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巩固脱贫成果迈向共同富裕

2022-06-20卡洛里·辛格

中印对话 2022年2期
关键词:减贫共同富裕目标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了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的成就,并强调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早在2021年2月,中国就宣布战胜了绝对贫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1年4月发布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详细阐释了中国减贫的历史背景和目标动力,也提及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计划。“十四五”规划(2021-2025)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作了进一步阐述。

在国内消除绝对贫困这一历史性成就称得上“中国奇迹”。如今,中国又已迈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国人民深知,“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因此,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同样十分重要。中国已经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和“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今,中国正在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即到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仍需要努力解决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等问题。

中国究竟是如何创造减贫奇迹的呢?首先我们要知道,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扶贫一直是中国发展政策的核心内容。尽管中国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减贫这一目标从未被舍弃。中国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周密的规划、适宜的政策和稳健的策略实现了减贫目标。这三者联动既确保了宏观政策层面的明确性,也保证了微观实践层面的协调性,最终目标始终指向共同富裕。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中国的传统和政治文化里蕴含着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在许多国家,新自由主义无节制的发展造成了各种社会分化问题,导致财富和收入过度集中,不可避免地引发了愈加严重的社会动荡。这些国家通常采用管理冲突、维护秩序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而不去考虑人民的共同利益,这是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的一个明显缺陷。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即更好地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阶段。中国人民相信,只有通过共同富裕才能巩固脱贫成果。社会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果实必须通过更公平、更包容的发展方式分享给全体人民。

因此,中国政府明确强调“合理调节过高收入”的必要性,从而确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种理念与自由市场或私有企业的发展并不相悖,它既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福利主义。资本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必须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制约垄断权力,让人民更平等地享受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这些举措将促进机会平等,有利于防止阶层固化、保持社会活力。

全球各地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都分析过造成贫困问题的因素,但事实上的贫困状况往往更为复杂。中国在减贫行动中,明确了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民众各自的作用和協调机制,依靠集体的努力消除各种形式的贫困。减贫不仅需要创造财富,还需要相应的承诺、政策和策略。

中国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成功实现了政策、策略和制度的衔接。在消除贫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两个相互支撑的支柱之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就像一座桥梁,通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特征。

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高度评价中国取得的减贫成就:“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非凡成就为整个国际社会带来了希望,提供了激励。”中国已经提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也让其他国家更有信心战胜极端贫困。

在部分国家,政治精英只顾及危机管理和秩序维护,却没有持续推进减贫工作从而维护人类尊严和正义。在充满民粹主义的选举民主中,他们只是把扶贫口号当作功利性的工具,却没有任何具有可持续性的承诺或政治意愿,因此能取得的减贫成果非常有限。

中国深知,要消除极端贫困,连贯的政策、协作的思路和持续的努力都是十分关键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的经验里获益良多。

减贫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各国都应该注重政策连贯性。政策的连贯性在于规划的合理性,因此要定期咨询基层意见,有效调动当地资源,采取适当的方式执行政策,要振兴乡村,缩小城乡差距,也要消除社会经济各领域的歧视和不公。这些措施还须确保已脱贫者不会再次陷入贫穷的恶性循环。

提升体制效能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可以向中国学习的经验。在中国的观念里,消除贫困本就是保障人权的一部分。既然人们因为极端贫困难以享受人权,那么只有当收入和财富分配的覆盖面足够广泛,通过更公平地分配经济发展成果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人们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当前,全球领袖、各国领导人和贫困问题研究专家应该携手合作、相互学习,创建一个没有贫穷的世界,通过多边框架确保全世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已经表现出通过各种机制帮助其他国家开展扶贫工作的意愿。2021年4月,中国、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六国外长发表联合声明,提出了成立中国南亚国家减贫与发展合作中心、举办中国南亚国家农村电商减贫合作论坛等振奋人心的倡议。2018年至2027年是联合国的又一个十年减贫周期,中国也在继续作出重大贡献,建立完善国际发展合作机制,从而加快全球行动,早日实现“没有贫穷的世界”。

总之,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政策连贯性、规划周密性和体制效能,将消除贫困作为保障人权的一部分,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本文作者卡洛里·辛格(Karori Singh)为印度拉贾斯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名誉研究员。

猜你喜欢

减贫共同富裕目标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报告
支农贷款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
扶贫,我们在行动
中国的减贫成绩单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