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培养

2022-06-13刘纳

学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育理念问题意识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最终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式、依赖式”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数学课堂,灵活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质疑,最终实现小学数学的高阶学习。本论文紧紧围绕问题意识,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随即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9-004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9.016

爱因斯坦曾明确表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在问題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探索问题、明确问题解决方法等,才能真正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效果。但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来说,受到应试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束缚,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且学生在学习中没有质疑的精神,也没有勇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现状

(一)学生层面

在调查中发现,小学阶段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质疑能力低下,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要求相差甚远。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生本身缺乏质疑意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质疑意识薄弱,针对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几乎没有判断力,哪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学生也不会产生怀疑。同时,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针对教材、参考书也很少具备批判精神,而是将其作为绝对的权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中即便产生与课本内容不同的观点,也不会坚持自己的观点。(2)小学生的提问能力、表达能力弱。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少主动地提出问题。即便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也会因为受到表达能力的制约无法清晰地表达所涉及的问题。另外,学生被长期束缚在应试教育理念中,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很少主动思考,无法提高自己的提问意识和能力。(3)小学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小学生自身的问题解决能力低下,即便在学习中发现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无法做到举一反三,难以借助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1]。

(二)教师层面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旨在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等。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教学理念滞后。当前小学数学教师依然被束缚在应试教学理念中,以自身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按照教材上的内容进行知识传授,忽视了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2)教学方式单一。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忽视问题导向、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单一、滞后的教学手段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深入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3)教学评价滞后。有效的教学评价也是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性因素。但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时依然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并未关注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新思想、新观点等。这种滞后的教学评价模式不能对学生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不能提振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能深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一)革新教育理念,教学目标强调问题意识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所具备的教学观念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效果。尤其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满足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要求。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解放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同时,由于小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还应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解放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数学课堂归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探究知识、交流碰撞、产生疑问等。另外,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紧紧围绕新课改下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指向问题意识的内涵,科学设计数学学习目标。如此一来,在新的教学观念引导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努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数学课堂环境

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说,由于其知识性、理论性比较强,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面对难以理解的现象,致使教学氛围比较紧张。这种学习氛围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他们无法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面对这一现状,为了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以便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疑问,逐渐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转变滞后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对待学生的观点,在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不要像以前一样随意责备学生、批评学生,而是善于鼓励和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问、敢于质疑。其次,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在构建适合学生思考、质疑的课堂环境中,教师还应加强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教导学生应尊重其他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同观点。假如我们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导致部分学生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质疑,不敢提问;我们还应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共同维护宽松的课堂探究环境。再次,教师还应树立自己的威信。在构建宽松和谐课堂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唯有树立威信,明确问题研究的方向,才能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不会出现混乱的现象。最后,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教育机智主要是指教师针对突发情况进行应对的表现。在小学数学的探究学习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唯有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化解,使得课堂教学秩序井然有序,最终促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中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提问[2]。

(三)培养小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

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不仅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契合現代化教育思想,更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基于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被动性”“依赖性”,教师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1)明确质疑的主旨。小学生本身就具备极强的好奇心、求知欲,遇事常常喜欢问“为什么”,但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受到应试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小学生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基于此,为了强化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教师必须明确质疑的主旨,鼓励小学生以研究者、创造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小学数学知识的思考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设想,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在质疑中逐步提升自身的问题意识。(2)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强化问题意识时,不仅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还要立足于小学生好问、好奇的天性,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引导小学生从基本的问题质疑、从课题入手、从方法上质疑、从原因上质疑等方面将疑难问题提出来[3]。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还应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灵活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首先,依托情境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基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图片、游戏、故事等手段构成教学情境可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并为小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资源。基于此,教师在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时,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灵活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等。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次,在动手实践中提出问题。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积极开展动手实践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并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在观察和思考中产生疑问,以便于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再次,开展生活化教学。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强化学生“问题意识”时,还应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搜集与其相契合的素材、现象、实例等,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此,学生在熟悉的学习素材中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具体的学习任务展开探究、交流和讨论。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知识的构建,并能借助自身的认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4]。

(五)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

思考是问题的来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唯有经过思考,才能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否则,一旦忽视了学习中的思考,在习惯于“接受”的学习模式下,就难以激活自身的思维,更不会在学习中产生疑问。同时,针对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认知发展能力有限,如果没有教师的鼓励,小学生就很难参与到思考中,更无法在学习中产生质疑、提出问题等。基于此,为了强化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给学生创造思考、提问的机会,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正向激励价值,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可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预习中,要求每一个小组在预习的时候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同时,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有限,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很难发现问题,即便是某些学生已经发现了某些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将其提出来。面对这一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形成问题提出来。

(六)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极强的导向价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情感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旨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评价时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重视结果性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严重束缚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为了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还应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优化和改进,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正向作用。一方面,应坚持全面性原则。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还要将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质疑能力、提问能力、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纳入具体的评价中。总之,教学评价要做到丰富多样,有效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关注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小学数学教师在借助教学评价优化“问题意识”时,要及时表扬勇于质疑的学生,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够科学、不够全面,也应进行一定的引导和鼓励。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要从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小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健全教学评价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小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敢于质疑、敢于提问的习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查熠雯.循序渐进  厚积薄发——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33.

[2] 顾成媛.“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培养[J].小学生(中旬刊),2021(10):24.

[3] 林燕艳.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1(74):37.

[4] 程兰萍.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5):91.

作者简介:刘纳(1977.2—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育理念问题意识核心素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