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吉赛尔》背后的浪漫与启示

2022-06-20陈美茜

艺术评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悲剧人性

陈美茜

摘要:历史上对传统经典芭蕾舞作品的赏析有很多。而本文着力从人性的角度,探索古典芭蕾与现代芭蕾版本《吉赛尔》成功的原因,以及作品带给后续芭蕾舞作的影响。同时,进行古典芭蕾朱尔·佩罗版本与现代芭蕾阿库·汉姆版本《吉赛尔》多重角度的赏析与对比,从经典芭蕾舞作的发展脉络中,探析人们心理上对女性社会地位及女性主义观念和意识的转变,并从中探寻人性的启示。

关键词:吉赛尔  人性  悲剧  心理  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9-0009-04

不算“王后喜剧芭蕾”芭蕾舞的雏形时期,由芭蕾已有固定形态开始算起,从《关不住的女儿》1789年开始到浪漫主义芭蕾的开端1841年,才半世纪的时间。佩罗版《吉赛尔》作为浪漫主义芭蕾的代表作,何以在芭蕾舞仅仅定形了半个世纪之后,其艺术表达、戏剧表达,乃至与音乐的配合上能达到如此完美契合的程度?又是为何在继承了《仙女》浪漫之风,继《吉赛尔》设置女主角“为爱而死”的情节后,浪漫主义的后续作品都延续了“以悲剧展示爱情崇高”的风格?为何浪漫主义芭蕾一直执着于“仙凡之恋”的主题呈现?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塑造古典芭蕾《吉赛尔》成功的原因

谈到古典芭蕾《吉赛尔》的诞生,不得不提到芭蕾舞的起源。芭蕾,有着广义与狭义之分,最初这个词只代表跳舞,或于众人面前表演舞蹈之意,并不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具有完整动作程式和严谨规范的体系、高超的技术表演与艺术审美魅力的芭蕾舞。而后来我们看到的具有完整体系和严谨程式的芭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芭蕾舞源起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最早可以追溯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和法国的南部勃艮第处宫廷所在地。而广为后人熟知的《王后喜剧芭蕾》——芭蕾史上的第一部舞剧,同样与欧洲的宫廷有关。因此,原本的芭蕾只是贵族茶余饭后休闲的一项“娱乐”或“表演”活动,还不能称之为完全的艺术。直到路易十四——法国国王出于自身爱好,开始强调芭蕾舞的专业性,并创建了历史上的第一所芭蕾舞蹈学校——法国皇家舞蹈学院开始,芭蕾才逐渐走向专业的道路。随着吕里、博尚以及莫里哀等艺术家把芭蕾固定手、脚位发展出“剧”的形态,芭蕾舞才逐渐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动作体系,这一时期在这类剧中比较闻名的有《小绅士》等作品。而芭蕾舞也逐渐从贵族向大众传播开。随着跳芭蕾的舞者从贵族扩展到大众和专业舞者开始,对芭蕾自身的技术要求和审美风格定位逐渐严格和清晰。但每一时期,从社会到艺术各个领域的发展规律都存在着历史的相似性。当一种模式规范到一定程度后,后者的革新精神便开始催生。随着启蒙运动的爆发,“自由、平等”等口号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封建传统制度束缚的突破以及对各艺术旧程式桎梏的摆脱与创新便日益强烈,“关注生活”“亲近自然”“表达情感”等本能意识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也显现出来。而这时的芭蕾艺术在政治和各艺术门类的影响下,产生了一股新的文艺思潮,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诞生,出现了一批“歌颂情感”“接近民众”“反对形式主义”的作品,而芭蕾的内容、题材和风格也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革命与现实的残酷锻造经典

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思想与理论的条件,但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一直向往的“民主”与“自由”并没有实现,推翻了封建王朝专制的后果是迎来了资本主义的横行霸道,人民对资本主义社会便逐渐失望。社会日益积攒的不满,以及难以找到内心的出口宣泄并得到慰藉时,在“理性”与“感性”失衡的人间,人民便开始追求理想与现实在艺术世界的平衡。因此在这一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涌现或奔赴法国,通过文学与艺术的表达,宣泄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文学艺术短暂的逃离现实,满足内心的诉求,也因此為后世留下了一批优秀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神仙幻想”的“浪漫主义”芭蕾风格得以诞生,因此,就有了古典芭蕾《吉赛尔》的创作。

