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优香占在豫南作再生稻及晚稻栽培技术

2022-06-18王晋张应香袁春晓刘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再生稻栽培技术

王晋 张应香 袁春晓 刘峰

摘要:桃优香占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为掌握该杂交稻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及晚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再生稻、晚播等种植模式的试验示范研究。通过多年示范试验,总结出了桃优香占在豫南地区作再生稻及晚稻的栽培技术,为该杂交稻在豫南稻区规范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桃优香占;头季稻;再生稻;晚播;栽培技术

信阳稻区有种植一季中稻的传统习惯,因水稻土存在致密的犁底层,种植小麦若冬春遇到阴雨,易受渍害,故很多种植户周年只种一季中稻。这种一季中稻种植模式导致冬春季部分稻茬田“冬闲”,即从头年10月至翌年4月长达7个月左右的耕地闲置,光温资源未被有效利用。为此,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自2009年开始,开展了“豫南再生稻种植技术”研究。2012年,在分析信阳市有史以来气象资料的基础上,把头季稻播期提前至3月上旬,再生稻单产达275kg/667m2。2013年,筛选出了两优6326、岳优9113等品种,为再生稻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信阳稻区有效积温对于一季中稻种植有余双季稻种植不足,发展再生稻,即“一季中稻+一季再生稻”完全可行。

桃优香占是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属中熟晚稻优质香型,2015年通过湖南省审定,2018年通过河南省引种备案,适合在河南省南部稻区作麦茬直播和稻虾共作种植。2017年以来作再生稻试验、示范及大面积推广,显示出该品种作再生稻推广种植的优势,即生育期适中,既能保证头季稻高产,又能保证再生季有充裕的时间避开寒露风危害。

一、桃优香占头季稻栽培技术

(一)品种特性

桃优香占属三系杂交水稻,作再生稻种植时,头季稻生育期163d左右,株高105cm,分窠力强,抗倒伏,抗稻瘟病,精米率70%以上,产量可达600 kg/667m2;再生季种植时,生育期78d左右,再生能力强,产量达200kg/667m2,稻米香气馥郁,品质好。

(二)播种技术

1、播期。桃优香占作再生稻,为确保两季稻均高产,播期在3月10日左右,在生产实际中,还应根据当年天气情况,宜早不宜迟,在“冷尾暖头”播种。

2、播量。手栽秧方式时,秧田播量10kg/667m2左右,秧田与大田比例1:10左右。毯苗机插秧方式时,每盘按75~80g用种量匀播,以培育壮秧。秧田与大田比例1:80~100。

3、播种。要催芽播种,精细准确,严禁哑谷或干谷播种。浸种前晒种1~2d,先用消毒杀菌剂浸种12h,再用清水浸种12h,完成“三起三落”浸种过程。采用“一浸多洗”或“少浸多露”的方法催芽,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芽桶。手插秧方式时,可催芽至“根长一谷,芽长半谷”播种,毯苗机插秧方式时,可催芽至破胸露白后播种。特别注意,浸种时间切勿过长,过长会严重影响发芽率。

手栽秧方式时,可用拌种剂(高巧或旱育保姆)拌种,做到拌后立播,播后畦面無明水。毯苗机插秧方式时,要选用土壤肥沃、无污染、无杂质的壤土,大田一般需备合格细土125kg/667m2,提倡用水稻育秧专用壮秧剂拌种,严禁使用壮秧剂拌土作覆土。

(三)秧田整理

1、肥水管理。手栽秧方式时,底肥施高氮复合肥(含锌肥)50kg/667m2,结合整田一次性施入;再灌水把田土耥平,然后起秧畦,畦面要做到面平沟深,上糊下松,软硬适中。一般做畦宽1.33m,沟宽23~26cm,沟深20~26cm的秧畦。秧畦平整,做到灌水时畦面不上水,排水时畦面不积水,经常保持畦面湿润。毯苗机插秧方式时,要做好秧床,秧床要平,秧床宽约140cm,留宽25cm、深20cm排水沟,兼操作道。穴盘用无纺布覆盖畦面后,及时湿润灌溉(上跑马水,确保水不上畦面)。在秧苗1叶1心期揭无纺布炼苗,此后采取间歇灌溉方式管理。

秧苗2叶1心时,秧田施尿素7.5kg/667m2作“断乳肥”,移栽前5~7d施尿素5kg/667m2作“送嫁肥”。对叶色很淡、长势较差的秧苗,应在断乳肥和送嫁肥之间补施一次壮苗肥,达到壮苗增蘖的作用。

2、病虫害防治。首先,预防低温烂秧和立枯病、青枯病。可用“老塘泥”加“壮秧剂”,粉碎拌匀,确保调酸到位;坚持喷淋控制湿度,温室内气温稳定,不出现大起大落。其次,在秧苗移栽前2~3d喷施“送嫁药”,以保证秧苗30d左右的防效,减轻或推迟水稻分蘖期病虫的防治压力。一般每667m2秧田用20%三环唑100g+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兑水30kg,均匀喷雾。

(四)移栽

根据苗情及天气情况,4月上中旬连续3d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开始移栽,确保4月底栽插完毕。手栽秧方式下,插植规格为16cm×26cm或13cm×29cm,插植1.5~1.7万穴/667m2;毯苗机插秧方式下,按20盘/667m,秧苗的规格栽插,栽插行距30cm,株距15cm,密度1.6万穴/667m2。确保插足6万/667m2基本苗,栽后及时查漏补缺。

