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博物馆发挥“涵化” 能力探究

2022-06-20马紫琦裴永亮

今古文创 2022年24期
关键词:博物馆

马紫琦 裴永亮

【摘要】“涵化”亦称“文化摄入”,作为文化人类学在人类文化变迁角度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对“涵化”的相关研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步开展并逐渐深入。同时在博物馆界出现并广泛开展的“新博物馆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文化场所其本身具有的涵化能力。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博物馆要突破自身发展局限性,通过开辟新的发展思路、推进数字化建设、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和展览阐释能力等手段提高自身发挥“涵化”能力,努力为现代社会营造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博物馆;涵化;博物馆展览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2)24-008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4.027

“涵化”作为文化人类学在文化变迁角度的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兴起于在20世纪30年代,并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成为整个美国人类学研究界的主要课题之一。从西方将一战定义为现代社会开始时间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涵化”的研究兴起于现代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同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研究逐步深入。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涵化”概念的定义来看,除去人类社会少数闭塞的地区外,“涵化”现象长期存在于人类文化变迁之中,但对于它的研究直至现代社会才兴起,尤其是对涵化研究高潮处于冷战时期,这给“涵化”研究增添了一份政治意味。所以,不可否认“涵化”研究与现代社会,二者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

排除早期古代世界无意识且普遍存在的收藏行为现象,1683年英国牛津大学建在牛津市中心的博蒙特街上的阿什莫林博物馆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才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拉开了近代公共博物馆的建设之路[1],到现代随着社会新博物馆运动的出现和广泛开展,我们可以注意到博物馆事业一个明显的发展特点——博物馆摆脱了因产自“高阶级群体”而有的“高傲”,逐渐深入群众内部并关注群众的生活,使得其更能发挥自身的社会作用。

由于现代博物馆自身性质和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现代社会发挥“涵化”功能的重要场所,所以,本文笔者想对于推进现代博物馆发挥“涵化”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现代社会下的“涵化”

从涵化的概念上看,“涵化”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社会在互相之间接触后使其本文化中原本的东西在接触后发生了改变[2],如手工艺品、习俗和信仰等。正如前面说到的,从人类诞生至今的整个历史时期来看,“涵化”早就发生,并且这一现象的表现多样且丰富。例如,不同民族之间交流、接触,使互相之间产生涵化,是涵化现象的重要表现之一。在藏传佛教界具有重要地位的塔尔寺,其酥油花技艺在整个藏传佛教界极负盛名,而塔尔寺的酥油花独特的艺术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涵化的影响。从地理上看,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地处藏族和汉族交融地带,两个民族在此交流,使得在文化上出现了融合,所以在塔尔寺酥油花的艺术表现上有明显的汉藏交融的特点,它摒弃了藏族艺术的粗犷和严肃,运用很有汉族特点的色彩和技艺手法,使酥油花表现出温暖、美好的形象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现代社会打破了古代社会涵化的边缘化、小范围等特点,使涵化的能力和范围逐渐扩大。但为什么“涵化”一词在现代才逐渐被提起?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使得在文化方面出现的反应过于明显从而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这一文化反应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在殖民体系之下,列强对殖民地区的人民进行的强制涵化,使得被殖民地区的本土文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而这种突如其来的文化冲击给本土文化带来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3]。如1888年瑙鲁被德国殖民者划分为自己的殖民地,1901年后为开采岛上优质的磷酸盐石矿,进而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改造。一战结束后瑙鲁由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三国一同进行殖民托管,二战时期又被日本攻占,直至二战结束后反殖民运动的兴起,瑙鲁于1968年1月经联合国批准争取到独立权,成了现代独立国家。但在被殖民统治之前,瑙鲁还属于部落文明时期,而殖民体系作用下突然使瑙鲁从部落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独立后使其从部落联盟迈向现代国家体制,这种通过涵化所带来的文明大跳跃,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影响十分明显,不仅让瑙鲁的土著文明基本消失殆尽,而且瑙鲁也没有能力独立地治理好一个现代化国家。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和现代科技的飞速的发展,也是使“涵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现代社会的涵化形式也从强制涵化转变为“自由式”介入为主,从群体涵化为主向个体涵化为主转变。但在国际交流日益发达的今天,还是存在因为差异和利益使得交流双方之间会产生分歧,其实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因素导致的,所以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之下,如何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和谐共处,是现代社会涵化研究的一个重大命题。

二、博物馆的涵化能力

在谈及博物馆的涵化能力时,我们先要去明确一个问题:博物馆为什么有“涵化”能力?

