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向“地球癌症“动刀

2022-06-21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22年6期
关键词:亿利沙柳沙化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可真要在这意境里生活,你又能坚持多久?一星期,一个月,还是一年?

你要和无尽的风沙抗争。每天早上,你要用力推开被沙掩住的门。你要走出几十里地,才能拉来饮用水。每一丛梭梭,每一枝沙柳,在你眼里都是天堂一般的风景。

风沙里,几乎种不下任何作物,牛羊能吃的食物也极其有限,你的生计无从谈起。活不了命,有什么心情欣赏自然之美?

土地沙化,被称为“地球癌症”。作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几十年来,中国在与沙化的斗争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重大转变,打造了一座绿色的生命丰碑。走进沙地,我们来感受中国治沙!

殷玉珍与毛乌素沙地

我是在1989年被种下的,在这片沙地上已经坚持存活了几十年。沙地的生存环境艰难,但我也长大成了一棵几十米高的杨树。而这里也变得很不一样了,道路两侧,两行杨树整齐排列,绿树成阴。为什么改变会那么大?都是因为我的人类好朋友做出的贡献,这次我特别要介绍其中的一个好朋友——殷玉珍。

杨树、旱柳、沙柳……“这片林子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殷玉珍曾站在我的面前说过这样的话,我非常地感动。她1985年嫁到这个偏僻的村庄,那时我还不认识她。但我从村中老人的闲谈中知道了一些事。这里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方圆10多公里内渺无人烟,周围一片沙海……她嫁的丈夫家里一贫如洗,新家只是一个半掩在荒沙里、随时可能被沙子吞没的地窖。每每听到这,我都很心疼,又庆幸现在的她生活美满。

从1985年开始,我的好朋友殷玉珍就和她的丈夫持之以恒地在沙地种树治沙。寒来暑往,经过30年的坚守,他们把6万多亩荒沙变成了生态庄园,而我也在他们的照顾下成长为一棵大树。

我见证着殷玉珍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劳模、治沙女杰,看着54岁的她仍然在治沙一线劳作,我很为殷玉珍担忧,但她却不放弃治沙。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严重,仍带领50多人,种下了2000多亩樟子松。“戴上口罩,做好防护,我和大伙儿一起加班加点地干。种树可一点儿都耽误不得!”你听,我的好朋友的发言总是这样朴素而富有力量。

我看到殷玉珍经常贴着膏药,因为长期的劳累使她落下了不少病痛,不过她却说,“不奋斗,哪能过上好日子?种树治沙,我还要坚持干下去!”

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毛乌素沙地绿色延展、沙丘退却的沧桑巨变,正是“殷玉珍们”锲而不舍、持续奋斗的结果。

亿利与库布其沙漠

我是一棵三角叶杨,我的居住地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我的外形高大挺拔,枝繁叶茂,但在库布其治沙人看来,我是一棵“失败的树”。为什么这么称呼我,大家接着往下看吧。

我被种植于20年前。当时,为了在种树的同时发展产业,亿利人远赴美国西雅图,考察同纬度地区的树种,花费2700万元引进我这個品种。结果,在沙地种下的同伴们由于用水量太大而“水土不服”,只有我作为样本幸运地存活了下来。但是亿利人从中得到了深刻教训,改为种植以灌木为主的节水、抗旱植物,用这些先锋物种治理沙漠。

吃一堑,长一智。亿利人在此后的治沙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科学治理,探索运用了许多新方法和技术。我很羞愧,没能帮助保护沙地,但是他们的努力最终有了成果,我认识了一个新的植物朋友——沙柳,他们做到了我不能做的事情。

在沙丘上种一株沙柳需要多长时间?亿利人给出的答案是10秒钟!我看见植树工人将一根长长的硬水管插入沙丘,水压立刻在沙地上冲出一个深约1米的细小孔洞,拔出水管,新朋友沙柳随即被插入孔洞,栽植完毕。挖坑、栽树、浇水3个步骤一气呵成。亿利集团沙漠研究院院长张吉树说,采用这种微创气流植树法,减少了沙地扰动,可保证沙地墒(shāng)情,一次最多消耗3升水,比传统的挖坑栽树法节水50%,成活率也由40%左右提升到90%以上。

亿利集团参与的“风沙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真好啊!科技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作为见证者,我无比自豪。

苦咸水治理与综合利用,飞播与无人机治沙,原位土壤修复,光伏提水灌溉,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库布其治沙人尊重自然规律,依托科技创新,推广应用许多新模式、新成果,使沙漠得绿色,企业得利润,农牧民得实惠。

