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练习燃思维,作业优化促“双减”

2022-06-16吴金炉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业优化小学阶段双减

吴金炉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作业的过程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教学环节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课后作业环节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教学内容,检查不足,弥补遗漏,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实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延伸。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深入探讨了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阶段  “双减”  作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6-0022-03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后作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可以及时检验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充当一种反馈,作为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的依据。因此,在减负提质的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认识到作业环节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教学功能,为新课改的推进做出努力。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作业环节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缺乏层次性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进度、知识理解程度上必然都是不尽相同的。然而,大部分教师对这种个性化的学习差异视而不见,尤其体现在课后作业环节。小学数学教师大多为学生安排“一刀切”的课后作业内容,使学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课后培训,学生的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缺乏开放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作业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大多是机械的、重复性的记忆或训练内容。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也起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新形势下,我们应迎合新课改内容,在作业布置中体现灵活性和创新性,帮助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缺乏科学的目的性

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许多教师都瞄准期末考试。所有的家庭作业都是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成绩为先”的概念同样也影响了许多家长。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人们相信只有获得高分,孩子们才能拥有良好的竞争力。这种有偏见的意识观念反映在作业中,即“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分数”,负担的增加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新课改下要求对小学生实现“减负”,要求不能再以成绩作为学生的唯一考核标准,而是要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1]。

二、小学数学拓展练习作业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观念,体现新时代教育精神

新课改下,要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总是随心所欲地安排学生的课外作业,不考虑学生的感受。然而,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应做到尊重学生的喜好。因此,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应科学设计小学数学作业。首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在需求,以此为基础设计有效的课外作业。其次,教师还应认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差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使每一级作业都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二)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创新作业内容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作业中,学生普遍对做作业缺乏兴趣。主要原因是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体量大、内容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在减负提质的背景下,教师应综合利用教学资源,积极创新小学数学作业的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使课后作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生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对课后作业的熟练度,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其次,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安排一些独立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能进行开放性作业。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知识学习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用A4纸来叠这两个几何体,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100米短跑比赛,记录下时间,然后彼此之间比较跑步的速度。通过这样别出心裁的课后小实践,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反比例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到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的概念[2]。

(三)丰富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形式,增强趣味性

在小学数学课后作业中,教师一般采用反复做题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然而,这种数量大、质量低、形式单一的作业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倦感,不利于课后作业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积极创新和拓展课外作业的形式,以提高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圆柱与圆锥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实际调研,調查粉笔、漏斗等的高与底面积。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能够亲身感知到圆柱和圆锥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特点。

(四)优化作业数量,弹性调控学习需求

“双减”政策下,对于学生的作业数量和作业完成时间进行了要求。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情况,优化作业的数量,就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弹性调控。一般来说,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会影响着学生做作业的效率。相同数量和难度的作业,学习好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完成,而一些后进生完成起来可能就会比较困难。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复杂度也会随之提升,学生之间知识掌握程度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来合理分配作业。就小学比例的应用题计算来看,一些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在学完知识后就能掌握题目意思,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解题当中;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需要做大量的题来进行练习。显然给他们布置相同数量的练习作业达不到应有的复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效率来分别为他们安排习题。针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将作业重心放在知识拓展与拔高上;针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以巩固基础知识、熟记概念为主。

(五)针对学生的问题,开展实践训练50F41E50-E541-49DA-9C77-BB6E1B4440DC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口算是知识学习的基础。在小学乃至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卷面分数的80%以上都与运算挂钩,由此可见运算的重要性。而在运算过程中,口算又是极为重要的。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会笔算就够了,口算并不重要。实际上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思想,连口算都掌握不好的话,想要熟练进行笔算以及估算也不太现实。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对学生加强了口算的练习。在课程开始学习前,我设置了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在这三分钟内进行口算练习。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一定题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过多的练习则可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学生在做计算题时为了保证练习的趣味性,我让同桌之间互相进行算数提问,然后来进行口算解答。每天我都会让学生为同桌精心准备几道计算题,然后在第二天进行“题目互答”练习。通过这样的小作业,学生在设计计算题以及解答计算题时会感觉乐在其中,并且能力也会得到提升[3]。

三、小学数学拓展练习设计的要点

(一)突出趣味性

乏味的训练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但一些好玩的练习容易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求知欲。在这些兴趣爱好的共同影响下,学生将致力于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并解决,以浓厚的兴趣了解新鲜事物,从而产生愉悦的情感感受。

