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生产转型视角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一流专业建设探究
——以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2022-06-11胡桂云王浩林

关键词:财经类一流社会保障

胡桂云,王浩林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知识已被公认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1],在人类生产活动中越来越起主导作用。新知识、新技术出现、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的周期也越来越短。这些变化对学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教学方式等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学校需要根据知识、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革新教育[2]。对于教育组织而言最大的变化来自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知识生产模式Ⅰ中大学是唯一的知识生产场所,学科则“构成了话语生产的一个控制体系,它通过同一性来设置其边界”[3]。学科知识在不断分化基础上表现出渗透、交叉和融合的新趋势,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Ⅱ应运而生,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持续创新。学科知识生产模式间并非单纯的对立关系,而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4]。

大学与学科知识生产有着天然且内在的联系,其发展和改革必须关注学科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历史,很多重大的教育教学改革都是顺应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而进行的。我国现阶段的一流专业建设,必须遵循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回应学科知识生产模式变革所带来的新的要求和挑战。教育部《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提出要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鼓励不同类型的普通本科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要求专业设置扎根于各自的服务目标或领域,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与社会交互中融合多学科力量服务社会。本文尝试在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背景下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类发展、特色发展方案进行探讨,针对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生产方式

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20年余年的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进入快速发展轨道。2020年底全国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66所①,毕业生人数7000~8000人,男女生比例为1:2.6。目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呈现类型多样化,知识生产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上。

1.学术定位与应用型定位

学术型定位和应用型定位主要体现在不同办学层次的高校上,应用型定位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主流。166所本科专业高校中有131所“双非”大学,占比78.92%;有35所“双一流”大学,占比21.08%。“双非”大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阵地。如浙江财经大学明确将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能运用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才。”“双一流”大学中“世界一流大学”有11所,剩下24所为“世界一流学科”所在学校。但这24所学校公共管理学科均未入选“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中仅有中国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24所高校中仅有极少数学校有兼顾学术培养定位,如上海财经大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能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双一流大学”有高校用复合型人才来模糊学术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定位,如武汉大学定位为“培养能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环境中对参与国家治理和国际合作的需要,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外机构、国际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和文化部门从事管理或服务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兼顾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教学科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开拓精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专门人才。”因此,目前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极少数高校兼顾应用和学术培养,具体如图1所示。

专业培养应用型定位专业培养兼顾型定位专业培养学术型定位“双非高校”和部分“双一流”高校极少数“双一流”高校

2.劳动培养倾向与社会保障培养倾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劳动方向和社会保障方向两大培养方向。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涉及经济学、管理学、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在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必修课中均安排了大量的所涉及学科的基础课程。因此,专业方向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课程上。劳动方向目前培养集中于人力资源和劳动关系方面:集中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高校,在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限选课中植入比例较高的人力资源方面课程,如首都师范大学在专业方向必修课中设置了4门人力资源方面课程,占该模块课程数量的44.44%;少数高校将劳动关系作为劳动方向的主要培养目标,如中国人民大学特别设立劳动关系培养方向,在专业必修课中植入5门劳动关系方向课程,占该模块课程数量的62.5%。社会保障培养方向相对于劳动方向而言在课程设置方面表现的不大明显,更多是在兼顾各相关学科基础上,在专业选修课上设置3-4门的社会保障课程。这种情况部分可以归因于多数高校的应用型定位,而劳动方向表现出较强的应用特性,社会保障方向表现出较强的学术性。但是人们往往倾向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简称为“社保”专业。以“社保”称呼强调其社保特点,以示同应用型定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3.一般性培养与特色培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后新增设的专业,因此新设立该专业的高校往往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融入高校办学特色,而这些培养特色往往与高校的学科背景密切联系。无论是劳动方向培养还是社会保障方向培养仅是界定了专业的一般性培养方向,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往往结合自身学科优势进行特色培养。目前高校在三方面凝聚培养特色:一是以经济学学科为基础,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该校劳动经济学是全国第一批重点专业,在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方案中突出劳动经济学特色,开设5学分的劳动经济学课程,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二是以社会学学科为基础,如苏州大学。该校社会学院于2000年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社会福利和慈善救助为特色,其课程设置比如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社会工作实务等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色[5]。三是医学高校以医学学科为基础,如安徽医科大学。该校卫生管理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源于1997年招生的医疗保险专业,培养能在各大寿险公司和各级医疗卫生领域从事保险经营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在主干课程中植入医学基础、预防医学基础、卫生法学与保险法学、保险学原理、人寿保险、保险会计、保险经营与管理和医疗保险学原理与方法等课程。

