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批判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22-06-14任旺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自由后现代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    要:近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打着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旗号,影响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这一思潮对个人自由的理解与实践已经远远超出个性解放的范畴,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必须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以自由为视角,从人民性、真实性、关联性的层面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化解后现代主义对自由的摆布和扭曲,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可借鉴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现代主义;自由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6-0010-03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这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指明了方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观研究的学术

成果梳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就现有研究成果看,从“自由”角度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成果并不鲜见。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一套12册,其中一个分册就是《自由》,学者吴玉军重点阐述了社会主义自由的基本原则,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自由的实现。在《自由的思想移居:概念史与社会史》中,作者候小丰梳理了自由的概念史与自由的社会史的内在联系,从哲学角度提出了探讨“自由”的实践路径。学者邓晓芒则从自由的起源、自由的历史、自由的谱系3个方面进行阐述。阎孟伟认为自由意味着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选择、活动的权利,即一种自主的权利,自己做出决定的权利,并进一步阐明理解自由的出发点决定了自由实现的结果和途径。刘建军认为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类解放”其实是人类自由的另一种说法。“解放”就是“自由”。自由在于对规律的认识和驾驭,因而,追求自由与尊重客观规律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张剑抒认为对马克思自由思想的解读不应囿于旧哲学的认识论范式,必须打破认识论的解读范式,还马克思自由思想以真实意蕴。自由不仅是建立在对必然的认识上,也是时间主体追求其目的和意义生活时的价值自觉,自由是人的自我生成和完成。余世喜认为无产阶级的自由应该是全面的、彻底的自由,它不但包括资产阶级自由中的一切积极成分,而且还具有资产阶级自由所不可能具有的新内容,即经济上的自由、社会上的自由。李文阁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是有纪律、有义务的自由,是自由与纪律、自由与义务的结合和统一。这些成果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观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参考和新思路。总体而言,学术界从“自由”角度解读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不足之处在于,一方面,缺乏宏大的历史研究视野,即换个角度来看社会主义自由和资本主义自由。如果自由不是标识社会性质的范畴和价值,它只是作为衡量人类发展阶段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那么,自由激勵的是人类不断发现和超越自我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忽略了国情与国际环境对培育社会自由的影响。在研究视角方面,现有成果的研究内容大部分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本中寻找依据,结合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角度不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观的理论原则与实践路径,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后现代主义同现代主义一样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是与理性主义不可分割的概念,因此,它表现为理性的主张与个性的张扬。在一定意义上,它也强调价值的多元化,思想的非中心、非主流,体现为与传统的断裂。这种出现于西方艺术领域的审美趣味蔓延到社会历史领域,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席卷现代社会的思潮,成为当今西方社会不能回避的问题。然而,我们却很难用一个准确的概念去定义后现代主义。根据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对后现代主义精神维度的描述,后现代主义不再囿于艺术领域,它抨击社会秩序,坚持用冲动和快感表现生活本

身,颠覆秩序与理性。其中,最为重大的影响是“它以解放、色欲、冲动、自由等为名,为攻击价值观和‘普通人’行为的动机模式提供了心理先锋”[2]。我国也同样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打破权威、独立思考的意义上。事实上,从颠覆人们对传统和权威的认识开始,后现代主义思潮呈现的是一种多元和涣散效应。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摧毁旧观念的同时没有生成新思想。自由打破权威的快感,转瞬即逝。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思维和语言是“碎片式”的,它拒绝统一的思想和话语表达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统一的意志就不会有行动的规范。这种统一的意志,也体现在排斥一切历史虚无的思维上。从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看,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风气的蔓延,肆意挥霍、毫无节制的现象令人担忧,勤俭节约的美德渐渐消失。青年群体中出现了既渴望成功又消极懈怠的情绪。如果一直被后现代主义文化所驱使,人们丧失价值信仰,裹足不前,社会将困顿不堪。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对个人自由的理解与实践已经远远超出个性解放的范畴,它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传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构必须得到密切关注。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文化“共享”,即精英与大众共享社会的思路,并不是自由的体现,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丧失。后现代主义主导的思想非中心、价值多元化,已经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观对后现代

主义思潮的引领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必须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同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中,凝聚共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直面各种社会思潮的挑战。基于对后现代主义非中心、多元化的批判,在积极应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自由价值观,即从人民性、真实性、关联性的原则出发,用正确的自由观化解后现代主义对自由的摆布和扭曲,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观提供有益的思想借鉴。

