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女性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

2022-06-14张绍兴

理论观察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我概念生活质量

张绍兴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女性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在改变,但诸如两性社会关系及地位等问题还尚未完全解决,女性生活质量的新问题又不断产生。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问题直接反映在城市女性的生活质量上,因此研究城市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价值。采用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幸福感量表对天津市已婚、单身女性进行评估,探讨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及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婚姻状态是影响城市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已婚女性生活质量高于单身女性;(2)市区的女性生活质量高于城镇女性;(3)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已婚女性自我概念高于单身女性;(4)自我概念、婚姻状态影响城市女性总体幸福感;(5)自我概念、生活质量对幸福感的解释达到99.7%;城市女性生活质量通过自我概念影响幸福感,自我概念在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关键词: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自我概念;总体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C916;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3 — 0067 — 08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社会发展、教育普及、女性独立意识觉醒以及女性价值观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学业、事业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从而推迟婚育年龄,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未婚、离异),其中部分原因是女性自我选择的结果,也有部分女性是基于客观现实而导致的被迫选择或择偶困境,不得不延迟婚育年龄。同时,都市文化、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等等城市生活方式对女性的吸引超过男性;加之城市生活成本的因素,一些城市单身女性人数远远超过男性,但在传统文化塑造的“普婚”文化占据婚育观主导地位的今天,单身女性面临社会、家庭及自身的巨大压力。

以城市女性、生活质量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检索,仅有6篇相关文章;以城市女性、自我概念和城市女性、幸福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没有相关研究。生活质量又叫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生活质量的定义是“不同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生活目标、期望、标准及所关心事情有关生活状态的综合满意程度及个人健康的一般感觉”〔1〕。自我概念,也叫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能力或价值观的感觉、态度和评价,也反映对自己在环境和社会中所处的地位的认知。而幸福感是指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以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2〕。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和幸福感之间存在的复杂的关系。首先,生活质量是幸福感的基础。不同于马斯洛的7层次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認知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管子》将人的需要分为四个层次: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生理需要);民恶危坠,我存安之(安全需要);民恶贫贱,我富贵之(物质需要);民恶忧劳,我佚乐之(幸福需要)〔3〕。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物质需要是幸福需要的基础,即仓廪实而知礼仪。其次,生活质量的提升即需要层次的不断满足会强化自我价值感,影响自我概念的健康、和谐。相关研究已经证实:自我概念影响心理健康;但自我概念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相对缺乏。

城市女性的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幸福感现状是怎样的?城市女性的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幸福感三者的关系?单身女性和已婚女性在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幸福感上是否存在差异? 为了探讨影响城市女性幸福感的因素,为提高城市女性生活质量及幸福感提供实证研究,本研究假设:单身女性与已婚女性的幸福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区域的女性在生活质量、幸福感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生活质量通过自我概念影响总体幸福感,即自我概念具有中介效应。

一、研究对象

以天津市区(南开区、河西区、河东区、和平区、红桥区、河北区,原称市内六区)、城镇(除市内六区以外,原称郊县)的235名女性为研究对象;已婚89人,单身146人;市区115人,城镇120人;最小年龄30岁,最大年龄39岁,平均年龄33.5岁。

二、评估工具及统计分析

(一)生活质量

GQOLI-74共74个条目。该问卷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前三个维度各有5个因子,物质生活维度4个因子,还有1个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共20个因子。统计包括总分、维度分、因子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二)自我概念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包括自我概念的结构维度、内容维度和综合状况共10个因子共70个题目,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记分法,前9个因子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积极,自我批评得分越高,自我概念越消极。

(三)幸福感

总体幸福感量表用来评价受试对幸福的陈述。1996年国内段建华对该量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量表包括18个条目。研究显示: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9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与0.88之间。

(四)统计方法

运用SPSS22、AMOS23对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回归及结构方程分析,研究人口学变量和生活质量、自我概念、总体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探讨自我概念在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三、统计分析

