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思想探究

2022-06-17严振霞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三国演义管理学刘备

严振霞

摘 要:《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十分生动,而且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必须深入了解《三国演义》的价值,才能体现其时代意义。小说涉及了很多管理艺术,将其与现代管理学思想融合在一起,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整体水平,在管理工作當中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在中学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挖掘《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思想,与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真正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三国演义》 管理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0.039

《三国演义》是以史料文献《三国志》为依据改编的历史小说,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纷争故事,其场面宏大、故事生动,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深入挖掘《三国演义》中的管理学思想,在引导学生欣赏故事的同时,运用管理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这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三国演义》中蕴含丰富的谋略,要充分体现《三国演义》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结合现实情况重新审视其中的管理学思想,丰富中学语文的教学资源,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运用“德治”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领导者只有具有良好的德行,在管理工作中施行德治,才能赢得人才的信赖和支持,增强自身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同时有助于整个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这一点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在《三国演义》当中,擅长采用德治手段的当属刘备,东汉末年“刘皇叔”的德行人尽皆知,他以“匡扶汉室”为目标,稳定东汉末年的战乱局面,为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的形象是奸诈多谋,对于手下将领不够信任。而刘备则乐善好施,对于手下将领关怀备至,这也是很多大将都对刘备忠心耿耿的主要原因,比如赵云之所欲“七进七出”为刘备救下儿子刘禅。就是因为刘备长期在管理工作中施行德治,对赵云如同自己的兄弟一般。因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行,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使更多人受到自己的熏陶和感染,自然能够让他们在管理中听从自己的指挥和引导,避免出现混乱的问题。诸葛亮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作为蜀汉的丞相,作者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描述诸葛亮,足以体现他的高风亮节,也正是诸葛亮良好的德行,能够严于律己,在管理文臣武将时,才能赢得士兵的钦佩和赞扬。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也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在潜移默化当中对学生形成正面感染,有助于提高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才。

二、语文教学中需强化战略决策能力

强大的决策能力也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只有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才能使一个组织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避免因决策失误而造成较大风险。作为一部故事情节曲折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充满了权谋,不同势力在斗智斗勇当中共同成长起来。在“煮酒论英雄”当中,曹操问刘备当今天下谁人可以称作“英雄”,刘备举出当今天下豪杰,但是都被曹操否定了,曹操认为一个“英雄”,即真正的领导者,必须具备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能够在决策时保持果断和清醒,这样才能使人死心塌地跟随自己,最后指出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在战乱年代,只有具备治国安邦的气概与谋略,才能在那样的时代下站稳脚步。同样,在现代化教育管理工作当中,管理人员也同样需要具备良好的决策能力,能够对组织的前进方向加以科学指导,以便及时突破组织前进中的困境和难题。一个真正的领导者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审视问题,不能局限于细枝末节当中。比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决策能力一流,尽管手下有很多的谋士,但是在最终的决断中曹操仍旧相信自我的判断,这也是曹魏能够保持强大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也应该具备强大的决策能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带领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比如在期末总结当中,要明确指出学生在学习方法、习惯和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使学生在改进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在正确的决策下增强班级内部的凝聚力,赢得学生支持和信任。

三、语文教学实践应知人善用

一个团队或者组织的成立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管理者应该做到知人善用,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在本职岗位当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实现整个组织的协调运转。尤其是在《三国演义》当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一个领袖必须了解不同人才的特点和能力,为其提供相契合的工作内容,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曹操就是知人善用的一个领导者,乐进和于禁本来都是普通的士兵,而曹操能够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将其提拔为将领,在冲锋陷阵中展现他们的长处,使其成为自己开疆拓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刘备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对人才的渴望,积极放低姿态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样才有了日后三分天下的局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在管理工作当中提供针对性指导。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工作,以便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等对其实施科学分层,为每一个层次中的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布置学习任务时也可以划分不同的难度,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四、教学环节需巧用激励艺术

良好的激励艺术可以提高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管理学领域中的一种常用手段。激励可以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只有实现两者的密切结合,才能在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三国演义》当中随处可见激励的艺术,比如在两军对决当中,将领会提出丰厚的奖赏来激励士兵勇往直前;在招贤纳士过程中,则会提供官职和头衔、物资等,以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在整个《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是最善于使用激励艺术的人,每一个小的激励手段都能够使将领或者全体兵士的信心大振。张飞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但是却“有勇无谋”,在很多情况下会冲动易怒,导致战争失败。诸葛亮则利用张飞的性格特点对其实施激励,使张飞能够在带兵打仗的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同时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以免喝酒成性误了大事。通过诸葛亮的激励,张飞出色地完成了军事任务。刘备也善于采用激励措施,号召将领和兵士要始终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为手下人才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仍旧能够对刘备死心塌地、忠心耿耿,足见激励艺术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在采用激励措施时,应该要了解被激励对象的性格特点,采用精神激励或者物质激励等方式。在“曹操败走华容道”当中,诸葛亮知道关羽念曹操的恩情,因此在派遣任务时要关羽立下军令状,虽然最终还是由于关羽的义气而放走曹操,但是自此之后关羽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也体现了激励的价值。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看法及其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构建完善的评价模式。在评价工作中应该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当学生取得较大的进步时,教师应该及时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价,肯定学生的表现,在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的同时,能够使其获得学习的乐趣。

