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

2022-06-11黄雅婕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师

高 长,黄雅婕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1]。文化意识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是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英语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其课程育人的重要保障。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文化意识”的概念,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内容,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通过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学生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传播分享中华民族优秀价值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是新时代赋予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当前英语一线教学实践来看,尚存在学生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弱化、虚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有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母语文化意识不够,学生存在对中国文化自信缺失现象等因素[3]。但更为重要的因素,一是相对单一的教学素材束缚了学生中国文化意识养成的主动性,如部分教师传授与中国文化相关知识时,内容素材单一,缺乏激发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去探索学习文化的动力;二是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对中国文化学习的实际运用,如有些教师在教授中国文化时,教授模式固化,未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实际运用少,活动开展少[4]。而传统教学采取的强行灌输策略,虽然能够在短期内保证学习的效率,但其对语言文化背景和实际应用的忽视,将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以及能力习得带来诸多阻碍[5]。因此,如何优化教师的教学策略,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悟中国文化的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入挖掘英语课程富含的中国文化教学资源

1.充分整理并利用好现有教材中的中国文化要素

英语教材是学生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但现有教材中的英语知识点涉及中国文化相对较少,要立足延伸并创造性使用教材,善于挖掘涉及中国文化的要素。例如外研社版教材对比了中外对于“dragon”的不同理解,讲述了屈原的故事等。尽管涉及内容较少,范围较窄,但这部分内容以教材的内容呈现出来,可直接在教学中加以使用。教师在备课时可认真研读这部分教材内容,深挖关于中国风俗、服饰、节日、礼仪等文化内容,并在课堂上加以拓展。而人教版教材选编了许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例如介绍了西藏、孙中山、莫高窟、大熊猫、张衡等(见表1);同时将文化内容融入单元主题来展示,如讲到了各国文化遗产、讲到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介绍各国航海探险历史时更涉及到中国古代航海的部分。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思考,讲各国历史文化时以哪些相似中国文化来比较分析,而涉及中国文化内容时,该抓取哪些精髓要义来讲。

表1 人教版教材中(部分)文章选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

例如,在Book 1 Unit 3Traveljournal里Using Language与Reading选编的阅读里谈到王坤同王薇(姐姐)一道骑山地车顺着云南澜沧江去旅行。该单元设计的主题就是为了引导学生熟悉中国独特的文化,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并以此来增进学生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学生做完Using Language的阅读训练后,教师要紧密联系读后活动,指导学生跟进续写练习。而在学生续写之前,教师先详细介绍西藏、云南、澜沧江等情况,要求学生至少运用5个所列单词或短语续写一篇约170个词的短文:hotel, journal, cousins, route, bicycle, finally, fond, care about, determine, give in, reliable, view。

2.找寻到结合教学内容融入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不可否认,英语教学现阶段的基本目标仍然是考试和考级,囿于现实情况,教师可从现有的教学模块中寻找融入中国文化的机会。将考试考级试卷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就是途径之一,全国及各省市考试考级试卷中会有关于中国文化的相关背景,不论是古代或现代文化,物质或精神文化。教师在讲解时,便可进行适当的拓展。例如,有的试卷中语法填空语篇就诠释了过中国农历新年时人们用水果、植物和鲜花装饰门面的特殊寓意,彰显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师在讲解这类语法填空时,便可使用英语将中国农历新年的寓意、活动、风俗及内涵讲解出来,以此来丰富学生用英语讲解中国文化的知识储备。

教师也可利用英语写作模块内容进行中国文化渗透,学生可在英语写作中感受中国文化的深邃魅力。要把英语习作训练作为定期教学内容来作安排,并把二十四节气、汉字来历、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特色文化作为习作主题。通过这类教学内容的安排,既可提高学生英语词汇的积累和写作水平,又可使学生对中国文化要素的认识得到丰富,拓展学生感受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路径。教师还可在阅读教学中融合中西方文化的内容要素进行对比教学,以此扩展丰富中国文化的教学内涵。中西方在建筑、节日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是因为文化差异,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外国的部分风俗民情时,需要联系并融合我国的部分民情民俗。

例如教师在讲解国外部分节日时需要联系中国的节日,因中国与其他国家习惯、风俗的差异,产生了不同的节日。国外的节日主要有Christmas Day, Thanksgiving Day, April Fool’s Day, Halloween, Easter等,而中国则主要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等,先为学生讲述这些节日的来历以及习俗,再指导学生学习我国的节日用英语该怎样翻译,其中春节可翻译成the Spring Festival,元宵节可翻译成the Lantern Festival,端午节可翻译成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节可翻译成the Mid-Autumn Festival,清明节可翻译成Tomb-sweeping Day等。在讲解这些节日时还可就与之相关的风俗给学生进行诠释,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了解我国相应的传统文化。

3.适当延伸语篇在特有语境下教授学习中国文化

目前多数教师对中国文化教学内容的态度是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然而从中国文化内容视角看,现有英语教材都难以达到相关要求。从表2可以看出,人教版教科书编排的篇目涉及我国本土文化的比例仅占27.27%,主要涵盖自然地理、名人成就、饮食健康、语言交际、科技成就等主题,对协助学生了解本土文化还不够全面和典型。

表2 人教版课本(部分)所涉及文化内容话题的国家所占比例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的、对象及方法的不同适当调整语篇的内容与形式。例如为向学生教授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师可从China Daily,CGTN等国内各大新闻报刊英文版等渠道发掘不同主题语境的教学语篇。教师要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以外的素材,如有些单元未涉及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内容,就要结合单元实际适当延伸契合本单元主题的材料(见表3),在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和最有兴趣区里丰富知识储备,为其了解中国文化,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工作和社会需要打下基础。

