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3%

2022-06-11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外需积压基数

展望下半年,来自东南亚的出口替代效应或较为有限,而RCEP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或将更为显现。短期内,应该抓紧“供应链修复+外需维持韧性”的窗口期,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同时继续落实相关“稳外贸”政策的实施,从而支撑出口在年中仍能维持一定增速水平。中长期来看,我国出口在下半年主要面临高基数的压力与外需滑落的风险,或仍旧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

4月我国外贸受疫情影响严重,5月国内疫情边际缓和,供给冲击逐步消退叠加前期积压需求释放,带来出口增速的大幅反弹。另外,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指数等仍处景气扩张区间,外需短期维持韧性也对出口形成一定支撑。随着海外经济体财政刺激褪去、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叠加去年出口增速基数较高,预计年内出口增速下行趋势不改,加之进口低迷,未来贸易端延续疫情之前“衰退式顺差”的可能性较大。

:虽然5月中国出口数据超预期,但这更多是由于疫后“填坑”,而非海外生产需求的改善。从同为制造业出口大国,但未受疫情影响的韩国来看,5月韩国出口数据的高增更多来自大宗商品的涨价,而非生产性需求商品出口的支持。疫情后中国出口将经历“填坑”修复,但是在海外生产性需求走弱,叠加中国出口份额向疫情前中枢回归的背景下,中长期仍存下行压力。

外需和贸易分工协作支撑下,中国出口短期韧性或延续,结构“亮点”突出。美国PMI持续在高景气区间、5月止跌回升,或指向美国经济韧性延续、有利于全球贸易。但劳动力、能源等成本高企下,中国和东盟分工合作,或有助于在贸易中获得较多订单,使一些互补关系明显的中间品和资本品出口韧性较强;同时,中国凭借能源成本优势,或在一些中上游能耗较高的产品出口实现较快增长。

往前看,我国出口压力依然很大。一方面,5月出口大幅回升或与前期积压订单集中释放有关,后续或难以持续;另一方面,海外生产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水平,而我国生产依然受到疫情的持续干扰。此外,海外需求在逐步减弱,尤其是美国消费需求逐步从商品向服务转移。考虑到过去两年出口强劲,我国经常账户结汇需求不断提振人民币汇率,我们认为,随着出口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汇率或更加有弹性。

总的来说,5月以来,国内疫情对出口的影响开始减弱,生产、物流环境均有所改善,叠加前期外貿企业已有较多积压订单、人民币汇率有所调整,我国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反弹。同时,基数效应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不过,从分项数据来看,我国出口仍然面临“隐忧”:一是,海外发达经济体的需求仍在回落。二是,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生产能力恢复,使得我国出口市场份额面临回落压力。三是,上半年我国出口增长有赖于价格因素支撑,而出口数量已开始呈现负增长。

——摘自平安证券宏观经济研究报告

猜你喜欢

外需积压基数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资基数应如何计算?
珠三角水产品存塘积压真的大得惊人吗?千万别好心帮倒忙
千万不要乱翻番
波音的烦恼
巧妙推算星期几
『基数』和『序数』
页岩气体积压裂数值模拟研究
沈丹阳:外贸增速争取与GDP增速同步
内需与外需的动态关系——来自中国的经验
混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