(一)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及总体幸福感统计分析

1.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生活质量统计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婚姻状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在生活质量评估上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达到P﹤0.05的显著水平,且已婚女性生活质量高于单身女性。分析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19个因子和生活质量总评价,可以发现:(1)在物质生活维度及4个因子上,已婚女性在生活环境因子上高于单身女性,并且差异达到P﹤0.001的显著水平;(2)在躯体功能维度及5个因子上,除运动与感觉功能不存在显著差异外,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进食功能、性能力及躯体功能均存在显著差异,已婚女性好于单身女性;(3)在心理功能维度及5个因子上,除自尊和心理功能存在差异外,其他因子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已婚女性自尊和心理功能水平高于单身女性;(4)在社会功能及5个因子上,已婚女性在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及社会功能均高于单身女性,且这种差异达到P﹤0.001或P﹤0.05的水平;(5)在生活质量总评价因子上,已婚和单身女性不存在显著差异。

2.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自我概念及总体幸福感统计分析

婚姻状态是影响女性总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已婚女性在总体幸福感上高于单身女性,且达到P﹤0.001的水平。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自我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已婚女性自我概念评估高于单身女性。进一步分析自我概念的其他因子,已婚女性在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6因子上与单身女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已婚女性优于单身女性;在自我批评因子上,单身女性高于已婚女性。(见表2)

3.不同区域的女性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及总体幸福感统计分析

第一,不同区域的女性生活质量统计分析。不同区域的女性生活质量存在显著差异,市区的女性高于城镇的女性。对生活质量的4个维度、19个因子和生活质量总评价进行统计分析:(1)在物质生活维度及4个因子上,市区女性在社区服务、经济状况和物质生活维度与城镇女性存在显著差异(达到P﹤0.001或P﹤0.05的显著水平);在住房因子上,城镇女性高好于市区女性;(2)在躯体功能维度及5个因子上,运动与感觉功能、躯体功能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女性好于市区女性;身体不适感存在显著差异,市区女性高于城镇女性。(3)在心理功能维度及5个因子上,除自尊和正性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紧张情绪和负性情绪上,市区女性高于城镇女性,但在认知功能上,市区女性好于城镇女性。(4)在社会功能及5个因子上,市区女性在社会支持、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与城镇女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均高于城镇女性。(5)在生活質量总评价上,市区和城镇女性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第二,不同区域的女性自我概念及总体幸福感统计分析。不同区域的女性在道德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及自我概念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达到P﹤0.05的显著水平,市区女性在道德自我、自我批评两因子和自我概念上均低于城镇女性;在自我认同、自我满意上,市区女性高于城镇女性。在总体幸福感上,不同区域的女性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女性幸福感高于市区女性。(见表4) (二)城市女性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及总体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1.女性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的回归分析

为了探讨女性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的关系,以生活质量的19个因子、生活质量总评价为自变量,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性功能, 人际交往能力, 睡眠与精力, 负性情绪, 业余娱乐生活, 经济状况, 进食功能, 认知功能, 社区服务, 婚姻与家庭, 运动与感觉功能等11个因子纳入回归方程,并且对女性总体幸福感的解释达到99%,对女性总体幸福感具有很强的预测力。(见表5)

2.女性自我概念与总体幸福的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自我概念与幸福感的关系,以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批评、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9个因子为自变量,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自我满意, 道德自我, 自我认同, 心理自我, 自我行动5个因子被纳入回归方程,对女性自我概念的解释达到96%,对幸福感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见表6)

3.女性年龄、婚姻状态、区域、生活质量、自我概念与总体幸福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人口学变量、生活质量、自我概念和幸福感的关系,以年龄、婚姻状态、区域、生活质量、自我概念为自变量,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进行虚拟变量回归分析,年龄、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3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对女性总体幸福感的解释达到99.7%,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见表7)

