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不同之处

2022-06-11杨德娥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间文学

摘要:一直以来,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并被称作为文学创作摇篮,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并在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时代都有着其独有的价值。作家文学同样作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从文学角度来看,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同时也存在很大不同。基于此,本文对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展开研究,分析两者不同之处,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文学;作家文学;不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化热浪兴起,“文化”一词被大众所关注,并成为人们生活讨论的焦点[1]。在大众讨论文化时,却常常被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所困扰,即:何为文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对其进行详细解答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有关学者就提出了百种见解,有的学者认为,文化离不开人类,文化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自己价值观念的一种体现,是人类自己所创造的一种文化价值。这种文化价值通过某一介质实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衍生出外在与文化有关的产品,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带有着很大影响。这种对文化的定义不但突显出了文化实质,还表明文化就是价值观念的一个实践过程。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同属于文化的一种,从名字上来看,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同属于文学范畴当中,只不过是不同的文学样式。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不同进行分析,对推动我国文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相关阐述

在很早之前,民间文艺被划分到文艺的名义下,但民间文艺与书本文艺、文人文艺存在很大差。在文艺学与作家文学的基础下,建立了民间文艺学[2]。再后来,民间文学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到大学校园当中,也推动民间文学理论体系建设,也使得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成为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对民间文学的研究时离不开作家文学的支持。但随着有关学者对民间文学的进一步研究,人们发现民间文学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其并不依赖于作家文而实现自给自足。并且民间文学有着很强的生活化特点,这与作家文学存在很大差异。站在文学角度来分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虽然有所差异,但两者并不是相互对立关系,可以将其称作为文学中的两种不同文化现象。我们可以将民间文学看作为生活本身,也可以将其视为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用来传播自己价值观的一种工具。而作家就是文学作品创作,创作就是其主要目的。民间文学来自于人们生活当中,其并不是以创作为目的,而是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进行交流,这充分说明两者之间有着很大不同。

二、民間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不同之处

1.直白与婉转

由于民间文学是口头讲述,所以其主题向相对更加直白,对比之下,作家文学主题则更加婉转[3]。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在主题上所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形态,主要是因为两者有着各自追求。民间文学更加注重文学作品的教化效果,所以主题都非常直白,给人一种开门见山的效果。而作家文学则更加注重审美效果,所以主题表现比较含蓄,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就比如说,在《包青天》这部民间文学作品中,这部作品就有着浓厚教化色彩,主题也是以开门见山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陈世美的批判,并怜悯秦香莲被考上了状元并且被选为驸马的丈夫所抛弃。在作家文学作品中同样也有痴情女子被爱人所抛弃的故事,但是在表达方式上却要比民间文学更加委婉。就比如说在《鞋》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守明就是一个非常痴情的女子,作者通过描述其在为未婚夫做鞋时的心理过程来衬托出这个姑娘的善良、对待感情专注又纯粹,但是当她为自己的未婚夫做好鞋之后,他却抛弃了守明去当煤矿工人。其实这里的女主人公的故事和秦香莲的故事非常相似,都是对女子痴情、真诚、善良的赞美,对男子薄情地批判。但与民间文学不同但是,这部作品中更为凸显的是作者的审美意识,通过对守明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我感悟来体会守明姑娘的人物形象。所以,作家文学以委婉的方式来凸显作品审美效果。

2.社会心理层面与社会意识层面

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就是一个表演过程,这种表演是以口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4]。还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创作的。民间文学研究学者将其视为一个口头表演过程,这也就代表其会受到物质与制度文化的影响,还和行为文化有着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详细而言,在民间文学展演时,需要运用到一些道具、配合相应场景,并且需要满足展演者和观众物质方面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这些内容都是物质文化层面。此外,在展演过程中,展演者和观众双方都应当严格遵循这个时代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否则就无法顺利推行展演活动。当然也会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展演内容,如:祭祀活动等,需要展演者和观众能够遵循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双手合十祈祷等等。展演者的动作、神情等都要符合这个地方的风土民情或是礼俗,这样才能通过眼神和动作与观众进行交流,使观众能够快速心领神会。就比如说在《老少配》这部民间文学作品中,三妹子他娘和大宝他爹的展演者就通过眼神交流将这部作品中的赣南行为文化完美的向观众传达出来。如果展演者之间的眼神含义没有被观众所理解,观众就无法将自己心领神会的氛围传递给展演者,那这样的民间文学展演就是失败的。可以说,民间文学就是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真实写照,对人民群众内心情感的表达也没有经过艺术加工,而是以直接的方式,用最直白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民间文化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的一种文化。