而是否只有革命和战争才能出现这样超脱现实的艺术之作?或许不只。在和平发展的现实社会,同样在高速度高频率节奏下,人们常年在钢筋水泥的一座座房屋间穿梭,同样的步伐、同样的表情……在匆忙和时代巨轮日益加速且不断提速的今天,人们渐渐失去了“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从而以各种形式唤醒内心深处的“乐土”,或从生活中寻找、或在艺术中探寻。或许,这也是从心理学和人类学上探索广场舞得以出现且日益壮大,酒吧、KTV以及夜店成为很多人喜爱歌舞场所的原因之一。

(二)导演的细节化处理——细微之处的意味指向

古典芭蕾《吉赛尔》中出现的许多手势等细节处理,也是其创作的一大特点与成功的因素。其实“再现”与“表现”的观点在芭蕾源起之初就贯穿于芭蕾的发展中,《王后喜剧芭蕾》编导博若瓦耶认为芭蕾是“单纯的舞蹈”,几乎不重视内容与情节的复述;而诺维尔的“情节舞蹈”观点恰恰相反,注重芭蕾在叙事中的戏剧性。面对“再现”与”表现“不同观点的理解,其实也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各个文学艺术门类中。舞蹈,作为抽象叙事的艺术,其现时性的特点,决定它无法符合戏剧的“三一律”,更多情况下用肢体抽象的展现社会生活与现实,并从中理解它表达的核心。因此,曾有了舞蹈“拙于叙事”的观念。但其实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不是纯粹的表演或纯粹的再现,其一定是两种手法的合二为一与各有侧重。舞蹈通过技术的处理和艺术化的表达,同样可以精妙的叙事。运用抽象的细节处理,精准表达人物的内心与形象塑造,反而使叙事的重点更加清晰。正如朱尔·佩罗版古典芭蕾《吉赛尔》一幕中用了大量的戏剧手势,不仅填充了叙事的空白,也为戏剧中手势、目光在舞蹈编创中运用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打下了基础。其中,在阿尔贝特求爱吉赛尔过程中,以双手指尖指向自己的心,并双手交叠于胸口,接着右手食指与中指指向天空,以一系列的肢体语汇,反复强调对吉赛尔的忠诚,这一段哑剧的重复与语汇的堆积,全部都构成了之后阿尔贝特对爱情背叛的嘲讽。剧中的每一个手势、哑剧的配合,都有其内在的意味,这也能让我们意识到戏剧和电影中手势与目光等肢体语言细微之处的差别,以及造就内在意味的不同。其实在创作中除了基本的舞蹈动作、调度、队形、舞台布景和灯光外,细微之处的细致化处理,往往会带给作品特殊的意味指向。“再现”与“表现”的结合,也让舞蹈的叙事更加完整。FB5E4584-9B31-4EFA-B577-D686742CC93D

(三)舞剧的结构安排映照人性的情感变化

结构是一个作品能否能成功的重要一步。准确的结构安排使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与情节发展得以合理化。从中人性的本能和不同层次的心理变化在其中合理地推进与展现,让观众相信,并与之共情。《吉赛尔》第一幕中相信并陶醉于对爱情自我幻想的吉赛尔一直处于少女的纯真形象中,与知道阿尔贝特背叛后悲恸欲绝的“疯舞”形成强烈反差。也正是这种人格撕裂与灵魂重生后的吉赛尔,才能在第二幕中,当“鬼王”要处死阿尔贝特时,出现义无反顾捍卫并宽恕她的爱人的形象,那种骨子里的坚强和果敢,在一瞬间迸发出强烈的“圣母”光辉,又与第一幕的疯舞形成强烈的反差。疯舞既成为了吉赛尔从少女的纯真到女人坚毅果敢的人格特征的跨越,也成为了第一幕“人间”到第二幕“危灵世界”的衔接。这其中情感的极致反差与人物心理刻画的精准外现,以及作为后面情感衔接的过渡,使这一段被成为芭蕾舞女演员的“试金石”,而他们曾经的爱情也在这其中灰飞烟灭。