(五)大田管理

1、合理施肥。(1)基肥。每667m2施含N、P2O5、K2O各15%复合肥50kg+99%硫酸锌0.4kg+氯化钾(K2O≥60%)2.4kg。

(2)分蘖肥。水稻移栽后长出第1片新叶时,施尿素7kg/667m2,同时,喷施除草剂,防除杂草。

(3)孕穗肥。水稻进入幼穗分化前至3.5~4叶时,每667m2施尿素11kg+氯化钾(K2O≥60%)15kg(如钾肥为粉末状,应拌湿沙且在无露水时撒施,以防“烧叶”)+硅肥(有效硅含量≥20%)4kg。48FB5BF8-4B69-42AA-9AA0-DBB374D00D56

(4)促芽肥。头季稻齐穗后15~20d,每667m2施尿素15~20kg+氯化钾(K2O≥60%)10kg。

2、科学灌水。按寸水活棵、浅水分蘖、够苗晒田的技术要求进行科学灌水。晒田晒至泥不陷脚、白根上翻即可;视天气情况,可进行二次晒田。孕穗期切忌干旱,抽穗后干湿交替灌溉,以促灌浆,以气养根,以根保叶,带水层追肥施药。收获前5~7d排水自然落干。注意:泥深田宜早开厢沟、围沟。

3、病虫害预防。重点预防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纹枯病防治要在晒田结束至抽穗时,用嘧菌酯,或爱苗、丙环唑、满穗等药剂预防2~3次;稻瘟病要在苗期和抽穗前用三环唑或稻瘟酰胺等进行预防;稻曲病要在抽穗前5~7d用拿敌稳或戊唑醇、已唑醇、井冈霉素等进行预防;稻蓟马用吡虫琳或吡蚜酮等进行防治;稻飞虱用吡虫啉或噻虫嗪、烯啶虫胺等进行防治。

(六)收割

头季稻成熟时要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及时收割,九成熟即可收割,并适当留高桩。留桩高度以倒二节再生稻腋芽顶端位置为宜,避免伤到再生芽,一般留桩高度45~55cm[1]。

二、再生季栽培技术

一是立施壮苗肥。在头季稻收割后应立即复水,避免高温干死再生芽;施尿素15kg/667m2,撒谷桩处,促使再生苗快发健壮。

二是科学灌水。苗旺后坚持“浅灌—落干—露田”湿湿干干交替循环,保持田面湿润[2]。若后期遇降温,应深水保温一段时间,回暖后立即排掉。

三是合理使用调节剂和叶面肥。在头季稻收割后2~3d内,用赤霉素或喷旺进行喷桩处理。在再生稻始穗期,用赤霉素或喷旺+磷酸二氢钾+微量元素叶面肥进行喷雾处理,促进再生稻齐穗整齐度。

四是预防主要病虫害。在再生稻破口露穗前,特别是此期又遇阴雨天气,要及时预防穗颈瘟、稻曲病和稻飞虱。

五是适时收获。由于再生稻各节位腋芽生长发育进程不一致,成熟期也参差不齐,故要坚持十成黄熟收割,以保证再生稻米产量及稻米品质。

三、桃优香占作再生稻栽培注意事项

一是头季稻晒田要重晒。晒田主要作用是抑制分蘖,控制无效分蘖,一般在造成植株水分亏缺的后1個叶龄期进行晒田。如,为控制第3叶龄期开始形成的无效分蘖,应在第1叶龄期(即提前2片叶)及时排水晒田,到第2叶龄期才能造成稻株水分亏缺(实际是土壤水分亏缺),产生的控制效应发生在第1叶龄期。一般在分蘖期群体达到最高苗的80%时,排水晒田至田间裂缝后复水。做到时到不等田,即幼穗分化期进程到了,田没有晒好也得复水。尽量田底层晒硬些,避免机收时收割机塌陷及碾压率过高,影响再生稻产量。

二是头季稻巧施氮肥。氮肥施后,一般作用于施肥后新生的第1~2片叶,氮肥施入过多时,也可影响到新生的第3片叶。为控制无效分蘖形成,分蘖期施氮肥须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以前2个叶位即停止;为促进颖花(倒2叶初期)的分化,穗肥应在倒4叶初期施入;为防止颖花退化,保化肥必须在倒2叶初期施入。

三是头季稻收割不宜断水过早,且应及时施肥。头季稻收割后,管理重点是快速促进再生苗“多发早齐”。因为再生稻生育期短,根系活力变差,叶片小、少,养分吸收不全面,光合产物少,因此,再生稻穗粒数一般少于头季稻,结实率较低。因此,头季稻收割后,要及时复水、施肥,促进腋芽伸长出鞘,力争5d内再生芽出鞘率达到70%。

四是早生快发创高产。通过喷施适量赤霉素等生长调节剂,促使腋芽抽出整齐一致,形成足量的再生穗,才能充分利用秋季有效光热形成高产[3]。

五是再生季收割前保水。特别是入秋后,秋高气爽蒸腾量大,易形成过早断水的情况,引起早衰,影响产量。

四、桃优香占作晚稻栽培注意事项

秧龄应控制在25d左右移栽,秧龄不能超过30d;播期控制在4月25日至5月10日为宜,采取露田育秧方式育秧,该播期育秧条件下,桃优香占的齐穗期、扬花期、灌浆期均处于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可避开高温危害,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及时防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等病虫害;肥水管理参照再生稻头季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不同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2019(06):4+7.

[2]陈永贤.水稻大田科学管水技术[J].福建农业,2012(04):9.

[3]徐富贤,熊洪,张林,等.再生稻产量形成特点与关键调控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15,48(09):1702-1717.48FB5BF8-4B69-42AA-9AA0-DBB374D00D56

猜你喜欢

再生稻栽培技术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湖南400万亩再生稻丰收估算比单季稻每亩可增收800元以上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
湖南:“四防一增”技术让再生稻增产增效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