(一)人民性是自由观的核心要义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贵民思想,其中《尚书·五子之歌》有云:“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封建君主治国理政的视野中,“民贵君轻”思想一直分量很重。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真正的缔造者,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近代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依靠人民群众才取得了最后胜利。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选择中国,带有某种历史必然性。从“民固邦宁”的角度,社会主义与中华文化存在深度契合。社会主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人民性看作构建社会主义自由观的最高原则。社会主义不懈奋斗所要实现的人类自由正是人民群众的自由。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追求的是大多数人的自由。社会主义事业本身的实现就体现在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上。因此,社会主义运动从一种理论变成一种实践,就要求它必须同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反映和满足无产阶级对自由的根本追求。

(二)真实性是自由观的实践逻辑

真实性体现在党对国情的了解,与人民群众的血脉联系上。真实性体现在自由的内容和实现自由的途径真实可控。“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最好的代言人。社会主义自由的真实性原则表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事实对话外界对社会主义的各种质疑。在不断满足和克服必然王国的需求中,社会主义日益创造发展自由王国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由此可见,人只有投入到社会关系中,才能积极地开展他的生命活动,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获得自由。

(三)关联性是自由观的内在原则

马克思始终反对那些割裂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尤其在自由问题的认识上。他反对那种认为“自由的每一个特定领域就是特定领域的自由”的观点[5]190。他认为人类自由的最终实现,是通过个体达至整体,通过每个方面的自由扩展到各个方面。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出发,应当看到,物质的不自由会在一定程度上局限精神上的自由。尽管自由未必是富有的代名词,但贫穷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自由的发挥。此外,孤独和孤立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自由并不表现为脱离社会,自由人最起码是善于建立和控制社会关系的人。众所周知,人的社会关系包括物质社会关系、政治社会关系和精神社会关系3个方面。因此,人的物质社会关系、政治社会关系和精神社会关系均全面、充分、自由、和谐地展开,是人获得自由的前提。

四、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实践路径

(一)敬畏生命,建立正确的生活观

从人民性出发,敬畏生命就是要把生命维度发挥到极致,即将它延伸到社会历史的各个方面去。从个人角度应该明确人生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即人为何而活的问题。从社会方面应该树立每个人的积极向上发展是整个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前提的观念。个人既渺小又伟大,社会既广泛又无形,只有不断追求个人生命自由,才能在更深层次推动社会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不受阻碍地利用偶然性的权利,迄今一直成为个人自由”[6]。个人自由的有限性与人类获取自由能力的无限性是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前景。人作为一种自然存在物,必须始终遵照自身发展规律。尽管当代科学技术不断攻破医学难题,各种器官移植技术日臻完善,生物保健产品层出不穷,但生命终有尽头。“生伴随着死,伴随着必朽性的冒险,也伴随着演化过程的开始。”[7]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生命在另一个维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即把有限的生命放置在无限的为社会服务上,那么即使实体本身消灭,精神仍然存在。所以,人的自由,最根本的操控自己生命的自由也是自然赋予的,人只是过程性的拥有它,最后仍将归于过去,这就是人的不完美和在不完美中补足生命的遗憾。

(二)滋养心灵,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

从真实性出发,教育本身是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教育本身是一种思维方式的传导。《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阐述一个道理时要以这样的方式,即使学生想得明白,想得透彻,能用语言清晰表达,也不要轻易去开导他,直到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才可以往下进行。从茹毛饮血到知礼知节,教育始终发挥着任何一种技术都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教育没有替代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更应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加强教育对学生思维养成的作用。教育应该体现的不是功利主义,不是每年制造多少教育产品,而是在体现公益主义的同时塑造人的自由个性。

(三)完善法治体系,保障人的自由

从关联性出发,正确看待自由与法律的辩证关系。自由与法律并不冲突,法律保障自由权利行使,自由促进法律制度健全。自由需要法律保障,在某种意义上,法律的限制正是对自由的有效保障。严刑峻法并不能杜绝犯罪的发生,实际上,严苛的刑罚恰恰是统治阶级昏暗统治的集中表现。法律不是强权的工具和威慑人民的武器。法律的真正精神和作用在于维持和调整人际关系,保持人际间的合理边界,保护人际间的正当利益分配。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获得了一种与个人无关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存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5]176按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个人义务就足以实现人最大程度的自由,所以法律是人自由行动的指南。法律保护人们的基本劳动自由,承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维护劳动者合法地位。保护环境不仅是法律的要求还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生态自由在法律上进一步得到保护和确认。法律是保护个人自由,尊重个人选择,维持人类生命自由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54.

[3]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2).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2.

[7]  RICHARD J B.根本恶[M].王钦,朱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239.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1-04-20                                                         修回日期:2021-06-06

作者简介:任旺(1985—),女,黑龙江鹤岗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2018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TJKSQN18-005)

猜你喜欢

自由后现代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