(四)音乐动机重现提示情感递进

音乐作为舞蹈的辅助,很多时候能起到推动情感与情节发展的作用。而特殊的音乐提示与处理,在作品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味指向。第二幕吉赛尔对爱的忠诚与宽恕,在最后吉赛尔为爱而死中将全剧的“悲”推到极致。有时反而以平静的方式处理悲伤,反而愈发能感受到从心底里散发出来的悲凉与绝望。“悲”到极致反而是“不悲”,这也更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全剧音乐家亚当运用“音乐主导动机法”,使主题音乐在全剧重要情节中不断重现,一遍一遍地在记忆“重启”中提示着他们曾经的美好,也在音乐的敲击中愈发对比出阿尔贝特对“忠贞不渝”的爱的背叛的嘲讽,如同音乐与舞段的重复把他一次次钉在“耻辱架”般进行着灵魂的拷问。作品也在音乐的助推与主题音乐的重复下,使全局碎片式的情节有了情感线,串联成完整的剧情,全剧在情感剧烈的激荡起伏中,使得爱情的崇高主题得以显现。

二、古典芭蕾《吉赛尔》的历史影响

(一)人性深度挖掘影响后世系列芭蕾舞剧的悲剧化处理

正所谓鲁迅先生所说:“喜剧是把人生中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而悲剧是把人生中那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吉赛尔》这种以悲剧结局烘托崇高的方式出现后,后续一系列芭蕾舞作也都延续了这种方式。从中,可以看到悲剧的力量。但对于爱情主题悲剧化处理,除了艺术表达外,是否有人性因素在其中?封建思想遗留的“男尊女卑”思想,难以掩盖爱情中男女不平等的关系。当经典剧情中的女主被爱后抛弃,往往要悲或要死,甚至到死还要宽恕男主;而男主作为悲伤的制造者和来源,最终却因爱得以宽恕。《吉赛尔》与后续一系列作品的情感悲剧化处理,以及女主最后为爱而死的结局,是否从艺术作品中也看到了当时人们心理对女性社会地位以及某些传统观念在艺术作品中的诠释?如果从古典芭蕾《吉赛尔》到《春之祭》按时间线索一路看下去,不难看出当时社会对女性主义观念和意识的转变。虽然在尼金斯基《春之祭》的创作时期,看到了芭蕾舞作体现出的女性主义意识的兴起,但在当时《吉赛尔》所处的社会背景下,人们传统的观念意识还是在艺术中能被体现出来。

(二)以综合舞剧形式突破情节“不可舞性”概念

导演佩罗和编剧戈蒂埃对女演员格里西的熟悉和爱,为其量身打造的角色塑造了鲜活的人物。而亚当音乐的完美配合以合力成就了古典芭蕾《吉赛尔》的成功。古典芭蕾《吉赛尔》以综合舞剧形式成就了经典作品,当然,其中可能也成就了格里西与戈蒂埃的爱情。但其“戏剧+芭蕾”的创作形式,成功突破了情节“不可舞性”和“舞蹈拙于叙事”的概念,以综合的形式造就了浪漫主义巅峰之作——19世纪的“芭蕾之冠”。

