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的诗里心最多—王立世诗歌漫谈

2022-06-20呼岩鸾

名家名作 2022年5期
关键词:灵魂内心诗人

呼岩鸾

王立世的诗很多,每一首诗都是诗。王立世的诗里心最多,每一颗心都是心。我读王立世,发现了,有数了,记住了。

我后悔一生的是

不能从汗水里

晒出更多的盐

不能从骨头里

提取更多的钙

不能从抑郁的心海里

捧出一颗理想主义者的太阳

王立世用自己的诗奉献给我们这个世界的盐和钙已经够多了,但他后悔还不够,还要继续。他的《黍离》一般心忧何求的心迹,汇成了广阔无边的心海。他要从心海里捧出太阳照耀我们。太阳把一个劳动者的汗水晒干了,世界就多了一把盐。我们沐浴诗人的阳光,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之钙。

王立世的太阳就是他理想主义的心,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人类的良心,虽焦虑不安,但充满对美好世界来临的期待。

《我累了》:“我想看到/白云更白,蓝天更蓝/人心还像太阳一样红/让更多纯净的事物/在我明亮的眼中成像/让我倦怠的心/久久地感慨和怀想”。在市场经济时代,诗人的一颗太阳心仍然红亮地跳动着,他在感慨日下的世风,怀想曾经的明月,渴望纯净的事物,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高洁的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葡萄》:“我能想到葡萄的甜/但我不忍心去摘/我欣赏它的紫和圆润/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平静”。诗人的“不忍心”就是慈悲心,就是善良心,就是对欲望的克制,就是对美的珍爱。葡萄“面对死亡时的平静”让诗人对生死有所顿悟。

《墓志铭》:“像一粒尘埃随遇而安”,“在平庸中/快乐地虚度一生”。能够做到顺其自然,宠辱不惊,关键在于“心无挂碍”,像《心经》歌颂的佛子,向菩提萨婆诃奔跃而去。

石头,我的兄弟

我真想和你抱头痛哭

你和我一样不多说话

但心里瓦亮瓦亮

你和我一样冷静

但内心滚热滚热

你和我一样坚硬

宁折也不会弯曲

你和我一样

哪里需要就到哪里

诗人和石头看似无关,相似的境遇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有惺惺相惜之感。平凡世界需要这样明亮的心、滚热的心、坚强的心、随遇而安的心。

王立世用一片白云、一粒葡萄和一块石头,建立了人心和外部世界最美好的关系,对势不可挡的物欲横流进行精神性抑制。

王立世内心弥漫着对人类生存的某种悲哀,高度浓缩了当代人在困境中的痛苦与反思,唱着忧伤又愤怒的哀歌。

《我这一生》:“只是路过这尘世一会儿”。人生是短暂的,不多虑,不多情,不咬牙切齿,才是最好的心态,也许是诗人自我反思后得出的结论。最可称赞之处,是诗人理性地路过而不“心怀鬼胎”。对世界“心怀鬼胎”的魔头小鬼何其多也,在诗人看来既可笑又可怜,悲悯他们的轻浮、平庸和无知。

《星星》:“我曾经仰望的星星/坠落得一塌糊涂”。失去伦理底线的星星,“月亮再也不会把它捧在掌心”。月亮代表我的心,诗人“伤感于它的平庸和暗淡/追忆它曾经无法遮掩的灿烂”。诗人内心不想为这样的星星平反正名,但寻找它们一塌糊涂的原因,是社会道德滑坡升腾的灰霾遮蔽夜空。内心美好的人不会把丑恶捧在手心,诗人的心亮着又醒着。

《界线》把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进行对比,差异到“我羞于见我/我害怕见我/我一直在躲避我/我开始仇恨我”的地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诗人先避重就轻地指向岁月:“岁月在一点点啃噬我/在一点点异化我”。然后无情解剖,内心血流如涌:“我像一辆出租车/常常把自己租给了别人/把灵魂抛在路上/我早已忘了初心”。出租的是尊严,得到的是利益,丢掉的是灵魂,这是坠落者的精神画像。看看这首诗吧,也许会有良心发现,会有悔恨之意。能够想起“初心”的人,是可救赎的。在耶稣十二门徒中,他不是犹大,而是可爱可敬的彼得,有了过失又回到基督身边。知识分子具有反思的能力,才不会“一步步地滑向世俗的深渊”,迷失人生的方向。

《美好》既是对自己也是对环境的反省:“多次违心地为假举手/痛苦地为丑化妆”。这是出自无奈,个人无力和环境抗衡,改变环境更不可能,从中可以体悟到诗人内心的失望和悲凉。

