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课堂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索

2022-06-16郭金鹏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提升实效性双减

【摘要】“双减”为学生减轻了课程学习负担。但是,在减负之余,要确保学生的学习成绩不随学业负担的减轻而下滑,就要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让课堂结构得到最优化配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率,让学生的课内学习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变华而不实的无效、低效课堂为实效课堂,从而全面落实课堂教学内容。

【关键词】“双减”  提升  课堂  实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6-0190-03

自教育部颁布“双减”政策以来,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了大幅度减轻,作业量得到有效控制。然而,社会各界对“双减”政策的实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但主要都是针对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会不会下滑的相关话题。“双减”政策减少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做题量,学习成绩的高低自然会被社会质疑。面对“双减”,如何将原本大量的课外负担整合到课堂上来,通过优化课堂结构,让原本低效高耗的课堂变得充实而有效,需要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策略,在课前要做足功课,让课堂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一、精心提炼,构建模型,夯实基础

(一)精研课程标准。认真学习领会物理学科课标,深层次挖掘学科内涵,整合教材内容,树立单元备课意识,精准定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精确把握需要讲授的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慎重思考要选取的教学方法。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能把课堂的全部重心放在重点知识的学习和难点问题的突破上,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有让学生有效掌握了“双基”,后期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才能将教材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学识,从而真正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要求,让课堂的实效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注重知识的归纳与提炼。一节物理课需要讲授的内容一般来说是比较多的,比如有物理量的定义、符号、计算公式、单位及换算、物理意义、实验测量过程等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学生记忆和理解的。在物理学科中,需要记忆的内容也很多,死记硬背会使诸多理科思维较强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如果抛弃基本知识的记忆去谈知识的理解,最终会使学生认知出现偏差,物理学习就会变得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课堂内容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进行提炼与归纳,尽可能用较少的关键字、词来表述某个物理过程的现象与特征。例如,在讲授《折射》这一节课时,需要学生全面掌握折射的定义以及折射光线的偏折方向。折射的概念所包含的字数较多,不容易记忆,但综观定义的内容,可提炼出三个关键词:两种介质、斜射和偏折,而这三个关键词也正是考试的考点。对于折射光线最终朝向哪个方向偏折,通过对比大量折射现象可以歸纳出,由光速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较小的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反之则远离法线偏折。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对归纳的内容进行提炼,比如对于折射光线的偏折方向,可以提炼为:大小近,小大远。经过归纳与提炼之后的记忆内容,变得少之又少。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大幅度缩减了课堂的讲授与探究时间,课堂内容的脉络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课堂时间分配的合理性和实效性得到有效提升。

(三)注重物理模型构建思维的培养。在电学学习中,由于电流看不见也摸不着,好多学生在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流经路径时存在很大障碍。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电流的流经路径,认识电路中各元件对电流的作用,对比建立电流在生活中的相关模型,使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电流变得形象化与可视化。在建立这样一个可视化的模型和规则之后,学生就会清楚地理解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轻松掌握电器被短路后为何无电流通过,为何电流无法通过电压表等等。通过有效模型的构建,就会将部分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现象转换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物理学科的学习难度,提升了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增强了物理学习的实效性。

二、创新思路,精准施策,以教导学

(一)优化课程结构。在课堂的所有环节中,新课探究为课堂的灵魂所在。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必须掌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问题,一次性扫清在知识认知层面的所有障碍。那么,如何进行新课的探究,探究的过程该如何设计,哪些内容需要通过探究得出结论,哪些内容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探究而用精讲替换等,这些都是在新课探究环节值得深思的问题。总体而言,对于课堂容量较大的章节,因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总课时相对充分的条件下,可将一课时的内容分解成两课时来授课,这样的授课方式可以减少教师的讲授和引导时间,可以将更多更有效的时间留给学生来练习和作业。例如,《质量》这一节内容按照课标安排,授课课时为1个课时。但在认真梳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知识后,发现本节课的知识相对较为零碎,考点较多,而且还综合了学生实验。如果用1课时来授课,待到师生共同完成大部分教学任务时,课堂时间早已过半,学生用来测量质量的实验时间明显不足,更谈不上做任何有效的练习和作业,只能将这些环节留到课后,课堂的实效性无从谈起。如果将《质量》这一节分解为2课时,第1课时只用来探究质量的定义、符号和单位的换算,在第2课时开始时,教师先讲授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接着让学生利用几分钟时间来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种类的固体、液体的质量。教师随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并在最后小结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这种经过优化的课程结构设计,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授课负担,而且可以留给学生更多的作业巩固时间,做到课堂内容堂堂清。学生学得轻松,因为通过课内的作业练习,已经全部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课外无需再花时间去复习。教师教得放心,消除了以往“课堂不会课后还要讲”的顾虑。通过优化课程结构,真正达到了实效课堂的目的。

