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崇祯皇帝的得失

2022-06-21张云志

书屋 2022年6期
关键词:崇祯皇帝

张云志

对于崇祯,《明史》给了较重的分量,作了两篇本纪(《明史》本纪二十三、二十四),结论给了一百九十七个字,除了叙述外,很谨慎地作出了十二个字的赞扬和二十六个字的批评,结句七个字:“岂非气数使然哉!”《明史》定稿时的总裁是当过清三朝首辅大臣、大学士的张廷玉,他做官的座右铭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他治史的信条是“宁缺不偏”。《明史》这样论崇祯,可谓精当。

笔者认定一个理:古往今来,成就伟业,需千人万众;创立奇功,需千辛万苦;毁坏基业,则往往一人;功败垂成,则往往一招。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要等后来人。甲申之变已过去三百多年,并非笔者要缠着朱由检不放。只是后人读史,应设身处地产生几思几问,有所感悟,力求有所可借可究、可咀嚼消化、入骨入心、实实在在的心得。

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宣称成立大顺朝,自己为大顺王。正月初八,李率军分两路东征,指向明朝皇都北京。大顺军三月十五进居庸关,三月十六攻克昌平,三月十八攻占北京外城,三月十九攻陷内城。三月十八深夜或十九日凌晨,崇祯在煤山自缢。

明成祖朱棣精心修造的北京城也不是泥捏的,又有后世十几代人不断加固。这李自成要攻打北京城夺江山,心迹早见,直接亮牌已有三个月,以崇祯之历来心重和慎为,怎会不认真接招?就凭李自成当时拥有的火炮,袖手让他轰,至少也要轰几天,就连福王那贪吃贪睡的脑袋防守洛阳时,守军也和农民军缠斗了近十天,最后,如没有守军通敌开城门,也还要缠斗几天。北京城岂是洛城可比,禁军手中的红衣大炮比洛阳守军的利器更强;更何况,崇祯在大顺军进居庸关时,已敕令附近军队勤王,抓得紧,少则三天,多则五天,即可赶到;這里,已精心挑选多年的亲信、如同己手的太监去当监军和总督了。因此,崇祯自己到三月十七日广宁门失守前,也还未对守城绝望。倒是李自成有点不自信,可能自忖是草莽出身,不正统,他进入广宁门,就派降将杜勋乘吊篮入内城,与崇祯谈判,要求封王封地,多给点银子,他就罢兵,并且以后还可帮朝廷去剿杀其他起义军。崇祯坚持“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拒绝谈判。他还有牌打,一是,南京是明太祖开朝立基之所在,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一直是留都。崇祯后期,迁都事一直在议,到十八日,迁都或存最后机会,而且,他如化装潜逃也能有侥幸,十八日傍晚,他还布置了三个皇子潜逃。然而,迁都之事争而不定,是崇祯自己最终抱定:“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在他心中,北京即社稷,而南京却不是。二是已敕令死守待援,但要命的是,决心死守的将领,特别是在关键岗位愿意死守的将领不多。否则,那个标志性的时点,至少会延迟出现,或可出现化机。

在关键命门出事的,一是居庸关监军、太监杜勋,二是广宁门禁军总提督、太监曹化淳。居庸关是北京西面拱卫京城的最后隘口,可是杜勋却在大顺军未到时,主动出城三十里相迎,曹化淳也是主动打开广宁门,外城由此失守,内城犹如危卵。