《彼岸遥不可及》,为了遥不可及的美好彼岸,在岸边“粘贴心的碎片”。以心为船渡过苦海登岸超拔,回看此岸浊尘。

当四面楚歌、八面埋伏

命运一步步地逼近、围攻、挤压我头颅的时候

我的心像山野一块平静的石头

当命运露出笑脸、举起酒杯、亲吻我嘴唇的时候

我的心还是像山野一块平静的石头

命运啊,你的手伸缩自如,冷暖易变

有时温柔地抚摸我的身体,有时凶狠地扼住我的咽喉

当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君临诗人之身时,诗人之心都像山野的石头镇静自若,既不叫苦连天,也不手舞足蹈,依旧岿然故我,戏剧性的独白蕴含着超然于现实的精神力量,证明自我还没有被社会的洪流完全淹没。他们超乎常人想象的思想轨迹貌似荒诞,却发出了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弦外之音——英雄西西弗斯是快乐的,他的心和他的石头永远在一起。

王立世身为良心诗人,内心必被当下的诗林投下花朵的阴影,不能不对诗歌进行伦理探寻。《诗与人》可谓一针见血、发人深省:“诗越写越长/人越来越矮//诗越写越直/人越来越弯//诗越写越硬/人越来越软”。仅仅30个字,写全了写活了写对了诗歌与诗人严重分裂的相状,最悲哀的是不只发生在诗歌旮旯,更多地发生在诗歌的体制殿堂。

诗人是乐观的诗歌宿命论者,但对诗坛的乱象深恶痛绝,一直在苦苦寻找心仪的诗歌和诗人。

《这些年》,写一个孤傲清高的诗人,“像灰烬一样安静/曾经的野心丢在了山野/我变得清心寡欲,慵懒无常/耻于和别人比这比那,争这争那/这并不等于我心已死,内心的棱角/还没有完全被磨平”。无野心有清心,心不死棱角还在。不争世俗的名利,只争道义的胜利。没有人生的顿悟,难以跳出利益的纠葛。

《三十年》,一个脊梁挺直不弯的诗人,“内心里的苦楚/却像大江在流”。流不尽的是对诗歌的坚守和人生的热爱。命运打不倒他,打倒了还会站起来,向大诗人北岛看齐:“对着天空喊/我——不——相——信”。

《一个殉道者的独白》,诗人为了道,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生命。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诗人坚信自己的文字已变成大地的野草,会顽强地活着。

王立世永远忘不了古今中外那些有多种可爱或一种可爱的诗人们,纵使相隔万里,难以阻挡诗心的共振。远走了的还在眼前,他和洛夫的越洋电话至今还未挂断,牛汉为他题词的神态恍如昨日,突然想起恩师马晋乾与世界告别时不知天上有没有星星……健在的,不是他崇敬的诗人,就是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在北京听欧阳江河朗诵《一夜肖邦》的心潮至今仍在澎湃,衣服像火焰的马启代照亮他的灵魂,在刘文清的“晋面香”又一次放纵灵魂,与郭卿第一次见面时滔滔不绝谈论她的《山中之月》,写张海梅“在你的诗句里,能不能/看到帆影,闻到花香”,写耿红丽“反复练习父亲遗传给你的那个耿字/一笔一画都不敢马虎/生怕其中的一笔写坏/造成整个重心不稳/生怕世俗的风吹斜/生怕摇摇晃晃/让别人背后议论没骨气”……这些可敬可爱的诗人,像鹰和蝴蝶一样飞舞在他灵魂的天空。

在别人面前

我不想显山露水

想尽力做到滴水不漏

总怕漏出破绽

被别人抓住小辫子

拖向深渊

我用围墙

把自己围在深深庭园

又用门

把自己锁在窄小的居室

这不是作茧自缚

而是像飞蛾

一次次扑向内心的灯火

王立世的低调与很多诗人的张扬不同,但在生活中做到滴水不漏几乎不可能。作为一个诗人,在任何时代,攀附权贵享受荣华,都会给历史留下笑柄,给艺术留下污点。特立独行的诗人,面对复杂的社会,生存的尴尬又使他们陷入焦虑和忧愤。诗人的出路在返乡,回归内心,杜绝污染,洁身自好,保持诗歌纯正的种性。破茧为蛾不断扑向内心的灯火,在烈火中写燃烧的诗,使人格闪亮,使人性升华。

杰出脱尘的诗人都有相同的诗写态度。里尔克把自己关在一个古堡里,经历灵魂的风暴完成了伟大的诗篇《杜伊诺哀歌》。庞德站在木笼里被太阳烤着,把中国的意象推向世界。米沃什在铁蹄下仅有一张书桌是自由的,写的诗在抽屉里发表,他挪了一步就登上诺贝尔领奖台。