(二)重视实验教学。好多物理教师认为,实验教学就是拿一大堆实验仪器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对实验教学毫不在意,总是觉得实验教学即使不备课,也能上课,因此不能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分组实验,在教师的传统观念中,总认为分组实验就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组,组内相互讨论,动手协作,教师点拨得出结论即可。至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否按照实验操作、观察现象、探究讨论、推理论证的流程得出了结论,教师毫不关心,以致于部分学生不认真做实验,对照书上的实验结论捏造实验数据,失去了实验教学的意义,致使实验教学效果并未得到最大发挥,这样的课堂实效性很差。而且大多数教师凭借经验进行教学,未能充分考虑每一届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学科素养方面的差异,导致课堂上实验教学秩序混乱,甚至有学生拿着实验仪器在实验室里乱跑,给课堂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教学质量的落实。鉴于以上原因,部分教师再也不愿意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做分组实验,于是就产生了用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用实验视频代替演示实验的现象,实验教学变得可有可无。

实验对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是非常大的,除去实验谈物理只能是空谈,只能是理论物理,只会与实践脱节。在实验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具有实效性,一定要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创新。严格控制实验每个环节所占用的时间,不能放任自流。比如,在电学实验中,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可采用计时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连得又快又正确,物理老师当好裁判员,用秒表计时,之后公布每一组的操作用时。这样创新的实验教学设计可以提升所有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课堂的实效性。

(三)精心设计作业。“双减”政策对学生的作业量及作业时间都作出了明确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课堂上完成练习及相关作业势在必行。在设计练习题及作业时,应该树立“精而准”“以点概面”的思想,在习题库精选习题,同种类型的题可做有效筛选、删减,应当避免机械重复地做同一题型。最终入选的习题应当达到“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的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课堂变得充实而有效。

(四)媒体辅助教学。每学期有效的教学时间总是很有限的。在这种形势下,并不是所有的章节课程都可以得到有效优化,1课时内容变成2课时尤为困难。如何在授课容量较大的章节挤出一定的时间用于课内作业及练习,这是“双减”政策下的每位教学工作者都应思考的话题。这里,教师可尝试使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例如,在光學作图复习时,复习内容涉及到了五个方面,如果使用常规方法逐一进行讲解并做相应的练习,估计至少需要2课时才能完成。这时,可以将这五方面的内容作梳理,以作图要求、技巧、注意事项等方面为主线,自己录制一个微课视频。微课的优势在于播放时间短,动画效果明显,讲解者语言精练,通常用较为简短的微课视频就可以快速高效地展现教学重难点。使用微课讲解光学作图复习仅需要15分钟时间,剩余的大量时间可以用来让学生完成课内练习与课外作业,教师可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有效点拨与指导,遇到集体不会做的习题,可再次观看微课视频回放,融会贯通,这样的课堂,实效性必然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把握学情,了解动态,以学定教

(一)掌握学生动态。在备课时,除了对教材知识点的备写之外,还要着重分析和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以此为依据制定合理的教学授课方案。例如,对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的班级,可以设置少量的启发引导与探究活动,否则会出现课堂氛围过于活跃而导致课堂难以掌控的结果,从而让课堂的有效时间未能真正应用到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上来。这样的课堂看似课堂氛围浓厚,学生参与率高,但实际情况则是学生趁老师在课堂上的管理漏洞,讨论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甚至出现嬉戏、打闹等不良现象,课堂难以管控。一节课结束后,学生并没有掌握重难点知识,也没有学会如何去解决本节课的难点问题。课堂上虽花费了同样多的时间和精力,却未能使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有效巩固,留给学生课堂做作业的时间也明显不足。对学生来说,大部分作业依然留在了课后,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导致了抄袭作业的不良现象有增无减。这与“双减”政策明显不符,这样的课堂可以定义为低效课堂甚至为无效课堂,毫无实效可言。所以,对于课堂氛围较为活跃的班级,可减少启发引导与探究过程,增加教师的精讲环节,节省的大量时间可用来练习和作业。对于课堂氛围较为沉闷的班级,可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在最后对学生探究出来的结论作以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在课前对于学生学情的把握,直接决定了课堂的实效程度。

(二)双向交流,倾听心声。教师在备课时,除了需要备写教材和教法之外,备写学情也是备课环节不可或缺的部分。要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必须要深入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学习的障碍与困惑所在,听取学生在学习当中渴望采用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准确了解学生的课业负担及作业时间,以有效地选取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法,调整教学思路,突出学生的学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双减”的实施提供有效保障。

(三)从科技前沿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处处渗透着科技前沿知识,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学生学习物理时,教师可以从科技前沿知识入手,在课前搜集有关本节课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它们在军事、经济、航天等各个领域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求知欲,从而对物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原来被动的学习角色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化,学起来自然就轻松了许多。这样的教学过程,既落实了课堂上的知识目标,又拓展了学生的学科素养,还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负担,减负与实效并存。

“双减”政策对物理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储备量、学科综合素养以及个人工作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只有潜下心来认真研究课标与教材,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策略与手段,不断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发展需求,才能在减负的同时赢得实效,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提升与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波.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4(10):58.

[2]黄立民.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3(5):121.

[3]沈柏清.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施策略[J].技术物理教学,2012,20(4):94-95.

作者简介:

郭金鹏(1984年-),男,甘肃泾川人,汉族,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猜你喜欢

提升实效性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