例如,在讲授了“3的倍数特征”以后,我设计了一次训练,以此为契机,使学生顺利地掌握9的倍数特征。我说:“今天我来当学生,你们来当一回教师考考我。”当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时,我紧接着说:“你们随便说一个数字,我就会知道这个数字是否是9的倍数。”于是学生就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一系列数字,发现我均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将9的倍数书写在了黑板上。教师用了什么方式来判定?学生心里都十分疑惑。这时我说:“考虑到3的倍数的特征,这些数字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很快就会找到9的倍数特征,这样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突出生活性

数学教育和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应注意按照教材的特点,合理设计学生生活练习内容,使之和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融合,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使学生体验自己随处可见的数学,以便更有效地调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主观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小数”以前,我要求学生必须去商店里自主发现小数。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充分地交换他们在商店里所发现的小数。比如,一包洗衣粉的价钱是4.5元,而一根中性笔的价钱则是2.5元。经过交流,学生发现用小数来表示价钱在生活中非常普遍。这样,学生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学习知识点有了更加准确、清晰的掌握。再如,在讲解“年、月、日”以前,我让学生先回去仔细地观察家中的日历,然后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这种以日常生活为导向的数学作业,使学生意识到了每年有12个月份,其中有7个大月以及5个小月。通过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感受数据生成的过程,切身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4]。

(三)把握层次性

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老师在研究设计数学作业时,为提高不同学生的数学成绩,应按照学生已掌握基础知识的实际状况,分阶段地设计作业,并强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使学生由被动转为自主完成作业。

例如,当教授了“圆的面积”问题以后,我设计了如下家庭作业题目:A.按照下面给出的条件计算圆的面积:①r=3cm,计算出圆的面积;②d=8dm,求出圆形的面积;B.圆形水池底面的周长约是125.6m,试探究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为多少;C.有一个周长为56.52m的圆形花坛。旁边还可铺设3m宽的碎石路。这段碎石路的面积是多少?我们将第一类作业列为必修作业,重点针对后进生,通过常规问题的训练,使他们能够成功地掌握知识。将第二类作业列为探究性作业,重点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通过解决稍难的家庭作业,学生能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成就感。我们将第三类作业看作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作业,主要面向那些有着良好基础的学生。通过作业的训练,学生能够达到在认识、智慧和才能上的最佳发挥。经过分层实施,各个阶段的学生均获得了最有效的培养[5]。

(四)体现开放性

开放式的作业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宽广的思维空间。所以,在课堂中,老师在重视学生思考结果的同时,也更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开放性作業则给学生提出了富有思考价值的话题,从而能够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并训练学生对思考的灵敏度与开放性。例如,在教学完四则运算后,我给出学生一系列数字:11、25、30,让学生自由发挥,随意将不同的数字用不同的运算方式组合起来,最后要得到这几个目标数字。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在班级内形成一股竞争学习的风潮。

(五)突出探索性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课程中有许多探索性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切实地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巧,从而获取更广泛的数学教育活动经验。比如,在讲授“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题:“有两条分别为4cm和9cm的小铁棍。现在小明打算用这两根铁棍制作个大三角支撑。请帮小明想想,他还应该再准备一根多长的小铁棍?”有的同学说要10cm,有的同学则说要7cm。紧接着我引入了范围的概念,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知识探讨第三边的范围[6]。很快,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这根铁棍的长度应当大于5cm,小于13cm。通过这样的探索性练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认知能力,针对课堂教学,紧密联系教学实际,采取各种合理的策略来设置符合他们成长特点的数学教育延伸性作业。唯有如此,方可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完成教学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莎莉.减负提高,巩固成果——“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优化策略研究,2018,23(32):45-46.

[2]黄朝峰.扣目标,提质量,优化数学课后作业——“双减”背景下的习题设计与思考[J].福建教育, 2021,23(44):34-35.

[3]张丽琴.基于前置作业让深度学习自然发生——“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23(20):245-246.

[4]陈幼玲.强化整体认知 提升思维水平——“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1,22(11):764-765.

[5]戴志江.“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中年级数学分层布置实践型作业的研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23(21):278-279.

[6]吴丹慧.“双减”政策下例谈小学数学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关联策略[J].好日子,2021,45(35):31-32.50F41E50-E541-49DA-9C77-BB6E1B4440DC

猜你喜欢

作业优化小学阶段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作业的价值
优化小学语文作业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浅谈优化小学语文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