透过作品《吉赛尔》综合舞剧形式的运用,其中以艺术化的叙事、综合形式填补叙事空白的手段、手势等元素的运用,启发了未来的舞蹈创作和编导,在以后的舞蹈创作中可以包含更多本体之外的外延内容,在以舞蹈为主体展现的同时,拓宽肢体表达的边界,也拓宽舞蹈表达的边界,能以更综合的舞台风格呈现。包括现代作品《對话·寓言2047》中科技的运用其实也给了编导启示,让舞蹈编导有机会找到更多的新支点和新方式传承传统,能在舞蹈创作中融合更多元素,让舞台更丰满,同时以多种方式用舞蹈更好地叙事,突破情节“不可舞性”的概念,让舞剧在传统的发展中探索新时代的舞台创作之路。因此佩罗版《吉赛尔》“戏剧+芭蕾”融合了多种手势等综合形式的创作手段,在当时已是对舞剧情节叙事手法上的突破,在今天,不仅启发了舞蹈编导,同时其对心理的刻画也为当时后续的现代芭蕾版《吉赛尔》留下了更多的施展空间。

三、与现代芭蕾《吉赛尔》多重手段的对比

作为对古典芭蕾《吉赛尔》经典作品同一题材的再创作,阿库·汉姆版本则在演绎《吉赛尔》过程中有许多艺术不同的诠释。以多重手段塑造了现代版《吉赛尔》的反叛之风。作品开场集全部舞者的合力推动一堵厚重的墙,其舞美阴暗色调的引入、力量的强劲,直接就给古典芭蕾《吉赛尔》开场明朗的贵族色彩带来了强烈的反差,体现出了鲜明的阶级差异,用强劲的音乐突显出动作的力量,展示出工人阶级迥然不同的用力方式,以及“人民”角色的心理刻画。由此展开报仇与救牍。

(一)塑造“现代”吉赛尔的反叛之风

当厚重的手印墙慢慢升起,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于幕布中掀开……阿库·汉姆版《吉赛尔》开场用冷光的处理,高度抽象的手段营造出梦境中遍寻人找不到的心理感受。被复仇者集体逼迫、内心不断上升的恐惧及梦境中人们面对相同境遇时普遍的心理状态,用艺术的手法着重强调心理刻画,与古典芭蕾《吉赛尔》中危灵们报复男主角仍侧重动作展现,做出强烈的对比。

现代芭蕾《吉赛尔》更注重心理的层层铺陈与刻画,带给了观众更多的联想空间。厚重墙上遍布的手印,不断重复地富有力量感的音乐,不同方向突如其来的阴影穿梭,把在梦境中来自于内心未知的恐惧推向极致。用极致意象化的手法把人们在梦里普遍经历过的恐惧与无助用舞台灯光、动作、音乐以及布景等营造出来,让人感同身受并引发共鸣。如果佩罗版《吉赛尔》是主角用自身肢体表现愤怒,那么阿库·汉姆版全部都在用旁观者的角度刻画主角内心的活动。把心理活动用特殊的节奏处理,音乐渐强推进或不断重复,动作起起落落时整体呼吸效果的突出刻画与运用,以及主角在“独对群”时的动静对比,运用多重手段表达人物内心的痛苦和彷徨、愤怒与无助。把人物遭遇背叛后内心由于不甘和耻辱所不断燃起的熊熊火焰,用群舞的烘托捕捉其心理情绪的层层变换,并利用群像效果表达的淋漓尽致……对于心理的敏感捕捉和艺术手法的精准表达,体现出编导及获过“奥斯卡奖”的视觉与服装设计师叶锦添等幕后团队的艺术创作功力。FB5E4584-9B31-4EFA-B577-D686742CC93D

(二)多重手段成就现代版吉赛尔

佩罗版本的《吉赛尔》贯穿着浪漫主义之风的轻盈,连“疯舞”“女鬼形象”以及群舞都依然忠诚地服从其美学原则。而阿库·汉姆版的《吉赛尔》用动作的粗粝,展现了现代社会独属于这个阶级的平民特有的骨气。包括“疯舞”时动作质感对传统的跨越、“女鬼”的“鬼”形象的精准界定等,体现出了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跳跃。两版《吉赛尔》除在“女鬼群舞”的部分“阿拉贝斯”两组对穿有特意的重复,用来作为明确的角色指向之外,从整体来看,阿库·汉姆对《吉赛尔》在传统之上做了彻底的颠覆。同时,上述阐述的两版作品虽有多重不同,但对灯光冷暖色调穿插的运用,表现从梦境到现实的转换,一转头“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的视觉感等是古今中外舞剧创作中相似的处理方式。这版《吉赛尔》在面对男主人公背叛时,吉赛尔的苦苦哀求却被不带一丝感情甩在地上;当男主人公随她人而去时,吉赛尔想抓住他的脚试图挽留,却在他迈过去的一刹那间收回的手。全部细节,都以微妙的刻画,表现面对爱情背叛时对女性心理视角的处理,展示了爱情中女性的卑微与乞求感,以及女性角色的被动地位,这些与前者古典版《吉赛尔》都有共同之处。女主人公面对爱人背叛时角色的设定,虽然没太逃脱大框架,但与先前的结局处理相比,已有所超越。

