,使学生能够依托网络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心理健康能力的训练,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需要。系统研究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特征,分析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对提升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和促进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既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征

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数字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新机遇,为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赋予了新内涵、新性质、新特点。

(一)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对高职生的学习、生活、社交等方面的影响无时不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面对着无限开放的网络化、信息化教育环境。高职生可以在任意时间和任意地点登录网站,浏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技能。

(二)即时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教育时间和空间的一种存在形式,教育者可以摆脱传统教育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教育活动,与学生“零距离”地进行心灵互动。当学生发生突发性心理问题时,教育者可以提供即时帮助,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从而减少学生心理疾病的产生,防范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

(三)隐蔽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现代的交流平台,教育者和学生可以摆脱“面对面”的状态,可以匿名进行网络沟通和交流,必要时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信息,而不必担心泄露自己的隐私。]这种隐蔽性的教育过程,可以使师生平等地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心理状态,有助于教育者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情实感,判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真相,并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四)复杂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而且也有负面的、消极的,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对学生的成长和教育者的教育充满着挑战和困难。对于自律性差、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学生,教育者要采取高超的教育机智、灵活的教育技能、平等地教育态度,维护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社会和家庭也应参与到净化网络、配合学校教育的合力行动中来,使学生提升网络自律能力,正确处理网络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和矛盾。

二、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了解高职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可以采用问卷调研的方法来进行。笔者在参考一些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问卷》。选取河南省郑州、商丘、安阳和周口等地市的1180名高职生为问卷调研对象。发放问卷1180份,回收1180份,有效问卷1092份。运用统计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处理。性别分布中,男生为45.24%,女生为54.76%。年级分布中,一年级学生为39.20%,二年级学生为34.43%,三年级学生为26.37%。

(一)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普及面较窄

有关“学校是否重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选择“十分重视”的为22.13%,选择“比较重视”的为15.75%,选择“基本重视”的为28.75%,选择“不重视”的为28.65%,选择“完全不重视”的为20.47%。有关“学校是否经常开展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选择“十分多”的为14.29%,选择“较多”的为22.07%,选择“经常”的为27.47%,选择“较少”的为26.19%,选择“很少”的为9.98%。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校的积极性高,也有部分学校的重视程度低。访谈发现,一些学校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考虑互联网时代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心理教师、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参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师资力量比较匮乏。

(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滞后,资源不够丰富

有关“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建设是否及时”,選择“十分及时”的为15.29%,选择“比较及时”的为13.28%,选择“基本及时”的为17.12%,选择“不及时”的为27.93%,选择“十分不及时”的为26.38%。有关“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否丰富”,选择“十分丰富”的为20.22%,选择“比较丰富”的为16.37%,选择“基本丰富”的为19.05%,选择“比较欠缺”的为29.66%,选择“基本没有”的为14.7%。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校的网络资源比较丰富,也有部分学校的网络资源相对欠缺。访谈发现,一些学校缺乏网络平台资金投入,网络教育条件较差,网络课程种类和内容不足,心理测试、心理百科、心理咨询、心理电影等内容较少,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学生的网络心理成长需求。

(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形式不够多元

有关“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是否丰富”,选择“十分丰富”的为16.12%,选择“比较丰富”的为19.23%,选择“基本丰富”的为23.88%,选择“比较欠缺”的为25.34%,选择“十分欠缺”的为15.43%。有关“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否丰富”,选择“十分丰富”的为17.84%,选择“比较丰富”的为15.87%,选择“基本丰富”的为20.70%,选择“比较欠缺”的为24.55%,选择“基本没有”的为11.04%。统计数据表明,大部分学校的网络教育方法多样,也有部分学校的网络教育形式创新不足。访谈发现,一些学校对网络教育的方法和形式的探索不足,简单化倾向突出,缺乏人本关怀,对学生的情感问题、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社交困惑等问题的解决帮助不大,无法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指导,教育效果较差。

三、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构建

高职生网络心理建康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互联网时代遇到的新命题,高等职业学校应采取构建教育体系、建设网站资源和丰富教育方法等措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