表3 人教版教材文章(部分)里中国文化延伸教学内容设计

例如,在Book 1 Unit 2的阅读文章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里,总体概述出英语起源、变化发展和将来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可先指导学生理顺文脉,熟悉细节,再聚焦文尾内容,提出Will Chinese English develop its own identity?以此来拓展延伸中国文化的主题。近年出现一种现象,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由中国人创设的英语开始出现在英语世界里,并逐渐被外国人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英语”(Chinese English)如Taoism,Four Books,Confucius,fengshui,add oil,jiaozi,wonton,hongbao,hutong,等等。学生们在拓展延伸类似“中国式英语”的过程中,一定会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感受到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强大影响力。

二、持续改进英语课程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模式

1.探索课堂合理教学方法,提高中国文化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内要相对重输入。精心做好教学设计,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中国文化熏陶做得丝丝入扣,水到渠成。要注重结合教材内容主题,介绍中外文化现象、文化习俗及文化词语等,并深挖其思想内涵,既要以比较的方式来阐释这些现象、习俗及词语存在的文化差异,还要让学生领悟其中英文表达方式及翻译方法。也要结合单元里语用知识要素对中外交际习俗及礼仪开展比较,设计相应情境,指导学生应用所学语句开展交际演练,熟悉跨文化交际技巧,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根据单元里涉及的中国文化主题,采用探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领悟中国文化精华与内涵,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从教学手段上,要多借助多媒体一体机、电脑、电视、手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介辅助教学,通过声、光、电、图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发网络资源促进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课前精选与中国文化要素相关的媒体及网络资料,如TED中涉及中国文化主题的视频:CCTV-4播放的中英文专题片《远方的家》《舌尖上的美味》等,金刻羽的《会晤中国未来的领袖》等;利用英语意趣配音App指导学生给《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动画、电影片段进行配音;看听BBC2016年起开播的关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最新系列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即The Story of China。

例如,在Book 3 Unit 1Festivalsaroundtheworld中介绍了世界各地的节日,在进行本单元听说教学时可结合10月1日中国国庆节的主题来设计教法。教师可首先用英语介绍我们的国庆节,特别要讲到经过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已经走在伟大复兴的大道上,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其次让学生聆听歌曲《我的中国心》的英文版,指导学生尝试填写歌词、个人深情朗诵;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歌唱。当学生在经过听、写、诵、唱四步后,心潮澎湃,对祖国巨大建设成就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2.借助英语教学第二课堂,拓展弘扬中国文化教学途径

教师在课堂外要相对重输出。切实做好课后拓展,把中国文化领会延伸到广阔的社会和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跨文化交流”为目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选择含有中国剪纸、刺绣、书法、戏剧等文化元素的英语阅读语篇,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中国文化。也可围绕“中国文化”主题精心制作英文视频,促进学生在视频里熟悉中国传统建筑、节日、艺术、饮食等文化,进而产生亲和感、认同感。还可指导学生在假期中开展用英语向外国游客介绍自己家乡的节日、旅游景点、饮食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感悟传播中国文化。此外,学校和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英语专业竞赛活动,在体验中熟悉和传播中国文化。如结合中国重要节日及纪念日等举行专题文化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赛、作文比赛及翻译竞赛,举行英语朗诵或背诵中国古诗词比赛等,促进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英语专业比赛里,充分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进而达到弘扬中国文化的教学效果。

学校与其他文化机构的合作也能拓展英语实践教学的场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增强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体验感[6]。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来开展研学中国文化活动,每个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及教师可以积极探寻适合本校的中国文化体验方式。例如,四川省成都市的有些学校每年11月组织全体新生在英语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状元研学游 启航青春梦”为主题的两天一夜英语教学中国文化研学活动。老师们带领学生领略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七曲山的文昌文化,以及绵阳江油市青莲镇李白故居太白文化,学习用英语讲解和领会中国特色文化,其中主要包含文昌文化、蜀道文化、三国英雄谋略、川军精神等,并与国外相关教育文化、自然文化、社会文化、英雄文化等进行比较学习,将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意识培养延伸到课外系列主题活动中,并形成相对固化的活动主题及形式。

3.善于结合英语考试试题,发挥考试的文化指挥棒效应

教师针对考试要相对重结合。考试考级目前还是教学的重要指挥棒,试卷评析是英语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特别是针对考试考级试卷的讲解。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让“中国文化之风”盛行于课堂,考试考级不仅要注重考核学生英语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用能力,也要注重考核学生爱国主义培养及中国文化自信增强情况,还要注重对教师、对学科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情况的考核,例如表4所涉及的中国文化元素。

表4 2017—2019年全国英语考试考核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从表4看,近年英语考试考级的考查内容加大了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为此,各类模拟试卷中也特别注重融入大量中国文化元素。教师在给学生解析答题技巧时,应注重对人物、风俗、艺术、生活等多类中国文化专题的归纳整理,深挖试卷里蕴含的中国文化要素,辅导学生准确理解鉴赏、吸收运用中国文化,利用英语试卷分析课来浸润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中国文化自信。例如2019年全国考试试卷的书面表达渗透了“中国画”元素。教师以此为素材,既要指导学生撰写申请信的方法,又要给学生适当介绍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及发展情况,借此激发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提升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一步步引导学生愉快地完成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2019年全国卷的书面表达考试训练。

结语

当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切实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继续做好传统英语学科英美语言及文化传授的同时,还要探索英语学科“课程思政”的新模式,将“中国文化意识”渗透到日常教学中,高度重视中国文化的融入教学,充分挖掘中国文化教学资源,持续改进中国文化教法设计,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语言文化学习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使英语学科切实担负起“运用中国文化元素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中国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信”的使命。通过多种教学途径加强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经典作品的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7],成功训练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国家培养国际交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英语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