(三)城市女性自我概念、生活质量和总体幸福的中介效应分析

自我概念、生活质量和年龄对城市女性的总体幸福感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女性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我们以自我概念、生活质量和年龄为自变量,以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讨论自我概念、年龄的中介效应,结果如图1。模型的各项具体拟合指数为:X2/df=1.398,RMSEA=0.041,AGFI=0.970,GFI=0.997,CFI=1.000,IFI=1.000,表明该模型拟合很理想。

从图1可以看出:(1)生活质量对总体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为:0.12;(2)自我概念在生活质量和总体幸福感的中介效应为:0.97×0.88=0.8536、年龄在生活质量和总体幸福感的中介效应为:0.19×0.01=0.0019;(3)生活质量对总体幸福感的总效应为:0.12+0.8536+0.0019=0.975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87.7%,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为87.50%,年龄的中介效应仅为0.2%。自我概念在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而年龄的中介效应可以忽略。

四、结论

第一,婚姻状态是影响城市女性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已婚女性生活质量高于单身女性。(1)从物质生活维度,已婚女性和单身女性不存在差异,例如经济状况,由于城市就业渠道相对较多,单身女性与已婚女性相比,可能具有更多的收入支配权,财政更独立自由。(2)从躯体功能看,已婚女性好于单身女性,这种差异包括: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进食功能、性能力及躯体功能。已婚女性在睡眠与精力、进食功能、性能力均好于单身女性,婚姻增加女性的归属感、安全感;和谐而有规律的性生活,即维持两性的情感,也促进生理机能和健康,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和精力。(3)从心理功能上讲,已婚女性高于单身女性。自尊是能力和价值的体现,已婚女性从单位到家庭、从教育引导孩子到孝敬老人等等,生活、工作中到处都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而单身女性相对来说,除工作外,自尊的支撑点相对匮乏。从已婚女性在社会支持、人际交往能力、工作与学习、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及社会功能均高于单身女性被试,这进一步证明已婚女性维持自尊及价值感的路径较多。

第二,市区的女性生活质量高于城镇女性。首先,从物质生活角度,市区公共服务体系、文化休闲、教育医疗等都好于城镇;其次,从躯体功能上,城镇女性的运动与感觉功能、躯体功能好于市区女性而身体不适感低于市区女性。分析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出行方式、饮食习惯、活动空间等有关系。再次,在心理功能上,市区女性在精神紧张和负性情绪上高于城镇女性。市区女性的精神紧张、负性情绪可能来自于生活、工作的压力,来自于拥挤、噪音、竞争等等因素。最后,市区女性在社会支持、业余娱乐生活、婚姻与家庭因子上均高于城镇女性被试。市区相对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丰富的文化休闲娱乐方式,较少的人情世故、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等等促进市区女性生活质量的提高。

第三,不同婚姻状态的女性自我概念存在显著差异。已婚女性自我概念高于单身女性,已婚女性在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均高于单身女性被试。研究表明,女性的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等促进婚恋、婚姻的稳定与发展;但从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看,女性的道德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自我认同、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等促进女性婚恋及婚姻的形成。

第四,自我概念、婚姻状态影响城市女性总体幸福感。城镇女性的道德自我、自我批評高于市区女性,市区女性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满足高于城镇女性,但城镇女性的总体幸福感高于市区女性、已婚女性高于单身女性。城镇女性的道德自我、自我批评较高,可能与城镇依存的乡土文化有关,大部分城镇介于乡村与城市的中间地带,即留有部分乡村文化传统,也接受都市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形成城镇自身的文化特色。

第五,自我概念和生活质量对总体幸福感的解释达到99.7%,生活质量对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自我概念在生活质量与总体幸福感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即生活质量是幸福感的基础,健康和谐的自我概念对幸福感起调解作用。

〔参 考 文 献〕

〔1〕马秀云.甘肃省女性公务员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5.

〔2〕陈晓静,等.政府效能对居民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05):7.

〔3〕汪风炎,等.中国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6):285.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自我概念生活质量
基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
自我概念的研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试论消费者自拍行为的影响因素
健美操教学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
西藏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学生的自我概念与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