宝秀兰与科尔沁沙地

20多年前,我还是科尔沁沙地上一棵孤零零的榆树,再看看现在,黄柳、杨树、柠条等竞相生长。我不再孤独,有了这么多兄弟姐妹的陪伴,我的日子过得很快乐。“咱这心血没有白费,值得!”站在治理过的沙地上,我相识已久的宝秀兰眼中满是喜悦。

47岁的宝秀兰是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这里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全旗有32个村庄因被沙漠围困,不得不整体搬迁。27年前,宝秀兰嫁到奈曼旗南包头嘎查时,四周尽是沙子,夜里一阵大风,风沙就会堆上墙。

“再也不能这么活!”宝秀兰和丈夫下定决心种树治沙,解决生计问题。1997年,宝秀兰和丈夫承包了2500亩沙地。夫妻俩骑着骆驼到50里外砍下黄柳枝条运回来,一枝一枝栽进沙窝里……到2010年,2500亩沙地全部得到治理。如果不是他们夫妻俩的努力,我想我撑不到见证绿色奇迹的时刻。

生态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宝秀兰家的牛如今已达100多头,全部舍饲圈养。“风沙少了,地里一年能收青贮30万公斤,柠条平茬后作饲料,省下不少钱。”她说,现在一年收入有30多万元。在宝秀兰的影响带动下,嘎查治理沙地6万多亩,植被覆盖率达50%以上,风沙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好朋友的生活变得美好,我也为她高兴。0A907F58-82A3-453B-A980-6CBDCBAD6F33

我也见证了这里沙漠旅游的兴起,嘎查专门留下2万亩沙地,骑骆驼、牧家乐、民俗美食等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如今,嘎查人均年收入达9500元,16户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我还旁观了一批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这些项目致力于绿与富的双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努古斯台镇,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曾经寸草不生的50万亩沙地综合治理区,如今已长满了樟子松、五角枫、榆树和蒙桑,植被覆盖率由原先的不足5%,增加到现在的80%以上。

马春青与浑善达克沙地

我是一棵经由蚂蚁森林被种植在多伦县的樟子松,在这里,我和我的伙伴们共同抵御风沙,保护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

“猪上房、羊上墙、小孩坐在房檐上,地不打粮、沙子埋房。”这是几十年前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流传的一段民谣,描绘的正是当地面临的严重沙化问题。2000年,多伦县风蚀沙化面积达336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7%。那会儿我还没在这里定居,我是从别的小伙伴口中知道的。

近年来,曾经灰扑扑的土地有了绿色的新衣,曾经寥寥可数的伙伴到如今已经数不胜数,我见证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都是因为多伦县实施了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累计造林13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7.9%。

穿行于我们这些樟子松林间,本地人巩和平对外来的记者说:“我们分类进行沙地综合修复治理,将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遵循植被生长规律,考虑水资源、水生态容量,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分类指导、分区施策。”是的,因为他们的努力,我们这些树木才存活下来,并且茁壮成长,我很感激他们的付出。

瞧,我的身边站着一个多伦县胜利村村民,我知道他叫马春青,已经63岁了。从他和别人的交谈中,我知道了浑善达克沙地曾经也曾有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可后来由于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当地生态急剧恶化、沙化严重。

因为不想让子孙后代生活在沙化的土地上,1997年,马春青响应政府号召,承包了1500畝满是流动沙丘的荒山,带上一家老小上山种树。起初,由于土壤沙化严重,加上没有经验,我的杨树、榆树等前辈即便被栽种,成活率也很低。马春青不断探索、四处请教,最终发现我的成活率较高,于是把我种在了这里,同时还混种杨树、杏树等本土树种,使得成活率不断提升。1500亩荒山终于逐渐变为了绿洲。

2000年以来,锡林郭勒盟沙地治理成效显著,浑善达克土地退化沙化趋势呈现“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

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2020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由12.7%提高到23.04%,全国森林面积达到2.2亿公顷,森林资源增长量位居世界第一。而这每一抹绿色的背后,都凝聚了无数治沙人的青春与梦想。他们的日常就是和沙漠打交道,每天忍受着沙漠的炎热和干旱,用自己的双手,一个坑一个坑地固沙,一铲子一铲子地种树,搭上半辈子的光阴和性命,几十年如一日,创造生命奇迹。0A907F58-82A3-453B-A980-6CBDCBAD6F33

猜你喜欢

亿利沙柳沙化
神木风沙草滩区沙柳平茬复壮技术研究
亿利洁能收购亿利生态引质疑 投资者用脚投票呼吁弥补并购漏洞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荷花情
木粉和抗氧剂对废旧PE-HD/沙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