现代版《吉赛尔》结局的双人舞与最开始时的双人舞在情感色彩上形成了鲜明对比,以情感的抒发与动作的张力,表现了女性无论受到挚爱多少伤害和背叛,当所爱站在面前,真诚忏悔的那一刻,终究还是会选择宽恕。其他人的所有给予,因为不是那个人,哪怕可以“为你去死”,依旧无法撼动那个人在女性心中的地位,无法替代、无法超越……作品以敏感的心理捕捉,洞察社会中的普遍人性。这种普世价值的传递,是作品能成功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作品的最后,也在女主角一次次对爱情的救牍中,让内心最终摆脱爱情与痛苦的枷鎖,得到了心灵的释放与灵魂的救牍。

(三)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

从朱尔·佩罗的古典芭蕾到阿库·汉姆现代芭蕾版本《吉赛尔》的对比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心理上对传统观念的转变以及在艺术作品中的诠释;而现代之风在芭蕾舞界兴起,一直到《春之祭》的出现可以看出社会观念和意识的转变,看待性别的角度、态度从传统观念中逐渐脱离出来,这种随现代社会步伐进展中观念的觉醒,也在后续的芭蕾以及现代舞作品对传统的慢慢跨越中得以体现。直到尼靳斯基《春之祭》的出现,对全部传统审美的彻底颠覆让人们开始重新定义所谓的芭蕾“美”以及芭蕾中女人该有的一切形象,也对传统中看待性别观念的角度在作品中得以重新诠释。

阿库·汉姆版《吉赛尔》用杰出的布景设计和群像配合,精准暗示人物的内心。以编导对人性及心理敏感的捕捉,在时、空、力的技巧表现中,对观众造成强烈的情感冲击,由此产生关联想象,激起观众的共情能力。

如果佩罗用经典音乐不断复现作为贯穿篇章间的主线衔接,那么阿库·汉姆版本中布满手印的墙壁则作为时空转换的巨轮,不仅连接一、二篇章,也作为作品中人物命运轮回的转盘,为引出下一篇章中的悲哀指向而铺垫悬念……

四、结语

艺术家总是能看到常人所看不到、想到常人所不敢想,具有敏锐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和强烈的审美直觉,并能让人性作为艺术创作的驱动力,成为最终呈现的终极关怀与归宿,并激起社会的反思与共鸣。

同一个芭蕾不同版本的作品,抑或是不同的芭蕾舞作,都是编导不同的艺术处理和表达方式,来自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感知,是对世界悲悯最极致的体现。作品的成功在于鲜明的个体独特性,以及对自我风格的敢于承认与认同。创作整个作品的过程也是艺术家对自我的一次灵魂救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认知自己、理解他人,并与这个世界所有的善与恶,握手言和。

艺术家是灵魂的工程师,而艺术是铸就灵魂的过程。抚慰人心,最终教会人们理解和宽容,用更高的境界和更全面的方式观照生命,让世界在人性的关怀中更加温暖,也让生命在艺术的诠释下更加现实、更加崇高。

参考文献:

[1]肖苏华.中外舞剧作品分析与鉴赏[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FB5E4584-9B31-4EFA-B577-D686742CC93D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悲剧人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Feminism in The Princess Focused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ess and Her Father
画家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女性主义的东方视角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