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内篇中的处世哲学

2022-06-20邹晓丹

今古文创 2022年24期
关键词:庄子

【摘要】《庄子》作为庄子哲学的著作至今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目前对于庄子处世哲学的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庄子》内篇、外篇与杂篇三部分内容,对内篇的研究不算深入。本文将从生命观、社会观、自我观三部分对《庄子》内篇的处世哲学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庄子;《庄子》内篇;处世哲学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4-0026-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4.008

庄子自古以来都是一名极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其思想对后世学者的影响不言而喻。庄子多以寓言的言说方式,论说了不同方面哲学思想。其中,庄子的处世哲学是《庄子》当中极具有研究意义的部分之一。《庄子》的内篇被认为是庄子思想的核心,乃庄子一人原创,而外篇与杂篇则可能掺杂了庄子后学的思想。因此,本文拟对《庄子》内篇当中所蕴含的处世之道进行详细研究。目前对于庄子处世哲学的研究主要通过结合《庄子》内篇、外篇与杂篇三部分内容,对内篇的研究不算深入。除此之外,前人的研究缺乏从生命观、社会观、自我观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庄子的处世哲学。因此,本文将从生命观、社会观、自我观三部分对庄子的处事哲学进行分析探讨。

一、生命观

在本章节中论述部分主要有两点内容。首先是庄子对人有生死困境的看法,以及庄子不拘泥于生死困境处世观。其次是庄子对于形体残缺困境的看法,以及庄子安之若命的形体残缺困境处世观。

(一)生死困境观与不拘泥于生死处世观

本节主要论述的内容是人需要面对的物理生死的生命困境以及庄子不拘泥于生死的处世观。

1.生死困境观。人是万物之一,同样也会有万物所会面临的生老病死。死亡是人无法避免的生理进程。人往往会恐惧死亡的来临。人们往往认为死亡是最不理想的生命状态,宁可艰苦的在人世间或者也不愿面对死亡的到来。《庄子·齐物论》当中提及:“小恐惴惴,大恐缦缦”。①大部分人在面对死亡时,轻则会微微不安和恐惧,重则会恐惧到失魂落魄。同样,庄子也提及:“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②人一直困于死亡之间的恐惧与不安,因此会导致精神衰微,魂不守舍,久而久之人也没有了一丝生气。人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人的身心损耗是极大的。

2.不拘泥于生死处世观。在面对生死的限制与困境时,庄子和世人提出:“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③庄子告诫世人不必拘泥于生死之间的局限,不把死亡看作是悲伤的,也不把死亡时刻放在心上。同时,庄子也提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④生理的生与死是自然的进程,就如同日月流转是自然规律。生死也不是人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够改变自然的事情,物理的实际存在也不会被人为所改变。《庄子》当中出现了大量的“真人”形象,“真人”是永生的,同时“真人”也是超乎世人所存在的。通过“真人”这一形象不难得出:在庄子眼中,人是有两部分的“我”构成的。一个是生理上的“我”,另一个则是“真我”即为精神世界的“我”。生理上的“我”是无法避免死亡的到来的,并且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进程。而精神上的“真我”则能够与世长存。首先,在《庄子·大宗师》当中,庄子提出:“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 ,有旦宅而无情死”。⑤人们所认为的死亡其实是物理上的形体变化,死亡其实只是一个变迁,精神上未必有所损耗,因此人们对于物理上的死亡不必加以过多精神上的消耗,活在物理死亡的恐惧阴影之下。此外,在《庄子·养生主》当中,庄子借用燧人氏的烛火向世人说明“生命短暂,灵魂不灭”这一生死观念。燧人氏的第一盏灯,灯油早被灯芯燃尽了,唯独火苗流传千古。正如同人的两个“我”,物理上的“我”终有一日会死亡,但是精神上的“我”能够永世长存。

综上,在面对生死的局限时,庄子告诫世人只需要把死亡当作一个自然的物理进程,只是一个形体上的变化,不要活在死亡的阴影之下。

(二)形体残缺困境观与“安之若命”处世观

本章节主要论述内容是人需要面临着形体残缺处世困境,以及庄子所提出对应的“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

