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意志意识形态》“人学”思想对新时代艺术创作的启示

2022-06-22胡蕴冰

今古文创 2022年23期
关键词:主客体德意志意识形态艺术创作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现实的人进行了全面论述,实现了从费尔巴哈“一般人”向“现实人”的飞跃,马恩从现实人的生活过程中探究其本体的需要,从而揭示现实人的需要对意识形态上的反射表现。历史的螺旋上升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社会进步与历史发展客观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艺术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在马恩的相关论著中虽然没有专门篇章,但《形态》中回归到现实人的需要本身,从现实人的主客体角度解决了新时代艺术创作遇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 人的需要;主客体;新时代;艺术创作

【中图分类号】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07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25

《德意志意识形态》(下文统称《形态》)是继《神圣家族》之后,马、恩再次合著的巨作,开创了历史唯物主义走向成熟的重要端口,学界关于人的研究要论基本形成系统体系,其中对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统一于“人的需要”思想带给了艺术创作深刻的方法论指南,从而建立起科学理论指导体系。本文将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形态》中相关论述为文本依据,通过梳理探讨这一思想,并以当前新时代复杂的社会环境为背景,立足当前艺术创作现状,明确艺术创作中主客体的相应表征,从而对新时代艺术创作的现实启示展开论述。

一、“社会人”的现实存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艺术创作应当遵循的第一原则,在马、恩的相关著作中多次论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就提道:“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人就是人本身,是国家,是社会。”在《形态》中关于人的存在论马克思做了反复的讨论,最终解决了“人是什么样的”这一关键问题。做出人是具有现实性的存在物,使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以一种更加清晰完整的形态出现,也为科学认识人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指导,马、恩在《形态》中对人的基本存在范畴做出明确划分。①而一切人类的问题都发源于“劳动”,《形态》中认为劳动是人一开始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即“劳动是人的本质”透过本质折射出各类生活表象,处于物质生产活动中的所有对象都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人们在满足自己本质的前提条件下,也会尽力使自己的本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与发展,这一过程的升华就需要精神生产与物质生活资料合作得以完成。而艺术创作是精神生产最直接获得提升的源头。从劳动是人的本质属性出发理解当前的艺术创作,前提是承认“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②将社会回归物质,使人类本身的物欲需求合理化,精神产品作为物质生产活动在精神层面的体现,恰好是“物质生产过程的必然升华物。这一升华的发生需要通过现实过程中存在着的人来实现。是融入社会并参与生产关系发生过程的真正的人,而考虑到生产关系的发生是通过劳动这一唯一载体得以达到,同时现实存在的人可以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物质生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因此,艺术创作的根本素材在于审视人的劳动过程,艺术创作内容应深深把握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完成的丰富多彩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中关于人民的论述更是指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促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在艺术创作当中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出发,回应社会现实关注的情感共鸣。回答好“艺术为谁而作”这一根本的时代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了明确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也在报告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人民艺术的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创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更是马克思文艺理论体系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现实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发展过程的表现,是发展的阶段性表现。而人通过劳动这一本质不断创造出新生事物,不断提升自身属性。在《形态》中认为,“人的发展存在通过劳动实现,人是发展中的人。”在发展过程中,人的属性逐渐扩大。由于生产方式的改变,分工细化,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世界历史产生,現实存在着的人也因此成为世界历史性的而非地域性。这一发展将艺术创作卷入世界性质。③进入世界,人们就不再可能独自存在和发展,互相影响吸收成了世界的特性。这就类似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拉斐尔、提戚安诺三大名家的作品,在某些方面的共情与独特所在。我国目前的艺术创作,如果将其看作一个发展过程,目前正处于发展攻坚的深水区,各类艺术思想碰撞,在碰撞中发展。但就目前人的发展特点而言,艺术创作也需要世界视角,当今的艺术不再是关门艺术,走出去成了艺术创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此刻的艺术创作也承载着国际国内双市场的评价。从马克思主义中由个性看共性原则出发,掌握人的发展过程对于人们当前艺术创作的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艺术创作双导向的特性,对人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自身发展也受人的发展过程约束。

所以,《形态》中关于人本质的存在与发展的存在这些相关论述,对于当前艺术创作给人们一定的启示。紧扣现实社会中人的存在以及人的发展特性,围绕发展规律,从现实出发,全面理解人的生活与本质,正确反映人所在的社会环境,真实还原人物类型性格。从作品的内容层面做出改变,相关人员深入人民生活当中,关注现实情况,参与劳动生产,摆脱当前创作主题局限,避免单一与脱离人民真实生活的作品类型充斥着当前人民的精神生活。列宁曾指出艺术的归属,“必须是群众所了解与爱好的东西”。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当中去发展壮大艺术作品,满足人们更高的精神需求。

二、“社会人”的现实需要

“人的本性只有一个,就是需要。” ④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需要本性,在《形态》中马克思清晰阐述人的物质生活以及发展逻辑,基于人的物质生活交往的规律,认为人的生成和发展都离不开需要本性。也正是因为需要本性使人不再抽象而变得具体。而人的需要本性也分为以下五种: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精神生活资料的需要、自身延续繁衍的需要、社会氛围形成的需要、生存环境的需要。《形态》中,马恩对人的需要展开了系统论述,人的需要是随着自身的发展不断提升需要要求,这就说明,人的需要系统是开放且不断发展的。对物质资料的需要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基本生存,相反,对生活的需要促进对物质资料的追求,在这个进步的过程,人们关于精神生活的要求不再简单地满足于当前的娱乐功能,更多的希望在相关作品当中得到情感满足的需要,即共情。艺术创作活动应当区分出“虚假自由”意识的含义表达与创作主客体释放出“真实意识”的需求关系,马克思在《形态》中系统批判德国哲学对思维纯粹的崇拜,而历史唯物主义恰好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因此,需要不断地了解人们情感需要的变化,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继承发扬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将艺术创作与生活密切联系。

