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

2022-06-20韩坤,王霞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韩坤,王霞

摘要:羊肠毒血症是肉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为病羊腹泻,胃肠功能紊乱,剖解可见其肾组织软化,又称为软肾病。该病病程短、发病急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故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特征、诊疗及预防等方面进行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为肉羊养殖相关的从业者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羊肠毒血症;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因感染D型产气荚膜梭菌所导致的羊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称为羊肠毒血症,该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途径多样化,且致死率很高,倘若不加以控制和预防,将会给规模化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日常饲养管理人员必须十分重视该疾病的发生,应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加强该类疾病的防治,一旦发生,要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因此。本文就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概述,旨在为肉羊养殖人员对该疾病的预防及诊断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减少养殖场因该类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1 流行病学

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产气荚膜梭菌,山羊、绵羊、牛及灰鼠均为易感动物,其中,绵羊较为常见,尤其羔羊更易感染。产气荚膜梭菌,又称魏氏梭菌,是梭状芽孢属中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人畜粪便、饮水、土壤以及空气尘埃中均存在;羊食入芽孢污染的饮水或饲料后,芽孢进入肠道,正常情况下,肠蠕动会抑制其在体内的生长繁殖;但若突然更换饲料或发生其他饲喂不当,就会导致其在肠道大量繁殖,产生ε毒素,该毒素在肠道内富集,改变肠道的通透性,随之,毒素通过血液循环,流经全身,引发全身毒血症,加之毒素对神经元和内脏系统的损伤,机体最终休克、死亡[1]。

该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条件性,多在春季与夏季发生。春夏两季羊吃过量的多汁绿叶就会引起急性羊肠毒血症的发生,同时,气温的改变和运动量过少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并且发病急,有较高病死率。

2 临床症状

该病病程极短,发病速度很快,发病羊常还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就已经死亡;且一般情况下,膘情较好、食欲旺盛的羊更易感染此病。在兽医临床中,根据该病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三类。

2.1 最急性型

最急性羊毒血症一般没有特别的临床症状,其发病时间在夜晚,病程时间极短,没有治疗时间,病羊多为突发性死亡。通常放牧羊在夜间回羊舍时无异常表现,但第2天早晨已经死亡。部分病羊在白天放牧时会突发性腹泻、呼吸急促、驚厥、四肢僵硬,然后快速死亡,通常病程只有十几分钟。

2.2 急性型

急性型羊毒血症病程一般为24h左右,病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结膜苍白、涨肚、腹痛、磨牙、卧地或者呆立,全身震颤、口鼻流沫、倒地抽搐、濒死期排出大量黄褐色稀便后脱水而亡。

2.3 慢性型

慢性羊肠毒血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症状早期,病羊精神颓废、厌食、往往脱离群体独自活动,时常呆立原地不动,有时头部低下如同采食样,常空嚼或躁动不安;症状后期,行走不稳,坐立不安,肠段出现痉挛,左右来回翻滚,呈角弓反张,头颈弯向背部。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鼻陆续有白色异物流出,瘤胃蠕动音较弱,消化机能障碍,病羊消瘦直至死亡。

3 病理变化

对羊肠毒血症的病死羊进行病理解剖时,首先进行肉眼观察,可见其病变主要集中于呼吸道、消化道及心血管系统,剖开皮肤后,可见其皮下存在大量黄色黏液,具有恶臭味;进一步解剖发现,真胃的胃底出血,内有未消化食糜,小肠有出血区,肠道黏膜充血,有溃疡灶,肠道外壁呈黑紫色;肺部水肿出血,表面呈紫红色,脾脏肿大、肝脏肿大且质地变脆,有时如同煮熟样;胆囊也发生肿大,往往达到正常大小的2~4倍,含有大量胆汁,多在50mL左右;淋巴结切面黑褐色,心包出现积液,沉着有纤维素,内膜外膜有出血点,脑部也有出血点,肾脏软化呈泥状,变脆,略微肿大,通常呈淡黄色,有时呈灰黄色,切面可见从肾盂内流出灰白色的浆[2]。

4 诊断

在临床诊断中,因该病与羊炭疽及巴氏杆菌病症状极为相似,应进行鉴别诊断。若仅依据其流行病学及症状表现对该病进行诊断,极易混淆病例出现误诊,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疾病扩大流行,病羊死亡,从而对该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在日常饲养过程中为早日发现该疾病并进行防治,防止疾病传播带来的经济损失。应常对怀疑病羊要采取涂片镜检、毒素检查法、细菌学检查法、细菌培养法等检测,采集病羊的小肠内容物,进而确诊,及时治疗防控。

4.1 涂片镜检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表现和病理变化做出初步诊断后,涂片镜检是羊肠毒血症鉴别诊断的关键步骤。无菌条件下,取病羊肠壁、肾脏等部位病灶,涂片固定,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观察到大量被染为紫色的革兰氏阳性菌,菌体呈两端钝圆、生有荚膜、无鞭毛的杆状,不能运动,一般呈单个,或者两三个排列,即可确定该病死羊患有羊肠毒血症。

4.2 毒素检查法

羊肠毒血症与巴氏杆菌病症状类似,因此,进行初步诊断后可利用毒素检查法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该法要求诊断人员取肠道内容50mL,用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离心,将含有毒素的溶液过滤,直至透明,将过滤后的溶液注射到小鼠体内,若1h后小鼠发病死亡,则可确诊为该羊患羊肠毒血症[3]。

