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探究

2022-06-18郑俊

新型工业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景观公园居民

郑俊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安宁 650000)

0 引言

伴随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人民群众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也在稳定性增长,城市公园在我国大规模兴建。城市生态公园本身是一种拥有完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公园,规划建设完成后不仅向社会人群开放,供游人进行游览、休憩,也兼具文化科普与体育锻炼的功能[1]。近几年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意识逐步增强,也让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迎来了全新的建设高潮。但我国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研究时间较短,在具体规划实施建设中,仍旧停留在对国外设计理念的套用,继而导致我国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同质化情况相对严重[2]。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需要积极开展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活动,打造鲜明性特色的城市生态公园。

1 城市生态公园

1.1 概述

城市生态公园主要是指在城市城区或是近郊区域,以城市自身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作为背景规划建设具备一定的面积与规模的公园,通过模仿自然生境,逐步恢复场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利用多种形式生态来构建具备地域特色的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系统,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观光游憩、科普教育以及休闲娱乐的需求[3]。

1.2 特点

城市生态公园是以绿地生态系统作为出发点,充分利用自然拓殖的植被以及多种演替阶段的生态系统进行景观规划建设[4]。在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综合性应用生态学、风景园林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城市生态公园不仅具备传统城市公园所拥有的基本特征,同时也具备独有的特征内涵。

生态系统性。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用景观生态学科中的设计理念,利用生态技术手段营造多元化生物和谐、稳定性成长繁衍的栖息环境。

地域复杂性。城市生态公园本身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重要构成,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生物多样性均有极大的关联性,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于城市环境优化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也有着促进作用[5]。

过程持续性。城市生态公园是营造了人类、植物与动物等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在这一共生平台上,生物群落演绎着更新、交替与发展。城市生态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应用,确保其功能生态演变需要实现在空间、功能以及时间上的不断延续。

2 项目概括

近几年来K市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不仅吸引了周边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在城市内所建立的历史街区也吸引了大批量的外地游客。K市的城市园林绿地伴随社会事业的迅速化发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表1所示)。K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园建设、污水处理以及老旧小区整治等。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中,最为主要的公共休憩空间便是城市公园,但K市的城市公园绿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景观质量规划设计水平低,规划建设者忽视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服务的社会效益。

表1 K市公园绿地植物统计表

选择K市的中央公园作为研究对象。K市公园周边的交通体系是以车行道为主,可自驾开车前去K市公园观光公园的四周风景,步行系统也相对完善,居民可从不同方位徒步走入公园内部。K市公园内部所设计的自行车系统,可让当地居民轻松体验到园内的美好环境。K市公园的广场面积为1535m2,道路面积为11590m2。该公园保留了原有的湿地、杨柳林以及芦苇群落以及生态景观基底,公园内部拥有大面积的江滩湿地,可充分发挥其净化作用,公园内的河水被污染。

3 项目规划景观设计思想

K市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将文化底蕴、生态思想以及当代理念全部融入生态城市公园思想设计环节中,将以往荒废的农田重新建设成为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居民游憩场所。K市公园的核心规划思想是以现代化的生态设计理念完成开放性自然环境的设计,有效改善湿地植物的生态环境。K市公园所秉承的是现代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居民在东边观赏现代化的城市人文景观后,可过渡到公园的西边参观自然生态景观。借助水系实现河流与周边公园的有效连接。K市公园的设计创新点在于,不仅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也遵循湿地发展理念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借助实施自然水体环境的有效保护,可全面提升城市居民亲水休闲活动的开展质量,对于水系景观的合理化应用,不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有效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让湿地原有的循环系统得以保存。

4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布局

4.1 规划设计原则

K市公园的生态城市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为此在规划设计过程需要严格提升水污染控制程度,提升对水源的保护水平,在严格控制公园建设规模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城市绿地建设。同时也要合理化建设生物通道,适当性开放公园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系统进行维系,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公园。为了实现K市公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严格控制每日的游客流量。

K市公园在设计之初便是以简洁性为主,因此在公园内部随处可以看到自然景观,人为建筑数量相对较少。在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期间,需要将建筑与自然景观充分融合,通过增加多种元素给予居民在田园游玩的感受。K市公园区域的原本景观中拥有大量的岩石,通过将规划设计将其成为公园一部分,将以往的农田填平改造成为草坪,可有效改变该区域原有的地形地貌,也将区域内的各项元素充分利用,高低起伏的山坡将给予居民更加放松的心情,大面积的草坪则可以满足居民的休息需求。

4.2 总体布局

K市位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并不规则,主要呈现出长条状,河湖数量众多,地势以北低南高为主。生态景观布局主要需要遵循井然有序、功能完善的合理化布局。K市公园生态景观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通过植物造景、绿地建设等方法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在生态水系统具体设计过程中采取“模仿自然、高于自然”的设计原则,通过将K市公园与神山公园、河流景观有机融合,继而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建设。

5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功能结构分区

K市公园景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可遵循自然体验活动项目进行功能规划分区。

儿童游玩空间区域。在进行儿童游玩空间区域设计时,可通过起伏的地势地形借用植被搭配形成变化形式多样化的空间。

商业休闲空间区域。在进行商业休闲空间区域设计时,借助区域自然的山丘、水以及较为简洁的几何人文景观,通过在空间区域内布置开展适量的商业活动,满足居民休息购物的需求。

草坪休闲空间区域。在进行草坪休闲空间区域设计时,可通过大面积的草坪让居民聚集聊天,欣赏园内美丽的景色。

湿地认知空间区域。所开展的湿地空间区域设计,是通过木筏道的设计让居民在区域内观看水生动物与野生鸟类,根据指示信息辨别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以及鸟类动物,不仅能感受到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具备一定的教育作用。