与民间文学有所不同,作家文学则是社会意识层面的一种文化。社会意识层面文化主要是指艺术、文学、哲学或者是宗教活动等等,是不同于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其他内容。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其虽是一种意识形态,但其是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识形态。作家文学是专业的创作者,有目的性的创作文学作品,并享有作品的知识产权与署名权。文学作品的好坏与创作者的个人创作能力、思想水平、审美能力以及文学积累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我们生活当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创作者,但要想成为文学作品创作者,就必须要付出努力和行动,并接受专业培养。从这一层面来看,作家文学是一种经过加工的社会意识,并通过文学作品的方式来呈现出来。这也是作家文学和民间文学的一大不同之处。

3.单一化与多样化

按照作品数量来对比,民间文学作品数量相比作家文学作品数量要更多。对这些民间作品进行研究对比后,可以发现民间文学作品都大致相同,这些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形式等等,很多作品的故事内容都存在雷同的情况。所以,可以说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相同的特点。而导致民间文学作品“相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民间文学的创作主体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某一个群体,可以说民间文学作品是由多个人创作出来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并不一定是紧密的,但这些人在某些地方一定有着一定相同之处。例如,创作群体可能有着非常相近的爱好,或是有着非常相似的人生经历,或是思想价值观念趋于一致,又或是他们对于作品有着非常相近的创作动机。正是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相同之处,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不自觉地就形成了相同的意识。此外,民间文学能够获得广泛传播,也正是因为其在受众群体中引起强烈共鸣。通常情况下,受众群体对民间文学作品的共鸣越强烈,作品的影响力就越大,传播范围也就越广泛,进而可以被更多群体所了解和认可。当然在传播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模仿效应,产生强烈共鸣的群体也会被作品所感染,在作品的启发下成为创作者。只不过在这种情形下所创作出了的民间文学作品,大多是模仿,创新元素比较少,这也是导致民间文学具有“相同”特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作家文学更加追求不同,这种不同可以理解为创新。作家文学作品创作者希望为读者带来与众不同或是另类的审美体验。作家文学在作品中表现的不同是多方面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创作内容的不同,还体现在创作形式的不同。相對于民间文学,作家文学在作品形式上的呈现更加多样化,创作者所投入的精力也更多。要知道,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其都是由两个部分所构成,分别是内容和形式。然而大众对创作内容和创作形式缺乏全面地认识,甚至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很多人误以为作品内容会直接决定其创作形式,创作形式对内容创作有着辅助作用。这种认识提高了内容创作的重要性,忽视创作形式的价值。其实,创作形式在作品中的价值要远高于创作内容。主要是因为创作形式对于创作内容并不只是简单的服务,这种服务具有主动性,并且可以反作用于创作内容,对文学作品创作内容进行拆解与重组。所以,注重作品创新的创作者,其在创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创作形式的不同,通过别致的创作形式来为读者呈现出独特的作品。

总的来说,在我国文学领域,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同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分支,两者虽看似独立,却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作家文学离不开民间文学的滋养,为作家文学创作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来源,推动作家文学不断创新。但同时,两者之间有存在很大不同,这种不同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文学作品主题表达方式方面,民间文学更加直白,而作家文学更加委婉;在社会层面方面,民间文学属于社会心理层面,而作家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层面;在创造形式和内容方面,民间文学存在一定相同性,而作家文学追求不同。当然,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间的不同不仅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几点,在价值方面、功能方面等都存在很大不同。在文学观视野下,应当认识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之间的关系与不同,使二者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以推动中国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安德明.在对比中进一步探讨民间文学的独特属性[J].民间文化论坛,2019(05):1.

[2]杨晗.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解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7):81-82.

[3]王娟.当代民众生活中的民间文学——兼谈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J].民俗研究,2016(02):90-98+159-160.

[4]朱家英.《三言》与话本小说的文人化——略析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之关系[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54-56.

作者简介:

杨德娥,女,白族,云南省大理市,1986年3月,硕士研究生,民间文学,讲师,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猜你喜欢

民间文学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中国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现状与保护
民间文学实践教学的方法研究
民间文学是民众自己的文学
人际功能视角下“非遗”民间文学部分汉英语篇对比研究
从民间文学动漫传承的成功案例探析非物质之文化遗产保护的途径
浅析日本民间“狐”形象的表现
非遗保护理念与民间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论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传承人的权利保护