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选择的路》认知诗学解读

2022-06-20陈雨薇

今古文创 2022年21期
关键词:弗罗斯特概念隐喻罗伯特

【摘要】本文拟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切入,运用概念隐喻,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求丰富读者的认知。本文得出的结论是,罗伯特·弗罗斯特大多数是以描写自然景观来揭示人生哲理,而这些人生哲理无不来自人的生活经验,带有认知的烙印。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读者可以明白诗人想要突出的重点,感受凸显出来的图形而淡化背景;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读者可以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作为源域来理解诗歌中抽象的目标域,化抽象为具体;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隱喻在诗歌中对运用,利用输入空间、合成空间、类属空间和混合空间之间的关系能对该诗歌的逻辑关系和意象特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关键词】认知诗学;罗伯特·弗罗斯特;概念隐喻;“未选择的路”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1-0032-04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1.010

一、引言

Reuven Tsur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认知诗学这一概念。他的核心观点是把认知科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认知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地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加入认知诗学的研究队伍之中。随着国外认知诗学如火如荼的发展,在21世纪初国内开始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文学研究。从2006年起到目前为止,国内认知诗学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余年。 国内涌现出一大批学者致力于认知诗学的研究,祖利军(2008) 对《人生颂》进行了认知诗学解读;蓝纯(2011)用认知诗学来分析唐诗宋词;高原(2013)分析了西方认知诗学和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美学比较;袁圆和屠国元(2001)用认知诗学分析了朱自清散文翻译的意象。

由此可见,认知诗学在国内外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认知诗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是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如概念隐喻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等去对文学作品如诗歌进行赏析。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文学,认知和语言三者关系联系紧密。

国内也有学者在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认知诗学对解读。王亚磊(2016)用认知诗学对其进行了视点分析;王晓军(2016)用图形背景理论对其进行了解读;钱俊(2015)用其作为案例分析了认知诗学在英语诗歌中的教学意义,但至今还未有学者对其进行概念隐喻和概念整合的解读分析。因此本文从认知诗学视角切入,用概念隐喻概念整合和图形背景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目前关于认知诗学和《未选择的路》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谈论理论框架;第三部分是用认知诗学解读《未选择的路》;第四部分是结语。

二、理论框架

(一)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来自心理学,在研究认知诗学过程中,图形背景理论的作用不容忽视。它表示的是一个这样的意象:当人们在看待周围的事物时,会把所关注的事物称为图形,而把周围的环境当成背景。例如,当你走进房间,发现桌子上有一个茶杯,通常情况下会把茶杯当作凸显的图形(figure),而把静置的桌子当成背景(background)。

普遍而言,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图形总是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征:清新可辨的完形;背景相对来说没有特定的形状。图形个性鲜明,结构清晰,而背景则平平无奇。一言以蔽之,图形是被背景所烘托出道的红花,而背景仅仅作衬托的绿叶。

认知语言学认为图形背景理论还可以体现在语言的结构上,比如传统的主谓宾结构,就可以理解为图形背景理论这一个二分的认知原则在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与之对应,认知语言学认为图形背景理论在文学作品也能得到体现。从总体来看,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特定的作者从整个大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中抽离出来的一个小分块,社会环境是背景而角色就是凸显的图形;从微观而言,每一部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经济状况,都拥有着特定的人物设定,在这场情景剧表演中特定的社会情况是背景,文学作品是凸显出来的图形;在每一部作品中,主角是图形,次角构成了背景对其进行烘托和渲染。如果从更微观进行阐述,文学作品是由章节构成,而章节的构建是基于段落的合成,段落又是由于句子所构成,而这些句子由一个个不同词性的单词构成,其中主语扮演着图形的角色,宾语和状语担任背景的角色,动词是连接图形和背景的中介。

简而言之,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变换风格特征以达到特定的文学效果。作者就如灯光师,通过控制灯光的强弱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其产生共情能力。读者能感知到强调凸显的图形,而淡化次要的背景。

(二)概念隐喻

传统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段,关注本喻体之间的相似性,把关注点放在诗歌的美化上,没有涉及人的认知因素。认知语言学把隐喻处理成不仅仅是修辞手法,而且最重要的是属于认知的范畴,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著作——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开始以隐喻的视角探索人类语言的本质,并且把隐喻正式纳入认知科学领域。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 (1993)对概念隐喻做出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闪烁着认知的光芒,思维过程以认知为基础,因此隐喻构建了人类的认知系统。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是从日常表达中归纳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认知模式,可以通过其反映出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化抽象为具体。通过概念隐喻源域和目标的映射,人们可以建构起两种毫无关联事物的感知联系。其实质是通过一种具体事物来理解另一类抽象事物。例如,中国人常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基于“UP IS GOOD”这一概念隐喻。