从涵化的角度来讲,在层次上,不可否认由于博物馆的观众是自由、多样且不固定的,所以很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能实现对于大范围群体的涵化,但是从个人涵化层次来讲,博物馆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从涵化的形式来看,作为文化场所的博物馆,绝大一部分具有和平性,而博物馆的观众大部分也是主动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活动,其对博物馆所传播的文化、信息和知识的接收结果相对于强制性涵化来讲效率高、质量好。

从博物馆的角度来讲,博物馆是以展览的方式向观众进行信息输出,从博物馆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的是博物馆的展览是需要明确的政治站位、历史站位和文化站位,由于在这三个方面的坚定立场,使得博物馆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营造了一个独具区域文化特色的环境,其目的就是为了将展览所展示的文化信息传播出去。而博物馆的观众除去本区域原生居民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不属于本区域内的居民,博物馆展览对于他们来讲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涵化作用。我们可以再将博物馆涵化的目标人群范围缩小一些,在现代城市中,由于居住人员类型复杂,外来人员在整体居民中占比较大,脱离原生地的外来人员如何才能逐渐融入新的环境之中?这时候就需要文化空间发挥个人的涵化功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在态度、行为、认同和价值观上产生变化,从而适应甚至融入新的社会环境。

虽然可以证明,博物馆是存在涵化能力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上述文字中看到博物馆的涵化能力在发挥上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的目标人群范围非常小,同时由于博物馆在传播手段上的落后更加阻碍博物馆发挥传播和涵化的能力。随着现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博物馆不管是从表现方式还是表现技术上来讲都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丰富和提高,那么怎样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推动现代博物馆发挥涵化能力?

三、推动现代博物馆发挥涵化能力

(一)开拓新思路,树立博物馆展示新理念

在中国博物馆长期的发展历史中,可以发现在展览的制作上存在很僵硬化的“定势思维”,这是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一大阻碍,所以在当今的博物馆展览建设上,要开拓新思路,树立展览建设的新理念,提起观众兴趣的同时吸引更多观众前来参观。

例如在主题选择上,不仅可以将博物馆收藏的器物作为信息源,博物馆自身所构建的“博物馆文化”也可以成为主题进行输出。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的故宫在建成600周年之际,在午门展览厅举办《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型展览,由于此展览的特殊意义以及故宫及其博物院极高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因此对于这场展览的策划需要十分慎重的考虑,在展览的第三展厅主题选择上,策展团队选择以从近代博物院的发展历史为主题,系统的向观众讲述自1925年10月10日博物院建立至今的历史,这一单元主题向观众展示了紫禁城由“皇家文化”向“博物馆文化”的转变[4],这种转变为故宫博物院树立了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也为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打破旧理念,树立新理念”,博物馆在展览主题的选择应从大视角转向细节处,不仅是展览主题,展览的空间、层次、逻辑、形式等任何方面,都要将“破旧立新”贯彻到实处,使观众在展览中获得新鲜感、积极性和满足感,从而发挥涵化的能力和提高涵化的效率。

(二)推进数字博物馆建设,提高博物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在现代博物馆的建设上,数字化是必然要求,博物馆数字化是多方面、宽领域的,从涵化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数字化的建设主要表现在展览建设数字化和博物馆宣传数字化这两个方面。

对于展览建设数字化来讲,一方面在真实空间内采用数字化技术,使博物馆陈列展示可以让观众享受到虚拟环境下所呈现的假想经验[5],这样大大地增加了博物馆的趣味性,从而吸引观众,提升涵化能力。同时数字化所表达出的富有戏剧性的表现张力和强大信念地卓越创意,具有感化他人的能力和拥有性情志趣美感的艺术表现,可以使人引发共鸣的形象与巧夺天工的表现艺术,这些将带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和身临其境的难忘体验感。另一方面,虚拟展览的建设,在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接近于实体展览,这样不仅增添趣味性,还促进跨平台的使用,扩大观众范围和数量。

