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22-06-17刘萍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小张凝聚力班级

刘萍

摘 要:对于班主任来说,如何利用情感教育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重视情感引导,唤醒班级内驱力;强化情感激励,激发班级生长力;引发情感共鸣,提高班级向心力;加强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情感教育,让班级更有凝聚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情感教育 班级管理 凝聚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10.036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在烦琐的工作中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笔者认为,情感教育的提升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对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让班级更具凝聚力。

一、重视情感引导,唤醒班级内驱力

(一)以身作则的引导

我们都知道,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影响。带班多年,我发现,有许多学生总是不愿意主动去跟教师打招呼,哪怕是最亲近的班主任。不愿打招呼的大多数是成绩不好的或者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我一直在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他们更主动一些,可学生似乎还是老样子,即使打招呼也有种完成任务的感觉。于是我试着主动跟学生打招呼,主动跟他们亲近,摸摸他们的头,多给一些温馨的微笑或拥抱,这些小小的举动慢慢带动了学生的改变,并且是从心底里自然而然发生的改变。

我坚信,想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们首先应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好榜样,以身作则,能够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引导。

(二)家校合作的引导

在教育这件事上,光有教师的引导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借助家长的力量,互相配合引导。

纪律一直是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常常会有任课教师向我反映课堂纪律很糟糕,有时候糟糕到甚至连课都上不下去。有一次,我实在是无计可施了,决定跟他们谈谈心。我告诉他们我想知道大家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好好上课。紧接着我补充道,不管什么原因,老师保证,绝对不批评任何一个人,我只想听大家的真心话。这句话我重复了很多很多遍才使得学生慢慢放下戒心。第一个举手的是小冯同学,他站起来,看着我,停顿了几秒,咬牙切齿地说:“我爸妈一直说我是垃圾,我就是要跟他们对着干!”听完这句话,我平静的内心犹如翻江倒海,还没等我有所回应,另一位同样是捣蛋大王的学生站起来,红着眼眶说:“在我爸妈眼里,我只有缺点,什么优点都没有,那我干脆就这样好了!”他话还没有说完,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两个孩子的话戳中了大部分孩子,教室里顿时一片抽泣。那天,我和学生一起哭了一节课,也静静听他们说了一节课,我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他们,只是跟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很棒,相信自己。”我知道,在这个时候,我的话是无力的。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更需要父母的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根据学生和家长的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联系交流:电话、微信、qq、面聊……很多家長表示,完全不曾想过自己的孩子会这么想,也意识到自己的引导方式有很大改进的空间。后来,我又趁着家长会的契机,跟家长们聊起这件事,给了大家很多建议。有了教师和家长的配合引导,学生的状态有了明显的变化。

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能够给孩子一定的正能量,当孩子真正接受这些正能量时,我想,他们的内心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产生,这个时候学生内心的内驱力一定能够被唤醒。

二、强化情感激励,激发班级生长力

在班级管理中,为了能够规范学生的行为,维护班级的日常秩序,适当进行批评和惩罚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动力。小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很强,利用这一特点,在班级管理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竞赛进行激励。

(一)个人竞赛式激励

每次新接班级,我都会在教室里张贴类似“你追我赶”这样的评比栏,每当孩子们能够遵守班级纪律或出色完成作业时,我都会给他们贴上一颗小星星。下课时,我经常能看到学生在评比栏前数自己的星星,学生学会了向自己学习,向他人学习,树立进一步遵守纪律的信心、决心和恒心,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同时,这也给其他同学带来了深层次的触动和震撼,达到“使获奖者更上层楼,未获奖者奋起直追”的理想教育境界。

(二)小组竞赛式激励

班级管理中,光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妨充当调控自如的“导演”,从幕前转向幕后,充分发挥班干部作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个人表现得好,那只是一个人的荣誉,若每个人都可以遵守纪律,那么就可以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这样也更加有助于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班级产生了10名小当家,每天2名轮流值班。当有人违反班级纪律时,小当家们会给其所在的同伴小组扣分,当然表现好的会有适当加分,一个礼拜后,由班长统计算出总分,并取前五名贴上一面小红旗。久而久之,孩子们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三)自我竞赛式激励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自觉,有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如果用同一标准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面对比较调皮的学生,我为他们量身定做了几个职位,比如本身不爱干净、经常乱丢垃圾的,让他当一当“环保小卫士”,课间总爱奔跑吵闹的当一当“安全委员”等等。我经常跟孩子们讲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一直在不断地进步,那你就是最棒的!正是这样一句话,使得孩子们的心态都很平衡,他们自然愿意去遵守班级纪律。每个学生都以超越自己为目标。这样,孩子们在不断体会成就感的过程中就会不断进步、不断超越!

三、引发情感共鸣,提高班级向心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理解、被认同,学生如此,教师也是如此,所以我觉得情感共鸣一定是师生之间的双向奔赴。

(一)走进学生心灵,与学生共鸣

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小张,他是年级里有名的淘气包。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对他进行了多次批评教育,收到了一些效果,可是,他当时好像是悔改了,过后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对我有股敌意。