中国当代诗人王立世自我放逐式的卑微,却是通过幽径和广阔的世界建立起最直接最贴心的联系。古堡式的所在是诗心的安全领地。

王立世的爱情诗以心写心。

在情也变为“场”的情场上,波德莱尔19世纪的恶之花在21世纪生长出更恶的新变种。但在诗也变成“场”的诗场上,王立世依旧双手捧心当作玫瑰,面对一个女子的柴门。

开或闭

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

因心境而异

你的柴门

对我虚掩一生

又比那些朱门

充满暖意和高贵

我不用皱着眉头

在你门前徘徊

也不用苦苦斟酌

是推,还是敲

爱情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柴门贫寒而温暖,并不妨碍灵魂的高贵。女子神秘而可测,“虚掩一生”足见其真诚。诗人用真心真情打开心仪者的爱之门。

《雪》写女子像雪一般白、轻、静,就是赞美心的纯洁、轻柔、安静。《昨夜的月亮》“心事重重”,不是月亮醉了,而是诗人的心为爱而陶醉。《我每天用一小会时间想你》运用位移法写心的错乱,相思达到恍惚的境界。《从来没有这样爱过》写高傲的头低下了,挺立的腰弯下了,“在你面前/爱情就是生命/不自由才是自由”,心完全臣服于爱情。《那几个字》拥抱在一起,就会“渐渐升温,擦出电光石火”,产生的力量“比一部《新华字典》还重”。这样的爱无比珍贵,是用金钱买不到的。《无题》:“我爱的人/总是心怀大善/让我无法倒退”。追逐爱情,也是向善奔跑。人性之善在爱情中得到最充沛的表现。王立世的爱情诗有《诗经》里君子对淑女的爱,还有但丁在《神曲》里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有济慈对芬妮的爱,有彼特拉克对劳拉的爱。优秀的爱情诗,总在优秀的诗人序列中隔千年时间隔万里空间传递下来。

王立世的诗歌密集分布于自然物、动物、植物,是和它们交织而成的灵魂波动。高山河流道路,牛羊狼犬蚁蝶,刀枪棍棒绳索,暗藏着很难破译的心的密码,都是隐喻,隐喻显身为意象,形成社会文化的立体多维象征系统,各各叙事抒情,诉说着当代人真实的生存境遇与情感趋向。

最重要的隐喻和意象是心,诗歌中没有比心更能和社会血肉相连的文化象征了。

明朗的规范语言(绝非浅显),博奥的用典增强了实感。在这种心理厚重视觉却不乏快感的大面积语境中,脱俗的新型譬喻、对偶结构、夸张法、矛盾修辞法、东欧式的反讽佯谬调侃,被诗人王立世聪明地作为武器组成阵容强大的诗阵,去有效抗击网络文明发动的对美的破袭,王立世从中也建立起自己的美学模式。

这是王立世诗歌最本质的特征。内向极深但连着宽阔的背景,最锐利的一端刺向社会与人性的核心,有些神秘主义的朦胧,又在穿衣吃饭的烟火生活中把一切内心秘密诉之于众。

诗歌评论家朱先树、王珂、马启代都从王立世诗歌的“心”看王立世的诗歌。朱先树看到“王立世是为灵魂写作的诗人”,王珂看到“王立世的很多诗都可以视为官员生态诗”,马启代看到“王立世幽怨心理的缘起与人本精神的产生”。以心证心、以心传心是佛家语,在这里成了诗家语。

王立世诗歌在生活真实和语言真实的循环上升中,得到了诗性本体的提升,在感情上维护了读者的尊严,把本性爱诗的人拉到了诗歌身边。

王立世有一首自我写照的诗:

血液和水分

终会被时光榨干

我留给世界的

是一枚骨头的标本

灵魂的野马

扬蹄时无所顾忌

现在,我站在天堂的门外

回首万重关山

一百多年前,鲁迅先生作《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两首诗隔着一百多年时间,和两个时代的现场空间。故园寒星对着天堂关山,契合的天意巧作那么圆满相同,尤其是令人惊奇地以“骨头的标本”呼应“我以我血”,鲁迅硬骨头的血液流到王立世的心脏,输送钙质强壮了王立世的骨头。

我和朋友们都爱读王立世的诗。我第一次特别注意到王立世很多诗中都有一个“心”字,诗很多,“心”也很多。这种文字机缘在其他诗人中很少发现。这个发现加深了我对他诗歌的感悟。我这篇读后感特别引用了有“心”字的几十首诗歌,诗人呕心沥血地写心,我们应以心读心。请读者们以后读王立世诗歌时特别留心这个“心”字吧。王立世又在《不要打扰我》一诗中发出“但请不要用灯红酒绿/打扰我内心的宁静”的请求。我们理解、尊重并满足这个十分合理又有利好诗出现的请求。

期望王立世继续用最短最少的语言写最大最多的心。

猜你喜欢

灵魂内心诗人
牛,也有高贵的灵魂
“诗人”老爸
没有烧烤的夏天,没有灵魂
愤怒
灵魂树 等
内心不能碰的按钮
一块生锈的铁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拥有强大的内心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