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职学校教育体系构建

2022-06-19王慧珍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

摘要:中职学校教育有效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等以及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通过有效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教育体系,让中职学生在学习技能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文的熏陶、心灵的滋养、价值的。文本主要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方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构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从这个层面来看,将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无疑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中职学生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弘扬优良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帮助中职学生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笔者多年来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试从中职学校构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的角度探讨,以期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提升中职学生培养综合素质。

一、中职学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21世纪,人类文明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乃至世界观、人生观都发生了变化,逐渐趋向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是一种内在的巨大精神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明社会科学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构建中职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对于中职学校自身教学体系的丰富完善与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一是有益于形成一个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可以从多元的多学科的角度开展教育,不同学科与专业之间融合渗透,增强教育的效果。

二是有利于丰富职业文化氛围,传承高品质的职业道德文化。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在实训室、车间进行技能操作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有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人文修养与磨砺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是学校科学发展需要传统文化,一所具有丰富内涵的学校,应具备三大优势。一是人才优势,学生个个成为文明人、幸福人;二是队伍优势,教师把教育作为一种职业、一种专业、一种事业、一种人生;三是资源优势,学校具有丰富的硬资源与软资源。这三大优势集中体现着学校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育人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是有生命力的,需要不断成长与发展,而学校文化就是这个生命体的重要基因,已经成为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兴衰荣枯,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

二、中职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是重视程度不高。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学校教学往往更为重视重专业技能轻文化教学,很多没有专门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有的在教学计划中设为选修,有时候因学生实训周、实训月、跟岗实习等的影响,文化课开课次数被压缩,真正开课学时较少,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时间、频次不多。

二是统筹规划不足。中职学校校园活动组织方面未成体系,多是结合一些传统节日进行。各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教育效果甚微。

三是队伍参差不齐。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因年龄、职称、血缘结构等因素,教师素质不一,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门师资与人员较少,对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不多、不深,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

三、中职学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

在现有的中职学校教学体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中职学校党委行政要高度重视。学校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进学校、课堂、进教材等作为学校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每年度研究部署学校工作时,就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与主要任务,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重点来抓。

二是要形成分工合作的机制。学校要将宣传、教学、活动等工作统筹工作来抓,结合学校和区域特点综合策划中华传统文化的校园宣传、课堂教学、班会研讨、团学活动与社会实践,由学校宣传、教务、团委、工会、基层党组织等部门充分衔接,以点串线,以线连面,形成教育体系,将浓厚的文化氛围与潜在的熏陶感染、有限的课堂教学与丰富的课外实践相互结合融通,充分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

(二)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中职学校可通过分批招聘、遴选、引进语言、文学、历史、民族文化、公共艺术等专业教师,丰富師资的学科结构,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较为专业的师资队伍。

二是加强师资培养教育。通过邀请选派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深化认识、拓展思维、开阔视野,

(三)深化教研教改

一是加强中华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及专业课程相关知识的交叉性、融合性或促进性研究,在进行教学时做到自然而然的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教育和渗透。

二是加强教学团队成员学缘结构建设。在各学科或专业团队建设队伍中适当的配备具备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知识素养的人员,便于在教研教改中科学合理的去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

(四)编制校本教材

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五)拓展专业资源

充分结合中职学校专业优势,突破原来设置的通识课程如语文或德育等实施的限制,可以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充分挖掘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或主题,突出针对性,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基础素养、专业教育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和互促效果。

(六)丰富实践活动,做好打底色工程

中职学校要丰富师生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其中既要有常规的教育学科活动,又要有结合养成教育的系列主题活动,培养和彰显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特长。师生可以共同创作和改编,把枯燥的古文用表演形式再现和演绎,再现古诗文的意境。这样一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及活动过程中,师生的视野、心志、人格、情感、个性等方面均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四、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职学校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建议

(一)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视,要组织专人专班进行研究,加强教材体系、教学模块、教学内容的设置组织,选取与中职学生年龄阶段、思想特点、心理发展等相适应内容进行梳理与编辑。

(二)加快相关教材建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精华提炼,从中萃取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思想观点,在教学内容中逐步结合学科或专业特点进行融合建构,在教学实训实践环节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渗透其中。

(三)要营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中职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良好氛围,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贯通,实现在课程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实训实践等全方位的过程中创新性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四)要注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融于教学的效果评估分析,确保探索有效结合、融合、渗透的教育教学路径,达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中职生塑造健全人格,自觉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地传承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文明,创新中华文明。

参考文献:

[1]江红.中华传统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9).

[2]张春霞,丛艺菲,姜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20(1).

(研究课题:2019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JZB2019134)

作者简介: 王慧珍(1981-),女,汉族,山西阳城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為思政教学、党建、德育。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办人事科科长兼思政课教师。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职学校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