有一天午睡时,大部分孩子已经安静趴下准备睡觉。突然,小张那个方向传来一阵桌子和地面摩擦的刺耳声,我顺着声音看过去,他居然在不停地推动一个学生的桌子,而且他和那个孩子中间还隔了另一个孩子。我顿时火冒三丈,容不得他任何解释,把他拎起来就狠狠批评了一顿,并让他在讲台上进行午睡。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因为这样的情况在他身上经常出现。但坐在小张后面的那个学生下课后跑过来,悄悄对我说,其实小张是为了帮助她才会去推后面人的座位的,因为她的座位太小了,挤得睡不着!我的脸当时“刷”一下红了,一时间竟然语塞了,回想起刚才批评他的瞬间,小张很明显是想和我说些什么的,但由于我对小张一贯的印象,我没有给他任何机会!我意识到,是我冤枉小张了,为什么我不能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呢?为什么我不能像对待其他孩子一样对待他呢?为什么他做的一切在我眼里都是错的呢?我决定向他道歉,我和小张进行了一次对话,并向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当我说到“教师要跟你说一声对不起”的时候,我看到他的眼神里装满了惊讶,许久之后,他才回过神来,羞涩地对我说:“没关系。”我猜想,他是不是已经不止一次被我误会了?他是不是等这样一个“对不起”很久了?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是很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认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断去关注他,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选择耐心听他讲一讲,原来很多时候只是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当我转变了对他的固有印象后,我发现他身上竟藏着那样多的优点!同学忘带勺子了,他第一个送上自己的备用勺;自习课,看到周围的小朋友在讲话,他会极力制止;看到地上有垃圾,总是第一个上前捡起……每次发现这些让我意外的惊喜时,我总忍不住跟全班的孩子一起分享,希望大家都能看到他的闪光点。班里的孩子们时常会告诉我小张的点滴进步,“今天张宇一数学课被教师表扬了”“今天张宇一还借我橡皮了”“今天张宇一的字写得好工整啊”“今天张宇一上课坐得很端正”……听到这一次次的表扬,他的脸上总会露出腼腆的笑容。也正因如此,小张一直在不断进步,后来,小张和爸爸妈妈一起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我,信的内容虽然很简短,但我能感受他们的喜悦。那是我从教的第二年,做班主任的第一年,所以这封信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宝贵的,它鼓舞着我在班主任工作上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得到答案。”

(二)师生角色互换,引发学生共鸣

教师每天的工作很琐碎、很繁忙。如果学生不理解你、不体谅你,那一定更加崩溃。如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教师的辛苦,获得学生的共鸣,做一个被爱的班主任呢?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当一回教师是很好的方法。

为了锻炼学生上台发言的胆量,我选择了道法、班会、国学等教材中比较好把握的篇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备课,准备一个星期。我告诉他们,必须要像教师这样,有教案、有PPT、有相关的图片和视频、有相应的道具,还要背出来讲给同学们听,而我就作为旁听进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胆量得到了锻炼,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更让我出乎意料的是,好多学生告诉我,教师,你真的太辛苦了,我们一个星期准备一节课都觉得好累,你每天都要备课,还要给我们批作业,有时候我们还给你添乱。因为这件事,让学生对我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学生更加体谅教师的辛苦。

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让学生愿意多站在教师的角度去思考,愿意多为教师着想,这样也就大大降低了班级管理的难度。

四、加强情感交流,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凝聚力,就难以把学生团结在一起,从而难以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教学和管理。那么,凝聚力从何而来呢?

(一)以各类活动为载体的交流

1.学校活动

有研究表明,在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可以充分提高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精神风貌,所以学校里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好机会。学校里有很多一年一度的活动,合唱比赛、冬季运动会、田径运动会、棋类比赛……每一次比赛,笔者都会带着学生用心准备。笔者曾经带过一届四年级,非常不擅长跳长绳,学生对跳长绳这件事是排斥的,提不起精神。于是,我带着学生一起观看跳长绳的视频,分析视频里的每一个动作,利用大课间或班会等时间来练习。付出一定是会有回报的,很快他们都学会了。有了这样一个过程,他们对自己、对同伴充满了信心,更加愿意投入到练习中来。练习时遇到问题,他们会互相打气,帮忙分析动作,练习状态好时,他们会连声叫好,我知道,他们在无形中有了凝聚力。就这样日复一日,最终我们班以150个拿下了年级第一,学生兴奋的模样至今都在我的脑海里,那时那刻,他们一定不止为自己自豪,更为这个班级自豪。有了跳长绳比赛的好成绩,全班的集体荣誉感都增加了,在不久后的合唱比赛中,学生又拿下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2.个性活动

每次接手新班或者中途接班,我都会跟在第一个学期召集家委会成员,一起商量、举办户外的亲子活动。我认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熟悉程度、默契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而能够快速建立亲密感的方式就是共同参与活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由于在户外,大家的心情更放松,也更愿意敞开心扉,我们会互相看到平时不容易被看到的一面,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班级活动是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要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加强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班级建设当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以排忧解难为交流契机

很多时候,学生犯错是由于他们的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等等,他们会犯很多在大人看来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上课开小差、做作业不专心……据我了解,很多学生都非常想要改正自己的缺点,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或者家长助他们一臂之力。

我和学生约定好,如果犯错了,千万不要怕被教師知道,可以主动找教师一起想办法,要知道,当你犯了错,教师并不想要批评你,而是想要帮助你。有了我的承诺,小部分学生是愿意跨出这一步的,而我要做的就是把握住这样的契机,好好和他们交流,让他们知道教师的心是向着他们的,和这个班级是一体的。久而久之,来找我排忧解难的学生越来越多:上课经不住同桌的诱惑怎么办?做作业时容易分心怎么办?字写得不好看怎么办……当全班共性的问题出现时,我就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所有学生一起聊一聊,大家一起想办法,问题从学生当中来,方法也从学生当中来,无形中有了一股互帮互助的力量。

师生之间的帮助,同伴之间的帮助,大家心和心靠得更近,也让大家更有凝聚力了。

总之,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我们需要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起到真实有效的作用,让每一朵向日葵向着阳光灿烂生长。

参考文献:

李治茜《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感教育艺术》,《甘肃教育·管理·理论探索》2020年第15期。

猜你喜欢

小张凝聚力班级
班级“四小怪”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论增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机制建构
巧妙的奉承
有缘人
不称心的新班级
谁逗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