(三)概念整合理论

为了弥补概念隐喻的不足, Fauconnier首先提出了概念整合理论,Turner、Grady、Coulson等人发展了该理论。在概念整合理论中,Fauconnier 提出了心理空间(mental space)的概念,并且把它处理成人类范畴化和概念化等思维过程的中介。两个输入空间(Input 1,Input2)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合成空间(Blending Space)构成一个完整的概念整合系统。跨空间映射存在于两个输入空间的部分结构,而这两个输入空间所重合部分会在更为抽象的层面被構建成合成类属空间。除此之外,合成空间会享有两个输入空间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在最后一个空间里,层创结构的形成以组合、完善和扩展这些种认知操作为基础,这样把前两个输入空间中的成分组建到一起,目的是构建起新的联系并且解读隐喻意义。

三、根据认知诗学解读《未选择的路》

(一)图形背景理论解读《未选择的路》

在《未选择的路》中罗伯特·弗罗斯特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传统的韵律表达了诗人在人生岔路口的所思所想,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未选择的路》全诗一共四节,每节五行,每一行包括9个音节,属于抑扬格。本诗描写了作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徒步行走在丛林中,看到了两条可供选择的路。其中一条通往丛林深处,荒草萋萋,幽雅寂静,人烟稀少;另外一条则风光无限,岁月静好,待人光临。诗人徘徊许久,停滞不前,不知道该如何做出选择。诗人徘徊不前,最后反其道而行之,选择了富有探索性的一条路。但是对于那条未被选择的路,难以忘怀,只能以‘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作为留念。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诗人选择了一条路,从此不能再踏入林中的另一条路,只能一往无前地走完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从认知的宏观层面来分析图形背景理论在本诗中的运用,诗人一生会经历很多的风景,或悲伤,或痛苦,或兴奋,或激动等;但是他从众多的风景中单单挑选一个早晨徒步旅行的场景来展开叙述,而且是在特定的时间(清晨)特定的地点(丛林)所看到的自然景色。诗人把当时纠结的心境生动活泼的当作图形凸显出来,而把一生中其他的时间的风景作为背景烘托。从认知的微观层面来分析,诗人是这次徒步旅行风景的发现者,体验者,感受者,是认知的主体,是凸显的图形,而丛林中分开的岔路,丛林的风景是背景,是对图形的映衬。

在该诗的第一 二节,诗人描写了以下的意境:金色树林;两条道路;丛林深处,灌木深处,足迹,在这幅画卷中诗人是凸显出来的图形,是抉择的主体,而周围的景色是背景,传达出作者淡然的心境。在该诗的第三四节,诗人构建了以下的意象:早晨;两条路;改日;多少年以后;怅然若失的情绪,如此种种,耐人寻味。在后两节,诗人有目的地将传统意义上的背景处理成图形,而把认知主体虚化成背景,在诗歌的最后,诗人选择将之前颠倒的图形背景关系放回传统的位置,把认知主体即感受者凸显成图形。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这是诗歌最后的一幕,是最后的一个场景。诗人这样做能够把心有不甘的认知主体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和体验诗人的心境。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在该诗歌的第一节中,以诗人的视角呈现图形背景分离,在金色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树林是背景,两条路是图形。至此,诗人就像一位摄影师,根据他视角的切换,图形背景的分离,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去感受他所感受的,遗憾他所经历的。

(二)概念隐喻解读《未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描述了一个旅行者来到了一个分岔路口。道路是该诗歌的中心主题,表述为JOURNEY。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旅行者在分岔路口做出的决定,即在旅途中做出的决定。在第一节中,弗罗斯特把自己比作旅行者。在两条路的分岔口,他必须做出决定。他犹豫着要不要选择其中的一条路。两条路中的一条开满了鲜花,许多人在这条路上旅行,而另一条路是荒芜的,很少有人喜欢在这条路上旅行。旅行者站在路的前方犹豫不决,他知道这个决定将把他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在第三节中,他选择了一条很少有人走的路。经过思考,他最终选择了这条荒芜的道路,这使他有了不同的人生,伴随着不同的风景。

在《未选择的路》中,LIFE IS A JOURNEY是一个根本的隐喻,他是看不见的。JOURNEY和LIFE之间的关系没有直接的描述,而是通过读者的创造性思维来理解,因此这首诗充满了隐含的意义,值得一读。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该概念隐喻在本诗中的运用。

隐喻的基础是相似性。LIFE和JOURNEY都具有PATH模式或SOURCE-PATH-GOAL,MOTION模式的共同特征。它们都有源头、路径,最后到达目的地(Lakoff,1987:416-461)。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就像一个旅行者在旅途中面临的困境。因此,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对应的概念。