4.3 细菌学检查法

在该病的细菌学检查中,需要挤出病羊小肠的内容物,进行革兰氏染色,后进行显微镜下检查,若观察到成单双或成链状且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则可确诊为羊肠毒血症。此外,该菌菌液可以将葡萄糖、乳糖和果糖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据此也可确定其为产气荚膜梭菌[4]。

4.4 细菌培养法

细菌培养对疾病的诊断以及细菌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在该病的鉴别诊断中,工作人员需在无菌条件下,采集病死羊的肾脏、肝脏、心脏以及肠内容物等,将其分别接种于10%的血琼脂平板上,在厌氧条件下培养24h后进行观察,可见较为明显的半透明白色菌落,中间呈圆形凸起,表面湿润,有溶血环。取菌落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见大量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且菌体近端或中央有卵圆形芽孢,即确诊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患羊肠毒血症。

5 治疗

羊肠毒血症病程较短,且传染性非常强,在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一旦发现该病,要立即转移病羊到单独的圈舍,对其进行隔离治疗。最急性型羊肠毒血症发病极快,基本来不及救治,因此,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且要将病死的羊群及排泄物做无公害处理。慢性型羊肠毒血症具体的治疗措施为:地塞米松0.1mL/kg·bw,配以0.5g蒸馏水稀释的头孢噻呋钠针剂注射,为防止肠道出血,还需要注射4mL酚磺乙胺,另每隔4h喂食病羊抗生素以减轻羊体内的病菌感染[5];也可每只羊肌内注射3支160万IU青霉素,2次/d,连用3d;或者每1kg体重5万~10万IU青霉素,10%葡萄糖500mL,强心安钠咖注射液5mL,生理盐水100~500mL,地塞米松10mL,VC 1.5g,依次静脉注射,2次/d,连用3~5d。若病程长的羊,还可口服磺胺脒8~12g,连用3d[6]。也可以在饲料加入金霉素预混剂,連续使用5d。然后,对该场区其他羊进行紧急防疫措施,紧急接种疫苗,可选择5%聚维酮碘溶液或者甲酚皂溶液作为消毒剂,对羊舍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扩散,对养殖场造成更大的损失。

6 预防

6.1 加强羊舍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

肠毒血症的防控是该病的关键控制措施,但这绝非易事,若该疾病防控过程中仍采取传统的疫情防控措施去做,常效果不甚明显。而该类疾病产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环境的脏乱所导致,因此,想要从源头上解决该病,做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是首要的,也是最基础的工作。因此,该病的防控工作首先是要加大对环境的清洁力度,按防疫部门要求制定相应的羊舍清洁程序,定期对羊舍进行消毒,在实施相应的消毒程序时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制定严格的消毒剂使用标准,防止因操作不当及消毒剂使用不当造成的无效消毒。

6.2 加强饲养管理

羊肠毒血症本身传播范围广,传染性较强,致死率高,因此,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加强预防措施,是防控该病的关键所在,故要求养殖人员加强羊舍的日常消杀工作,保持羊舍的清洁、通风,控制饲养密度。放牧时,选择地势高燥的草地,防止羊群接触可能含病菌的草料、饮水和土壤,从源头上切断传染源;圈养时,要保证有足够的清洁的饲料,合理的进行精粗料的配比,控制好青绿饲料的量,不要让羊群食入大量的青绿饲料和谷物,更换饲料时一定要有相应的过渡期,不可突然更换,要保证饮水的卫生,可适当减少菜叶、菜根的投喂,保证羊群每天有足够的运动量,增强其抗病力。按时清扫粪尿,更换垫草,定期进行消毒,可以使用甲酚皂或者生石灰进行消毒。在日常饲养中可适当补饲食盐,或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中草药、益生菌等可增强机体免疫力的物质,以加强羊的自身抵抗力。最后,若管理不当,导致大规模发生时,要及时选择合适的场地划区隔离治疗,同时对场区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菌处理。而针对健康的羊群,要紧急接种疫苗,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

6.3 免疫接种

防控该病应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如在该病常发的地区,可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各给羊群使用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灭活疫苗进行1次预防接种,各个年龄的羊均在尾根处皮下注射疫苗,每头剂量为0.5mL[1];也可使用羊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肌肉注射,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要进行免疫,对于初产母羊要在产前30~35d和15~20d注射,羊每只每次2.5mL。

7 结语

羊肠毒血症发病过程一般呈急性经过,而且传染性较强,留给治疗的时间比较短,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此病防大于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殖户要加强对羊群的饲养管理,饲喂配比合理的饲料,定期进行消毒,做好免疫接种工作,降低此病的发病率,促进养羊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鄢智奋.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诊断和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21(08):151-152.

[2] 宋奎伟,韩令江,姜丽娟,王海艳.羊肠毒血症诊断与治疗[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19):109-110.

[3] 闫洪文.浅谈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J].新农业,2020(01):62-63.

[4] 夏鹏.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治疗[J].今日畜牧兽医,2020,36(09):98.

[5] 王春涛.羊肠毒血症的诊断及治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10):111.

[6] 靳艳丰.羊肠毒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J].农家参谋,2021(21):129-130.

猜你喜欢

临床症状诊断防治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