反映人们物质生活形态与意识生成演变的艺术创作,马克思从多个方面进行阐释,在《形态》中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实践对人的促进与发展来分析人的意识观念的形成,从而使艺术创作的内在逻辑更加清晰。现代艺术创作,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对人的依赖性大于物的依赖性。传统的流水线工业式生产出的作品千篇一律,情感表达局限,因此,应更加注重探析人物思想意识变化的过程,运用艺术手法加以修饰。

以人民为导向作为当代艺术创作的指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见证者,艺术创作的发展是随着人民需求变化而变化的。当市场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主导,把握人民革命史、建设史、奋斗史的主线,中国艺术事业的发展才不会偏航,作品是否为人民所需是其存在的意义彰显,那么目前再次深入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获取创作灵感是促进艺术创作深层次发展的原动力。

除此之外,不同地域环境形成的意识也不同,任何作品都需要符合时代特征。简单来讲,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批评《巴黎的秘密》的作家所言:“不符合客观实际,只从主观出发的,把主观动机和观念强加人物设置,造成的只有概念的模式化。”既然如此,为了保证创作的健康发展,《形态》所表述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理论原则,值得当前艺术创作工作者反复学习,领悟现实主义创作模式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人”的利益关注

在《形态》中,马克思认为,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逐渐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 ⑤从具体时代情境来看,不同经济水平和生活形态,造成了不同时期人们对精神生活追求的差异。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分工使得行业分类更加细化,市场卷进全球,艺术生产也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近些年来,我国加强对软实力的建设,即艺术创作建设也被纳入其中。就艺术创作本身而言,其中艺术生产在创作过程中占比近三分之二。艺术生产与人们社会物质生产活动关系密不可分,面向不同生产活动背景,有不同的意义。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宗教、法、道德、艺术等意识形态是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受生产资料普遍规律的支配。” ⑥随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⑦因此,艺术生产本身就是具有一定利益获得的要求。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生产的利益需求与人们单个利益需求统一的过程。好的艺术作品,满足作品自身经济效益的要求同时,能基本满足个体利益需求。任何个人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一定是该作品能满足人们的某项需求。例如,当前我国艺术创作市场呈现出一味追赶时代热点,抓住从众心理和明星效应,在短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后续发展动力不足,这就意味着当前的艺术创作忽略艺术应当促进人和社会永久性发展这一重要作用。

因此,在艺术创作当中,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分门别类,在特定的艺术类型创作中,社会效益应放首位,将受众的个人利益升华为共同利益,研究多种不同类型而共同认可的表现形式。在马克思看来,共同利益与个人利益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调解达成共识,能控制调解的也只能是在国家中占统治阶级的代表。即“调解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性,就使得国家这种虚幻的‘普遍利益’来进行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 ⑧以國家号召为主,关注个人利益,以小见大,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促进艺术创作跨越式发展。

另外,马克思关于文艺的相关论述,其中坚持的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在充分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与艺术创作客观规律有机统一的基础上,加强党的领导力量,利用国家力量,引导艺术创作的个性化体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衔接,能够在满足相关利益需求的基础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共识相互促进。

四、结语

艺术创作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我国艺术创作的政治倾向性早在1942年5月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中就明确回答过文艺的属性问题,这一论断,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但这里的倾向性并不是统治阶级用来控制统一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工具,相反,现下的艺术创作服务于当前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艺术创作自由论与服从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并不相悖。我国的艺术创作并非狭隘的维护阶级特权,更多的是服从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基本符合人的意识观念认知。

因此,探析《形态》中人学思想对艺术创作的论述,一定程度上使艺术创作具有科学性与时代性。在当前的时代,物欲纵横,尤其是经历新冠疫情的侵袭,人们的思想也有更大的转变,原有的认知被解构重组,更多现实生活中的人开始关注今后生存,同时全球化趋势将世界市场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方法论都有一个极大变化,在经历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艺术创作一度滑向商业底线,社会效益影响甚微。但近年来,市场回归社会反思,选择权也更多地赋予人民,尤其是新时代习总书记提出的“人民文艺观”指出了艺术创作应走的道路。

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同时也是历史的“剧作者”。⑨马克思主义对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以发展人民大众的文艺作为丰富广大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环节,历史的车轮是人民群众共同驱力向前不断留下印记的努力,只有贴近自身的生活和情节,才能在众多精神文化产品中得到人民的青睐。由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艺术创作要更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寻找创作的源头灵感,将艺术融入生活,从人民生活中寻找艺术。

我国的艺术事业从萌芽、发展至建国初期的改造,再到新时代呈现的新样式,无疑是中国近代社会建设变迁的一个缩影,而对于艺术理论进行重温,将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明确强调我国的艺术创作旨在为工农兵服务,建立人民艺术体系,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方位、深层次的理论基础。

因此,认识和吸收经典理论对艺术创作的人文复归,对于党的艺术事业建设有重要意义,为眼下主旋律题材作品模式化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也为今后解决若干风险与挑战提供参考。

注释:

①王学俭、魏泳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学思想的教育价值》,《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第15-22页。

②陆贵山、周忠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③李大兴:《〈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人学理论探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S1期,第31-35页。

④张奎良、魏金华:《马克思人的需要本性概念的科学意义》,《理论探讨》2015年第4期,第43-4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27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⑨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57页。

作者简介:

胡蕴冰,女,汉族,重庆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猜你喜欢

主客体德意志意识形态艺术创作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艺术创作、评论的人文价值生产与现代美育
艺路流变——关于于霄牧的艺术创作
浅析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析“物我本相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从“反对阐释”理论看摄影艺术本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