目前,我国高校多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定位为应用型,反映应用型定位成功的重要标志是就业率。如果使用该指标衡量特色培养情况,医学类高校的医保特色培养无疑是最为成功的。这类高校借助医学学科背景以及同医院和保险公司的密切联系,将学生推向保险公司和医疗卫生系统就业,并且获得社会认可。财经类高校在经济学学科和工商管理学科方面具有优势,但具体方向如何选择才能够为社会所认可仍处于摸索中。

二、知识生产转型下的一流专业培养挑战

目前,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高校的财经类院校有28所,其中仅有5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5所高校中3所高校一流学科为应用经济学,一所为法学,一所为统计学。从5所高校一流学科的设置可以看出应用经济学是财经类高校的办学底色,财经类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或公共财政学)是普遍情况。在“双一流”建设实施后,高校应分类发展,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此外,学校发展也要思考“大而全”的发展路径并不适合所有高校,相反凝练“小而精”“小而特”的特点也可以在高校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经济学底色如何转化成特色仍需要各财经高校努力探索。

1.基本能力培养与特色培养兼顾

基本能力培养反映了传统知识生产模式下对教育功能和社会需求的基本认知,具有普适性但无法满足社会迫切的需求;而特色培养是专业对现实市场需求的即时反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因此上述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一流专业建设需要聚焦优势,而特色专业是指一所学校的某一专业在教学条件、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办学特色,产生较好社会影响和办学效益,是高质量、高标准和高水平的专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但特色培养需要建立在基本能力培养之上。斯坦福大学提出21世纪本科教育目标,包括掌握知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磨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美学与审美能力、形式和定量推理能力、历史思考能力、科学分析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培养责任感(个人和社会责任感、伦理和道德、跨文化跨种族认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包容慷慨的品质以及富有同情心)和自适应学习(掌握知识迁移能力)[6]。新世纪本科教育目标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可能部分融于特色培养中,但仍有部分基本能力需要一般性的课程设置去完成。

2.就业导向与专业特性兼顾

在知识生产中就业导向要求以服务现实社会为最终目标,而专业特性是知识生产模式Ⅰ中学科固化的结果。对专业特色的社会认可更多来自专业社会的就业方向或情况,在财经类高校的应用型定位中就业是重要的衡量成功的指标。专业培养与市场需要相脱节长期为人所诟病,被形容为“有规划,没有计划;有安排,没有内容”[7]。因此,就业导向以计划经济专业设置的批判者面目出现,常被国内专业设置奉为圭臬。为了满足就业导向需要,不少高校加大开设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或向医疗保险方向靠近,并以此为特色。模糊了专业的边界,同时也模糊了学科的边界。公共管理学科教指委限定了几门公共管理核心课程,但具体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却并无共识。这为各高校特色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容易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培养中失去专业特点。如何平衡就业导向与专业特性是需要在实践中思考的问题。

3.多平台发展思维导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无论是兼顾基本能力培养还是着重特色培养,是以就业为导向还是兼顾专业特性,均需要为学生以及参与教学的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适当的教学情境,因此,需要通过多平台的打造或筛选创造最佳的学习和教学情境。知识生产模式Ⅱ注重应用语境,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在相关具体的应用语境下进行[8]。按照网络媒介的使用情况,可以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如现在方兴未艾的慕课;按照实践和理论维度,可以将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按照教学场景划分,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移动教学。不同的教学情境相互交织建构出了立体式的教学平台,提供多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多类平台构建过程中体现培养特色,如医学类背景的高校可以更多采用实践教学和线上教学;财经类高校更多倾向情境模拟,可以多设置移动课堂,创建师生双边互动的混合教学模式[9]。