1.形体残缺困境观。庄子在其内篇的作品当中向世人描述了不少残疾人,例如《庄子·养生主》当中的独脚右师、《庄子·人间世》的支离疏、《庄子·德充符》的哀殆它、《庄子·大宗师》的子来等等。除人之外,庄子也提及多个无用之物,例如《庄子·人间世》栎树与商丘上的不材之树。这些人与物都是形体残缺不能为人所用的。这种无用的残缺现象并非是后天人为的,而是命运使然。正如“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⑥命运对万物造成形体上残缺给万物带来的影响也是万物一生当中所需要面对的一种生存困境。

2.“安之若命”处世观。在面对命运使然的形体残缺这一困境问题时,庄子提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⑦在面对形体的残缺,庄子提出与其去自怨自艾不如更主动地去接受现实,从内心深处去接受自己的命运,并且不再以自己的形体残缺给精神带来伤痛。在《庄子·大宗师》当中的子舆就是一个极佳的范例。子舆由于命运的安排(在文中子将命运称之为造物者),他身形弯曲不已,并且五脏穴口朝上,下巴弯到肚脐之下,肩部高过头顶,整个身体都是畸形的。但是子舆却好像没有发生变化一样,还到水边打量自己的身影,感叹命运竟把它变得如此神奇。通过庄子举出的这一例子不难看出,庄子希望人们能够换一种对待自己眼中不完美之事的态度,选择去和自己的不完美的外形和解,正如同“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⑧同样,庄子除了希望改变人们对于残缺的外形看法之外,更是告诫人们要明白“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这一道理。在《莊子·人间世》当中出现了两棵无用的古树,这两棵树都因为天生不材而没有被世人所用,并且因为他们的没有用,才得以颐养天年。至此可以看出,庄子希望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无用去变得有用,无用恰是存身之道。《庄子·人间世》当中的残疾人支离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人天生畸形,但是胜在他天生手巧可以替人缝补衣物先养活自己。除此之外,如果他替别人算卦,不仅可以养活自己,还能多养活十个人。除了自己养活自己,他还不需要担心被送上前线去打仗,也不需要担心要干劳务。同时官府体恤他这一类病残的人,定时给他们分发粮食和柴火,他拿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至此不难看出,世人往往会担心残疾人无法得以生存,但是文中的支离疏正是因为他的残缺却活的似乎比世人都更为理想。

综上可知,在面对命运使然的残缺困境时,庄子提倡人们能够改变对于残缺这一现象的观念与原有态度,并且也希望人们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二、社会观

庄子在其文章当中多次提及“命”,在庄子看来人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命运常常会成为人一生当中的羁绊、对人产生的限制常让人束手无策。⑨在庄子的处世哲学当中,命运对于人的束缚主要体现在“身为人臣的不得已”上。庄子也针对上述处世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处世态度,分别是“托不得已以养中”以及“安之若命”。

(一)不得已为之困境观

人在社会当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身份,因此也会需要尽到不同身份所需要尽到的社会责任。人在工作当中往往也会有很多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在《庄子·人间世》当中,叶公被国君委派前往外国去谈判占领他国土地事宜。叶公子高认为若是事情谈妥了,他的身心有所损耗;若是事情没有谈妥,他不仅是身心损耗更是没有完成自己应当尽到的职责。因此可见,不管事情成与不成,其实两边都不讨好。庄子借用这一形象的比喻向世人点明:很多时候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会有很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对自己是一种损耗。这种工作上不得已之是对人的损耗也是人生活在社会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困境。

