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的挖掘

2022-06-16李天煜冯靖洋梁继娟黄舒琪杨银鸿吕昕琪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挖掘课程思政

李天煜 冯靖洋 梁继娟 黄舒琪 杨银鸿 吕昕琪

【摘要】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1]。随着社会发展,医学伦理道德、医德医风等问题被社会普遍关注,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思政课程的局限性导致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要求。为贯彻这一理念,我校开始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学任务当中,由于医学课程的特殊性,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挖掘。本文从必要性、方法论、多样性等方面来探讨课程思政内容和形式的挖掘。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挖掘

【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2JY20054);2021年广东医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JG2106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6-0049-03

课程思政是指构建“三全”(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形式,各类课程协同思政课程,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理念,明确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2]。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而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从而润物细无声地立德树人[3]。但是,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成熟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尚未形成。这就需要我们对“课程思政”的含义进行系统、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并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进一步挖掘。

一、思政课程的现状

目前,医学生普遍为考试而学习思政课程,在课堂上采取应付的态度,其中不乏逃课、早退现象,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1.思政课程术语比较抽象,医学生难以理解,课堂上气氛不够活跃,教学方式枯燥乏味。

2.反馈机制繁琐,教学无法及时反馈,教学方法难以做出相应的调整。

3.醫学生对思政课程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课程思政通过梳理、教学设计等方式,通过恰当的教学形式呈现以实现育人的效果。

1.将高校医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可使医学知识更平易近人,将思政课程的专业术语具象化,易于理解记忆,使课程不再枯燥乏味。

2.学生平时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若将思政课程揉入专业课中,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到思想政治,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政课的熏陶。

3.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态度要优于非专业课。因此,以专业课为载体,传递思政知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让学生以更高效、更精神的状态去学习,效果要优于传统课程的生硬灌输[4]。

三、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进行课程思政是我国的教育理念的发展传承[5],习近平总书记重视高校的思政教育,提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精华,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守护者。中国外科鼻祖裘法祖院士说过:“技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可见医德在医务人员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医学生的培养中,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在高等教育中,思政课程仅占不到20%,我们需充分利用好80%的专业课程,潜移默化进行课程思政。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思政课程更要通过课程思政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进而为社会主义医疗事业添砖加瓦[5]。医学生若不能树立良好的思想觉悟,没有接受思想政治的教育,那么医学院校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便难以成为好的医务人员,甚至南辕北辙。因此,医学院校必须把好关,培养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四、课程思政的困难和挑战

1.当前课程思政教材缺乏、有待完善,专业课与课程思政关联性较弱。二者如不有机结合,容易将两类课程杂糅成“四不像”,影响教学效果。

2.每节课时有限,进行课程思政将不得不压缩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因此课程思政所占的比例仍需斟酌。

3.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4.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熟悉程度不如思想政治的任课老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及运用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对授课者的能力是一大挑战。

5.当前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不强,没有在课堂上贯彻思想政治工作,导致其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渗透出现了障碍,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6.不同专业课程、不同学习阶段的“课程思政”教学标准不统一,同一专业课程不同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也存在差异,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6]。

7.课程思政不是思政课程,也不能替代思政课程,因此,思政内容以适度引导和讨论贯穿在专业课教学中,协助思政课程的开展[7]。

五、如何开展课程思政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更应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的培育[8]。课程思政元素并非显性地存在于教材内容之中,而是需要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梳理、教学组织的设计等环节来进行凝炼,并通过恰当的教学形式呈现以实现育人的效果。因此,采取科学的原则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充分挖掘与有效把握,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

1.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这需要教师对课程非常熟悉,根据所挖掘的思政元素进行教学设计,再应用到课程教学中。因为每个专业都是一个课程群,群内有核心课程、拓展课程之分,优化布局可最大程度整合教育资源,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有预先规划,有谋篇布局,根据课程特点去挖掘最直接的思政元素,为每门课程配置各异的教学点,再通过全部任课教师的讨论和协调,构建成专业教学体系,最大限度避免重复和缺漏。

2.课程内容的重新编排和授课方法的探索。由于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课时有限,因此老师需要在固定的40分钟里完成对专业课程和思政内容的讲授,且不能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这就要求老师将两门课程有机结合,规划全新的教学任务,并用精练且易懂的语言去授课。课程思政的授课方法也值得我们去探索,生搬硬套不可取,这相当于将思政课开在了专业课上,割裂感严重,并消磨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和热情,适得其反。宜结合专业特点将现实问题融入专业课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专业课程出发,挖掘专业知识教学中的思政内容,合理设置思政教学课时。