亲水平台空间区域。这一空间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给予居民舒适的休息空间,来K市公园游玩的居民可在利用竹丛以及小乔木交错排置的水平台休憩。

亲水钓鱼空间区域。在K市公园内设计的钓鱼台是在两边区域通过特色的树阵进行分隔,而居民在特色化的树阵中可获得不同类型的空间体验。

湿地探索空间区域。在进行湿地探索空间区域设计期间,通过串联起木桥,搭设木板台让居民能够在不同区域的湿地观赏不同类型的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野生花圃认知空间区域。这一空间区域是被混搭式的野生花卉地被式覆盖的花圃,居民可在该区域对自然景色进行欣赏休憩,提升对不同类型花卉的了解水平。

婚礼园的艺术花园空间区域,通过设计台阶式的花卉来营造错落感的入口空间,妥善解决地形高差的问题。婚礼园的主题花园空间区域,应用简洁化的现代化元素进行合围空间的设计,成为婚礼园入口区域特色型的建筑空间。婚礼园的表演场空间区域是居民的聚集区域,因此空间设计是以婚礼设计、项目表演以及亲水游玩为主。婚礼园的玫瑰花园空间区域是婚礼现场,因此以花草作为背景,通过营造特色混搭玫瑰园的浪漫空间,给予来往者良好的体验。

6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研究

6.1 解决规划问题

6.1.1 解决水污染问题

K市公园原本是深处埋有建筑物以及固体垃圾的农田以及荒地,该区域有着极为严重的污染问题,土地与河流水资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关联河水污染问题极为严重,水质恶劣到无法浇灌植物,而河水域贯穿于整个生态公园设计场地。为了消除K市公园存在的水污染问题,需要借助完善的监控机制对水体污染物进行监控,将水体环境容量控制闸安放在公园两侧,实现对水污染的统一化治理。同时为了迅速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需要加快水体循环速度,进一步增加河流中的溶解氧成分。同时通过设计植物生态净化塘,安放循环水泵吸水井,妥善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恢复河流内生物的多样性。

6.1.2 充分满足居民需求

K市公园周边有居民住宅小区,因此在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借助功能定位方法来解决人流量与受众群体不同的问题。K市公园规划设计是将传统与现代、人文与自然有机融合,在进行水、桥以及绿植、景观等元素搭配时,需要遵循和谐统一的原则,满足居民游玩的舒适感需求。K市公园需要积极维护井盖、地下管网等公共设施,保持基础设施表面的整洁性,同时需要对垃圾箱定期清理,保持K市公园的清洁卫生,公园内的工作人员则需要引导居民文明游园。

6.2 城市生态公园景观结构设计

6.2.1 植物景观设计

原生植物、人工植物以及自然植物,是K市公园植物景观的主要构成。在进行植被设计时,需要强调植物景观设计与水景之间的联系性,空间区域的框架是以植物树干为主,而水体的石岸线可通过较为柔软的蔓生植物来掩盖,水体的层次则是通过增加水边植物,同时联合远处的自然景色与水面形成景观。

同时可通过植物的颜色以及植物的形态来彰显出公园的地区景观特色,设计人员可利用乔木与灌木构建较为稳定的公园生态景观,在公园内均衡性配置水生植物、旱生植物以及中生植物,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植物的合理化布局,让旅客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6.2.2 景观建筑设计

K市公园的形象以及气氛将会受到景观建筑的性质、体量以及形式的影响,而景观建筑则是由安保服务类型建筑、餐饮服务类型建筑等构成,其不仅具备观赏性特征,也具备功能性的特征。规划设计人员为了确保居民能够在视野范围获取到最佳的景色,需要通过合理划分公园空间进行建筑群落的组合布局,借助建筑物合围成以山石与植物为辅的庭院景观。

6.3 铺装景观设计

K市公园设计环节中,高质量的景观铺装是城市公园的重要基础,实现空间与实体间的互相结合与交融,烘托与补充景观空间主题。K市公园进行历史文化痕迹的道路铺装作业时,可增加K市公园本身的文化底蕴以及韵味。如可在K市公园的儿童游玩区域以颜色鲜亮的橡胶地进行拼接,给儿童构建灵动活泼性的公园环境氛围,增加K市公园景色的生动性。同时也可通过拼贴形式丰富的鹅卵石在彰显K市公园特色。

6.4 婚礼园设计

K市公园中婚礼园是其中最为漂亮的景观,通过实现百花园以及阳光草坪的混合来为游玩居民提供较为舒适的环境,让居民在K市公园中享受阳光与草地所带来的舒适感。在进行台地区布置时,可采取台阶式花卉设计,让人不会看到地形高差,借助错落感强的入口给人奇妙感。而在婚礼主题花园设置中,可采用现代设计元素,让其成为整体主题园的标志建筑。婚礼园植物搭配设计中,春彩设置中可大片种植海棠花、樱花、紫荆以及碧桃等植物,而秋彩布置中,可种植银杏、紫薇、枫香等树木[6]。

7 结语

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可充分满足人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彰显城市的地方特色,有效提升城市的品位形象。为此在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需要摆脱以往盲目套用、照搬照抄的情况,融入城市的地域文化元素,以生态性作为基础凸显城市生态公园特色,为居民提供环境更加优良的公共绿色空间。

猜你喜欢

景观公园居民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石器时代的居民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在公园里玩
《景观平面图》
一见如故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