(一)提升思想站位,构建教育体系

1. 高度重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缺乏组织重视是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重要阻力,学校应提升思想站位,切实将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规划和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落实和推进。学校应增强对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全校师生认识到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解决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需要,是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有效补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网络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网络时代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和新理念],能够提升高职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能够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效性。

2. 构建完善的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缺乏教育合力是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重要问题,学校应整合各部门、各类教育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教育体系,构建教育立体网络。学校应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四个方面建立“四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使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相互影响、联系,不断促进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学校应建立党政领导、心理咨询中心人员、辅导员、教学人员、后勤管理人员和学生骨干为一体的教育立体互助平台,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各类网络心理建康教育人员应提升网络信息意识和网络教育技能,增强与学生信息互动和沟通的能力,发展和谐信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系。

(二)加强网站建设,丰富教育资源

1. 加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的建设

缺乏网站支持是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学校应开发专门的网络教育平台,发挥网络管理系统的积极作用。学校应加强网站的页面设计,关注学生的网络审美需求,强化心理健康网页的设计感和创新性,增加学生主动浏览网页的吸引力。学校应加强网站板块的建设,科学合理地设置心理在线测试、心理在线咨询、心理百科、心理电影、心理论坛、心理交流等板块,使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需要进行相关板块的学习、活动和互动。学校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控制用户使用权限,切实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心理隐私,有效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和网络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应加强网站平台和网络信息的监管,推行用户实名制度,保证学校用户的合法权益,创造积极健康的网络言论环境,做好错误言论的劝导教育工作。

2. 丰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课程

资源和课程是开展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条件,学校应积极开发实用性、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自我意识和人格观的培育、职业观和爱情观的灌输等诸多方面,因此,学校应加强学生网络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互联网的概念、特征和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和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学校应加强网络利用技能教育,发展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信息的正负价值和利弊影响,使学生正确处理网络学习与生活和线下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防止学生沉溺网络甚至患上网络依赖综合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课程应及时更新,做好教育内容维护,对公开、共享的网络信息进行审批备案,屏蔽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网络信息。

(三)丰富教育方法,完善教育形式

1. 创新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基本原因在于教育方法的单一与乏味,学校应采取灵活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传统的教育方法和网络教育方法应相互融合,逐步发展成为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教育方法,更加突出混合式教育方法的实践性、趣味性、交往性和合作性。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教育课堂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多媒体和视频预习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教学、行为训练和角色扮演教学,安排线下实践教学,使心理健康知识内化。进行心理建康咨询,学校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层次心理咨询辅导方法,开展自主咨询、群体咨询和个人咨询,从而预防、减少网络心理问题产生的概率。开展健康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类型教育活动,组织心理沙龙、主题班会、情景剧表演、拓展训练等,从而拓展学生的心理视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2. 采取多元化的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是教育活力和智慧的重要体现,学校应因地因校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随着网络平台的健全、网络技术的升级和网络沟通途径的增加,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也应随之多元化。学校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社交软件作为网络教育的新阵地,发挥其信息获取、交流沟通、即时分享等网络教育作用],具体的教育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发布心理健康小测试、建立心理健康交流群、定期發送心理健康推文、提供即时心理咨询服务、建立讨论小组、建立公众号等。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使网络心理建康教育更加立体、多样,使学生乐于接受,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从而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心理健康微电影是近年来开始出现的新兴教育形式,学校制作和播放有关学生心理、爱情、事业、梦想、奋斗等主题的微电影,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参与制作和观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不经意间走进学生的心扉。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和积极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应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提升自己的网络自律能力,在学习、讨论和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网络心理建康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既面临重要的机遇,也存在诸多挑战,高等职业学校应充分认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放性、即时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基本特征,高度正视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重视不足、网站建设滞后和教育方法单一等问题,科学统筹和协调思想认识、教育体系、网站建设、教育资源、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实施高质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教育支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译萱.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21.

[2] 郅利聪.“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J].心理月刊,2018(10):30-31.

[3] 杨敏.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发展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8(9):110-112.

[4]刘玉春,袁永峰.“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2-96.

猜你喜欢

高职生特征问题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要为高职生打造更多的“学习路径”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