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达木盆地干柴沟地区E32Ⅱ油组储层伤害评价

2022-06-20毛建英崔俊毛建军肖斌毛筱菲邓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22年3期
关键词:云岩干柴碳酸盐岩

毛建英 崔俊 毛建军 肖斌 毛筱菲 邓文

1.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 3.国家管网西南管道天水输油气分公司 4.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英雄岭坳陷为柴达木盆地新生界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凹陷,烃源岩生烃指标好,厚度大,烃源岩最厚可达4 000 m[1],其周缘已发现尕斯、花土沟、油砂山、英东等碎屑岩油藏。近年来,针对湖相碳酸盐岩相继发现了英西、英中、干柴沟碳酸盐岩油藏,勘探潜力巨大[2]。干柴沟地区位于英雄岭构造带西北部,下干柴沟组上段(E32)地层自上而下分为6个油组,Ⅵ~Ⅲ油组发育湖相页岩,Ⅱ油组发育块状碳酸盐岩,白云石化程度高,晶间孔发育,但孔径小,渗流能力差,为致密低渗储层,Ⅱ-5小层开始向上沉积了多套盐层,盐层单层厚度可达4 m,累积厚度30~40 m,平面上分布稳定,为研究区油气聚集成藏提供了优越的封盖条件。碳酸盐岩储层中酸性气体(H2S、CO2)含量较高,储层黏土矿物长期存在于酸性环境下,接触的工作液pH值一般都高,这些因素都会对储层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对碳酸盐岩储层损害机理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尤为重要。一般认为,水锁、外来固相颗粒堵塞、滤液侵入、应力敏感和裂缝滞后损害等因素是碳酸盐岩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罗向荣等[3]研究了应力对碳酸盐岩储层渗透率的影响,路岩[4]研究了阿姆河盆地碳酸盐岩储层五敏伤害及储层保护措施。

针对干柴沟下干柴沟组上段(E32)Ⅱ油组致密碳酸盐岩,开展了储层特征分析及储层伤害室内实验分析,评价储层伤害程度及伤害机理,为研究区钻井、压裂、试油等施工作业提供参考。

1 储层地质特征

1.1 岩石学特征

根据ECS岩性扫描资料统计,干柴沟地区E32Ⅱ油组灰云岩占13.4%(w),泥质灰云岩占45.5%(w),砂岩占11.0%(w),泥岩占20.3%(w),盐岩占9.8%(w),砂岩颗粒分选差、杂基含量高,胶结程度高,物性差,在该区为非有效储层。因此,储层岩性为灰云岩、泥质灰云岩。灰云岩、泥质灰云岩主要由白云石、方解石组成,混杂少量陆源粉砂、黏土矿物、膏盐类矿物(硬石膏、钙芒硝、氯化钠)、黄铁矿等(见表1);黏土矿物类型以伊利石(57.1%,w)+伊蒙混层(32.9%,w)组合为主,少量绿泥石(10.0%,w);灰云岩、泥质灰云岩为泥晶结构,碳酸盐晶体粒径2~4 μm(见图1(g)),粉砂及黏土矿物与碳酸盐矿物混杂分布,膏岩类矿物呈斑晶状分布,晶体粒径2~20 mm(见图1(c)),黄铁矿发育,呈霉球状,部分聚集呈集块状。

以碳酸盐矿物为主的储层利于酸化,同时碳酸盐矿物为脆性矿物,利于体积压裂,因此,碳酸盐岩储层利于开展压裂酸化作业[5]。同时,这种混积特征明显的碳酸盐岩储层,在酸化过程容易释放黏土、长英质微粒,产生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微裂缝,引起储层伤害。

表1 干柴沟E32Ⅱ油组储层X衍射全岩矿物统计表样号岩性矿物名称及质量分数/%石英长石白云石方解石石盐黄铁矿硬石膏钙芒硝黏土2泥质灰云岩10.710.239.312.60.8-0.88.217.412泥质灰云岩14.810.031.116.10.97.70.7-18.777泥质灰云岩9.76.638.623.80.85.60.7-14.282泥质灰云岩20.412.027.214.40.63.31.11.819.23灰云岩6.08.038.57.6-10.80.517.611.09灰云岩7.55.829.641.6-3.0--12.521灰云岩3.52.787.6-1.1--1.33.872灰云岩12.97.746.616.40.65.60.7-9.5平均值10.77.942.318.90.86.00.87.213.3

1.2 储层物性特征

根据岩心实测孔渗数据统计(见图2),岩心孔隙度分布范围为0.1%~16.4%,平均值为6.0%,以大于6.0%为有效储层,剔除孔隙度小于6.0%的样品,平均值为8.3%;岩心渗透率分布为(0.01~55.31)×10-3μm2,平均为1.38×10-3μm2,为低孔特低渗储层。