(二)托不得已以养中与夹缝生存的困境处世观

在面对职责所在不得已的这一社会困境问题面前,庄子所提出的处世之道是:“托不得已以養中”与“夹缝生存”。庄子认为职责所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的一种命运,也是人无法抗拒的,每个身处不同职责的人都有着对应不同的命运。因此庄子在面临如此的职责所在的困难时,他认为人只需要尽到职责即可。庄子借用故事中孔子之口说出:“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⑩做儿女的敬爱双亲,这是自然的天性,是无法从内心解释的;臣子侍奉国君,这是人为的道义,天地之间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没有国君的统治,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义是人的所来所往,也是人生活在世上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很多时候是人自己也无法选择的事情。“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⑪做一个臣子的道义,就是要完成一个臣子应该做到的事情。为人臣本身就有很多不得已的事情,而人只需要物来顺应尽忠尽职完成即可。庄子认为:国君或是上司委派给人的事情该是什么样就让它是什么样。如果身为臣子不得已被卷入其中,那就托不得已以养中,保持无为的态度,顺其自然不让私欲影响事情发展。同时,庄子也认为在这些不得已的各类工作事宜当中,其实是存在着人能够安身立命的缝隙存在的。这些缝隙正如同庖丁解牛当中的大隙与大窾。庄子借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诫世人要在生活与工作当中学会做事游刃有余。“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⑫人生存在社会之中往往有很大的限制,而这些更是我们人为所无法控制的。人恰恰就是要在这样的限制当中找到空隙去养生,也就是夹缝生存。庄子认为人间之道往往都是不如意的,告诫人们不要去设想人在社会之中有自己理想的安身立命的境界。庄子认为人生不如意不是十有八九,而是百分之百的不如意。在如此不理想的情况下,夹缝恰是人在社会当中生存的空间。庄子也告诫世人,缝隙是需要人自己努力去寻找的,并且不要消极地认为自己找不到。

综上,庄子在面对职责所在的不可奈何之事时,他鼓励人们要明白“托不得已以养中”适度之法,并且也鼓励人们能够找到让自己在众多不如意的工作的缝隙,去学会夹缝生存与游刃有余。

三、自我观

除去外界命运使然的处世之困,庄子认为人存在着很大一个局限就是人内心当中的自我意志。因此,在本章节中论述部分主要有三点内容,分别是:“成心”困境观与“乘物游心”处世观、争辩不休困境观与“和而不唱”处世观、追名逐利困境观与“心斋”处世观。

(一)“成心”困境观与“乘物游心”处世观

人常将自我对世界的评判标准凌驾于客观存在之上。因此引发出了人的“成心”这一处世困境,庄子对此也提出了“乘物游心”的处世观。

1. “成心”困境观。人常说事情不够称心如意,是因为事情没有随着其心里所想的理想状态去发展。庄子提及:“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⑬人往往会认为事物的分散往往会有新的生成,有新的生成必定有所销毁。但是在庄子看来正是人有这样的此消彼长的成心所在,固执己见认为很多事情就应当如此,因此影响了一个事物真正的自然进程。因此,个人的自我意志导致了人往往会不满意事物的发展结局,并且也会影响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庄子在此也点明了人的自我意志对个人的精神损耗或是事物的自然规律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这恰也是人需要面临的问题。

2.“乘物游心”处世观。在面对不合乎心意的发展境况这一问题时,庄子首先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是天地万物的一员,正如:“天地与并生,万物于我为一”。⑭天地与人化而为一,人与万物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差别,人并非是居于万事万物之上的主宰者。在认识到人与万物都为平等之后,庄子提出的方法是让万物各得其所,正如“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⑮庄子认为人应当和万事万物一样,各安其分并且相互包容。人之所以不能够称心如意就是因为人难以包容下自己所认为不好的那一面。因此,人也不应该再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事物之上,因为人与万物相同,万物都能包容的结局,人自然也应该包容。

除包容与平等思想之外,庄子也告诫人们要学会并做到乘物游心,让心随着事物的流转而变,而不是让事物随着个人意志与进行发展。《庄子·应帝王》当中提及:“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⑯人应当随着物的变化而发生心态上的改变,心应当随着自然发生改变。物是自然的原本状态,而人的自我意志是后天人自己赋予的。在庄子眼中后天的人为干预是没有办法抗衡过自然形态的,因此人应当顺应自然的发展而不是让人的自我意志去改变自然原有的规律。人产生出来的好恶之心对人造成了困扰,庄子在此也告诫人们不要被私我之好恶所束缚,被主观意志印象蒙蔽客观之心。

