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技术提高稻米品质的探讨

2022-06-22伍传心

新农民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业技术

摘要:稻米在我国已具备悠久的种植历史,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新时代的稻米质量更呈现出日渐提升的良好态势。但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稻米提出了精益求精的要求,提高稻米品质也成为每位相关从业人员需要深入研习的永恒课题。本文分析了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与提高稻米品质的综合技术,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综合技术;稻米品质;农业技术

在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的当今时代,“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悄然成为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尤其对稻米一类的生活必需品,追求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趋势。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积极探索提高稻米品质的途径也成了业内人士的必修课。因此深入分析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在全面了解影响因素后对症下药,稻米品质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1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

对于影响稻米品质因素的研究已经不少,一致认为影响稻米品质因素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1 品种特性

水稻品种遗传特性通过对稻米各项指标的影响,从而影响稻米品质。其中直链淀粉含量受遗传控制较大,生态环境对其影响不大;蛋白质含量所受遗传控制不强,更易被生态环境影响。不同品种的水稻熟期不同,稻米蛋白質含量波动较大,可在6%~14%间浮动。其中早熟期与中熟期品种的水稻蛋白质含量较高,中晚熟品种所含蛋白质较低[1]。

1.2 生态环境

1.2.1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影响稻米卫生品质,一旦种植区域内存在工业重金属污染或农药、废水等污染源,稻米卫生品质则难以保障。人在食用此类稻米后易患疾病,此外农药残留也将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2]。

1.2.2 土壤类型与地质

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稻米食味,业内普遍认为排水性较好的沙质土生长出的稻米食味优于黏重土生长出的稻米;自流灌溉优于井水灌溉;湿田稻米食味优于旱田稻米。从地理形态来看,平原区优于山区与盆地[3]。

1.2.3 温度

在水稻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稻米品质影响较大,贡献率高达88.5%,其间日平均温度在21~26℃最佳。此期间气温过高,则易加速灌浆,降低稻米籽粒充实度,从而降低糙米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提升稻米垩白面积和垩白率,从而降低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当此期间气温较低时,生态环境对稻米产生的不利影响与高温环境相比更小。在一定范围内的低温寒冷且昼夜温差较大区域,种出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更低,因而米饭更为柔软,食味更佳。

1.2.4 雨量与风量

雨量与风量等其他因素也将对水稻产生一定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水稻生育后期籽粒灌浆状态。在水稻抽穗开花灌浆期间,经过大风吹的水稻,结实率往往降低且其稻米外观品质较为不理想。

1.2.5 光照

光照强度和时长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在灌浆期一旦光照不足,则光合作用受影响,使其籽粒灌浆状态差,缺乏饱满度,不实粒将增多,粒重下降,且青米粒更多,后期加工品质更为不理想。且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也将提升稻米蛋白质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其食味品质。尤其在水稻生育后期,光照不足对稻米品质影响更大[4]。

1.3 农艺技术措施

1.3.1 播种育苗和移栽密度

各地根据气候条件不同,选择适合的播种时间,可以让水稻在有利于提高稻米品质的气候时期抽穗灌浆,能有效提高稻米品质。例如,广西灵山县的晚稻种植,生育期为120d的品种,应该在7月5日左右播种,始穗期在9月25日左右。此时灵山县的多年日平均气温为26℃。至11月上旬收获时,多年日平均气温为21℃。整个晚稻的抽穗灌浆时期都在21~26℃的有利时期。若播种过早的情况下,晚稻灌浆期气温相对较高,其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与蒸煮食用品质都将降低。而过晚播种,则因抽穗灌浆时期气温偏低,不利于优良米质的形成。同时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使灌浆速度下降,产量会有所下降。

水稻栽培密度也能影响稻米品质,在每穴基本苗数栽插过多、株行距过小的情况下,水稻糙米率、精米率与整精米率都将下降,垩白率与垩白度将提升,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也将提升,蛋白质含量则将下降,因此稻米品质相对不理想。因此应当保证水稻合理稀植,以此提升稻米品质,使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米粒透明度都处于最佳状态[5]。