表1 《未选择的路》中的概念隐喻

在这首诗中,读者可以在源域(JOURNEY)的帮助下重构目标域(LIFE)。重构的过程是基于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似性,其中每个领域的概念是相互关联的。这就是概念隐喻理论中所说的映射。从这一点出发,可以通过概念隐喻的映射来研究诗歌中的隐含意义。因此,隐喻可以创新人们的思维认知方式。《未选择的路》表面上讲的是一个旅行者面对分岔路的迷茫,但实际上它也表达了选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将使未来的方向完全不同。

(三)概念整合理论解读《未选择的路》

从整合理论的角度看,LIFE和JOURNEY是两个基本的输入空间,诗歌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具有意义。LIFE 是目标域,这是理解的关键,而 JOURNEY 是源域,在混合空间的过程中提供了重建框架的基础(Croft & Cruse,2004:08)。这两个输入空间的相似之处被有选择地投射到网络空间中,即类属空间,它是一个抽象的结构,代表了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结构,即诗歌中的生活和旅程。但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混合空间,从源空间和目标空间中选择的概念性材料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结构。Blended Space 不仅包含从两个输入域绘制的属性选择,它还包含了新的概念材料,这些材料来自在百科全书知识的基础上对概念混合的阐述,这就是所谓的涌现结构。突现结构包含着复杂的心理活动。

Fauconnier (Fauconnier 1997:149-151)指出,新兴结构有三种共同作用的方式,即结合、改进和扩大。于是在这条“分道扬镳”的道路上供人们选择,这必然会导致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正如福科尼耶所说,混合空间在隐喻映射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未选择的路》中,合成理论提供了一条探索隐含意义的途径。在这首诗中,诗人来到一条分岔路口的旅行者,就像一个人在生活中面临着一个选择。这种选择可以是在学校选择文科或理科,或者是在找工作,如教师或在企业工作等等。生活有如此多的选择,以至于可以说目前的境况就是当初所选择的结果。旅行者只能选择一条路,就像人只能选择一种生活模式一样。也许有一条道路是充满了趣味性,并且吸引了许多人,而其他道路有很少的旅客驻入。同样,在生活中,有些人喜欢过着奢华而喧闹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则喜欢过着简单而平静的生活。这些是从混合空间中选择的信息。从这里,可以发现整合理论有一个强大的解释力来揭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含义。

四、结语

以本文为例,从认知诗学视角分析《未选择的路》,丰富了读者的感知,拓宽了解读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读者可以明白诗人想要突出的重点,感受凸显出来的图形而淡化背景;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读者可以利用生活中具体的事物作为源域来理解诗歌中抽象的目标域,化抽象为具体;用概念整合理论对《未选择的路》进行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概念隐喻在诗歌中对运用,利用输入空间,合成空间,类属空间和混合空间之间的关系能对该诗歌的逻辑关系,意象特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综合以上三个角度来解读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著名诗歌《未选择的路》,读者会有新的认知视角和认知感受。通过分析,可以得知,选择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因此当站在十字路口时,人应谨慎地做出决定。

参考文献:

[1]王亚磊.罗伯特·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的认知诗学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123-126.

[2]王晓军.从认知诗学图形背景理论视角解读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J].科技视界,2016,(25):110-111.

[3]祖利军.《人生颂》的认知诗学解读[J].中国外语, 2008,(04):105-109.

[4]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27(01):39-43.

[5]袁圆,屠国元.朱自清散文意象翻译的认知诗学探究[J].外语研究,2021,38(02):90-94.

[6]高原.西方认知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的接受美学比较[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1(04):25-28.

[7]钱俊.认知诗学在英语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以《未选择的路》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

3204:93-97.

[8]孙秋月.国内认知诗学研究发展与趋势[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6):118-124.

[9]何中清,赵晶.认知诗学视域下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隐喻分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27

(03):1-6.

[10]丁国旗,范武邱.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以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39(01):96-103.

[11]Fauconnier,G,& Turner,M.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h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M],New York:Basic Books,2002.

[12]Turner,M Reading Minds:The Stay of English in the Age of Cognitive&ienee[M].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13]Croft, Willian & Cruse, D. Allan. Cognitive Linguistic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4]Lakoff,George.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作者簡介:

陈雨薇,女,江西宜春人,天津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弗罗斯特概念隐喻罗伯特
一片云彩
Looking Forward/by Robert Louis Stevenson期待
新老天王技术档案“解密”之弗罗斯特:最善于把控“弧度”的天王
虚张声势
没有鸟叫,关了窗吧
勇敢与懦弱
英男子当“裸体木匠” 干活时只穿靴子
概念隐喻在构建语篇连贯中的作用探析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中国日报英语经济新闻标题中的隐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