综上,在面对客观事物不如个人之意的问题时,庄子希望人们能够意识到人应当与天地万物是一样的且平等的,并且人应当学会做到乘物游心,让自我意识随着事物的自然转变而发生改变,不去加以过多的人为干涉与控制。

(二)争辩不休困境观与“和而不唱”处世观

本节主要论述内容是社会上因人的自我成见而引发争论不休的处世困境,以及庄子所提出对应的“和而不唱”的处世观念。

1.争辩不休困境观。在人世间往往会有很多人在争辩孰是孰非,这些孰是孰非的争辩同样也根植于人的自我意志。世间发生的无数主观是是非非的争执,产生武断的态度与排他的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人的自我意志在作祟。⑰人常会拿自己认为的是去评论他认为的他人之非。世间所存在的争辩与是非在庄子眼中也是消耗人精神的一种体现,《庄子·齐物论》当中便提及:“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⑱人在争议的过程中会动怒,在争议之外的时间也会在潜意识去思考如何能够在争论过程当中胜于他人。人的成心给人带的损耗不仅是表面上的动怒,还带有更深层次的对人精神上的损耗,日久便对人的身心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此外,在庄子眼中,是非争辩双方的胜负并不是以客观是非作为依据,而是以人的主观意志去进行判断,这也是争论仍然存在的原因。⑲综上不难得出,庄子认为人的成心所构成的不同的价值体系引申出来的不同言论与争辩同样也是人需要面对的一个处世问题。

2.“和而不唱”处世观。在面对人言争论这一处世问题面前,庄子提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辩”。⑳庄子并不否认人对各类事物的评价或是言说,但是庄子强调人要学会不论。很多争论其实是用人自己认为的对的去说自己认为的他人之非。拿是去说非本身就是不对等。庄子肯定世界是由二元对立的事物所构成的。一个事物有是非两个方面是自然存在的一种形态,因此庄子认为就应当是“知通为一”。不必去用此一面去和他人爭辩彼的那一面,因为本质一样并无差别。

其次,庄子也提出人在面对不同的言论面前应当尽可能做到“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庄子认为人在听取不同的言论时,应当如同人照镜子一般,听的时候就反映客观所听到的,不加以个人的判断;在听过之后也不留下自己主观意念上的痕迹。不去为了讨好他人而发表迎合的言论,同样也不为了去表达个人的主观意见去反对他人。同样,在《庄子·德充符》当中有一位奇丑无比却被众人所爱的人物,名为哀殆它。哀殆它能够接受一切人和一切言论,并且他不提倡任何的建议,同样也不对任何人的意见加以评判。之所以人们会喜欢哀殆它也是因为他们能够在哀殆它那里找回真实的自我,哀殆它对待他们的言论正如同前文所说的镜子一般,客观反映每一个言论与言说者。庄子通过这一人物形象指出:任何人的意见都是自然存在的。因此,人应当做到承认外在一切的言论都是合理存在的,不必去迎合也不必去加以批评。

综上,在面对不同的争辩问题面前,庄子希望人们能够明白只是言说而不是争论这一道理。同时庄子也指出人在面对任何的言论面前只需要如同照镜子一般,承认言说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存在,也告诫人们在面对不同的意见时不加以个人评判。