笔者专挑太监说事,并非贱其身,而是贱其魂!有大量史料说明,在1640年河南失陷前,明王朝的军队不战而降的极少,之后的三四年间,到1644年初,官军主动投敌的也少。此番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派亲信太监上了,杜勋是尚膳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在朱由检当信王时就伺候他,深得朱由检信任,到崇祯时当过东厂提督,擅于当特工,查案办案。人们当然会说,杜勋、曹化淳早就灵魂扭曲,成为坏人,是明亡的直接罪人,那么长期养护此奸,信用此奸,到危难关头又让此两奸担要任的崇祯难道不是第一罪人?他俩一个是专门伺候皇帝吃喝的,一个是给崇祯扇小扇子的,让崇祯很适口入耳,以至入骨入心,如同自己身上的两只手。皇帝天纵英明,最后却被自己造就的两只替手勒死。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和历史上有大作为的皇帝比,历时不算短;他在位时是十七岁至三十四岁,可谓风华正茂,可有大为;他接任的是已历二百五十九年的老店,并非才开朝;他前面有祖宗、父兄十六位皇帝,不是没有直接借鉴,特别是有开创伟业的太祖爷的治世处方在。康熙后来到南京祭拜明孝陵时,为明太祖立碑题字:“治隆唐宋。”虽是笼络汉人的招数,但也不是瞎捧场乱点赞,崇祯为何对太祖爷、永乐爷的那些独传的处方、秘方不深思考量!

朱由检为崇祯帝在位十七年之所作所为,概括起来,无非四个方面:

一、朱由检从小贵而不骄、勤奋好学、颇具才识。他生母刘氏也是宫女出身,并在他四岁时即逝,在皇宫严酷的政治生态下,从小身贵而不骄,懂得严守家规,刻苦读书,善于独立思考,不失为好苗子;长成后也坚持自律守法,是皇族的好成员,深得哥哥天启帝的信任,不料天启帝二十二岁早逝,且无子嗣,另两个王兄也早逝,因此,皇族在存世的三个皇族兄弟中选他继位。

二、他历来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他当信王时,生活就十分俭朴,即大位后,深感治国难,要求皇后及嫔妃自己织布、补衣。他不恋荣华富贵,经常让亲信越过御厨去弄点极简单的老百姓也在吃的食物充饥。别说骄奢淫逸,就连普通士子的生活质量也不如,因为他经常忙得回不了寝宫,困了打个盹,饿了对付几口。他一生没有什么要耗费时间和心智的其他爱好,不像齐景公之好弋、李隆基酷爱戏、李后主专心诗词创作、宋徽宗对书画艺术入迷,更没有像汉文帝那样“不问苍生问鬼神”,而是专心致志忙国事。

三、他为帝后举轻若重,事事牵心,极为勤勉。他“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与本朝他前面的十六个皇帝相比,甚至就是与历史上三四百个皇帝相比,像他这般勤政、呕心沥血治国的帝王也少见。据专家考证,他平均每天在文件上的红批就有五六千字,让一般书生平均每天抄这么多字都受不了,何况,他还要一字千钧地字斟句酌呢,正由于他的努力,他也确曾取得过中兴之绩。

四、他有眼力,有谋略,有魄力。他即位当年,就以文弱之身,精设连环套,三个月就清除了权倾朝野的魏忠贤阉党二百六十多人;他扶持过东林党,鼓励过士子们对国计民生“声声入耳、事事关心”;他破格选拔了许多有较高或杰出才华的能人当大臣,但当他发现和得知他们犯了大错或有拂逆圣意,决绝革除、毫不手软,在十七年中更换过五十多个宰相,成为史上换相之最。他杀伐果断,崇祯三年,他发现曾生死相托、赐予尚方宝剑、创过大捷立过奇功(如炸伤努尔哈赤)的守疆大臣袁崇焕有倒卖军粮、军械,经转手资敌的实情(未察袁督苦情),还有其他难明真相的与敌密联、似战似和、含糊不清等种种不测的表现时,尽管其时北京危急,尽管他也至为伤心,仍痛下决心,下令凌迟处死袁崇焕于菜市口。

后世特别不可以忘记的是,他临死前揣在怀中的那封遗书,李自成曾亲到现场,辨其伤指和指血模糊之字:“……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据史料,这结句六个字首先打动了对手李自成,他不但未对其分尸,还下令善葬崇祯。

猜你喜欢

崇祯皇帝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浙江图书馆藏崇祯刻本《萍社诗选》述介
皇帝怎么吃
皇帝需要帮忙吗(下)
关于明末崇祯年间国家衰亡的部分原因初探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浅析崇祯救国之策失败的原因
崇祯朝“钦定逆案”三题
略论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对蒙古的策略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