1.3 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

研究区储层岩性为灰云岩、泥质灰云岩,泥晶结构,储层储集空间以白云石晶间孔为主,占比约85%,晶间孔孔径0.5~2.0 μm,弥散状分布,具有孔径小,数量多的特点(见图1(h)),为研究区储层普遍含油提供了良好的储集条件;研究区处于生烃凹陷内,源储一体,晶间孔普遍受有机酸溶蚀作用改造,但没有改变晶间孔孔径小,数量多的基本特征,局部溶蚀作用强,可形成溶蚀孔隙,孔径5~20 μm,溶蚀孔约占15%(见图1(f));研究区发育两类裂缝,一是高角度构造裂缝,块状灰云岩受构造应力影响多见高角度构造裂缝(见图1(a)),另一类为层理缝,纹层状泥质灰云岩,发育层理缝(见图1(b)),裂缝的发育极大地提高了以晶间孔为主的致密储层的渗流能力[6,10]。

研究区储层储集空间以晶间孔为主,孔径小,喉道窄,排驱压力较高,灰云岩排驱压力平均值为1.9 MPa,喉道半径平均值为0.14 μm;泥质灰云岩排驱压力平均值为7.0 MPa,喉道半径平均值为0.07 μm。

总之,研究区储层为微孔微细喉道储层,预防储层伤害尤为重要,特别是酸化压裂导致的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微裂缝等引起速敏伤害[5]。

2 伤害评价分析

2.1 黏土矿物分析

黏土矿物是储层伤害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黏土矿物引起地层伤害的类型和程度均不同[7]。根据X衍射分析表明,干柴沟E32Ⅱ油组储层黏土矿物总量为13.5%(w),黏土矿物主要为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少量绿泥石,见表2(S代表蒙脱石,I/S代表伊/蒙混层,I代表伊利石,K代表高岭石,C代表绿泥石)。

表2 干柴沟E32Ⅱ油组储层黏土矿物类型统计区块样品数量黏土矿物相对含量/%SI/SIKCI/S混层比/%干柴沟E32Ⅱ油组20-32.957.1-10.05

研究区黏土矿物主要为速敏矿物和水敏矿物,储层潜在有速敏伤害;研究区为碳酸盐岩储层,混杂陆源粉砂,石英、长石微粒对储层也潜在有速敏伤害。

2.2 敏感性评价

储层敏感性是储层物理性质的一部分,是储层与流体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速敏性、水敏性、酸敏性、碱敏性、盐敏性等[7,11]。通过岩心敏感性评价实验,评价研究区储层敏感性类型及程度,为钻井、储层改造、油气生产等施工作业过程中储层保护提供参考。实验按SY/T 5358-2010《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评价方法》执行。

2.2.1速敏实验

进行了4块岩心的速敏实验,随流速增加,岩石渗透率变化率大于20%时所对应的前一个点的流速即为临界流速。当流速由初始流速0.25 mL/min增加至0.50 mL/min时,岩石渗透率变化率平均值为227.7%,故判定临界流速为0.25 mL/min,速敏伤害率平均值为916%,具有强速敏性(见表3和图3)。

速敏矿伊蒙混层和伊利石、长英质微粒受地层运动流体的冲刷而脱落、运移,造成储层渗流通道的阻塞,是该区速敏性的主要原因。但干柴沟E32Ⅱ油组岩心样品在增加流速驱替后,渗透率有所增加,表现出了正向强速敏性。岩心在驱替后表面出现了溶蚀,根据岩石矿物分析结果,判断被溶蚀的矿物成分为钙芒硝。岩心的溶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集空间,改善了渗流通道,增强了渗流能力。因此,针对研究区具有强速敏的特点,在油气井生产及注水开发过程中,建议将地层流体的流速控制在临界流速。

表3 干柴沟E32Ⅱ油组速敏评价实验结果编号孔隙度/%空气渗透率/10-3μm2初始渗透率/10-3μm2伤害后渗透率/10-3μm2渗透率变化率/%速敏程度临界流速/(mL·min-1)柴10井59#4.410.1700.0911.311341强0.25柴10井254#6.678.6000.1601.62908强0.25柴1-5井21#3.890.2302.37029.521148强0.25柴1-5井45#12.660.0340.3701.37267强0.25平均6.912.2600.7508.45916强0.25

2.2.2水敏实验

进行了4块岩心的水敏伤害实验,地层水总矿化度为262 161 mg/L,平均伤害率为28.95%,具中等偏弱水敏性(见表4)。研究区伊蒙混层较为发育,是致使该区水敏性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可加入一定量的防膨剂,防止黏土膨胀和运移造成渗流通道的阻塞对储层造成伤害。

表4 干柴沟E32Ⅱ油组水敏评价实验结果编号孔隙度/%空气渗透率/10-3μm2初始渗透率/10-3μm2伤害后渗透率/10-3μm2渗透率变化率/%水敏程度柴10井80#2.60.1600.1990.11741.30中等偏弱柴10井264#5.11.0700.0440.02738.96中等偏弱柴1-5井35#7.20.0730.0390.02049.71中等偏弱柴1-5井92#8.10.3200.2220.2840.18弱平均6.51.6510.1100.09728.95弱-中等偏弱