(三)追名逐利困境观与“心斋”处世观

人在无法控制自我欲望的情况下,常常让自己身处追名逐利的困境中。庄子在此也提出人爱追名逐利的困境观以及对待这一困境的“心斋”处世观。

1.追名逐利困境观。人身处在名利社会中,往往会被名利所诱惑。庄子并不否认人生活在社会之中,适度的欲望可以促进人的良性发展。但是,当人的欲望过度膨胀时,人就会沉迷于追逐名利所带给自己的身份或地位,庄子认为这是人的虚荣心。在《庄子·人间世》颜渊辞别孔子去卫国想要拯救卫国民不聊生的社会这一故事当中,庄子借用孔子之口提出:“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㉑人的美好品德会在人群传开是因为他贪爱美名,而他的聪明才智之所以会彰显是因为他爱与人相争。人在追逐名利或是彰显自身美好德行就如同车轮互相碾轧。因此在庄子看来,名利与世人的小聪明其实是伤害世人自身心性的凶器。同样,庄子借用尧让位许由管理天下的故事向世人提出:人往往会认为名利是实在且有用的。正如同另一位道家代表人物老子提出的“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人们也往往会将名利放在自己所追求的主位上面,并且会认为名利是人首要追求的目标。人常常会认不清名利居于客位这一事实。

综上可见,庄子认为人在名利的问题上常会被自己困在追逐名利的陷阱当中无法脱身或是无法自拔,并且无法认清名利其实是居于客位这一事实。

2.“心斋”处世观。在面对名利之争这一问题时,庄子提出的解决方法时是认清名与实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倡人们能够做到心斋。在面对名利的诱惑之时,庄子告诫人们要先学会认清名利居于客位这一事实。在《庄子·逍遥游》当中,庄子借用许由之口说出:“名者,实之宾也”。㉒这一道理。许由被尧所看重,是因为他在天下很有名望。但是许由之所以拒绝成为继任者就是因为他认识到名利并非居于主位能够长久。许由虽是当时的名人,但是他选择不要天下是因为他心中无名,所以不以有名而要天下。人心不足所以才会有很多关于名利的不如意。庄子在此正是希望通过许由这一形象的案例告诉后世之人不要认为名利为主,而是认清名利为宾客,追求名利也并非长久之计。庄子在面对名与利的诱惑时,他提倡人们做到回归自己的内心。“虚者,心斋也”当中的“虚”其实是清空之意。在庄子眼中,人在面对自己对于,需要清空的只有从人心当中所产生的欲。人清空了自己心中过度膨胀的欲望之后,就会如同斋戒一般,心如明镜,自然也不会再被名利的诱惑所迷惑。

综上,在人面对名利这一困惑时,庄子希望人们能够认识到名利是居于宾客之位,不再以追求名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在面对名利诱惑之时,鼓励人们回归自己的内心,减少自己的过度膨胀的欲望,让自己达到心如明镜这一境界。

四、结论

在庄子的生命观中,庄子在面对生命带给人生死困境时,他选择不拘泥于生死的处世态度;在面对生命带给人形体残缺困境时,他选择了安之若命的处世态度。在庄子的社会观中,面对社会带给人许多不得已而为之的困境时,庄子告诫后人要托不得已以养中并学会夹缝生存。在庄子的自我观中,面对自我带给人的“成心”困境时,庄子提出了“乘物游心”的处世观;在面对争辩不休困境时,庄子选择了“和而不唱”处世之法;在面对追名逐利的困境时,庄子告诫人们要学会“心斋”以处世。尽管庄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离开人世,但是他所留下的处世哲学仍极具现实意义,对当代社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⑪⑫⑬⑭⑮⑯⑰⑱⑳㉑㉒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⑨向丽:《〈庄子〉“安命”思想浅析》,《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8期,第92-96页。

⑲赵红梅:《庄子〈齐物论〉研究》,2021年西北大学论文。

参考文献:

[1]曹玉华.论道家理想人的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129-132.

[2]向拯翔.论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D].湖北大学,2014.

[3]蒲华睿.论庄子的人生困境及其审美突围[D].贵州师范大学,2019.

[4]王乐.庄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西北大学,2012.

[5]王新辰.庄子理想人格观研究[D].兰州大学,2019.

[6]王波波.《庄子》内篇中的“命”及其思想内涵[D].内蒙古大学,2021.

[7](清)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8]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邹晓丹,女,汉族,广东广州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猜你喜欢

庄子
《庄子说》(三十九)
《庄子说》(三十)
《庄子说》(二十八)
《庄子说》(二十七)
《庄子说》(二十三)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一)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八)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