对于博物馆宣传来讲,数字化的发展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大众传媒的介入。大众传媒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它们会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对用户进行潜移默化的涵化来改变用户的世界观。近些年数字化宣传工作功效显著,数字化宣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博物馆等一系列相关文博事业在社会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而在今后的数字化发展中,我们要把握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时代造成的涵化模式的重构,趋利避害,推动新模式、新技术、新概念的融入。

(三)提升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提高博物馆公信力

公立博物馆作为一个面向全体公民开放的,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常设非营利机构[6],有着极为重要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所以博物馆及其工作人员要有使命感,有意识、有目的地去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来提高博物馆的公信力。

近年来,信息定位型展览的出现,成为提升博物馆品质的重要契机和手段[7]。进入21世纪后,中国博物馆逐渐引进信息定位型展览,这种新型的展览模式打破了传统器物定位型展览注重艺术忽视教育的传播定位,从而为专家学者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一个桥梁,通过“叙述”的方式使专家可以将近期的学术成果“间接”展示给观众,也让观众用“理解”的方式高效地获得知识。高品质的信息定位展览,既能提高博物馆的专业性,还能提升博物馆的传播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博物馆的公信力的能力。

那么如何建设高品质的信息定位型展览?

1.要建立起配套的文物收藏征集体系

信息定位型展览是利用博物馆物来讲述一个故事,那么前提是我们要有可以讲好这个故事的博物馆物。这种“故事”的基础一定是基于该博物馆所包含区域整体的“社会记忆”而产生的,所以在文物收藏和征集方面,我们要抛弃之前以“贵”“稀”“精”为核心的收藏和征集理念,建立以保护公众的“共同记忆”为目的的理念并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从而确保展览的权威性、完整性、系统性和物质基础。

2.加强对于博物馆物的深入研究

信息定位型展览的一切输出都要建立在对所输出信息的研究上,所以我们对博物馆物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方面,我们要对单個博物馆物进行研究,深度挖掘每个器物的文化内涵并把握所能产生的信息要素,大大加深我们对于自己本馆内的藏品的了解同时确保信源的可信度;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博物馆物进行系列的研究,找出文物与文物之间的联系,构建以展览物质基础之间的逻辑。

3.完善展览评估机制

从博物馆传播机制上来看,反馈是传播机制中重要的一环,而展览的评估工作可以为博物馆工作提供整个展览系统的反馈。在评估工作中,建立观众评估、专家评估和策展人评估 “三位一体”的评估机制[8],坚持从策展到撤展一条龙的评估工作,使其成为博物馆一种常态化的工作内容,推动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4.开展观众调查,走进观众,了解观众

纵观整个博物馆的发展历史,它诞生于贵族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极少数人群中,后才走向公众,所以长久以来博物馆始终保持着一种“高傲”的姿态,这严重阻碍了现代博物馆的发展。同时,由于我国国体的原因,在我国的博物馆建设上,我们更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走进以人民为基础观众群体中,了解观众,倾听观众心声。

(四)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成为其功能和吸引观众的方式之一

在当今博物馆发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现代社会新博物馆运动的出现和广泛开展,其中社区博物馆的诞生和发展给我们对于博物馆的建设引发了新的思考,因为它向我们展示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博物馆服务。

相对于大型博物馆的建设,资金少,信息量小,对观众的吸引力小的博物馆,我们要对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区博物馆就是这类博物馆的典型,虽然目前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已是大势所趋,但是笔者认为,在社区博物馆建设上还是要慎用建设数字化博物馆。首先,相对于本地其他大馆来讲,各个社区博物馆不管是内容量还是形式丰富程度都小于本地其他大型博物馆,所以建设出的数字化博物馆信息量小,对观众的吸引力小,结果收效甚微。其次,不可否认数字化博物馆不管是在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都有很大的花费,对社区博物馆这种可用资金少的小型博物馆来讲成本过大。最后,一般情况下居民所在社区的社区博物馆相对于其他博物馆来讲距离自己更近,方便居民茶余饭后利用空闲时间入馆参观,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社区博物馆要学会利用起来,努力吸引观众前来参观。