1.3.2 施肥

施肥包括肥料种类与施肥时间,二者都能影响稻米品质。水稻生长主要对氮、磷、钾、硅四种元素需求较大,其中最能影响其品质的是氮肥,其次为钾肥,进而为磷肥与硅肥。恰当施用氮肥能提升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在施用同样氮肥时,施氮量越大,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也越高,垩白率与直链 淀粉含量则越低。而钾肥可提升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垩白率与垩白度,钾肥与氮肥相配合更能提升稻米品质。硅肥也可降低垩白率与垩白度,且能同时提升稻米食味与外观品质。此外也可恰当使用有机肥料,改善稻米氨基酸种类、含量比例,使其口感更佳[6]。

1.3.3 灌溉

灌溉涵盖水质与技术两项内容,水质影响稻米品质,经城市污水灌溉的稻米品质极差甚至威胁健康,甚者无法食用。净洁水源自流灌溉下的稻米品质更佳。灌溉技术也影响稻米品质,水稻植株对土壤水分具备敏感性,尤其在生育后期,灌溉过久或过早停水都将降低稻米品质。水稻生育中期应保证适度晒田,以提升其品质。

1.3.4 收获时期与方法

收获时期过早或过晚均影响稻米品质,适时收获则能保证稻米品质处于最佳状态。收获方法也能影响稻米后期加工品质,人工收获的稻米品质更佳,机械收获则降低稻米加工品质[7]。

1.3.5 仓贮技术

当稻谷贮藏于散仓时,其含水量普遍容易提升,若高达16%以上,可能出现谷堆局部过热而出现霉变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则应当及时通风降温并翻仓晾晒,一旦操作不及时,使其发霉变质,则将严重降低稻米品质,甚至无法食用。仓贮害虫也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仓贮技术措施要相对严格,才能保证稻米在仓贮过程中保持良好品质。

2 提高稻米品质的综合技术

稻米品质形成是品种遗传特性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贺浩华等,1997)[8]。因此,要生产出符合人们需求的优质稻米,就要在技术上以选育和推广优质稻米品种为基础,综合运用多种栽培管理技术,为优质稻米生产提供最适合的环境条件。

2.1 改进优质稻米生产技术

2.1.1 加速选育优质稻新品种

众所周知,不同的水稻品种都有各自不同的遗传特性,所以,要产出质量更高的稻米,加速选育优质稻新品种是首要任务之一。可重点选育更适于高质量稻米生产的品种,如整精米率高且外观品质好的稻米品种,同时垩白率与垩白度低,直链淀粉含量在15%-19%的品种,此类品种的稻米所制米饭更为柔软,食味更佳,适口性更强[9]。经试种证实的外观好、食味佳、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应大力推广种植。

已有的许多研究表明,水稻抽穗灌浆期最适宜的日平均气温在21℃—26℃稻米品质较好。但中稻和双季稻的早稻,水稻抽穗灌浆期都比较高温,能形成优质稻米的品种极少。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选育抽穗灌浆期在较高气温条件下仍能形成优质稻米的品种。

2.1.2 完善优质水稻生产技术操作体系

高质量的水稻生长环境能使稻米品质更具独特性,因此应当注重为水稻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为实现此目的,规范水稻生产技术尤为重要。高质量水稻生产与普通水稻生產不同,其执行标准是衡量高质量水稻生产条件符合规章的尺度,因而具备一定强制性。而水稻的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则是衡量高质量水稻生产基地的尺度,更是生产高质量水稻的基础。因此应当保证稻米生长环境与优质水稻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相契合,以高质量水稻生产技术规章制度完成生产,才能为产出高质量稻米提供有力保障。最终的稻米产品质量是检验优质米生产过程的尺度,也是高质量稻米的判定依据。高质量稻米的标准包括生产、加工全过程,涉及了品种、栽培、肥料、植保、收获、贮藏、加工等各环节[10]。优质水稻生产技术操作体系的完善,要全社会多部门协调推进。