五、根据教学需求制定科学计划

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计划,可以指导实践工作顺利推进,这在管理学领域也十分重要。计划的制定应该具备全局意识,从整个战略角度出发编制计划方案,同时结合具体的任务内容进行划分,以提高實际执行效果。计划也应该具备预见性和科学性特点,预见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隆中对”当中充分体现了诸葛亮对于蜀汉未来发展的预见能力,通过一个科学的计划迅速赢得刘备的信赖。诸葛亮对当今天下的混乱局势,从地理、人文等角度出发,为未来蜀国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也正是在诸葛亮三分天下计划的指导下,蜀汉才能在与魏国、吴国的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因此,管理者也应该在分派工作任务前做好科学规划工作,了解不同事情的背景和具体目标,针对其可行性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降低执行过程中的风险。

六、语文教学应重视组织效率

在管理工作中,组织工作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不断提高组织效率,才能优化资源配置。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结构,确保整体框架的合理性,明确不同人员在组织结构中的具体责任和义务,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实现密切协同和配合,以便提高内部运转效率。在蜀国的兴起过程中充分体现了组织结构的重要性,最开始时刘关张三结义,只有三兄弟在外打拼奋斗,后来随着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等人的加入,这个组织也迅速壮大,尤其是蜀汉正式成立后,在诸葛亮的指挥下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具体工作内容,使得组织运转更加有序,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明确,有助于刘备的指挥和调度。蜀汉的组织结构具有直线型的特点,因此各个组织人员的职责也更加清晰,但是对于领导者能力的要求较高,必须由诸葛亮一人进行全面把控。职权配置也是提高组织效率的关键,根据不同人的性格特点和能力、人际关系等为其分配合理的职权,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起到互相约束和制衡的效果。比如吴国以水战为自身的优势,孙权则能够将军事指挥权授予周瑜、鲁肃和吕蒙等有才能的人,使得整个吴国政权的运行更加顺畅。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合理组织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七、教学实践中还需强化控制能力

以事先制定的标准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实施全面把控,对于一个组织的发展也十分关键,因此管理者需要具备强大的控制能力,这样才能避免组织分崩离析。在《三国演义》当中,曹操、刘备和孙权、诸葛亮等人都具备很强的控制能力,这也是他们能成为战略年代的英雄豪杰的主要原因。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时,管理者要能够根据当下的状况采取灵活的变通措施,以便对工作中的错误进行纠正,从而起到良好的监督和管控效果。比如在《三国演义》当中以“勇猛”著称的吕布,先后投靠了董卓等人,但是最终却以悲剧收尾。究其原因,就是管理者对于吕布的控制不足,难以及时对吕布进行纠正和指导,最终走向灭亡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曹操的控制能力则相对更强,能够协调好文臣武将的关系,可以根据吴国和蜀国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计划,以便在保持内部安定的同时,有足够的精力来进攻蜀国和吴国。

八、语文教学可实施放权管理

适当进行放权,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灵活性,避免出现组织僵化的问题。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给予了张辽足够的权力,在曹操兵败赤壁之后正是凭借张辽的指挥才能守住合肥,避免孙刘联军直攻洛阳。同时,在曹魏集团当中,很多人都能够独当一面,包括徐晃、曹仁、于禁和夏侯渊,等等,正是在权力的相互制衡和配合当中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而诸葛亮出于多种原因,大多时候事必躬亲,无论是政治事务还是军事事务,都要亲力亲为,最终导致身体无法承担重负,被司马懿猜到必将劳苦而死。在诸葛亮死后,没有人能够担负起蜀国丞相的重担,自此之后蜀国开始走下坡路,仅仅依靠姜维难以实现诸葛亮的宏图计划。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及管理中,教师要学会放权管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成长为一个具备独立意识的人才。

总之,在整部《三国演义》当中,充分体现了管理学领域的相关思想理念,应该在中学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其进行深度挖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这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管理中应该体现德治的作用,真正拉近领导者和人才的距离。领导者也要不断提高战略决策能力,真正做到知人善用,通过丰富的激励艺术来激发人才的潜能。此外,在管理工作当中应该制定科学的计划,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不断提高组织效率和控制能力,必要时要实施放权管理,给予人才充分的自由度,以提高整体管理成效。

参考文献:

[1] 束强《整体观视域下的“三顾茅庐”情节论》,《中学语文》2021年第11期。

[2] 信亦林《从〈三国演义〉中悟高中班级管理策略》,《中学教学参考》2020年第30期。

[3] 徐鑫涛《“博弈论”视阈下译者主体性在术语翻译中的演绎——以〈三国演义〉罗慕士译本为例》,《外国语文研究》2020年第1期。

[4] 丁钰媛《〈三国志〉人力资源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年第2期。

[5] 赵朋飞、孔明、公瑾与仲达《〈三国演义〉军事家形象及其塑造》,《中国文艺家》2019年第8期。

[6] 崔永涛《〈三国演义〉中的领导艺术对现代管理的启示》,《中外企业家》2018年第29期。

[7] 田仁礼、胡秀英、董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三国演义〉,悟班级管理智慧》,《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32期。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管理学刘备
“天人合一”的管理学启示
读懂刘备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张瑞敏金句背后的管理学知识
刘备与徐州
浅谈管理学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联邦快递的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