2.2.3盐敏实验

进行了4块岩心的盐敏伤害实验,地层水总矿化度为262 161 mg/L,平均伤害率为22.26%,临界矿化度为218 468 mg/L(见表5和图4),盐敏伤害程度较低,但临界盐度较高,作业施工过程中应控制进入地层流体的矿化度。

表5 干柴沟E32Ⅱ油组盐敏评价实验结果编号孔隙度/%空气渗透率/10-3μm2初始渗透率/10-3μm2伤害后渗透率/10-3μm2渗透率变化率/%临界盐度/(mg·L-1)柴10井74#2.04.000.02000.007431.50262161柴10井276#9.76.630.05730.033016.53262161柴1-5井34#15.50.090.06270.047118.76131081柴1-5井47#5.30.441.13630.836725.23262161平均9.13.570.04670.029222.26218468

2.2.4酸敏实验

进行了4块岩心的酸敏伤害实验,地层水总矿化度为262 161 mg/L,用质量分数为15%的HCl酸化后,平均伤害率为-318.16%,中等偏弱-无酸敏性(见表6)。干柴沟E32Ⅱ油组储层碳酸盐含量高,有利于油田酸化压裂改造。因此,研究区地层适合通过酸化措施实现增产增注。

表6 干柴沟E32Ⅱ油组酸敏评价实验结果编号孔隙度/%空气渗透率/10-3μm2初始渗透率/10-3μm2伤害后渗透率/10-3μm2渗透率变化率/%酸敏程度柴10井274#7.800.0500.05140.0708-37.75无柴10井229#7.242.5300.01110.0170-53.49无柴1-5井55#2.130.2100.03210.4234-1220.00无柴1-5井108#4.560.2700.04120.025338.60中等偏弱平均5.400.7650.03400.1341-318.16中等偏弱-无

2.2.5碱敏实验

进行了4块岩心的碱敏伤害实验,地层水总矿化度为262 161 mg/L,平均伤害率为14.05%,临界pH值为11.5,整体表现为弱碱敏性(见表7和图5)。因此,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注入水的pH值,从而减少流体对储层的伤害。

表7 干柴沟E32Ⅱ油组碱敏评价实验结果编号孔隙度/%空气渗透率/10-3μm2初始渗透率/10-3μm2伤害后渗透率/10-3μm2渗透率变化率/%临界pH值碱敏程度柴10井273#8.471.200.0330.02910.3011.5弱柴10井162#5.651.270.0200.01617.8011.5弱柴1-5井50#9.130.490.2260.09358.608.5中等偏强柴1-5井87#6.540.130.8781.920-29.63无平均7.061.240.0270.02314.0511.5弱

3 现场应用

研究区储层为致密碳酸盐岩储层,在钻井液体系选择、压裂液配方、试油工作制度选择等方面应减少对储层的伤害[8,11]。水锁伤害是钻井液对致密储层微裂缝的主要伤害[12]。研究区柴X井储层岩性为灰云岩,测井计算孔隙度为9.9%~14.0%,根据室内储层伤害评价结果,在钻井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5%的黏土膨胀抑制剂,钻井液矿化度控制在14 000~16 000 mg/L,减少储层水敏、盐敏伤害。在试油过程中,为了减少储层速敏伤害,根据多口井不同油嘴测试结果,最终确定以3 mm油嘴生产。油压、产量较为稳定,试采阶段,日产油31.1 t,产量较邻井提高了15.3%~29.6%。

4 结论

(1)研究区储层岩性为灰云岩、泥质灰云岩,主要由白云石、方解石组成,混杂少量陆源粉砂、黏土矿物、膏盐类矿物(硬石膏、钙芒硝、氯化钠)、黄铁矿等,碳酸盐岩为泥晶结构,碳酸盐晶体粒径2~4 μm;岩石以块状结构为主,少量水平层理及纹层理。

(2)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分布范围为6.0%~16.4%,平均值为8.3%;岩心渗透率分布范围为(0.01~55.31)×10-3μm2,平均为1.38×10-3μm2,属低孔特低渗储层。

(3)研究区储层储集空间以白云石结晶为主,孔径0.5~2.0 μm;有机酸溶蚀作用普遍发育,局部溶蚀作用强,可形成溶蚀孔隙,溶蚀孔孔径5~20 μm;块状结构岩石局部发育高角度裂缝,纹层状结构岩石发育层间缝。

(4)研究区存在强速敏性,速敏伤害率平均值为916%;中等偏弱水敏性,平均伤害率为28.95%;弱碱敏性,无酸敏性。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控制地层流体流速;在钻井、压裂过程中须考虑水敏伤害,适当添加抑制剂;建议采用酸化压裂措施增产增注。

猜你喜欢

云岩干柴碳酸盐岩
大牛地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元素录井特征分析
烤地瓜
一捆干柴(外一首)
四川江油市马头山地区三叠系碳酸盐岩地热资源特征
母亲这把“干柴”
裂缝性碳酸盐岩微细观组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云朵在岩之上
我在
贵州云炉河坝地区铅锌矿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荣枯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