2.2 优质稻米生产综合运用多项技术措施

2.2.1 选种适合生产地的优质稻米品种。

在某个地区表现优秀的品种,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表现良好。因此,必须根据地方具体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所选品种除了具备良好的遗传特性外,特别要注意品种生育期必须合适,让抽穗灌浆时期都在有利形成优质稻米的时期(例如常年日均气温21℃—26℃的时期)。

中稻和双季稻的早稻,可选种抽穗灌浆期在较高气温条件下仍能形成优质稻米的品种。

2.2.2 施用有机肥

高质量稻米离不开有机肥。有机肥主要源于动物排泄物与植物腐烂后发酵而来,能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的全部养分需求。近年,多数农户稻谷生产过程中,只重视化学肥料的施用,忽视有机肥的施用,难以提升稻米品质。优质稻米生产必须重视有机肥的施用。

2.2.3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对土壤主要养分进行分析测试,并以测试结果为依据分析稻米需肥规律与土壤供肥状况,从而提供更为适宜的肥料施用配方与用量,最终达到提升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目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备较强的地域性,对不同地区应当采取不同测土施肥配方,以使稻米生产达到最佳施肥状态,同时减轻化肥对稻米生产环境的负面影响。

2.2.4 探索运用杂草生态防治新技术

杂草是阻碍稻米生长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已出现利用稻草还田技术防治杂草的方式,如在移栽水稻后,经一周时间将稻草扎为小捆,再将小捆水稻平铺于稻田行间,以稻草阻止杂草生长。 稻田养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杂草生长。

2.2.5 灌溉技术

水稻生长离不开灌溉,灌溉技术直接影响水稻生长,进而影响稻米品质。因此构建科学有效的排灌促控系统,是优质稻米生产的必要一环。

最近几年,各地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兴修水利,恢复并提高了灌区灌溉功能,高质量稻田面积不断增加,对优质稻米生产非常有利。生产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根据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思路,使水稻各生育期田间达到水气养分平衡,优化水稻生长环境[11],有利于发挥优质稻米品种潜能。

2.2.6 防治病虫害

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相关规定,杜绝使用违禁农药。不科学使用农药容易造成残留超标,降低食味品质和食用安全性,威胁人们的健康。防控病虫害尽可能采取生物、物理的防治方法,安装诱虫灯、挂黄板等方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相对复杂,与稻米自身品种、所处环境、所经受农艺技术都密不可分,为提高稻米品质,产出更令人满意的高质量稻米,可从改进生产技术与完善技术措施等各方面同时入手,以此为稻米提供更为理想的生长环境,使稻米质量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飞,刘建,曹高燚,等.水稻品质育种与优质化栽培问题的探讨[J].杂交水稻,2022(1):1-6.

[2] 崔士友,张洋,翟彩娇,等.复垦滩涂微咸水灌溉下粳稻产量和品质的表现[J].作物杂志,2022(1):1-6.

[3] 杜云峰,江颂颂,陈宗奎,等.播期与补灌对节水抗旱稻早优73产量、品质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1):123-132.

[4] 夏朵,周浩,何予卿.稻米品质的遗传研究及分子育种进展[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1):48-61.

[5] 马晨怡,张伟贵,李洪艳,等.绿色有机稻米与常规稻米的品质相关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2022(1):1-4.

[6] 肖泉省.优质稻野香优699在安溪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1,39(4):29-31.

[7] 黄世勇.野香优669在武夷山市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福建稻麦科技,2021,39(4):38-41.

[8] 王忠,顾蕴洁,陈刚,等.稻米的品质和影响因素[J].分子植物育种,2003(2):231-241.

[9] 王丽红.现代化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种子科技,2021,39(22):122-123,126.

[10] 杨晨,郑常,袁珅,等.再生稻肥料管理对不同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22,36(1):65-76.

[11] 桂农发.水稻水气平衡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5(5):52-54.

作者简介:伍传心(1970—),男,汉族,广西钦州人,本科,农艺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太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研究
略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之对策
科学选择农业技术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采取多元化农技推广方式 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