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中国2022经济增速目标

2022-06-20朱民

中印对话 2022年2期
关键词:目标经济发展

2022年全国两会向中国人民、向世界传达的最主要也是最强烈的信息是什么?我认为是中国制定了5.5%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振奋人心的指标,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和指导作用,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当前复杂和困难局面下的政治勇气和担当,以及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责任感。

为什么是“5.5%左右”?

“5.5%左右”是有基础、讲科学、需争取的一个目标。2020年,中国GDP实际增速为2.3%,2021年,这一指标达到了8.1%。中国经济增长如此强劲,反观世界经济增速却在下降,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4%。根据世界银行2022年1月11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2022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2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值下调至较稳健的4.4%,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至4%左右。国内外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都预计中国今年的GDP增长率将低于5%,平均在4.5%左右。因为普遍认为,经过了强劲的增长,中国经济应该会有所放缓。

但在这个时候,中国却提出了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首先,这个目标的提出是有基础的。作为经济学家,我们一直在计算中国经济的潜在能力。当整个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例如在老龄化问题凸显、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人均GDP已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等背景下,中国GDP的潜在增长速度是多少?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是合适的。

其次,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也是中国的需要。2022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076万,稳就业、稳市场非常重要;“十四五”规划也指出,2035年中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因此中国要继续发展,让经济保持长期稳定的中高速增长。5.5%左右的增长目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提振作用,大家要朝着这一目标走。所以,“5.5%左右”是有基础、讲科学、需争取的一个目标。

“5.5%左右”能否实现?

从“三驾马车”向多个方向平衡发力,未来可期。2021年以来,中国面临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等压力,也有一些观点认为今年还会面临很大困难,确实如此。从整体布局来看,2022年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变化是增长模式的变化。过去增长主要靠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而基础建设投资在2021年四季度已经开始放缓,房地产拉动需求减弱,出口强劲但要继续增长也很难。所以今年中国对增长模式作了相应调整。除了传统的“三驾马车”,还新增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增长动力。

第一,加大科技创新。中国基础建设的投资正朝着科技创新、5G、AI、大数据的方向走,为未来打下基础,而不是简单的修桥修路。

第二,加大绿色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和核心竞争力发展。为了如期实现碳中和,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加快实施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带动了能源结构的改变,一些有竞争能力的绿色制造业正逐步取代传统制造业。青海的光电每度电成本只要0.13元,低于河南煤电上网价格;中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已占全球总量的42.2%;中国光伏组件出货量占全球75%以上份额......这都是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所以要向新的增长方面加大转移。

第三,继续扩大国内需求。2022年全国两会出台了许多保民生的具体政策,从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许多方面来支持扩大需求。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基础设施投资也达两位数增长,房地产、消费供应都在逐渐稳定,PMI(采购经理指数)一直保持在50%以上。特别重要的是,PP(I生产价格指数)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剪刀差在缩小,为下游企业减轻了压力,增加了盈利。

从这些意义上讲,“5.5%左右”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实现“5.5%左右”,需要什么政策?

财政、货币、惠企等政策都在支持实现5.5%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第一,财政政策。虽然今年中国财政赤字率调低为2.8%,但有结余的财政资金跨年度转移到今年,还有一些未上交费用继续交,两项相加,再加上3.65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2年中国广义财政支出的增速可能会超过10%。

第二,货币政策。当前中国政策在碳中和、企业绿色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很多结构性的支持,充分满足市场能动性。此外,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的举措,对中小企业更是意义重大。

第三,惠企政策。2021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1800多亿美元,2022年的外资引入预计会超过去年。除了继续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一系列支持企业、需求、创新的惠企政策也都已逐渐落地。

实现“5.5%左右”,中国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从规模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目前已经不再追求规模发展,而是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在增长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不断从低级产品向高级产品发展,这是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创新、科技、碳中和指引产业转型发展等方面的政策。

但也必须看到,5.5%左右的增长目标将原本下滑的预期指数转为上升,2022年各省市GDP增速目标加权平均值为6.1%,表明地方的积极性也已被充分调动。现在遇到的房地产发展、金融风险,以及其他结构调整等挑战,相信都能得到解决。

中国需要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当前还存在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比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和蔓延、美联储加息产生溢出效应、乌克兰危机对大宗商品价格和全球产业链的冲击,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渡难关。

5.5%左右的增长目标将给国际社会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贡献,而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复蘇,让各国人民共享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本文作者朱民为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本文摘编自作者在2022中国两会·全球经济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目标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