对于社区博物馆吸引观众的方法,应该将社区博物馆建设与社区居民服务相结合,利用这一方法可以提高居民对社区博物馆的关注度和好感度,同时改变居民对于社区博物馆的看法,使其不在将社区博物馆当作只是观光旅游的地点,它可以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场所。比如,社区博物馆可以提供便民雨伞,出现突发性降水的情况,无论是本社区居民还是其他社区居民,都可以前来登记借用。同时,社区可以将一些定期举办的社区活动在社区博物馆进行,社区博物馆也可以自己定期举办一些活动,例如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学习活动,真正做到基于本地“群众意识”的社区博物馆建设。

对于大型博物馆来讲,虽然其有很强的能力来吸引观众,但是这不是大型博物馆不完善其博物馆服务的理由,反之落后的博物馆服务体系可能会为其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无论是大型博物馆还是小型博物馆,建立配套完善的博物馆服务体系都是非常必要。

(五)提高展览阐释能力,促进涵化功能的提升

从实质上看,博物馆展览的核心就是建立“物与人的对话”[9],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对话,展览的功能才能被发挥出来。由于我国博物馆在建设初期及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在展览的建设以器物定位型展览为主要展览类型,向观众展示器物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阐释上没有过多的要求。但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在党和国家的将有力领导下蓬勃发展,在展览建设上逐渐从抛弃了以器物定位型展览为展览制作方向,转向内容丰富、以传播知识类信息为主的信息定位型展览上,所以在阐释上不能依赖传统阐释系统,建立适合信息定位型展览的阐释系统工作迫在眉睫。

建立阐释系统工作主要分三个方面。首先是对博物馆物的研究,在信息定位型展览中,所有的器物都被一个主题所联系起来,用丰富的器物来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在展览选择所用器物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器物,这就要求我们真正、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博物馆物,有能力找出不同器物之间的联系,加强研究的能力。其次是对博物馆观众的研究,博物馆观众是博物馆展览直接的服务对象,所以对于观众的研究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去研究“观众到底喜欢什么”,深入观众中,认识观众,了解观众,及时收集并整理分析出观众的反馈信息,从而去举办出观众感兴趣的展览;另一方面我们要求研究“如何提高观众的观展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设置专门的研究人员,多领域(如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专家多角度进行相关研究。最后是对展览的研究,这是阐释的核心环节,我們首先明确的是博物馆展览传播的两个特性:一是空间性,二是学习的非正式性。明确了特性后,在研究上我们要着重去研究“如何把文本展览信息转化成空间展览”和“如何把握博物馆学习的适度性和趣味性”,这是一个从符号到空间、从研究到科普的过程性问题,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联合多方面学者专家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黄洋,陈红京.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十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9-21

[2]马季方.文化人类学与涵化研究(上)[J].国外社会科学,1995,(1):11-17.

[3]雷天恩.殖民与文化传播[J].西昌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8):15.

[4]赵冠群.故宫博物院中的皇家文化与博物馆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5]刘爱河.现代博物馆陈列展示设计内涵的演变[J].中国博物馆,2005,(4):76-80

[6]博物馆学概论编写组.博物馆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32-35.

[7]严建强.信息定位型展览:提升中国博物馆品质的契机[J].东南文化,2011,(2):7-13.

[8]严建强.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J].中国博物馆,2008,(2):71-80.

[9]周婧景,严建强.阐释系统:一种强化博物馆展览传播效应的新探索[J].东南文化,2016,(2):119-126.

作者介绍:

马紫琦,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博物馆学与博物馆展示。

裴永亮,男,汉族,山西大同人,历史学博士,渤海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简牍学。

猜你喜欢

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去博物馆shopping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
自然博物馆大闯关
世界博物馆日
露天博物馆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
博物馆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