三、知识生产转型下的一流专业建设策略

高校在“一流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应对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带来的挑战。立足学科范式变革新内涵,突出需求引领、目标导向和创新驱动,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有机结合。一流专业建设较之“双一流”维度缩小,但是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下大力气、花真功夫。财经类高校建设一流专业需要处理好取舍关系,既不要贪大求全,也不要面面俱到。教育部要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建设一流专业,服务于竞争力中国、幸福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贡献。一流专业建设是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需要把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条件以及师生互动对话等都在专业建设平台上整合。

1.儒商精神与立德树人相结合

一流专业要求一流的育人功能,“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工作根本目标。财经类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关注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建设,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实质上也是人文素养教育,培养锻炼学生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正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财经类高校有较浓的商业氛围,同时在课程设置中植入“以利益最大化”为行为逻辑的西方经济学。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需要引入儒商精神以平衡经济学思维。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称,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汲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儒学对中国的社会发展、民族性格以及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儒商是指把“儒义”和“商利”相结合,把“儒”的伦理品质和“商”的职业结合。儒商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思想核心的“仁、义、礼、智、信”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德”字[10]。在财经类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中需要将儒家的“信”和“义”,即“诚信为本”“仗义疏财”理念融于课程设置中,开展志愿活动教育,结合专业特点宣传社会公正理念。

2.校政融合与校企融合相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常将人社、民政、残联、社团以及卫生等部门作为就业目标,但实践中,多数学生需要到企业中就业。因此,在社会合作方面除了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校政合作外,还需要建立适当的校企合作。学校应当积极推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中有三种模式可以借鉴。第一,软件合作模式。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开发必要的实验实训平台,比如教育部的协同创新项目。第二,共同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内容与教材,并由企业专家与学校师资共同实施专业教学,比如目前的养老服务管理,结合与民政部门合作熟习养老政策的优势,同大型养老企业签订合作培养协议,甚至可以同国外高校三方合作培养。第三,学科竞赛模式。在与企业相关的学科竞赛中引入企业的参与,如劳资谈判大赛,在邀请企业担任大赛评委的基础上,可以深度合作,学生与具体企业共同探讨劳资关系问题,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了职业教育。依托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观察社会问题的窗口和检验理论的“试验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训练从而对接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

3.深度培养与广博培养相结合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涉及经、管、法三大学科,财经类高校这三类学科一般较为完备。因此,财经类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设置中往往会兼顾经、管、法三大学科课程,如开设经济学(微观、宏观)、管理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学等。课程培养广博有余,但很可能深度不足。目前各高校为应对这种情况往往采取多开设某些特色课程的方式来弥补专业能力培养的不足。但是特色课程并不意味着培养质量和学生能力的必然提高,学生知识的丰富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并不能划上等号。而后者更为重要,其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实现的前提条件是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后学习时间。目前,各财经高校学分要求在160~170分之间,可以尝试裁去部分专业课程以及合并部分通识课程。在大一至大三的六个学期内,平均每学期减少3学分,平均最终将学分控制在150分左右。

深度学习除了调整学分空出时间外,还可以深度将部分工作提前,以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内容。第一,专业培养前置。通过专业培养前置使学生较为清楚地把握未来努力方向,并为今后的专业方向学习奠定基础。具体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拟向大二学生推荐个性化平台选修课程,实施专业方向培养基础前置;二是拟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阶段实施暑期专业方向体验和实习项目;三是指导大一和大二学生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项目聚集于三大培养方向。第二,专业实习前置。拟将大三第二学期暑期社会实践同学生的毕业实习打通,前置和延长实习时间。第三,毕业论文前置。一是在大三上学期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提前介入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二是对于参加大三第二学期暑期社会实践和实训的同学,指导其科学研究和探索,结合平时的实践和实训,完成论文的材料收集和基本框架撰写工作。

注释

①以下如无特别说明,专业相关数据来自阳光高考(https://gaokao.chsi.com.cn/)。

猜你喜欢

财经类一流社会保障
大理大学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