3.跨学科的教学合作。思政教师对于思政课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大纲的掌握程度要远优于医学专业课的教师,因此若要进行课程思政,需要思政课和专业课多个教研室的教师通力合作,甚至需要教务处领导来统筹安排。老师们相互交流教学经验,得出课程思政的最优解,减轻任课老师和学生的负担,提升教学效果。

4.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在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听取任课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是重要的纠错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学生是否适应全新的教学方式,都需要领导者进行跟进,必要时改变教学的方针以保证教学效果。其中有效且及时的反馈机制是必要条件,若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不能及时得到处理,那么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可以利用线上渠道,例如师生群聊、网上学习平台、调查问卷等方式来获取相应的信息。

六、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

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

1.案例导入型:医学专业课的教师大多都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掌握着许多经典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临床案例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同时引出专业课的内容。也可以将要点放在学生日常关注的社会热点、时事新闻中,提起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时,可以引入2020年的新冠疫情,通过课本里的理论措施和政府实际上做的措施来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同时可以提到:在疫情当前,个别人不顾国家法律和社会安危,不配合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相关行程线索[9]。指出这种行为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一种违法行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或者在医学寄生虫学的学习中,介绍我国人民的抗疟历程,体会到当时条件的恶劣和广大人民的无私奉献,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屠呦呦院士及其团队对抗击疟疾所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弘扬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科学家无私忘我、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精神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2.問题导向型:PBL(Problem?鄄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因其案例的真实性与典型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等优点,在高校医学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7]。PBL里的案例更多的是基于案例提出的专业性问题,考验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涉及多个科目的知识,更贴近临床实际情况。例如涉及器官移植等敏感性问题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法制思维意识,学会用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自身医疗行为[10],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再比如在医德医风的培养中,对于医患关系的处理既是医生在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3.讨论辨析型:“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集思广益。以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学会以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来看待社会中的矛盾与不公,引导学生在学习、科研、临床中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6]。

4.在线教育[11]: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通过线上的渠道,例如学习平台、在线视频、电子资料等来进行课程思政。线上、线下的教学要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线上教学更多是作为线下课堂的辅助和补充,二者不能本末倒置。

5.实践体会型:高等医药院校医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必须要有牢固的实践技能作为基础,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因此各种动物实验和临床技能操作是高校医学生的必修课,在实验课上,教师除了教授专业知识以外,还需对学生进行围绕“大体教师”、实验动物开展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医学生认识并感触到“无声导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刻体会奉献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让医学生学会感恩和尊重生命,培养他们重视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9]。

针对医学教学的特点,不能以单一的思政教育方式去教学,每种教学方式都有优缺点,需要以两种或三种方式相结合去给学生进行课堂思政教育。我们在运用隐性渗透式教学的同时,由于隐性渗透式教学,学生对思政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那么,我们可以同时在课前或课后运用专题嵌入式教学,在一个专题下,让学生在雨课堂等线上课堂中,去阅读和理解;又或是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案例穿插式教学和隐性渗透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思政教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在课后结尾的时候,有时间的话,我们可运用画龙点睛式教学,比如我们可以列举外科医生的精神品质,升华课堂内容,对学生会有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但是如果没有时间的话,我们就需要课后进行思政教育了,那么我们可以选择讨论辨析式教学,设置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对某些社会现象、某些医生的做法是否合理进行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辩证思维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七、结语

课程思政是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和增强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而教师是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所谓“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应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有效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作用,教师也能更好地为学生解答思想上的相关疑惑,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2]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3]李立伟,刘美章.浅谈医学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现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4):43-44.

[4]李秋萍.课程思政理念下医学专业课程育人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117-118.

[5]黄磊,葛仕豪,崔久刚,樊祥民.思政之“盐”融入医学教育之“汤”的路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9):86-88.

[6]黄珊,任宏涛,包兴,潘书沛.“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4):60-61.

[7]张晓田,武捷,路明,李媛洁,田宏,周劲松,张梦原,李远康,寇博,闫阵,薛晚利.医学专业PBL教学课程思政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6):813-816.

[8]杨红梅,刘芳,陈洁,张艳.医学类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0(30):166-168.

[9]王春梅.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实施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22):35-36.

[10]杨美霞,宋芳,苏燕,白华民,郝广煜.基础医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思政内涵的提升[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9,9(5):54-59.

[11]何圆培,徐皑,周丽珍.大学生医学课程思政在线教育实践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11):93-94.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挖掘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